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三國之庶子稱雄->章節

第63章 西充譙(山並)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蔡銘等人臉色不愉,如此荒廢政務之人,竟然還敢大言不慚的自稱名士,蔡銘等人就要作,就見衙門口晃晃悠悠走出一位頭戴鵝冠、身穿袍服襦裙的文士。

此人一出門,見到門外蔡銘等數十人,呵呵笑道:“外面蠻熱鬧的,可惜就是時候不對。”那人對著蔡銘等人說完轉身對起先出來額文士吩咐道:“文英他們就交給你了。”說罷也不看蔡銘等人,就搖著美人扇,提著黃皮酒葫蘆,轉身離開了。邊走還邊唱道:“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萬歲更相送,賢聖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

“老爺”

門子大急忙叫住那人。

先前門子已經知道蔡銘的身份,可惜一直沒有機會與文英說,而文英也沒有時間來問門子,就被縣老爺打斷。現在見得不管是功曹史還是縣令老爺都一再怠慢上官,哪能不急。就要強制打斷縣令的雅興,提醒縣令老爺蔡銘等人的身份。

蔡銘一眼瞪著門子,阻止了門子的提醒,對名士縣令道:“巴郡郡治糜爛,府吏少名士,官司無高能,原本我還不知道什麼原因。今天看到你這個所謂名士,我算是知道了。清議不肅,人不立德,玩忽職守,醉死夢生。有官吏如此,吏治嫣然不壞,盜賊豈會清平。”

那名士縣令聞言猛的轉過身,看著蔡銘,又打量了鍾繇等人,臉色數變,欲要作,張口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只得恨恨的灌了口酒,復作歌道:

“昔年逢太平,山林二十年。泉源在庭戶,洞壑當門前。

井稅有常期,日晏猶得眠。忽然遭世變,數歲親戎旃。

今來典斯郡,山夷又紛然。城小賊不屠,人貧傷可憐。

是以陷鄰境,此州獨見全。使臣將王命,豈不如賊焉?

今被征斂者,迫之如火煎。誰能絕人命,以作時世賢。

思欲委符節,引竿自刺船。將家就魚麥,歸老江湖邊。”

縣令唱完頗有些意興闌珊,臉色潮紅,略微有些醉態的對蔡銘道:“我看你們都不是普通人,更難得的是都還有著一腔熱血。可惜巴郡吏治廢弛久已,臨江有今日的風貌已屬不易。況且為政非我所願,文英雖為主簿,卻精通政務,為政之道,我不如多矣。臨江諸事多賴文英,如果不是他不願離開我,我亦放不下這好不容易才有今日的局面,早就退隱山林多時了。所以你們不要不高興,政務確實不是我所長,將你們交給文英是對你們的負責。”

“老爺!我”

那先前出來的文士聽到老爺如此稱讚他,甚至不惜貶低自己,急忙叫道。

名士縣令搖了搖頭,打斷文英的話道:“你呀,一直讓你叫我老師,你就是不聽。你跟我也有十多年了,還不知道我的心願。況且‘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你也知道先生我心思不在為政上,但卻希望一身所學,能夠透過你來為天下民生盡點責任。”

蔡銘算是看明白了,感情這縣令與主簿原是主僕,縣令雖為名士卻不喜政務,將政務盡皆交以主簿打理,自己卻一心想遁世以追求文章享樂。但是就算是這樣,這縣令也太過疏狂了,看到自己等人在這也不問一下是什麼人,就這樣打給原來的書童。而且在其位謀其政,當官的都像他這樣哪行。

蔡銘冷哼一聲道:“在其位當謀其政。為吏之道,必慎謹堅固,精潔正直,審悉無私,微密纖察,安靜毋苛,嚴剛無暴,廉而毋刖。可沒有讓你私相授予,更沒讓你在公堂歌舞作樂。”

