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三清原之無極生太極->章節

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好意思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在對王冶子等人講解了三大殺器的原理之後,元起相信他們一定會給自己帶來驚喜的,不過這份驚喜,短期之內元起是不指望了,或許經過三次改良的弩炮還能及時趕製出來,天女散花和新式戰艦,可不是能在短期內一蹴而就的事情。

接下來,元起打算把注意力轉移到常規的武器裝備上,他想去看看將作監最近一段時間的成果。王冶子陪著元起,先後視察了武器和鎧甲的流水生產線,並帶著元起檢視了已經鑄造出來的庫存,在將作監的十個倉庫中,已經有六個被堆滿了武器裝備。

其中一個倉庫裡是斬馬刀和羅睺龍角槍,每種兵器數目清晰的都記載在案,斬馬刀有一萬把,作為天歸軍、地歸軍的備用武器;而龍角槍則有五千把,是飛龍軍的備用武器。還有一個倉庫裡,堆放著各種常規的刀槍,具體的數目,王冶子一一向元起做了彙報,足夠裝備一支兩萬人的軍隊了。另外還有兩個倉庫中,分別存放著四支精銳部隊專屬的渾鐵明光鎧和普通軍士穿戴的魚鱗鐵甲。最後一個倉庫中,則是存放著各種型號的弓弩和數不清的箭矢,雖然弓弩的型號不一,但是卻被擺放的層次分明,按照體積的大小、長短,依次由長到短排列著,讓人一目瞭然,也便於軍中各個兵種的取用,不至於出現拿錯弓弩型號的情況出現。透過這個細節,元起發現王冶子不但是技藝高超。管理起軍備來,竟然也是井井有條。

在用了半天的時間,視察完庫存的武器裝備之後,元起大感滿意,由衷的誇獎了王冶子一句:“有王大人監管將作監,著實令某心安。”誰料王冶子的心思,一直在弩炮的改良上,面對元起的誇獎,竟然牛頭不對馬嘴的說道:“名字?弩炮還沒有名字呢,不如請君侯來給弩炮命名。”

元起無語的看了一眼王冶子。原以為王冶子會比馬鈞那個工作狂要好一些。沒想到原來師徒二人竟然相差無幾,都是眼中只有工作,再也容不下其他的那一類人。不過既然王冶子問到了,元起也不能推脫。思索著說道:“棗木的顏色泛紅色。用棗木製成的弩炮。不如就叫做紅衣弩炮。”王冶子點頭讚道:“紅衣弩炮,好名字。將來,紅衣弩炮一定會在戰場上。讓敵人的衣甲,被他們的鮮血染紅!”

又和王冶子說了一些話之後,元起也不再打擾王冶子,叮囑王冶子在研究工作之餘,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因勞成疾的事件,元起可是知道不少,他不想王冶子因為工作累垮了身體。王冶子再三感謝之後,元起就離開將作監回到了大都督府中。

剛回到府中,一名負責守衛的天歸軍精銳就稟報元起,說上官逸來到了府中,已經在書房等待元起許久了。因為上官氏商會在錢糧上,對元起的大軍幫助良多,再加上上官逸是上官宓父親的關係,而上官宓又是元起的未婚妻子,因此天歸軍精銳對上官逸極為客氣,請上官逸到書房中坐等元起。

元起聞言,立刻邁步向書房走去。雖然他和上官宓還沒有成親,但是這份關係卻早已定下了,甚至上官宓自定親之日後,就沒有回到上官府,而是在大都督府中住了下來,和孫尚香住在同一個跨院相對的兩間閨房之中。對待上官逸,元起無論於公於私,無論是年齡還是輩分上,都是以晚輩自居,對上官逸恭敬有加,讓上官逸久等,實在是有些不太禮貌了。

