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三國之小兵傳奇->章節

第九百二十七章 群雄並起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再說收到了聖旨,劉備起兵便為振威大將軍,就連關羽也為蕩寇將軍,張飛為奮威將軍,趙雲為建武將軍,皆為第五品,而所謂的大將軍,卻是沒有前例可循,按照劉協所表達的意思,應該是和在校尉中郎將之上,比中郎將略高一點,又比九卿略低一點,也說不很清楚,不過也沒有太多的人在意。

眼見天下紛紛起兵討逆,曹操接到聖旨卻是哈哈大笑,直呼李儒老賊可惡,不過還是起兵五千,有曹仁率領,以李典為輔,于禁副之,經沛國而去征討袁術,其實最倒黴的就是劉宏了,不管是袁紹還是曹操,還有呂布劉備都是從沛國而過,征討袁術的,劉宏又不敢拒絕,畢竟都拿著聖旨,就連劉宏也有聖旨,也只有起兵三千去攻袁術,可是一種兵馬而過,差點沒將沛國給攪亂套了。

但是劉宏死活沒有想到的是,等他奉旨出征,再回來的時候,自己的沛國卻已經被天子掌握在手中,就連手下大將朱靈也已經叛變,最後劉宏也被劉協招入宮中,隨便一個網頁,便在雒陽當他的無權無勢的王爺了,這件事情說起來還是出自李儒之手,也算是李儒一手策劃的,而且劉協隨李儒親自實施的。

這件事情說起來,當時劉協下旨,著沛國王劉宏,貴為皇室宗親,自當為了劉家的大漢出力嗎,奉召親自領兵出征,自然是誇獎一番,將劉宏說的暈頭轉向的,出征就是劉家的功臣,也是大漢的忠臣,不親自領兵便是愧為劉氏子孫,逼得劉宏也只能親自領兵出征,哪知道就在劉宏出兵之際,卻留下朱靈鎮守,偏偏這時候劉協不甘寂寞,竟然贏了李儒的辦法,親自領兵陷沛國。

再說這一日,劉協領兵五千,忽然從新鄭而下,都以為是去攻打袁術的,卻是半路上於徐榮匯合,徐榮領兵而下,發五千兵去攻袁術,而劉協卻留在了汝陽,然後於李儒悄悄領三千兵從汝陽東進,隨即攻之剛剛被劉宏佔領的宜祿新陽,卻說劉協也真是大膽,竟不顧李儒勸解,親自領兵攻城。

卻說劉協立於大旗下,身穿黃金獅子甲,頭戴鎏金冠,手持龍淵劍,只是輕步於宜祿城前二百步外,當即高呼道:“爾等可認得朕,天子面前爾等竟然不跪,難道爾等也要造反不成,還不快開啟城門。”

這一番話將守將馬勳給嚇了一跳,難道這就是當今天子不成?雖然不慎相信,但是卻又不敢造次,畢竟劉協身上的龍袍可不是隨便能穿的,再說這一身黃金獅子甲還有那鎏金冠,特別是手中的龍淵劍那可是寶物,再說坐下一匹汗血寶馬,當可謂神駿非凡,再看劉協頗於傳說中的天子相當,自然不敢冒險,只是緊閉城門,聞言又遲疑起來,管他真假,跪見天子絕沒有錯。

只是沒有想到的是,這劉協也真是大膽,竟然領軍親自攻城,眼見不開城門,竟然指揮兵卒攻城,而且親自在陣前逼近城下,那些兵卒見守將馬勳跪倒,知道是天子駕到,誰敢放箭,只是收弓下箭,將兵器都落下,只是眼見天子親自驅馬至城下,指使兵卒破城門,偏偏無人敢阻攔,眼見城門不斷地被撞擊,天子就在城下喝問,無奈的馬勳卻知道自己今日是守不住這宜祿城了,隨即開啟城門納降。

劉協下了宜祿,便安撫馬勳,同時佔據宜祿,略整兵馬,將馬勳帶在身邊,又奔新陽而去,到了信仰又是這一套,加上有馬勳再胖,守將嚴誠自然不敢不信,無奈之下也開了城門納降,隨即天子佔了新陽,竟不損一兵一卒,只是欺負沒有人敢冒天下大不韙傷害自己,,竟然隨即又領兵攻思善城父。

其實也不怪這些守將無能,關鍵是天子駕到,誰也不敢傷害天子,畢竟一點那要是天子傷在自己手中,別說有功,劉宏絕對會將這些守將拿來作為替罪羊,思前想後也只有投降,不成還於天子拼殺,自然沒有人有這個膽量,就因為此,三日內,劉協連下四城,竟不損一兵一卒,到了第四日,卻又攻到鄲縣,依舊如此下了鄲縣,又幾日竟然連下臨睢,太丘、建平、鄼縣、譙縣,直逼相縣而去,只是接到訊息的朱靈也傻了眼,眼見著天子攻來,退也不是,受也不是,天子親自攻城,不說自己不敢,那些兵卒根本不敢戰,而且有馬勳等十幾名劉洪德部將為證,誰敢不相信天子駕到,於是朱靈思來想去,竟然背主投降了,其中也有許多無奈。

