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三清原之無極生太極->章節

第二百四十三章 變法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隨著討伐袁白的大潮落幕,元起率軍沿海路返回了遼東,然後從遼東沿陸路回到燕京。因為江東的局勢已經穩定了下來,孫策已經掌控了大局,因此,甘靜和魯肅率領的水軍,也隨同元起一起返回了幽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剛剛到達燕京,李儒就拿著一張幽州出產的薄紙走了過來,上面寫著潛龍成員傳回來的兩條訊息。第一條,元協已經同意了元起的保奏,讓孫策出任揚州牧之職,統領江東、淮南等地;第二條,則讓元起有些吃驚,宇宮照烈部下的宇宮仁、泰河聯手,在青、徐交界處,一戰消滅了袁丁派往淮南的大軍,審配僅僅率領著三四千殘兵返回鄴城,顏良、文丑都被宇宮照烈收降了,另有一萬袁軍,也一同投降了宇宮照烈。

元起知道,宇宮照烈要對袁丁動手了,或者說,他是在為動手前,做著準備。不過,在聯合宇宮照烈一起攻打袁丁之前,元起還有著一些問題必須要提前解決。北疆的鮮卑雖然已經臣服,並不是說自此以後,北疆就安穩如山了,西北還有辛蠻盤踞,和辛蠻比鄰的,還有被元起打的元氣大損的刺塔人。

儘管辛蠻和刺塔因為元起的打壓,實力大不如以前,但畢竟也是一個隱患,這個隱患不除,元起可沒有辦法安心攻打冀州。袁丁和刺塔的關係很好,如果在元起攻打冀州的時候,刺塔人受袁丁之託,在自己背後搞點什麼小動作,那可是相當的麻煩。所以,元起當初和宇宮照烈爭奪這場戰役的主動權,把開戰的時間和方式捏到自己手裡,就是為了留出時間來,先把刺塔和辛蠻徹底剷平。

當夜。元起找來諸葛亮、賈願、荀略、李儒和徐庶幾人,連夜商討針對辛蠻和刺塔的方案。開始的時候,眾人的思路在處在正確的道路上,可是商量來商量去,眾人卻先後發現了一系列的問題,以至於征討刺塔、辛蠻之事,竟然不能順利的進行下去。幽、並二州在經過平定北疆的戰役之後,士兵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許多,這多出來的一部分人。大多都是漢化後的鮮卑族戰士,雖然可戰的軍士增多是件值得高興地事,但是各種問題卻也相繼暴露了出來。

首先,就是軍餉的發放,以及軍糧的供給問題。鮮卑族人各個驍勇善戰,凡是成年的男子,稍加訓練,都是一名不錯的騎兵,即使再怎麼優中選優。以鮮卑人龐大的人口基數,最後被選到軍中服役的,依然有五萬之眾,這五萬軍士的糧餉、裝備、戰馬等等等等。都需要儘快籌措,以便把他們儘早訓練成軍。雖然在光州,也就是以前的鮮卑境內,元起得到了大量被凍死的牛羊。諸葛亮把這些牛羊身上所有值錢的東西,都透過太始商會和上官氏商會變成了錢糧,但也僅僅是比較寬裕的完成鮮卑人內遷之後的問題而已。根本就沒有多少多餘的錢糧來供養這五萬騎兵。

其次,鮮卑人雖然在一系列比較平和的政策下,逐漸融入了漢人之中,但畢竟時日還短,還沒有形成徹底的融合,如果在這個時候,元起率領大軍離開的話,難免會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會藉機挑起境內漢人和鮮卑人的矛盾,這對元起的統治,勢必會造成影響,不利於日後的發展。

再次,元起在一年之內連續平定高句麗、扶余和北疆,不少武將、能臣都被留在了當地,用以安撫當地民眾的情緒和震懾宵小,像魏延、張龍、鄧芝等人,分別留在扶余、高句麗等各地,出征刺塔和辛蠻,這些猛將和能臣是必不可少的,元起必需找到合適的替代者,來替代者接替魏延等人的工作。

另外,元起還要留下足夠多的將士,鎮守燕京,對內可以安民,對外可以保境。尚未完全漢化的鮮卑人中,還存在著少數極端份子,如果他們和冀州的袁丁聯合起來,那將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所以,這次征討刺塔和辛蠻的人手,不能太多,最多只能抽調出全部軍隊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說,元起麾下雖然有二十四萬大軍,但最多,也只能動用六萬人而已。想要以六萬將士迅速平定辛蠻和刺塔,實在是有些困難。

基於以上幾點原因,元起等人的話題,逐漸轉換到了政策改革上來了,隨著光州併入元起的治下,原有的幽並都督令,顯然已經有些不太適應了,現在的情形,亟待元起在原有的政策中保留精華,然後在加入一些新的政令進去,從而促進幽、並、光三州穩定的向前發展。

