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掃明->章節

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赫圖阿拉,那是什麼地方?”

崇禎皇帝滿臉疑惑的詢問,王承恩立刻恭恭敬敬的解釋道:

“回皇上,這赫圖阿拉呀~,是建奴那邊的稱呼,他們也叫那興京。”

“萬曆朝的時候老奴酋竊佔了建州三衛,想要立國與本朝作對,就選了個好點的地皮夯土建城。皇上也知道,建奴們以前住的地方十分破敗,什麼都沒有,好不容易有了這麼一座像樣點的城池,能不看重嗎。”

崇禎皇帝點點頭,他倒是第一次聽見赫圖阿拉這個稱呼,原來就是建州衛的地方,忽然想起什麼,又是問道:

“王爭率登州營居然打到建州衛去了,沿途可要經過大半個遼東啊,登州營傷亡大嗎?”

王承恩連忙踢了踢送話那小太監,那小太監反應過來,趕緊說道:

“回皇上,據登州營來獻建奴首級和俘虜的人說,登州營此次傷亡十分慘重,說是也要有近三千的兵士戰死在遼東。”

“哦。”崇禎點點頭,起身朝殿內的各部院大臣說道:

“你們看看,平日裡少和朕講那些大道理,好好學學人家王爭,直接帶著登州營將那建奴的老巢給抄了,斬首三千,本朝多少年未有這等大捷了。”

說到這裡,崇禎向王承恩說道:

“承恩吶,明日就派錦衣衛去查驗一番,看一看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建奴首級。”

“遵旨。”

......

這天的朝議大起大落的太快,高陽陷落,三朝元老孫承宗全家戰死,可以說是崇禎朝以來最傷筋動骨的事件,而登州營奇襲赫圖阿拉斬獲的卻又是前所未有的大捷。

包括崇禎在內,許多部院大臣都還沒反應過來,對向來效率低下的朝廷來說這兩個訊息來得未面太過突然一些。

自打十一月二十日起,連日朝議便總是離不開這個話題的討論,但爭的面紅耳赤,終究是沒有人能拿出一份章程。

王爭立下如此奇功,升賞已是必然,但到底給他升個什麼位子呢?

按理來說,王爭已經是登萊副總兵,立下這等大功就算直接到做到山東總兵都是可以的,但問題是王爭現在還太年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從崇禎第一次聽見王爭這個名字到眼下不過才兩年,但王爭已經連續幾次立下大功,連續升官了幾次,這回更是翰林院編修史官將要載入史冊的一次大捷。

若是處置有失公允,會因此使天下將士心寒倒只是一方面,更大的原因是崇禎怕揹負不好的名聲。

其實崇禎這些日子猶豫的地方就是給王爭升到哪,直接到山東總兵,天下將士是沒話說了,但六科廊言官們還不要鬧到天上去,內閣也不一定會順順當當的擬票,到時候怕京師又要雞飛狗跳。

