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三國之袁氏梟雄->章節

第266章 暗流洶湧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袁紹是個極度喜歡排場,或者說是個極度喜歡出風頭的人,他當然不會放過這樣的可以大出風頭的機會。

離夾道歡迎的人潮還有好幾裡地,袁紹便早早的讓人準備好了兩匹寶馬。

這兩匹寶馬是袁紹花重金從西域購買的汗血馬,不僅爆發力驚人,耐力也十分驚人,不過最惹袁紹喜愛的,卻是它們的高大挺拔以及神駿的長相,尤其那一頭火紅色的鬃毛,在朝陽的照耀下,就跟燃燒的火焰似的,袁紹著實喜愛。

寶馬配上金鞍,更顯神駿非凡,旁邊的西涼馬跟這兩匹寶馬一比,立刻成了土雞。

袁紹牽著袁否手走出黃金馬車,也不用人攙扶,也不需要墊腳石,直接一個縱身,就輕盈的落到了其中一匹寶馬的馬背上,然後再用力一勒馬韁,胯下的寶馬頓時長嘶一聲,人立而起,兩隻碩大的鐵蹄在空中踢騰了好半天,才重重頓地。

看到袁紹如此雄姿,四周的文官武將以及軍民百姓便震天價叫好。

袁否看得心頭一凜,這才猛然想起袁紹也是武將出身,當初還曾經率軍誅殺宦官。

“顯責,你還愣著幹什麼?快上馬。”袁紹稍稍一松馬韁,一回頭看到袁否還站在馬車的車轅之上,便招手說,“上馬,快上馬。”

“納尼?”袁否聞言,便是猛的一愣。

這是什麼節奏?袁紹邀請自己與他同乘一車也就罷了,現在居然還要請自己與他並駕入城,一起接受萬民的歡呼?

這個貌似有些過了罷?

不僅袁否,便是田豐、沮授、淳於瓊、鞠義等文武大臣也是目瞪口呆,袁紹的幾個兒子也是表情各異。

袁譚內心也有些妒忌,不過更多的卻是替袁否感到高興。

無論如何,袁否的到來都只會加強自己一系的勢力,不是麼?

袁熙卻只是用陰鬱的眼神看著袁否,從他的表情上,根本看不出什麼。

袁尚卻已經氣得俊臉鐵青,由於母親劉氏是冀州大族,所以袁尚很容易就獲得了冀州本地士族的支援,但是,凡事有得必有失,他在獲得冀州本地士族支援的同時,卻也失去了外來士族的支援,譬如郭圖、辛評,就徹底投向了袁譚。

袁否還沒到冀州,就已經在青州跟袁譚攪在一塊,袁尚直接就把他打入了袁譚一系,內心自然視袁否為死敵。

現在袁否受到袁紹如此禮遇,對他來說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特別是現在他母親的地位也很微妙,這就更加劇了袁尚的危機感。

袁買年幼,卻是什麼都不懂,立刻嚷嚷著對袁紹說:“阿翁阿翁,阿買也要騎大馬,阿買也要騎大馬。”

“好,阿買也騎大馬。”袁紹呵呵一笑,從馬背上一個彎腰抄手,就把跑到旁邊的袁買抱將起來,放在了馬鞍前,袁買立刻握住了粗粗的馬韁,先抖了一下,然後學著袁紹剛才的樣子大喊,“駕,駕駕駕……”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看到袁買這副萌樣,袁紹立刻大笑起來。

看著袁紹放聲大笑,袁否能夠感覺得到,他是真的喜愛這個幼子,這也就不奇怪,當初他會因袁買生病而耽誤軍國大事,就不知道,這個袁買最後結局如何?歷史上好像並沒有明確記載這個袁買的生平,多半應該是夭亡了。

至於說為何為夭亡,只怕就是因為袁紹太寵愛他了。

想到這裡,袁否便忍不住回頭掃了一眼袁紹另外三個兒子,果然,袁否幾乎同時從袁譚還有袁尚的眸子深處看到了妒忌,從袁尚眸子裡流露出的,除了妒嫉,還有一絲冷意,袁否心頭便是一跳,袁買別是讓袁尚給弄死的吧?

想想也是不無可能,官渡之戰前,袁紹連出征都要帶著袁買,可是官渡之戰敗後,史書就再無關於袁買的隻言片語記載,袁紹死後,史書上倒是有關於袁紹夫人劉氏的記載,卻是劉氏將袁紹最寵愛的四個小妾切成了人彘。

把一個人切成人彘,那得有多大的恨?

顯而易見,劉氏吃過袁紹這幾個寵妾的苦頭。

不出意外,袁買的生母必然是這四個寵妾中的一個。

袁否就不能不聯想,袁買之所以得寵,多半是因為愛屋及屋。

因為袁紹寵愛袁買的生母,所以袁買也跟著得寵,如此一來,袁紹正妻劉氏的地位只怕就十分微妙了,雖說劉氏有冀州大旗審氏、逢氏的鼎力支持,但如果袁紹鐵了心要休妻,他們也是沒轍的。

這麼說來,冀州袁氏在平靜的表面下,其實也是暗流洶湧。

話說回來,這對於他來說卻再好不過,袁氏越是暗流洶湧,他才越發容易居中取事?若是袁譚兄弟幾個鐵板一塊,那他還玩個屁?