進入書房,元起看到上官逸正站在書架前,津津有味的捧著一本書在閱讀。元起輕輕走了過去,在上官逸身後五步遠站定,低聲說道:“起不知伯父前來,實在有失遠迎。剛才又被一些俗務纏住了,勞煩家主久等了。”

上官逸面帶微笑的轉過身,慈祥的看著元起,大有老丈人看女婿,越看越喜歡的架勢。揚起手中的書,上官逸笑道:“這本詩集,可謂字字珠璣,每一首詩詞中,都寓意深遠,令老夫歎為觀止啊。”

元起向上官逸手中的詩集看了一眼,面部的神色立刻變得有些尷尬起來。因為這本詩集,名為《元起詩集》,顧名思義,就是專門收錄元起所做詩詞的詩集。這本詩集是上官宓和錦衣,一同請求錦尚錄製出來的,錦尚掛著燕京大學名譽院長的職務,同時也負責稽核在幽、並、光三州境內,通行刊物的印製工作。在得知二女的請求之後,錦尚立刻答應了下來,並很快付諸於行動,僅僅用了一個半月的時間,就完成了收錄、做注、和排版印刷的過程。錦尚能如此快速的把這本詩集錄製出來,也要歸功於元起,當初元起在研製出幽州紙之後,還在燕京研製出了排版印刷術,和後世的活字印刷差不多,元起的這兩項來自於後世的發明,讓燕京乃至整個幽州的文化傳播速度,得到了極為迅猛的提升,後來連幷州境內也出現了印刷的書刊,讓幷州的民眾們也能夠透過書刊來增長知識。

當元起知道自己從後世那些大文豪們手中,剽竊來的詩詞被印製成冊之後,頓時哭笑不得起來,他可沒想到錦衣和上官宓會玩這一手,讓元起感動於二女對自己感情真摯的同時,也免不了有些尷尬,畢竟,那些詩詞大部分都是元起剽竊得來的,儘管元起在其中進行了一些改動。不過事已至此,元起也只能聽之任之了。

現在,上官逸拿著這本《元起詩集》讚不絕口,再次讓元起陷入無比尷尬的境地,甚至連俊朗的面容都有些微微發紅了。看到元起面色泛紅,上官逸還以為元起是因為謙虛而有些不好意思,根本就沒想到詩集中的詩詞,是元起從後世剽竊來的。笑呵呵的繼續說道:“聽說這排版印刷之術,也是君侯發明出來的?”

對於這個問題,元起就沒有那麼尷尬了,活字印刷雖然也是後世人研究出來的,但具體的方法卻各有不同,元起的這種方法,說是他自己研製的,也沒有不妥之處。當下,元起坦然的回答道:“是的。這種排版印刷術,可以縮短印刷的時間。也可以減輕成本。印刷過的版本,經過重新拆分、排版之後,還可以用於其他的書籍印製。”

上官逸由衷的讚歎道:“君侯的這項發明,勢必會帶動治下三州的文明傳播。乃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業。君侯。老夫有個建議,現在在三州境內通行的書籍,都是一些詩詞、經史之類的。這些書籍,普通百姓沒有幾個人能看得懂,君侯何不印製一些最基本的啟蒙書籍,讓治下的老百姓能識字、認字、寫字,進而能夠讀懂一些意境較深的書籍呢?”

元起聞言一怔,他清楚的知道,文化教育會對治下子民起到怎樣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他卻沒有想到該如何普及教育。後世有一句話,叫做教育應該從娃娃抓起。上官逸話裡的意思,和這句名言不謀而合。說穿了,錦尚啊,元鷹啊,甚至元起自己,都沒有經歷過最底層百姓的生活,所以一時之間,也就沒想到該從啟蒙教育抓起。但是上官逸不一樣,雖然上官逸身家豐厚,但是他歷經上官家從巔峰到衰落,在到崛起的過程,深知底層人民對文化的渴求和嚮往,所以才會提出印製啟蒙書籍。其實就算上官逸不說,元起也早晚會想到這個辦法,只是上官逸提議,把這個過程給提前了許多。