名士縣令臉色微紅,其實他之所以這般急著要離開也是因為心虛,心裡頗不好意思。

很多人都知道,中國文人有一個很奇怪額現象,但凡名士似乎都會有那麼一點點業餘愛好,用讀書人的話說教雅興。正常一點的如下棋,撫琴,品茶,喝酒,幾乎是所有文人的所好;而有些人的雅興就有些特殊了,如嵇康好打鐵,常與向秀柳下鍛鐵;王羲之好鵝,不管哪裡有好鵝,他都有興趣去看,或者把它買回來玩賞;蘇東坡好豬肉,常常親自燒紅燒肉與友人品味。

臨江名士縣令的雅興還算比較正常,喜好歌舞。以前在家中時時常與家中歌女一同高歌狂舞。後來到臨江做縣令後,為了不影響公務,只在每月十五這天,放鬆一下。如此,一晃已經有三年多了,臨江縣城的人慢慢的都知道了這位平時嚴謹,但在十五這天卻十分放縱而高歌狂舞的名士縣令。因此除非有大事,大多都不會在這天來打擾他。而今天蔡銘這些人既然在今天強闖而來,不用說自然是外地人無疑。

而且蔡銘等人,一個個氣宇宣揚,看上去就知道俱都不是平凡之輩,若是錯過今日,或沒有被蔡銘等人抓個現行,名士縣令是不介意同他們交往的。

名士縣令,既然被稱為名士自然也是不凡。

縣令姓譙名山並,字榮始,巴郡西充國人。他學識宏富,尤善《尚書》,對於諸經及圖緯書的造詣也很深,是一個學識淹貫和操守可風的讀書人,益州有名的名士。

如果只是但說譙山並,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是一提到他兒子,只要是看過《三國演義》的就知道。他的兒子便是三國有名的人物,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個頗有爭議的人物。他就是蜀漢地區著名的儒學大師和史學家,史學名著《三國志》的作者陳壽的老師譙周。

此時的譙山並也不過二十五六,雖娶了妻室,但卻並未能誕得一男半女,至於歷史上頗有爭議的譙周,如果歷史不改變的話還要到公元199年才會出生。

不過在譙周年幼的時後譙山並就不幸去世,譙山並去世後,譙周與母親兄長一起生活,長大後,由於家境貧寒,譙周被寄養在舅父的家裡。他酷愛讀書,家中雖然經濟困難,但譙周卻從不肯把精力放到治理產業方面來,整日孜孜不倦地誦讀典籍,以至達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經過多年的苦讀,譙周成了博貫古今、精通六經的碩儒。特別是他一手詞理淵通的好文章,更引起學人的景仰。但是其口才不佳,雖然為人聰慧,而不善言辭表達,同他父親一般,屬於性格內向的一類人。

譙山並性格內向,不善於交際,益州刺史和巴郡太守多次徵辟他,他都拒絕了,後來張修在巴郡起義,西充國成為漢中郡南鄭米賊重災區。譙山並不得不離開西充國,應闢成為臨江縣令。

譙山並到臨江後,闢臨江文氏大族文雙為縣丞,嚴氏家族嚴顏為縣尉,甘氏家族甘晨為廷掾,在加上自己名士的頭銜,很好的取得了臨江個家族的支援,打退了小股米賊和趁勢而起的小股山賊,安置流民,恢復生產使得,使得臨江的秩序很快便得到恢復。

所以說譙山並並沒有他自己說的那樣無能,也並不像蔡銘看到得到和想象的那樣不堪。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譙山並臉色通紅,幾次欲言又止,不知道怎麼回答蔡銘的話。

文英見譙山並為難,大為不忿,對蔡銘喝道:“你是什麼人,縣衙政務豈是你能知道的,我們家老爺怎麼處理政務,你管得著嗎?”

蔡銘瞥了文英一眼,道:“我是什麼人呆會我自然會知道。不過,即使是,先秦即知——吏有五善,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無謗,三曰舉事審當,四曰喜為善行,五曰恭謹多讓。五者畢至,必有大賞。吏有五失,一曰見民倨傲,二曰不安其朝,三曰居官善取,四曰受命不僂,五曰安家室,忘官府。五者居一,必受懲處。卻不知吏治五善,你們能有幾善,吏之五失,你們又佔了幾失?”