於是,在接下來的幾天,元起推遲了戰前的準備,轉而開始和麾下數十名文武官員,共同商討新政的制定。在商討的過程中,最為沉默寡言的,就是田豐了,可是一旦他開口提出意見,就一定是一針見血,直指問題的要害,即使是面對元起的辯論,也絲毫不肯鬆口,直到這個問題,在眾人的反覆磋商之下,得到妥善的解決為止。

七天之後,新的政令出臺了,現在元起掌管著三個州的地盤,而且以後還要攻打辛蠻和刺塔,所以,幽並都督令這個名稱,顯然已經不再適用了,新的政令在大家的商討之下,被命名為燕京律。元起的政治、經濟和軍事中心,都在燕京,以燕京的名稱命名新的律法,也確實是在合適不過了。元協還給了他臨機專斷的職權、總督三州軍政大事的職權以及開府的職權,憑藉著這些特權,元起可以名正言順的制定律令,而不必擔心受到天下士林的譴責,只需在律令正是實行之前。給元協寫一道奏摺,告之實行新令的事情,讓元協瞭解一下新律法的內容,就可以了。

在燕京律中,原有的九禁十八斬、屯田令、鹽鐵令等數種適用的法令被保留了下來,以確保軍令森嚴、促進農事生產以及把鹽和鐵徹底控制在元起手中等等。除此之外,一些促進民族融合,相互協調發展的法令,被命名為華夏令,正式被編入燕京律中。華夏令這個名字。是元起親口叫出來的,除了元起之外,沒有任何一個人明白“華夏”這兩個字,代表著什麼意思,但是既然是元起親口取的名字,而且態度十分堅定,眾人也就同意了下來。華夏令的法令極為嚴厲,對漢人和鮮卑、扶余、高句麗等少數民族一視同仁,凡是試圖分裂民族融合的。挑唆民族矛盾的等等行為,無論是漢人還是少數民族,一律嚴懲不貸。

本著精簡和通俗易懂為根本,燕京律制定出臺之後,一共有十二道法令,共計小項條款一百八十三條,在律令繁雜的漢代,可謂是最為精簡的一部律法了。別看燕京律的法令並不多,但是對軍、政、民生等等各個方面,都有著詳盡且細緻的涵蓋,能夠讓幽、並、光三州內的所有子民,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有法可依。燕京律的出臺,對元起治下的三州有著深遠的影響,相信在燕京律的約束和規範治下,境內用不了多久,就會變成類似後世的法制社會,不會再有人在犯罪之後而逍遙法外的情況出現了。

同時,燕京律打破了一直以來,士族階層居於統治地位的壟斷。燕京律倡導人人平等,即便是士族眾人犯了法,也一樣會被捉拿問罪,和普通民眾沒有任何的區別,所以燕京律剛一出臺,就受到了老百姓們的熱烈擁護。元起是決心用燕京律當做突破口,正式向士族宣戰!已經不合時宜的士族制度,距離徹底被廢除的日子,已經不遠了。當然,幽、並、光三州內,並不存在足以影響大局的士族,因此燕京律的實施,並沒有受到什麼阻力,但是元起相信,當燕京律的功效逐漸發揮出來之後,居住在三州之外的漢人們,一定會感覺的到,燕京律是真正為老百姓制定的律法,屆時,必然會有大量的漢人會遷居到三州境內來。

和老百姓的反應不同,三州之外的士族世家們,在觀看了燕京律的規定之後,沒有一個人的臉色是好看的,不少人都氣的把手中的燕京律手抄本直接扔掉。不過,元協倒是一個例外,他在觀看了元起派人送來的燕京律條款之後,非但沒有生氣,反而大加讚賞,並立刻下旨,在關中地區試用燕京律。

雖然元協也算得上是士族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國家如今十分頹廢,元協這個名義上的天子,實際能掌控的地方,也只有京城以及長安兩個城市附近的地區了,幾經磨難之後的元協,早已經看的很通透了,權力什麼的,他早就不放在心上了,只要元氏的血脈能延續下去,他就知足了。

在歷經閹黨、董猛之亂後,關中地區已經沒有什麼像樣的大士族存在了,元協在處斬王諾的時候,還藉機拔掉了一些毒瘤,更是讓這個地區的士族遭受了一定的打擊,所以燕京律在關中地區,也得以順暢的頒佈施行了下去。元協這個無意的舉動,為以後的大一統,提前打下了一定的基礎。(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紅樓]大丫鬟奮鬥日常冷漠太子極品妃異世星雲貓狗太極鎖天記三國之太極演義異界太極聖心雙雄我不是鴻鈞在家熬遊修仙界這個皇子,本宮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