說白了,王爭功勞是到了,但資歷還不到,所以這事情一擱就擱到了崇禎十二年。

在崇禎十一年的最後幾個月,乍一看各地傳來的邸報大體上仍然朝好的方向發展。

首先雲貴那邊持續了十幾年的土民變亂總算是有些起色,土匪流賊大部分都投降朝廷。

話說回來,為了這點起色,朝廷可是不知往裡扔了多少的糧餉物資,又來來回回的撤換多少巡撫和總督才換來的。

清軍的入寇可能是因為王爭在後面這麼一鬧,皇太極接連幾次遭受打擊,吐血幾升,連續昏迷了幾天。

起初其餘的貝勒王公大臣都遵循旨意不敢通知前線,但一直都沒見轉醒,這才是慌了神,留守盛京的鄭親王濟爾哈朗和幾個后妃一合計,還是把睿親王多爾袞與和碩貝勒嶽託叫回來。

萬一皇上就這麼被氣死了,還要提早做立後的打算。

嶽託當時剛剛擊敗盧象升的勤王軍,其實他不知道是聞名天下的盧象升,除了心裡有些驚訝明軍居然會主動上來找死,其它也沒什麼變化。

嶽託正在那樂滋滋的準備繼續南下搶掠一番,忽然從盛京傳來噩耗,興京被毀,就連皇太極都昏迷了幾天至今未醒。

嶽託不是多爾袞,當下就慌了神,帶著所部的清軍捲起十幾萬擄掠的牛羊與人口順著青山口馬不停蹄的跑了回去。

多爾袞聽到訊息時是十二月份的事情了,由於訊息比較晚,他當時還躍躍欲試的準備帶著正白旗追殺劉澤清的山東兵,聽到這個訊息差點沒從馬上栽下來。

第一反應就是大事不好,由於比較著急,多爾袞帶著十幾個正白旗的巴牙喇護衛坐船從天津口直接趕回盛京同濟爾哈朗相見。

同歷史上不一樣的是,這次入口本來要持續到崇禎十二年的三月,但崇禎十一年十二月清軍基本就撤的乾乾淨淨。

加上洪承疇等人的“十面張網”等計成效顯著,雖然李自成沒抓住,但羅汝才、張獻忠、過天星、混天星等一些大的農民軍都投降朝廷。

到了崇禎十二年的年初,大明各地居然是一下子就平靜下來,只是這平靜說出去並不讓王爭覺得安穩,反倒有些泰山就在頭頂的緊迫感。

對於朝廷的各部院大臣們來說,這可又是一副“天下太平”的景象。

既然各地太平了,六部和京師各大衙門就騰出手來提前梳理梳理建奴入寇幾個月以來的損失。

崇禎皇帝下旨,對相關的文武官員,特別是要對北直隸、山東、陝西三邊等這些建奴來往最多的地方徹底清查一遍。

直到崇禎十二年的二月份,這清查結果才被各地陸陸續續的呈報上來,建奴入寇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居然戰死了兩名總督級別的大員,總兵級別的武官也死了八個。

凡是清兵經過的地方,各地村堡無不被擄掠一空,沃野千里的北直隸一下子倒退回明初十室九空的局面。

王爭在邸報上得知這個訊息後也是不斷搖頭嘆息,論起破壞,韃子稱第二實在沒人敢爭第一。

兵部尚書,入閣輔政的大學士楊嗣昌自請視察北直隸兵馬,本來想攬個功勞,誰成想查來查去倒是後悔不已。

誰能相信,北直隸乃至山西三邊的兵馬,在這三個月竟然沒有一場勝利,大敗小敗的倒是不用查就有一大堆。

總督天下兵馬的盧象升,也許是因為崇禎連連催促,也許是對高起潛過於相信,終於是架不住各方壓力,在十一月中旬率勤王軍與嶽託所部清軍展開決戰。

監軍高起潛坐擁關寧邊軍數萬,聽到開打的訊息竟然嚇得屁滾尿流,帶上幾個小太監飛也似的逃跑,但最後隻身逃回京師。

這樣一來造成的結果就是盧象升奮戰無援,戰死在鉅鹿,威及一時的順德天雄軍全軍覆沒,就連那幾萬的精銳關寧邊軍都沒保住,被退往遼東的嶽託帶清兵順手殺的片甲不留。

高起潛深得崇禎皇帝信任,大內的諸多太監們,除了王承恩、曹化淳、王德化三人,也就數他說話最有分量,要不然也不會提督京營。

兵部尚書楊嗣昌主管清查,他與高起潛素來便是交好,兩個人悄悄到鳥翠樓喝酒換個意思,正好楊嗣昌和盧象升有點私人恩怨,乾脆把責任乾乾淨淨的推到盧象升身上。

高起潛遂是倒打一耙,哭得稀里嘩啦,說是盧象升貪功冒進不肯聽信忠言,所以才會有此大敗。

儘管說的有聲有色,但無論百姓還是盧象升麾下的軍士都知道這根本是無稽之談,盧象升素來行事穩妥,不貪虛名,就連出兵決戰都是皇帝幾次下旨,礙不住壓力才決定。

這種貪功冒進的屁話,怕也只有對太監極為信任的崇禎皇帝才能信以為真,不僅沒有給盧象升建祠立諡號,甚至還懷疑盧象升沒死,派錦衣衛去查有沒有臨陣脫逃。

據說訊息傳出來的時候,北直隸各府,尤其是盧象升親自整飭過的順德三府軍民百姓無不放聲大哭。(未完待續)

本书作者其他书: 朱棣重生土木堡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史上最強崇禎 庶子成皇 大明1629
相關推薦:無雙召喚:我的系統太懂事了中國石油人龍族:第五魔法使路明非聖女大人,請聽我解釋都市從八里河派出所開始庶子成皇絕世唐門之鐵血日月從奧特裝甲開始的DC世界遮天之九天書舊日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