文山還待謠言,譙山並以目止住了他,正了正顏色,對蔡銘道:“我平生所為,未嘗有不可對人言者。若諸位仍信得過在下,我將為諸位試言之,若諸位不信,盡可派人到外面打聽。”

蔡銘眼睛緊盯著譙山並,希望能從他眼睛中讀出問題的答案。譙山並亦毫不退縮的迎著蔡銘的眼睛,眼神堅定,沒有一絲閃躲怯懦。

蔡銘微微朝譙山並點頭,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譙山並有沒有說謊透過他眼睛就能知道。

“謝謝閣下信任。”譙山並感激的說道。隨後,與蔡銘講解了自己到臨江之後的一些事。

聽完故事後,蔡銘笑了笑,讓侍衛拿出詔書,遞給譙山並,同時對譙山並道:“我是朝廷新任的巴郡太守,蔡陽蔡銘,他們是我的屬官。我看閣下卻是不想困於雜事,也有意成全文主簿你看這樣如何,我闢你為學經師,主郡學教育,同時任文英為臨江縣令。”

譙山並接過詔書並沒有開啟,聽到蔡銘的話,驚喜的朝蔡銘作揖道:“固所願耳不敢請耳。”說完連忙正襟衣衫朝蔡銘見禮道:“西充譙山並見過府君。”同時又拉過在一旁被驚呆了,猶自不敢相信的文英一起謝過蔡銘成全。

眾人從新見禮之後,蔡銘又為大家介紹了戲志才等人,自然又是一番客套。

譙山並將蔡銘等人迎如縣衙之後,眾人分賓主坐下之後,蔡銘像譙山並說明來意:“榮始在臨江三年,可知道臨江有何大才?可聽過嚴顏,甘寧?”

“府君也知道他們二人?”譙山並驚訝的望著蔡銘,對蔡銘解釋道:“嚴顏是嚴氏家族的族長,此人武藝高強、知兵事,有勇有謀,山並上任時就招其為縣尉,臨江有現今安平多賴其力。甘寧是甘家少主,少年有勇力,讀諸子,頗有機智,然好遊俠,若非其叔父為廷掾,恐無人能治?”

“嚴顏也不行?”蔡銘問道。

“嚴家與甘家有通家之好,甘寧到是頗為忌憚嚴顏,可惜嚴縣尉總不能整天盯著他。”譙山並說道這,頓了一下,有些慶幸的說道:“好在甘寧雖然好為遊俠,卻多與外地流民,米賊遊兵等人較力,因此還頗得當地百姓稱讚,很多青少年都希望加入到他的隊伍中。”

蔡銘微笑著點頭,聽到譙山並介紹蔡銘,兩人並沒有與歷史上的兩人有什麼出入,如此才好方便蔡銘徵辟。

看到蔡銘滿意的樣子,戲志才等人才知道,原來蔡銘在臨江停留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為了嚴甘二人。

這讓戲志才不由得期待能儘快見到兩人,看看二人有何能耐,能讓蔡銘如此在意。他們可是知道蔡銘的眼光是何等的毒辣,但凡能入得蔡銘眼睛的,特別是那些能夠讓蔡銘特別關注的,無不是出類拔萃的傑出人才。

不僅僅是戲志才,其實蔡銘自己也很期待,能夠讓文天祥那道盡了歷代忠義之士正氣的千古絕唱《正氣歌》推為四烈臣之的嚴將軍,以及能夠被一帶雄主孫權讚譽“孟德有張遼,孤有興霸,足相敵也。”的甘興霸是何等的了得。

相關推薦:開局套路女帝,覺醒神級選擇系統人在海賊從神級選擇系統開始超武穿梭全球降臨:文明遊戲世界穿越三國之袁紹之子神魂顛倒我只是喜歡你的臉神奇道具師續南明鬥羅之我能聽見千仞雪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