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三國之宜祿立志傳->章節

第九十六章 蓋棺定論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除了人事任免以外,秦誼還是做了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就是梳理了一下自從何進被殺以來的大漢帝國這五年間的政治風潮,對某些人物進行蓋棺定論,形成東漢版關於何進被殺以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當然期間也少不了秦誼自己的一些私貨。

第一是何進被殺一事。

由於何進是秦誼曾經的上司,秦誼從臨時工轉成正式工都是何進特批的,何進的孫子何晏現在都養在秦誼家中,所以這次決議對何進的評價高了那麼一點兒。

大將軍何進曾經與張讓、趙忠為代表的十常侍閹寺集團進行了艱苦的鬥爭,只是在叛徒何苗的作梗之下,才沒能得手。最終也是何苗利慾薰心,想要代替何進執掌朝廷大權,這才與十常侍進行勾結,謀害了大將軍何進。

何苗雖然的確是不支援何進誅殺宦官,但也沒有參與到宦官們的陰謀之中。只恨他生了一個坑爹貨,讓秦誼帶人把他家給屠了。既然這個樣子,何苗是別想平凡了,他就老老實實成為殺害何進的罪魁禍首吧。

第二是董卓進京一事。

董卓固然是有狼子野心的,但這個時候還不顯眼,他還是把自己包裝成了一個大漢忠良的形象。

一切都是當朝太傅袁隗的錯,袁隗利慾薰心,想要執掌朝政,並且認為“代漢者當塗高”這句話是指能取代漢朝的人,是一個路中高達的人,契合自家侄子袁術的表字。

於是袁隗一方面安排自己的兩個侄子袁紹和袁術在何進和宦官之間拱火,譬如說袁紹打著何進的旗號,命令州郡逮捕十常侍的親屬入獄,最終引起了十常侍鋌而走險。另外一方面袁隗有調動自己曾經屬吏董卓進京,試圖利用董卓的軍力壓服朝廷禁軍,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不過玩火者必自焚,袁隗這個野心家最終將一切都玩砸了,為人作嫁,自己也被董卓處死。

第三就是董卓執政一事。

董卓這個暴虐的魔王,秦誼就是靠反對他刷了一大波聲望,必須要批倒批臭。

第四就是王允執政一事。

秦誼本人是極其看不上王允的,認為他是三七開,功三過七。但是這個是絕對不能拿到臺面上來說的,因為王允對秦誼是有大恩的。

秦誼一個幷州雁門小豪強,為啥能夠在何進府中做臨時工,是因為王允的舉薦。在文和亂武之後,王允被殺,死前也是託王凌捎給太原士族一番話,讓他們支援秦誼。秦誼能夠迅速整合太原,也是和得到了王允這點兒政治遺產有關。

現在秦誼所依靠的基本盤太原士族,也是都和祁縣王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與公與私,秦誼都不應該貶低王允。

最終王允因為嫉惡如仇,錯誤的估計了朝廷形勢,低估了以李傕為首的董卓餘孽的兇殘和狡猾,釀成了一場人間慘劇。這是因為王允的不成熟而走得一段彎路,但這無損王允作為漢室忠臣的偉大形象。

在秦誼的主持之下,漢室朝廷馬上派出以王允侄子王凌為主的治喪委員會,趁著李郭快要完蛋的機會,前往長安迎接王允的遺體,準備送回王允的祁縣老家,改用隆重的殯禮重新安葬王允。除此以外,秦誼又封王允的孫子王黑為安樂亭侯,食邑三百戶。

