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三國之謀伐->章節

第二百四十章 一生之敵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看著眼前虛弱的敵人卻不立即消滅,確實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劉備關羽張飛等人是戰場殺敵的武將出身,帶兵打仗可能是一把好手,但對於智慧謀略,卻不是很精通。

但司馬懿諸葛亮等人本身就十分聰慧,一個個熟讀兵書和史料,又怎麼會瞧不出區別來?

雖說華夏文明以及很多兵法韜略都出自於春秋戰國,可春秋戰國時期跟大一統王朝的區別還是太大,很多東西,都不能拿來做比較。

比如眼下,如果劉備繼續進攻的話,袁紹十死無生。

因為春秋戰國時期很多國戰都是因為軍民有深厚的國家認同,趙國覆滅之後還在代地頑強抵抗六年,楚國滅亡之後,項羽立楚懷王,楚國故地紛紛響應,就是這個因素。

可到了漢朝以後,老百姓已經普遍接受了漢朝子民這個稱呼,朝廷手握大義,袁紹的士兵多是為了參軍吃糧吃餉,甚至很大一部分都是被抓來的壯丁。

這些士兵的戰鬥意志遠不能和春秋戰國時期那種舉國同心相比,因此別說諸葛亮司馬懿陳群楊修這些90以上的智慧過人之輩,就連孔儉黃琦姚博這些智力在90以下的二流水準,也能瞧出端倪來。

八個人一臉疑惑,不過他們人微言輕,就連進到裡面坐下來議會的資格都沒有,就更別說提出意見,因此即便是情商很低,喜歡賣弄自己的楊修,也只能在外面乾著急,不敢進去。

劉備下達了命令,各部紛紛開始行動。

關羽回了鄴城,朝廷三路大軍,總計十萬人馬,從涉縣、武城以及平陽,東西南三個方向將鄴城團團圍困,只不過按照劉備部署,開始準備後撤約十餘里地,不再在城外緊逼。

劉備在陽平見了關羽之後,北上過了漳水和滏水,往梁期而去,梁期縣位於鄴城北面五十裡,邯鄲南面三十裡,剛好處於兩座城池的中間,因此將此地佔據之後,就能截斷二城之間的聯絡。

作為戰國時期趙國的都城以及魏國的陪都,邯鄲與鄴城都不是什麼小城,漢代的小縣城城池一般只有四五米高,有些小城甚至只有三米多高,只有長安和洛陽兩座城池的城牆高達十二米,底寬與頂寬都在十五米以上。

而邯鄲和鄴城是少數接近十米高度的城牆,城池高度約四丈,寬度和頂寬都有五丈,佔地面積雖不如長安和洛陽大,但這卻是邯鄲與鄴城的優勢。

因為長安和洛陽實在是太大了,光城門就有十多個,反倒是讓守軍無法面面俱到,沒有十幾萬大軍根本守不下來。而邯鄲與鄴城城池比長安和洛陽小很多,大概五六萬軍隊,就能夠輕易守住,因此這兩城比長安和洛陽還難打。

劉備聽取了陳暮的意見,在奪取了梁期縣之後,就繼續北上,包圍了邯鄲,只不過他並沒有立即兵臨城下,而是在外圍佈置重重包圍網,於城池十多裡外安營紮寨,防止袁紹狗急跳牆,跟他魚死網破。

包圍圈佈置下來之後,鄴城與邯鄲就成為了一片死寂之地。洛陽十萬大軍圍困鄴城,青州十萬大軍加上鮮于輔的幽州軍,圍困邯鄲,兩座城池被圍得水洩不通,插翅難飛。

城池外有護城河,城下有道路,河邊楊柳依依,劉惠與蔣義渠在城頭觀望著形勢,看到青州軍如潮水般退去,二人一直懸著的心情,好歹松了一口氣。

他們不是沒考慮過到邯鄲之後,就立即南下去鄴城。

但袁紹病得很厲害,自從界橋之戰嘔血之後,每日發高燒,時而清醒,時而昏迷,再加上青州追得急,因此不得不留在邯鄲。

現在邯鄲城內還有三四萬人馬,但軍心渙散,將士們士氣很差,如果這個時候劉備趁勝追擊,很有可能就攻破城池,所以看到敵人退去,兩個人都是松了一口氣的同時,又充滿疑惑。

“監軍,你說青州軍為什麼撤退了?”

蔣義渠一臉疑惑。

劉惠搖搖頭道:“我不知道,也許他們有別的考量,這幾日他們每天往城內送勸降書信都被我又扔了出去,許是知道我們不會投降,因而準備為攻城做準備吧。”

“會不會圍而不攻,打算耗死我們?”

蔣義渠說道。

劉惠道:“有可能。”

蔣義渠感嘆道:“城中的糧草不多啊,怕是支撐不了多久。”

“所以我們必須儘快與公子譚取得聯系。”

劉惠臉色很沉重。

袁紹身體狀況堪憂,城內的糧草也不多,主要是來不及,原本在鉅鹿趙國各縣城還有些存糧,但追兵追得緊,他們只能安排人員南下,糧草沒辦法立即運輸過來。

現在城中的餘糧已經不多,僅夠大軍食用兩三個月,即便省著點,撐死三個月城內就得沒有糧食。到那個時候,恐怕即便青州軍不進攻,他們也只剩下出城投降,或者全部餓死這一條途徑了。

就在邯鄲城內觀望著城外形勢的時候,劉備這邊大軍也在緊鑼密鼓地在外圍安營紮寨,除了臧霸部駐紮在梁期以外,牽招部、張飛部、張遼部、高順部以及鮮于輔部,紛紛在外圍鑄造起新的營地,將邯鄲四面八方全部包圍起來。