不得不說,袁否的洞察力已經有了相當的水準了。

僅僅憑藉袁紹抱袁買上馬這麼個細節,他就初步窺破了袁紹集團的權力格局。

袁紹再一次催促袁否上馬,袁否知道現在不是矯情的時候,當下先跳下馬車,然後走到另一匹寶馬前,不過他可做不到像袁紹那樣式的上馬,只能老老實實踩著踏腳板,然後翻身上馬,上馬的過程當中還故意出點小狀況。

袁紹便哈哈大笑,說:“顯責,你這身板還需鍛鍊。”

說完,袁紹回頭遠遠的掃了一眼跟隨在冀州文武身後的紀靈、梁綱、徐盛、甘寧等袁否舊部一眼,朗聲說道:“回頭伯父給你找一個武藝高強的老師,讓他教授你武藝,順便也幫助你鍛體。”

袁否隨口問道:“卻不知,伯父給小侄找的老師是何人?”

“顏良顏文恆。”袁紹說,“此人乃我河北四庭柱之首,夠資格當你老師吧?”

袁否聞言大喜,趕緊在馬背上拱手作揖說:“夠夠,當然夠,小侄若能拜在顏良將軍的座下習武,實乃生平一大幸事,小侄多謝伯父。”

袁紹哈哈一笑,抱著袁買一抖馬韁,說道:“走,隨伯父回家!”

袁否噯了一聲,趕緊也跟著抖馬韁,卻刻意落後袁紹半個馬頭。

鄴城東門外的這條大道明顯剛剛才整修過,不僅寬闊可容四輛馬車齊頭並進,兩側甚至還種植了花草樹木。

不少頑童就乾脆爬到了樹上看熱鬧。

當袁紹、袁否先後步入大道,早就等候在大道兩側的鄴城百姓頓時歡呼起來,若不是大道兩側的甲兵守著,還真可能釀成大患。

袁否一邊策馬緊跟袁紹,一邊留心觀察夾道歡迎的百姓。

從衣著看,人群中穿金戴銀、披紅掛綠的人也是不老少,這除了說明冀州確實富庶,更說明冀州的風氣並不怎麼好,不過想想也挺正常,有袁紹這麼個好大喜功的主公,治下的文武官員、小史以及庶民自然是有樣學樣。

單從這一點,袁否便看出了袁紹集團的隱憂。

相比較之下,袁否在此前奔襲許昌的一路上,所看到的兗州風情卻大相徑庭,在兗州不僅百姓衣著樸素,便士子儒生也很低調,鮮衣怒馬在兗州幾乎就沒見到過,在是在冀州,放眼看去,滿目盡是鮮衣怒馬、華服錦裘。

不過袁否自然不會去跟袁紹說這個。

袁紹最討厭的就是別人揭他的短,觸他黴頭,他又豈會犯這樣的錯誤?

當下袁紹喟然說道:“伯父,小侄尤記得九歲那年初來鄴城時,鄴城方遭兵災,百業凋弊,百姓流離失所,不想幾年過去,鄴城在伯父治下竟已如此繁華,其地物華天寶、人文薈萃,幾欲賽過東都洛陽了。”

袁否的這頂高帽子,著實撓到了袁紹的癢處。

袁紹自從反客為主,從韓馥手裡奪得冀州後,客觀公允的說,還是給冀州百姓帶來了相對安定的生活,至少以鄴城為中心的這一塊區域,已經很多年沒有遭過兵災了,你再看看大漢十三州的另外十二個州,除了地處南荒的交州,哪個不是兵禍連結?

袁紹也一向以治鄴有功而自詡。

很少有人知道,一開始袁紹的志向其實只是想當一個能吏,所以他才會很傻很天真的跟曹操商量:是不是另立劉虞為皇帝?因為劉虞當了皇帝,他袁紹就有擁戴之功,就可以成為權力最大的大臣,從此大展手腳了。

結果曹操根本不來氣,事情就沒幹成。

不過這已經是從前的老黃歷了,現在,袁紹的野心已隨著治下地盤的擴大,自身實力的增加而迅速膨脹,現在他已經不再滿足於當一個能吏了,現在他想要當皇帝了,要不然他也不會擺出這麼大的陣仗去迎接袁否。

別人或許都以為,他袁紹這麼做是為了向天下士子展示他的胸襟。

只有袁紹自己知道,他這麼做根本就只是為了玉璽。

袁否忙著觀察冀州的軍民百姓,卻不知道身後也有別人在觀察他。

一個頭戴峨冠的清矍老者從袁否身上收回目光,對身邊的文士說:“正南兄,關於公子否入鄴,你是怎麼看的?”

文士搖搖頭,嘆道:“冀州從此多事矣。”(未完待續)

本书作者其他书: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抗日之特戰兵王 我在亮劍當戰狼 開局綁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 抗日之全能兵王 披著羊皮的惡狼 娶個督軍做老婆 楚漢爭鼎 混在三國當軍閥 秦漢
相關推薦:諸天佛主釣魚奇遇修仙錄全球高武之天才崛起全球高武:穿越從修魔開始蘇木水滸鐵血英雄傳魔戒:中土領主山澗裡的傳統珠寶大師特種兵之一世傳奇反派大師兄,師妹們全是病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