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掃明->章節

第一百二十七章:眾正盈朝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文登營從四哨變成八哨,以前的四個哨官也是紛紛晉升,都有了千總的官身。

董有銀、黃陽、鄧黑子、高亮四個人作為守備官兼任坐營官王爭的左膀右臂,自然當仁不讓的成為第一批千總,每人管著兩哨的戰兵,實打實的在權軍將。

拿起名單,從左到右,新晉的八個哨官分別是任漢、劉四、杜遠、馬升、祈正玉、韓大遠、宋鋼、尹德功。

這八個人都是從全營的隊官中篩選出來,既有原來義井莊的老人,也有第一次擴後招入營的,個個都是一身的軍功,響噹噹的膠東漢子。

嫡系鹽丁大隊為了把控日益增長的地盤,自然也是同步擴招。

六大隊嫡系鹽丁,雖然內裡的稱呼與文登營不同,但編制骨子裡都是一樣的,一大隊的人數就是戰兵一哨相同。

相比文登營,嫡系鹽丁大隊篩選起來就更是麻煩,因為人太多了,各地的大小頭目都想試一試,很多地方鹽丁對自己身手有自信的也都來湊湊熱鬧,考較時間比文登營多了一個月。

這次王爭將整個鹽丁系統一分為二,交由邵勇和刑一刀指揮,他們兩個每人帶著三大隊嫡系鹽丁,負責地區都不一樣。

牛平亮依然是金山左地界的地方鹽丁大頭目,小日子過的別提多舒坦了,至於嫡系鹽丁,那邊的水太深,他是不想去碰,守好自己這一畝三分地就行了。

邵勇手下的三名嫡系大隊長分別是金山左的林強,海陽的董牧,尋山的丁啟光。

刑一刀則管著靖海的尹宗禹、奇山的陸井榮與威海齊成碩三名嫡系鹽丁大隊長。

地方上的鹽丁太多了,王爭為了能牢牢把權利握在自己手裡,也是絞盡腦汁。

六大隊嫡系層層交織,牢牢把控著半個登州府的地皮,一旦哪裡的鹽丁惹事生非敗壞了巡檢司的名聲,就算是一些小頭目,嫡系大隊都有權先行處置過後稟告。

如果是大頭目生事,則會第一時間上報到王爭的守備府,嫡系鹽丁大隊長親自出面解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說白了,王爭也對錯綜複雜的鹽丁系統不放心,自己靠這個起家,總不能在這上頭再出亂子,設立嫡系鹽丁的目的與朱元璋設立錦衣衛最初目的有些相似,都是為了真正控制手下人。

不同的是王爭還有其他的目的,赤山一戰中能看得出來,嫡系鹽丁在協調排程地方鹽丁上起的作用很大,他們也是地方鹽丁能形成戰鬥力的關鍵。

入選嫡系鹽丁的人本身就是鹽路上的老杆子,有些人還有鹽販子和鹽商的背景,終年在朝廷衛所一旁駐紮,唯王爭之命是從。

衛所的百戶、千戶等軍官出城都要經過巡檢司關卡,這讓王爭更得心應手的把登州府握在手裡。

換句話來說,嫡系鹽丁駐守地區幾月一換,互相的駐守地區相隔不遠,一旦哪個地方出了亂子,可以第一時間趕赴解決。

遇到大的戰事,嫡系鹽丁則可以讓王爭的命令更方便的下達到各地。

招兵這期間寧海不平靜,朝堂更是不平靜,甚至可以說出了大事。

前內閣首輔,自號‘孤臣’的溫體仁與張漢儒密謀,抗章詆譭錢謙益、瞿式耜居鄉不法。

崇禎皇帝下詔,溫體仁從中主持之,決裁二人下詔獄嚴訊。

錢謙益自知危急當然不肯等死,遂求救於司禮太監曹化淳,不想這件事被張漢儒得知,張漢儒是溫體仁在朝堂上的二狗子,當然第一時間就通報。

溫體仁自恃皇寵,竟密奏崇禎皇帝,要一併連坐曹化淳的罪過,崇禎皇帝十分相信溫體仁,暗示之。

曹化淳在皇帝身邊待了幾十年,最擅長的就是明哲保身,本來就沒打算幫錢謙益,但溫體仁卻把他也抖了出去。

得到皇帝的暗示,曹化淳當然是狗急跳牆,一股腦把知道的全說了,崇禎皇帝由此盡知張漢儒奸狀及溫體仁密謀一事,稍稍思量,這溫體仁怕是有黨。

崇禎皇帝龍顏大怒,將溫體仁與張漢儒等人立枷入獄,召楊嗣昌為兵部尚書,周延儒得以再入內閣輔政。

溫體仁是崇禎年間在任期間最長的內閣首輔,歷任首輔中,他也是崇禎皇帝信任的最為徹底的一個,對他的提議,皇帝幾乎是無所不準。

對於生性多疑的崇禎帝來說,能信任一個人到這種地步是十分不容易的,溫體仁繼任的時候,內外形勢也還有可能好轉,他本可以力圖中興。

然溫體仁當朝多年,幾無建樹,對於內外形勢上的建言無不是令朝廷境況更加雪上加霜,有用的政策更是一個沒有。

其用人多以名節而不考量實際能力,對於愈演愈烈的中原流寇不加理睬,聽之任之,對於遼東清軍則是一讓再讓,撤賢任庸。

政治上嫉妒賢才,翻閹黨逆案,任人唯親,極力排斥異己,但溫體仁倒臺後最興奮的倒不是齊黨、楚黨,而是東林士人。

溫體仁任內閣首輔時起碼做了一件好事,他打壓東林黨不遺餘力,在他任期時朝堂上的‘空話清流’為之一空,不過取代的人雖然不是空話大王,但也都是毫無能力的庸才。

奸相溫體仁倒了,東林士子舉國歡慶,黨魁周延儒再入內閣,甚至有人斷言,重現天啟年眾正盈朝的局面,不遠了。

王爭得知此事後,卻是長嘆口氣,朝堂上全是所謂‘清流’的時候,不遠了。

......

不管朝堂上如何的驚心動魄,如何的革職與任用,寧海幾地依舊是風平浪靜,王爭每日除了去軍營觀兵就是練練騎馬,練練寫字。

忽然有一天,遠遠的來了一個馬兵,帶著王爭意想不到的訊息。

“聖旨到,撫臺請寧海王守備前往蓬萊共迎聖駕。”

要說現在登萊兩府最有權力的人,無疑就是登萊巡撫楊文嶽,上次韓大虎曾說過楊文嶽將自己的捷報呈往京師,沒想到現在才回來訊息。

王爭黑著臉搖搖頭,朝廷的效率是太慢了,自己這段時間太忙,搞的差點就把這茬忘了,不過也是不敢怠慢,這可是朝廷的聖旨。

其實王爭心裡也很期待崇禎皇帝會對自己說些什麼,自己帶兵收復養馬島,平定寧海兵亂,怎麼說也能連升幾級,好歹一個登萊副總兵的職務應該是有的?

帶著這樣的心思,王爭跨上馬跟著那傳令的馬兵前往掖縣,隨行的只有董有銀和管清天兩個人。(未完待續)

本书作者其他书: 朱棣重生土木堡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史上最強崇禎 庶子成皇 大明1629
相關推薦:無雙召喚:我的系統太懂事了中國石油人龍族:第五魔法使路明非聖女大人,請聽我解釋都市從八里河派出所開始庶子成皇絕世唐門之鐵血日月從奧特裝甲開始的DC世界遮天之九天書舊日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