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掃明->章節

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論起做法,王爭和洪武皇帝朱元璋不無相似之處,只不過形勢略有不同,元末朱元璋拿下金陵的時候,江南一帶已經有了幾個割據政權。

像張士誠、方國珍、陳友諒,基本都是義軍中赫赫有名的頭領,而且比朱元璋更早稱王,論威望朱元璋比不過他們,論真正實力就更不行了。

朱元璋手下的兵不是最多最強的,錢也不是最多的,地盤又被夾在中間,可王爭的情況就比朱元璋好多了。

且不說南直隸,遍觀整個江南,除了那些口誅筆伐的士子們整天在各地吵吵嚷嚷,其他那些大明的文臣武將,還有勳戚,基本沒有人敢公然發聲和王爭對抗。

就算有某地的文臣或者武將敢這麼做,用不了半個月,就算再遠的地方,王爭也能出動大軍給你拿下來,因為江南的聲音只能有一個。

在崇禎十七年的元旦,大明朝上下都是一片慘淡景象,崇禎在狂沙中回到寢宮,悶悶不樂。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但是在千里之外的古都西安,還有陪都南京,卻都是歌舞昇平、爆竹連天的賀歲之景。

十分憋屈的元旦朝賀好不容易忍受過去,崇禎皇帝卻在三日後接連得到兩個令他震驚不已的訊息。

第一件就是李自成,他竟然在元旦那天在西安稱帝,向天下宣佈建立大順朝,以什麼勞什子的李繼遷為太祖,改西安為西京,改元永昌,赫然向崇禎下了一封咄咄逼人的挑戰書。

李自成已經開始分封五等爵位功臣,將內閣改成天佑殿,設立大學士平章政事,分六政府,各自由一名尚書主事。

地方上又有防禦使、府尹、州牧、縣令這些官員,還有府丞、理刑、縣薄,除卻六部尚書和地方節度使以外,其餘基本都是實權。

武將方面,原本新順的左右營,被重新劃分為左、右、前、後、中五個大營,各級軍將的詳細建制也已經出爐,分別是權將軍,制將軍、果毅將軍、威武將軍、都尉、掌旅、部總等。

說白了,李自成這些所謂的官職條目雖然繁雜,但是在早就準備好歸附大順,改朝換代的大明官員們看來,不過是自己的職稱換了個名字而已。

大順軍內部,大部分都不怎麼習慣這新的稱呼,像牛金星和宋獻策,雖然貴為丞相,但大多數人依舊喊他倆軍師。

還有高一功等人對李自成的稱呼,還是闖王這樣叫來叫去,大家都感覺順口,而且並沒什麼上下尊卑之分,講究個義氣。

說到底,李自成的嫡系部眾是最多的,所以他成了皇帝,要說下屬對他有什麼畏懼之情,那倒不多,大部分都是懷揣尊敬。

在南京方面的王爭系統上下人員看來,李自成這些所謂的建制,說一千道一萬還不是在走山東軍走過的路,在吃自己啃過的饅頭。

山東軍老早就分了五大營,眼瞅著馬上又要改革新軍制了,這時候你李自成又搞出來一個五大營,而且名字就叫左右前後中,根本沒有氣勢可言。

不過李自成這次好像是有了一些長遠目標,建立大順,元旦過後第一天的第一條政令,就是實行軍屯。

李自成的軍屯和王爭不一樣,大順軍隊當地士紳盡數一幫子打死,都是強光殺光燒光,而且也不進行重新入冊的工作,為了闖王和大順軍的名聲,都是隨便攤派。

這種做法十分混亂的同時,讓別有用心之人用來鑽空子的漏洞也太多了。

不過這個政策在大順上下的人看來,簡直是再高明不過,提出來的宋獻策還在沾沾自喜,以為自己成了天下名士。

按照歷史的常規,做到建國稱帝這一步的李自成和闖軍,已經不能再被看做草頭王帶領的流寇了。

即便那些最底下的流民,這次服裝基本也統一了,最起碼都有簡單的皮甲和腰刀長槍配備,建制還算完整,到處都印著大順的旗號。

畢竟,這天底下原本規模比較大的農民軍,像革左四營、曹操羅汝才,到現在除了跑去山東的,剩下那些基本都被李自成給吞併了。

現下就剩一個張獻忠在四川苦苦掙扎,近些日子還遇上自己老對頭左良玉,隱約看來,大順的建立似乎真是有些天命在裡面。