這麼一套行動安排下來,總算是給王允蓋棺定論,讓他以一個更加體面的形象留在史書中。

第五就是李傕郭汜執政一事。

作為董卓反賊集團的骨幹,李傕郭汜在董卓授首之後,不思悔改,而是利用欺騙、脅迫等手段,逼迫忠於朝廷的涼州軍將士反攻長安,斷送了大漢王朝的復興程序。

接下來李傕郭汜的倒行逆施,比董卓更甚,造成了關中地區的戰亂,以及大量人口的損失,可以說是犯了十惡不赦的反人類罪。

至於其他的西涼軍將領,則很多其實都是朝廷的棟梁之才,像是光祿大夫賈詡、鎮遠將軍段煨等都是盡忠於漢室的大忠臣,而張濟(在劉協東歸一事上,張濟一開始是出了力的,只不過因為和楊奉、董承不和才改為支援李傕郭汜)這樣的,也是有難言之隱,予以赦免。秦誼已經把橄欖枝拋了出去,就是不知道賈詡、段煨、張濟等人怎麼接了。

至於李傕、郭汜,那是必須死的,現在漢室朝廷號召關中諸將齊心協力,絕不放過李郭二人。估計在各路諸侯的圍攻之下,李郭二人活不了多久的。

第六就是袁紹割據冀州一事。

歷史上曹老闆迎接漢獻帝是發生在兩年後,剛剛平定兗州之亂,徐州的劉備、呂布還沒有擺平,袁術還賴在豫州不走,張繡佔據宛城也是嚴重威脅許都的安全。

當時曹老闆還沒有和袁紹撕破臉皮的勇氣,最後只能一方面以天子名義譴責袁紹,打擊其氣焰,另一方面將大將軍讓予袁紹,穩定大敵。

秦誼也很想用這個手段來對付袁紹,再緩一下,只是局勢發展到了這個地步,秦誼與袁紹之間的矛盾終於掩蓋不住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就在秦誼迎接劉協東歸的同時,出使公孫瓚的徐庶也是費盡與公孫瓚簽訂了一個共同針對袁紹的盟約。

雖然對秦誼悼念劉虞的事情極度不滿,但是在合作一事上秦誼的確是表示出了極大的誠意,給公孫瓚了一大筆軍資,還許諾提供一定程度的軍事支援,最重要的是秦誼對冀州的土地沒有任何的要求,願意承認公孫瓚統治冀州和幽州——在秦誼看來公孫瓚根本沒有吃下冀州的能力,就把這個當成了空氣籌碼。

而公孫瓚雖然對秦誼極度不爽,但是袁紹也是給了他極大的壓力,隨著袁紹部也是開始使用馬具騎兵,在麴義和河北四庭柱等猛將的帶領之下,袁紹軍的戰鬥力也是直線上升,讓公孫瓚的仗也是越來越難打。

再加上殺害劉虞後,公孫瓚的幽州後方也是極度不穩,需要秦誼提供的這筆支援。

最終秦誼和公孫瓚的合約談成了,前者需要公孫瓚托住袁紹好猥瑣發育,後者則需要秦誼提供資源暴兵打一波。

不只如此,秦誼部整年雖然沒有大動作,但是在常山郡,卻是也是配合著公孫瓚對袁紹發動過幾次小規模的戰鬥,雙方忽有勝負。

秦誼和袁紹之間已經正式撕破臉皮,更不用說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秦誼部偽裝成黑山軍,反覆偷襲破壞袁紹後方的事情終於被袁紹方察覺。等袁紹擺平公孫瓚,甚至只是把公孫瓚趕回幽州之後,可能便向秦誼開戰了。

在這種情況下,秦誼也不和袁紹客氣了,直接一把逆賊的帽子扣了上去,例數了袁紹的幾大罪狀。

和那些動不動弄出幾十條大罪的檄文不同,雒陽朝廷對袁紹的指責,僅僅集中在他在何進被殺一事中扮演的攪屎棍角色上面,以及後來袁紹謀立劉虞一事蓄意製造兩個中央的大逆不道,把袁紹描述成一個處心積慮擾亂天下的野心家。

至此,大漢帝國已經被秦誼變得面目全非起來,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不知道將碾向何處。

——我是大漢帝國的歷史又掀開新一頁的分界線——

誼曰:“吾知紹之為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土地雖廣,糧食雖豐,適足以為吾奉也。”——《季漢書·秦誼傳》

相關推薦:亂世巫女嫡長女重生之將府長女重生:傲世梟龍快穿之女配她手握打臉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