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三皇吾弟->章節

第0306章 子午谷奇謀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在五虎將相繼死去,姜維還未成長起來的這段時間之內,魏延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蜀國第一悍將。

想當初劉備和劉璋決裂,舉兵攻打劉璋,當時劉備兵不滿兩萬,孤軍無糧,而劉璋沒有採用堅壁清野的戰術,反而派遣張任、冷苞、鄧賢等人率領精銳,去阻擊劉備。

劉備大破劉璋之後,派遣黃忠和魏延兩人,分別平定漢中,魏延數戰有功,被擢升為牙門將軍。

再後來,劉備準備尋一員大將坐鎮漢中,當時眾人都覺得駐守漢中之人必是張飛莫屬,誰料劉備卻直接把魏延提升到這個位置之上。

當時劉備便衝魏延道:“我委任與你此等眾人,你鎮守漢中後該如何行事?”

魏延思索片刻,方才應聲回道:“若曹魏傾國來襲,我會竭力為主公擋住敵軍,而若是對方只有一偏將率十萬大軍前來,我便為主公吞併了他!”

劉備聽到這話後,倍感滿意,而魏延也因此正式進入了蜀漢高層的視野當中。

後來在諸葛亮北伐之際,魏延率領一路偏軍西入羌中,攻擊曹魏的涼州地區,大敗郭淮,再次被提拔,並被封為南鄭候。

而魏延最出名的一事,便是魏延曾獻計中出子午谷,強襲直取長安,只可惜諸葛亮覺得此計太過弄險,所以婉拒了。

關於魏延的這條奇策,後世很多人,紛爭不斷。

有人說若是按照魏延的計劃,魏延會摔精兵和糧草隊各五千,先沿著秦嶺隱蔽行動,再向北穿過子午谷,十天急行軍直接抵達長安。

而長安守將是曹操的女婿,一個靠裙帶關係爬上去的無能之輩,倒時看到魏延的軍隊殺來,定會屁滾尿流的從渭河逃跑,而魏延就可以靠著長安城內的食量,支撐二十餘天。

而這二十餘天內,只要等諸葛亮的大軍從斜谷殺出,兩軍合併一處,那麼長安以西這一片肥沃的關中平原,九江全部落到蜀國手中!

可實際上,在後世人精密的推算之下,都能夠得到一個結論,那就是搶佔潼關比攻佔長安來說,無論是在戰略還是在戰術層面上,都更加有可操作性。

首先哪怕魏延搶佔長安的計謀完全成功,但其實也只是控制了關中的西半部分,而中原的援兵趕到後,蜀國就必須在平原地帶和魏軍決一死戰。

再加上蜀國本就是輕裝步兵居多,如果這樣和曹魏的重灌步兵以及騎兵在平原上決戰,那簡直就是自尋死路。

再加上且不論長安的守將是否會逃跑,僅是長安城池就歷經董卓、李、鍾繇等人的數代修補,僅僅是城牆一週就足有八十裡,是三國年間出了名的堅城。

哪怕魏延僥倖攻下了長安,也已是元氣大傷,又怎麼可能守住長安,支撐二十餘天等到諸葛亮的侯軍從斜谷趕來?

再加上關中地區淪為戰場,雙發均無法依靠當地供應糧草,蜀國糧草需要從漢中翻越秦嶺供應,但曹魏卻可以直接從渭水進行河運,雙方補給效率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這種情況下,蜀國必然不能長久支撐,奪得長安而後再丟失,這種無用功魏延絕不會做。

所以中出子午谷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奇襲長安,而是效仿當年的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再中出子午谷後,魏延不會搶佔長安,反而是會去搶佔潼關以及武關等關隘!

這一舉動,旨在將曹魏從中原調來的援軍,拒於關外,從而切斷潼關內外的聯絡,讓諸葛亮帶領的蜀國大軍,可以從容掃清關中的曹魏勢力!

所以魏延奇謀的真正面目便是,偷襲關中,以輕裝步兵中出子午谷,繞過長安後迅速東出,從背後奪取潼關、武關燈險要所在。

同時諸葛亮帶領的主力軍馬,出斜谷關攻擊關中各個要地,並儘快於子午谷奇襲部隊回合,堅守潼關,進而將關中以及隴西地區所在家門內,慢慢蠶食,禦敵於潼關之外!

