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掃明->章節

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崇禎十五年的十月份,剛復出幾個月的孫傳庭看著各地邸報,算是惡補了一番當今天下的形勢。

本來孫傳庭還是渾身淡然,可這邸報卻越看越揪心,眉頭也是逐漸鎖緊。

雖說邸報積攢了很久,但是大部分的內容卻相當單一,無非就是某處的官軍鬧餉,援剿官軍被闖賊打的大敗云云。

不過在這一連串的灰色中,卻有不同尋常的一抹彩色。

這菜色便是王爭率領的山東軍,這個人和手底下這支軍隊孫傳庭以前從未聽說過,就好像在自己被下獄這期間憑空冒出來的一樣。

孫傳庭仔細的查了查,王爭手中那筆筆戰績都是查有實據,正經的軍功,當即就覺得這個人不一般。

可讓孫傳庭失望的是,儘管山東軍獲得的幾乎都是大勝大捷,無數次挫敗流寇,但依舊不能對當今的形勢造成什麼改觀,明朝依舊在無法抑止的走下坡路。

說起來,這其中有些崇禎皇帝剛愎自用的原因。

很多次這個叫王爭的山東總兵都將闖賊擊潰,正要追擊的時候,崇禎都命令他立即撤兵返回,還有去年在遼東的松錦之戰,那時候孫傳庭還在獄中。

看到山東軍奉旨北上的時候,孫傳庭的確激動了一下,最後王爭果然沒有辜負他的期望,剿殺阿濟格和孔有德,兩厥名王。

若說以往山東軍只是在山東附近聲名鵲起,那上次的松錦之戰便是王爭真正聞名天下的時刻。

這個時候,孫傳庭又嘆了口氣。

因為遼東形勢剛剛有所好轉,崇禎皇帝便迫不及待的召回山東軍,繼續讓洪承疇領軍決戰。

可接下來事情便差強人意了,失去了山東軍的松錦戰局,幾乎是在以飛快的速度逆轉。

王爭率部從錦州城撤出後,滿清多羅貝勒多鐸立刻便率清軍繼續圍攻,多爾袞則是留在松山指揮,後來聽說皇太極在盛京那邊又徵發全國青壯支援。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過這些都是過去的事情了,現在松山和錦州已經失陷,和歷史上相比,無非是晚了幾個月。

除此之外,歷史上投降的祖大壽,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王爭和山東軍的原因,竟然沒有投降,卻是奮戰到最後一刻,最終死在了多鐸的刀下。

最後的遼東鐵軍在錦州城戰至最後一人,落得個全軍覆滅的結局。

松山副將獻城,曹變蛟怒罵韃虜也不願投降,被多爾袞當場殺死,至於主將洪承疇,只是聽聞被抓了,現在還不知道是什麼結果。

不過孫傳庭自認為挺瞭解洪亨九,他後的結局無非是為國盡忠而死,這已經算是不錯。

除此之外,近些年發生的事情中真正讓人注意的,也就是督臣楊嗣昌和襄陽、福王被殺這些事。

崇禎皇帝雖說對福王和襄王的死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但反應卻並沒有楊嗣昌一介臣子重,這個原因孫傳庭只要稍微一想就能明白。

雖說楊嗣昌死後給大明留下了增兵十四萬,加餉二百餘萬兩的虧空,並且中原愈演愈烈的賊寇也沒有得到解決,可是他的的確確是盡力了。

楊嗣昌是最後一個不注重名節,可以替皇帝背黑鍋,為了剿賊殫心竭慮,甚至親自外出督師的閣臣。

他一死,其餘那些閣臣基本上都是貪生怕死,整日在朝堂上黨爭卻毫無作為的人,這些人為了自身利益,實際上早就暗中準備好改朝換代,根本不會為崇禎背任何黑鍋。

反正這是你朱家的天下,你們自己的藩王都不著急,寧可抱著財寶去死,也不願意資助軍餉,那我們做臣子的跟著急個什麼勁?

性格上有缺陷的崇禎,找不到肯背鍋的臣子,自此也就變得畏首畏尾,很多原本好想法的政令往往都是猶豫不決,難以施行。

所以,崇禎聽聞楊嗣昌畏罪自盡的訊息後掩面痛哭,反應比死了兩個王爺都大,或許覺得楊嗣昌是最後的肱骨之臣,甚至親自為他撰寫祭文。

不過崇禎皇帝這般行為,在那些對楊嗣昌恨之入骨的朝臣中卻激起了軒然大波,更是讓他們對當今朝廷和皇帝的心,降至冰點。

楊嗣昌不屬東林,所以在士林中名聲極臭,皇帝居然如此看重這樣的“佞臣”,不得不說叫他們這些“清流”失望之極。

可以說,楊嗣昌之死是流賊真正脫胎換骨的開始,而歷史上孫傳庭之死,則是奠定了明朝的敗局。

現在,李闖縱橫中原,大半個河南和陝西都落入闖軍之手,張獻忠則是在湖廣自稱大西王,一樣在趁勢到處攻城略地。

三餉的壓迫之下,民眾已是怨聲載道,天下局勢隨著崇禎十七年的臨近而愈發明顯,孫傳庭也知道,自己無疑是大明最後的希望。

從這些塘報上得到的訊息來看,山東地王爭屢屢挫敗闖軍,甚至有流傳李自成畏懼王爭的說法。

所以說,山東軍明顯是孫傳庭重任陝督以來,最應該拉過來的兵馬,其次才是驕橫跋扈卻屢戰屢敗的左軍。

若是將王爭拉過來,中原以東幾乎就沒什麼可擔心的了,左良玉尚且不敢和朝廷公然對抗,也會附和過來。

到那個時候,自己在陝西編練秦軍,率秦軍和山東軍配合左軍等其餘官軍四面進剿,中原流賊或許可平。

這是大明最後的希望,孫傳庭算盤打的很響,但是他很快就知道,這不過是自作空想罷了。

桌面上的最後一封塘報,讓孫傳庭拉攏王爭的想法煙消雲散。

就在前不久,王爭在索求換爵遭到崇禎拒絕後,悍然舉兵發動了兵諫,這個時候已經攻取滄州,隨時可能挺入京畿。

孫傳庭看得出來,王爭顯然是對此早有準備,或許爵號是一個因素,但主要還是堂而皇之舉兵的藉口

得知這個訊息後,孫傳庭第一念頭是有些想不明白。

因為從前王爭帶著山東軍南征北戰,為大明立下赫赫戰功,並沒有任何忤逆之事傳出,但為何卻在這等生死存亡之際做出如此大逆不道、有違君臣綱常之事。

想到這裡,孫傳庭更加覺得憂心如焚,不顧部下秦軍將領阻攔,修整幾日後,決定去滄州看一看威震天下的山東軍。

趁此機會,他也想要當面質問王爭這個後生庶子一番,問他在如此危局時卻火上澆油的做法,究竟是意欲何為。(未完待續)

本书作者其他书: 朱棣重生土木堡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史上最強崇禎 庶子成皇 大明1629
相關推薦:無雙召喚:我的系統太懂事了中國石油人龍族:第五魔法使路明非聖女大人,請聽我解釋都市從八里河派出所開始庶子成皇絕世唐門之鐵血日月從奧特裝甲開始的DC世界遮天之九天書舊日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