頂點小說網->次元->掃明->章節

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母年八十餘矣,當自為計。兒,國大臣,不可以不死。”——衛景瑗

“勉哉元升。吾人見危授命,吾不為其難,誰為其難者!與君攜手黃泉,預訂斯盟,無忘息壤矣。”——馬世奇

“祖宗二百七十餘年宗社,一旦至此,雖上有亢龍之悔,下有魚爛之殃,而身居諫垣,無所匡救,法當褫服。殮用角巾青衫,覆以單衾,以志吾哀。”——吳麟徵

......

崇禎十七年五月十五日,這是大明崇禎皇帝殉國後的第三天。

北京城破,崇禎皇帝自縊殉國,按理說全天下的文人就算不殉難,起碼也應該披麻戴孝為其大哭,但滿目所見卻盡是一片的歡聲笑語。

前朝亡,後朝立,這是歷史的必然,南宋亡於崖山有二十萬之輩衛國殉難,相比之下,在這灰色的一六四四年,為明朝殉難的可考者實在是少得可憐。

北直隸一帶,大順軍勢如破竹,席捲各地,殘存的高官顯貴們並未有幾個去想著為大明朝的結束而殉難,只是在想著如何取得新主子李自成的歡心。

江南一帶,山東軍以雷霆之勢殲滅鄭氏,一統江南。

隨明朝而去的人中,達官顯貴屈指可數,但鮮少有人知道姓名的默默無聞之輩卻成百上千,他們不值一文卻前仆後繼的衛國殉難,這實在讓人非常不解。

投水身亡與自縊者多為文人士子,揮刀自盡者則多為武夫走卒,算上戰死的文官武將,或者普通兵卒,計天下殉國之數,何止崖山三十萬,不過是無處可考罷了。

天下人還沒有從甲申國難中清醒過來,就連山東軍設在歷城的書香堂與軍校內都掀起一場辯論。

這場辯論源起於文武之爭,軍校內的武人學子們認為應當立即結業,增長實戰經驗,以祁耀武為首,主張立即進入軍中歷練,從而為國家出一份力。

書香堂內的學子們則以為不然,而又分為兩派,其中一派他們覺得現今朝廷不存,應當殉國以節。

另一派以滋陽李家公子李健為首,他們認為天下不可一日無君,安東侯王爭文治武功,並且尊重曲阜孔府,乃天下士子楷模,當早繼大位。

不過這畢竟是還未結業的愣頭青,縱然其中有一些特別出色的已經到軍中與各部歷練回來,但他們的辯論終究還是會阻隔在軍校與書香堂之內。

話說回來,山東軍書香堂內的確有十幾個士子自縊殉國。

巡邏人員發現及時救下其中絕大一部分,幕僚府下屬學務部聽聞此事,非常重視,立即上報給幕僚府學務顧問。

經過幕僚府內簡單的商議,南京方面迅速針對此事做出反應,派出大批文吏和幹員前往各地學堂與私塾,宣揚為君報仇的忠貞之言。

沒過幾天,崇禎皇帝留下那最後一道聖旨的內容總算是傳出來。

王爭被封為國姓齊王,統領天下兵馬,這等訊息讓許多人覺得十分不解,都說崇禎皇帝總算是辦了一件明白事。

天下人又震驚了一把,既然齊王已經有國姓,那便應該立即稱帝,這種訊息越來越多,根本抑制不住。

就連山東軍內部都有不少人蠢蠢欲動,說到底還是為了分封功臣一事垂涎三尺。

幕僚府內由此也變成兩派,其中以特別顧問管清天為首的保守派認為應當在李自成之前稱帝,以彰顯自己的正統地位。

但以幕僚長李巖為首的一眾幕僚卻以為不然,主張繼續用“為君報仇”等等字眼轉移視線,以此達到招攬尚忠於前明殘餘勢力的目的。

這兩種行事方法各有各的道理,在李自成之前稱帝那就佔據了先機,而繼續用散佈傳聞的方式一樣有可取之處。

崇禎皇帝才剛剛殉國幾天,王爭就迫不及待的稱帝,這實在有違人倫綱常。

對於王爭來說,還是比較傾向於第二種,印象中歷史上清朝入關打著的就是為崇禎報仇殲滅李自成的旗號,因此減少了許許多多滿漢不合的阻力。

現在明朝才剛剛滅亡幾天,許多百姓的家裡還在用許多年前朝廷發下來的農曆,就算山東軍內部都有許許多多的人對這個朝廷心存些許留念。

所以直接稱帝的方法並不可取,王爭思慮再三,並沒有採取他們任何一派的做法,自己打算做兩手準備。

首先,王爭立即派人前往山東魯王府迎魯王到南京,準備擁他監國,並且派諜報司人員監視福建的唐王、以及南京的福王等親王動向,派外系兵馬將各地藩王府邸圍個水洩不通,嚴禁出入。

在王爭眼中,早晚和李自成會有一戰,就算李自成破天荒想要歸附自己,那也斷不會容他。

既然如此,何不順水推舟,繼續散佈山東軍要替崇禎報仇的傳言,號召天下的有識之士投奔自己。

這兩天南京內外都是一片忙碌,一朝滅,一朝興,每個人都知道一個嶄新的時代即將到來。

山東軍定鼎南京,大順軍逐鹿中原,花落誰家還未嘗可知。

五月十七日清晨,在一片的煙花爆竹聲中,國姓齊王王爭,率山東軍內外文武千餘將吏擁立魯王朱以海在南京監國,改崇禎十七年為魯監國元年。

魯監國朱以海上諡號,尊崇禎皇帝為“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尊崇禎皇帝遺旨,拜齊王王爭為文武倡義奉天大元帥,統領天下水陸兵馬船舶。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魯監國元年(1644)五月十九日,荷蘭東印度公司使者再次來到南京,雙方就臺灣問題再次展開協商。

荷蘭東印度公司降低要求,可以讓齊軍如同鄭氏一般自由出入臺灣,並且可以共同分享與日本的貿易,但齊軍要遵從荷蘭艦隊與齊軍水師在東南沿海平等的地位,荷蘭船隻不必懸掛齊軍令旗即可出海。

聽到這話,站在武英殿上的王爭嘖嘖說道:

“荷蘭紅毛夷當真是猖狂,那本王也提提條件,你們方才說的那些,都可以。”說到這裡,王爭話鋒一轉,呵呵冷笑道:

“但本王要你們每年在日本、臺灣、馬尼拉.....這些地方貿易總額的百分之五十,荷蘭艦隊永遠不得靠近我大明領海,讓你們的十八人董事會面見魯監國殿下,稱臣納貢!”

一旁臨時擔當翻譯官的傑姆瞪大眼不知所措,似乎十分吃驚,但沒過多久,他還是如實將這些話翻譯給大眼瞪小眼的荷蘭東印度公司洋人。

“.......”

對方聽完之後大罵不止,看樣子簡直氣的七竅生煙,王爭卻是微微一笑,對他們的反應十分滿意。

荷蘭東印度公司似乎還想協商,但齊軍方面毫不讓步。

魯監國元年五月二十一日,雙方談判徹底破裂,荷蘭東印度公司使者憤然而回,宣佈與齊軍開戰。(未完待續)

本书作者其他书: 朱棣重生土木堡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史上最強崇禎 庶子成皇 大明1629
相關推薦:無雙召喚:我的系統太懂事了中國石油人龍族:第五魔法使路明非聖女大人,請聽我解釋都市從八里河派出所開始庶子成皇絕世唐門之鐵血日月從奧特裝甲開始的DC世界遮天之九天書舊日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