從戰略層面上來看,魏延的子午谷奇謀的確要比諸葛亮出兵隴右的戰略要更加具有價值,畢竟劉備死後,蜀漢沉寂多年,曹魏當初的確對西南的確確實有些鬆懈,無論是涼州、隴右、還是關中,這些地方守備的兵力都有些薄弱。

但若是從戰術層面來講,子午谷奇謀的危險係數,卻要遠遠大於諸葛亮的計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關中等地雖然守備兵力不足,但畢竟還有郭淮此等擅守的名將!

如果魏延要真的偷襲潼關等關隘,郭淮絕對會第一時間放棄和諸葛亮糾纏,轉而全力猛攻魏延,爭取趕在諸葛亮大軍到來之前,全殲魏延所部。

而且魏延的謀劃,必須要做到隱蔽性和突然性,不能被曹魏提前發覺,雖然那個時代通訊不變,足足萬人的部隊,能否做到這一點的,尚且還是個未知數。

更別提子午谷道路險峻,兩邊高山對峙,中間水流湍急,只能靠棧道同性。

若是棧道年久失修,那便必定會消耗大量的時間進行修復,從而嚴重影響行軍速度,只有區區十天的時間,魏延又一定能保證他手下這萬人大軍能夠穿過子午谷,抵達潼關?

事實上,兩年後曹真也曾嘗試過從子午谷奇襲漢中,但中途卻受到了暴雨的影響,最後竟花了足足十天時間,竟才走了不足一半的路程,等他們真的抵達漢中時,蜀國軍隊早已做好了準備,以逸待勞,殺的曹真大敗而歸!

歷史上有關漢中和關中的戰爭例子不勝枚舉,最成功的人,便是魏延想要模仿的韓信,可韓信當年之所以能取得關中,跟項羽對關中增員遲緩有很大關係,有了前車之鑑,曹魏絕不可能減緩馳援的速度。

反倒是失敗的戰力中,明末起義軍高迎祥也同樣選擇中出子午谷,但孫傳庭卻帶領著兩萬以新召四個月的新兵,直接伏擊了高迎祥的五萬主力,讓高迎祥全軍被殲滅,就連高迎祥本人也受傷被俘。

雖然戰場上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但以當時蜀漢的國立和曹魏的國立相比較,諸葛亮拒絕魏延的子午谷奇謀,絕不只是因為對魏延的不信任,而是因為子午谷奇謀實在是難以實施。

不過魏延能想出這個讓現代人都忍不住想入非非的謀略,注意證明魏延當時提出奇襲子午谷的奇謀時,究竟是何等震撼!

只可惜,魏延雖然善養士卒,勇猛過人,胸有奇謀,但卻性格太過孤傲,且性情極惡,惹得楊儀和魏延勢如水火,乃至於魏延曾數次拿刀欲殺楊儀,這也為他的殺身之禍埋下了伏筆。

其實對於魏延身死,說法也有不一的地方。

有人覺得魏延身死就如同演義中一般,是魏延有意謀反,但在《魏略》之中還有另一番記載與三國演義中大相徑庭。

《魏略》所記,受諸葛亮託付兵權之人,本是魏延,而楊儀怕魏延趁機要殺害於他,於是便造謠說魏延要北上投敵,並以此為據,發兵攻打魏延。

魏延深感若刀兵一起,便清白難洗,所以只逃不戰,結果最後被馬岱追殺而死。

事情的真相如何,如今已不得而知,不過轉世之後,魏延卻沒有脫離蜀漢,而是仍舊選擇在劉備的麾下,為其效死,也不知是誇讚魏延的忠誠好,還是誇讚劉備的魅力為好。

魏延手中斷魂刀,遙指馬超,朗聲斷喝。

“小馬兒,上前一戰!”

“哼,找死!”馬超怒目一瞪,抬手虎頭湛金槍虛影落入掌心。

“秦玉、龐德,你二人壓陣望,且看我百合之內,拿下此賊!”

馬超說完,便舉著虎頭湛金槍,直接朝魏延衝去。

相關推薦:帝國巨星無限進化:我加入了萬界聊天群揮劍億次,吊打天驕很合理吧三國理工男我在崩壞世界苟到末日降臨我真沒想開掛啊諸天輪迴之開局遇上無名女屍瘋狂主教蒸汽之國的愛麗絲荒野獨居:你管這個叫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