從此,劉協揮軍相縣、肖縣、杼秋、豐縣、沛縣,轉攻鑕縣、竹邑、蘄縣、符離等縣,等劉宏得到訊息的時候,去只剩下谷陽、洨縣、虹縣、向縣、龍亢、公丘幾縣,只是等他趕回去,還能剩下什麼,劉宏難道要和劉協硬拼,那不也成了反賊嗎,如今天下群雄討逆,難道劉宏還能在這時候鋤頭,等著被人討伐,匆匆趕回去的時候,卻在龍亢於劉協相逢,被劉協親自領兵相逼,最後也只能無奈的投降,至此沛國落入劉協之手,勢力有一部大增,將潁川陳國梁國沛國陳留還有汝南郡的北部連城一片。

而此時見諸侯起兵討伐,荊州劉表即刻騎兵五萬,撲南陽而來,他與其他人不同,為的是拿下南陽郡,將荊州一統,反正有荊州為根基,而其他人卻是只能派輕兵而往,就算是拿下南陽郡也保不住,自然不肯盡全力。

至於劉璋也從益州出兵五千攻袁術,反正大家多半都是做做樣子而已,劉璋也沒在乎輸贏,勝自然是好,敗了也無所謂,反正不會損害自己的根基的,只要別人無法指責自己就行了。

說起劉表和劉璋這二人,也是如今碩果僅存的皇室宗親,按照李儒之計,曾經找劉表進雒陽為太尉,為三公之首,掌握軍事,只要劉表進雒陽,那麼劉協就可以立刻佔據荊州,如果有荊州這富蔗之地,有荊州這十萬兵馬,劉協就有把握收復天下,當然劉協也同樣徵辟劉璋為司徒,為三公之一,掌管民政,徵辟曹操為司空,掌管監察,分別開府,置僚佐,可惜的是,這一計沒有成功,劉表推脫身體有病,不能勝任,只說為天子管好荊州,而劉璋則是說能力不足,曹操索性不理睬,至此全都成為泡影。

再說還有一個讓袁術想象不到的人物也跟著起兵,就是孫策,在加到聖旨之後,孫策竟然還在周瑜的建議下,弄出了一個祭天,從此宣佈於袁術劃清界限,自稱大漢臣子,隨起兵五千,由程普率領,韓當為輔,有魯肅於呂範為軍師,從皖陵起兵,直攻歷陽、全椒、阜陵,算是攻的最起勁的一個,只因為打下九江郡,便可佔據此地,於別人不同。

知道孫策攻來,袁術差點給氣的背過氣去,隨命雷薄率軍八千迎擊,卻在歷陽為程普韓當所敗,雷薄更被韓當一刀斬於馬下,八千大軍頃刻敗亡,被孫策軍掩殺,一路攻至浚遒,卻沒有守得住浚遒,隨即程普韓當直逼合肥而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還有一路諸侯,乃是西涼馬騰,奉旨為伏波大將軍,也是馬家的尊號迴歸,馬騰自然感恩戴德,隨即起兵一萬,只是確實無路可走,在鶴陰於程銀僵持起來,被胡煒的一計,積水為湖,將馬騰去路阻斷,竟不能前進。

再說聖旨也是下到了長安,等劉巖趕回來的時候,陳宮撲徐庶賈詡齊聚於長安,正商議著究竟該不該出兵,不過劉巖看了一眼聖旨,卻是說劉巖起兵即為徵東將軍,乃為中郎將之上,可惜這一偶如何看在劉巖眼中,不由得灑然一笑:“諸位,天子可是夠大方的,要天下諸侯起兵攻袁術,自己卻想坐收漁翁之利,真是有意思,不過單單一個徵東將軍就像要我起兵,卻是不可能——”

眾人早就說過,天子這一計為驅狼吞虎,自然是要眾人去和袁術拼個生死,哪怕是不盡力,也是互相消耗,所謂敵弱則彼強,諸侯的勢力都有折損,那麼天子也就等於實力增強了,所謂蚌鶴相爭漁翁得利便是如此,只是所有人都知道,但是卻又不能不派兵,不然也不會這一家騎兵三千,那一家起兵五千了。

眾人只是點頭稱是,哪知道劉巖卻是冷哼了一聲:“這點計謀也拿出來現眼,陳大哥,替我起草一份繳文,便說我劉巖自奉為漢王,起兵三萬,為天子斬滅叛逆之賊寇,請天子應允。”

“漢王?”眾人不由得一個個臉色大變,這不是明擺著要造反嗎,如今大漢天下,劉巖卻是自稱漢王,就只差和袁術一樣稱帝了,陳宮忽的站起來,只是驚聲道:“主公,使不得,此時絕不是好時候,不如再等等,咱們隨便拍三千兵去應付一下也就是了。”

一旁徐庶也是臉色大變,第一次於陳宮所想完全一樣,連忙擺手道:“不錯,陳大人所言極是,主公,此時還不是稱王的時候。”(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俗世中的奇人我的徒弟竟是未來女帝我在玄幻無限加點長生武道:我靠養生成武聖在饑荒中苟活下來特種兵情陷豪門女:小兵傳奇我在凡人垂釣諸天殺手先生很紳士重生之萬古劍神我在火影向量操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