向著上官逸鄭重的行了一禮,元起認真的說道:“多謝伯父的提醒,讓某茅塞頓開,伯父的提議才是真正的利在千秋啊。”上官逸知道,元起這一拜,是為了三州境內的數百萬姓而拜的,在心中對元起真心為民的胸懷佩服的同時,上官逸也坦然接受了元起這一拜。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等到元起行禮完畢,上官逸把話題轉移到前來的目的上:“聽說君侯最近頻繁召集眾臣議會,城中將士的訓練又比以前嚴格了很多,想必君侯是打算對外用兵了?”在元起的軍中,軍紀嚴整,一切軍事機密都僅限於軍中將士之情,絕對不會流傳到外面去,即便是上官宓的父親,上官逸也只能透過猜測來判斷大軍的動向。

對此,元起沒有什麼好隱瞞的,征討辛蠻、刺塔,是每一個漢人的心願,元起早有這個心意,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根本也算不得什麼秘密。元起坦然的回答道:“沒錯,某打算近期出征辛蠻、刺塔,將這兩個異族徹底消滅。”

上官逸伸出大拇指,讚道:“君侯好氣魄!兩族連年南侵,使我子民飽受殘害,早就應該有人站出來,教訓他們一下了。”頓了一頓,上官逸又說道:“只是,以老夫的推斷,三州現有的錢糧,怕是不足以應付這場大戰?”

默然的點了點頭,元起有些無奈的嘆道:“是啊,幽、並本就窮困,又連年遭受異族的侵襲,現在還要以兩州的財力,擔負起光州境內的興建問題,確實是有些為難。每次大戰,總是受困於錢糧,真是讓人苦惱。”

上官逸踏前一步,注視著元起,低沉的說道:“只要君侯答應老夫一件事,上官氏商會立刻奉上錢兩千萬,糧二十萬斛。”

元起眉頭微皺,問道:“不知伯父所說,究竟是何事?”雖然對錢糧有著迫切的需求,但是元起卻沒有因此失去理智,即便上官逸是上官宓的父親,但如果他說出來的條件,對三州有任何的不利影響,元起都會斷然拒絕。

誰知,上官逸說出來的條件,和元起的所想相去甚遠:“本月十五,是良辰吉日,君侯如果能和宓兒正式成親,老夫立刻拿出剛才所說的錢糧,作為宓兒的嫁妝,至於君侯如何處理這些錢糧,老夫就不過問了。”上官逸的話,等於是資助元起大量的錢糧,只為讓元起和上官宓完婚。上官逸有著自己的想法,為了家族能夠安穩的傳承下去,元起無疑是一顆值得一抱的大樹,正所謂大樹底下好乘涼,有了元起的庇護,上官家在數十年之內,也就沒有斷絕香火的危險了,用兩千萬錢和二十斛糧食,換來上官家數十年的平安,上官逸覺得很划算。

再說,現在的元起年僅二十出頭,就擁有了三州之地,他的前途豈能小?趁著元起還在起步階段,上官逸出手幫助元起一把,也能為以後的上官家,甚至是為上官宓,贏得元起更多的信賴。善於經商的上官逸明白,現在的元起,就是前途無量的潛力股,在這個時候的雪中送炭,遠比他功成名就之後的錦上添花,要好的多,也有人情味的多。元起和上官宓,早就已經定下了名分,完婚是早晚的事,只是早一天完婚,上官逸的心裡也就早踏實一天。

元起俊朗的面孔,再次紅了起來,只是這一次和剛才卻截然不同,這一次,元起是真的因為不好意思而臉紅的。(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紅樓]大丫鬟奮鬥日常冷漠太子極品妃異世星雲貓狗太極鎖天記三國之太極演義異界太極聖心雙雄我不是鴻鈞在家熬遊修仙界這個皇子,本宮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