大順在元旦建立,天底下有了三個皇帝,一個是關外的順治帝,一個是北京的崇禎帝,還有一個就是他大順皇帝李自成。

當然,現在的王爭還在大明朝體制之內,爵位不過是個安東候,榮華富貴起碼在明面上都是朝廷封賞下來的,並不在局內。

在很多局內人看來,李自成建立大順之後,王爭和山東軍無論在江南搞成什麼樣,聲勢上都弱了許多。

你看我大順是什麼,那是一個嶄新的朝代,改朝換代你懂不懂,山東軍又算什麼,說到底還是個官軍。

崇禎接到的挑戰書咄咄逼人,落款處還特意標明了大順永昌年號,李自成的意思就是提醒崇禎和明廷重臣,大順已經和他們分庭抗禮了。

這挑戰書的文風看起來沒有什麼可圈可點之處,應該就是個破落秀才寫的,崇禎還以為是李自成藐視皇威,震怒不已,當場將挑戰書撕成碎片。

沒過多久,從南京來了一份奏摺,署名是安東候、左都督、山東總兵王爭,看了李自成挑戰書的崇禎,再看王爭的奏摺,卻出奇地平靜。

這個時候他才明白過來,李自成不是特意要用破落秀才寫挑戰書,而是他手底下壓根沒有什麼名士。

王爭在信中的口吻,就顯得尊敬很多,並且一丁點的毛病都挑不出來,依舊以人臣自稱,說自己乃是大明的臣子,闖賊在西安稱帝,天下人當誅之而後快云云。

並且王爭在奏摺中明確表示,山東軍可以尊奉朝廷,替天行道討伐叛逆,甚至可以替崇禎滅了那什麼大順。

當然了,這麼做一定要走足夠的好處,王爭要受封寧王,並且擁有自己任命官署的權利,這是最起碼的。

而且他在江南的一切事務,都可以自己做主,朝廷不能橫加干預。

書信的筆體偏硬,不太熟練,但崇禎一看就知道這是王爭親自書寫,若觀其文風,外露臣服朝廷之意,內中則充滿著有恃無恐。

這奏摺和李自成的挑戰書形成鮮明對比,李自成的那個很明顯就是個不入名的破落秀才所寫,沒準就是那所謂的大軍師宋獻策。

但王爭這個就不同尋常,崇禎召內閣商議此事,大學士陳演認為這份奏摺極有可能出自江南名士陳子龍、冒襄幾人之手,甚至有可能是他們聯合所寫。

這份奏摺,其實也是王爭在向天下人宣稱,自己不光握著最強大的兵馬,而且是文武俱備,人才濟濟。

李自成?不過是還沒抽出時間而已!

在山東軍,就算那些平常譏諷自己的東林士子,在棄暗投明之後,依然能被委以重任,藉此招攬更多人才,讓朝堂的重臣對山東軍重新有個定義。

王爭本來並不在意這些,什麼名分,那都不如到手的權力重要,但下面山東軍的文武諸臣卻並不這樣想。

人家李自成好歹是個皇帝,還建了國,要是自己跟著的還是區區一個侯爺,就算手握重權,那也太說不過去了,好看不好聽啊!

這種事不光山東軍內部的人十分同意,那些依附過來的原朝廷勳戚們更是非常主動。

其實在南京就有不少和王爭爵位相同的侯爺,更別提整個江南,自己再跟著一個侯爺,名目根本上不是那麼回事。

最後王爭也擋不住大勢所趨,自己總要給手下人些好處,那些歸附過來的勳戚們也要有個更好聽的名份。

所以在崇禎十六年的十二月,安東候王爭下令讓陳子龍、冒襄、李雯這些原復社的大才子們寫出這一份奏摺。

人才多就是好,王爭只要把要求一提,這些大才子就能換著花樣出文章,而且個個都不帶重樣的。

可王爭對辭藻詩詞一竅不通,看到這些就是兩眼一抹黑,壓根不懂什麼意思,最後只能閉著眼睛都交給幕僚府,讓他們商量商量,看著選出來一個交上去就行。(未完待續)

本书作者其他书: 朱棣重生土木堡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史上最強崇禎 庶子成皇 大明1629
相關推薦:無雙召喚:我的系統太懂事了中國石油人龍族:第五魔法使路明非聖女大人,請聽我解釋都市從八里河派出所開始庶子成皇絕世唐門之鐵血日月從奧特裝甲開始的DC世界遮天之九天書舊日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