陳暮自己領了一校人馬,位於城池的西方,這裡是一片平原,從太行山深處有河流緩緩流淌而出,往邯鄲方向而去,河流兩岸樹木森然茂密,植被繁茂,西北方連綿起伏的太行山脈在遠方若隱若現,北面還有不少殘垣斷壁之類的廢墟,也有一些村莊和農田。

因為此地離叢臺已經不遠,當年叢臺就在邯鄲城以西,是一片大型宮殿群,是趙武靈王檢閱軍隊與觀賞歌舞之地,歷經多年戰火之後,早就毀於歷史當中,現在能夠看到的,只隱約能見到曾經留下的一些宮牆院瓦和楊柳岸,曉風殘月。

陳暮的營地倚靠叢臺而建,叢臺原來還剩下了一些宮牆,被他利用起來當作寨牆來用。營地修建了一天,也僅僅只是利用宮牆以及柵欄圈出了一塊營地,很多基礎設施還沒有修建,將士們累了一天,草草豎起帳篷休息,等到明天再開工繼續完善整個營地設施。

夜晚時分,皎潔的明月高懸,陳暮的帳篷裡一燈如豆。帳篷外士兵不斷巡邏,諸葛亮腰間懸掛著令牌,暢通無阻地從自己的帳篷處來到了陳暮的帳篷外,卻剛好藉著營地裡架設的火盆亮光,看到對面也有一名年輕士子緩緩走來。

“仲達兄!”

諸葛亮認識他,是司馬懿。

司馬懿司馬朗陳群楊修四個人並不是陳暮麾下的人,他們是洛陽軍中的佐吏,不像諸葛亮他們,是陳暮的直系下屬,所以本應該跟著關羽走才對。

但陳暮卻把司馬懿陳群楊修三人留下了,讓司馬朗回去,因此現在七個人都跟在陳暮身邊,充當幕僚佐吏。

陳暮當然用不著他們幾個當幕僚,所實際上留下他們,卻是有另外的安排。

司馬懿比諸葛亮大三歲,今年剛好二十,見諸葛亮也過來了,便笑著回禮道:“原來是孔明,白天的時候,我正有一份公文還想向孔明請教,只是剛好少府讓我去處理北面營地休整的事情,倒是耽擱了。”

“請教不敢當,仲達兄若是有什麼不知道的地方,儘快來問我便是。”

諸葛亮謙虛地回應。

因為之前司馬懿是跟著關羽,所以關羽軍中的事務他是熟悉的,但到了劉備這邊,就又得重新熟悉,有些具體資料還得詢問諸葛亮孔儉他們,因此大家還是有不少交流,日益熟稔。

“是孔明和仲達嗎?進來吧。”

就在這時,帳篷裡響起了陳暮的聲音,他倆在門口小聲說話,沒想到被耳尖的陳暮聽到了。

門口值守的阿大阿二張龍趙虎便讓開道路,放他們進去。

司馬懿和諸葛亮互相推辭了一番,魚貫而入,見到陳暮披了一件單衣,正坐在桌案邊全神貫注地看書。

桌案上點了一盞燈,陳暮的臉被燈火照得明亮。

他的皮膚白皙,臉如冠玉,已經32歲的少府卿看著像個23歲的青年,唯有鬢角的一絲白髮,卻是在告訴世人,時光荏苒,歲月從來不會因為某個人位高權重而不在他身上留下任何痕跡。

“師君!”

“少府!”

諸葛亮和司馬懿拱手向他行禮。

陳暮把手中的書本合起來,抬起頭看著二人道:“坐吧。”

“謝師君(少府)。”

兩人道謝之後,便在陳暮左右手邊分頭坐下。

陳暮看著二人,笑吟吟地道:“深更半夜,你們來我這裡做什麼?”

諸葛亮和司馬懿互相對視一眼,過了片刻,諸葛亮拱手說道:“師君,亮有些疑惑。”

“疑惑為什麼我不立即進攻已經軍心渙散的袁紹?”

陳暮笑著說道。

司馬懿也拱手道:“什麼都瞞不過少府卿,懿也是同樣疑惑不解。”

陳暮將書本放下,輕輕按在上面,指尖在紙張上緩緩摩擦,輕聲說道:“孔明,你是我最得意的弟子。仲達,你是我最看好的屬下。你們都是我最好的門生,有些話,我可以告訴你們,但有些事情,記在心裡,去做就行,不要多說,也不要多問,明白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諸葛亮和司馬懿對視一眼,兩個人都看著對方,心底深處頓時有了一種明悟,緊接著幾乎同時心中生出一股警惕心來,二人都是如臨大敵,目光中帶著一絲絲寒意地看著對方。

一個最得意的門生,一個最看好的屬下。

這句話裡,本身就有更加深層次的含義,那就是陳暮最看重的,就是他們二人。未來陳暮的接班人,很有可能在他們二人當中選出來。

也就意味著,互相之間,兩個人因為這句話,瞬間成為最大的競爭對手,讓原本剛開始有些融洽的關係,立即變了味。

雖然他們作為聰明人也明白,這是陳暮故意為之,也許是領導的大餅,也許是有別的意思。但不管怎麼樣,這個關係調子,便在這一瞬間定下,彼此之間,都會視對方為大敵。

“亮(懿)明白。”

二人幾乎再次同時拱手說道。

陳暮笑了起來,直說道:“趁勝追擊,破滅袁紹,這是謀略。可放過袁紹,讓他繼續苟延殘喘,卻是政治,這件事情就當交給你們的一個考驗,好好想想為什麼我要宜緩不宜遲,想通了這一點,再來找我,你們回去吧。”

“唯!”

二人站起身,恭恭敬敬地倒退著出了帳篷。

出來之後,諸葛亮笑著對司馬懿道:“仲達兄,你覺得師君所言的政治,是因為什麼?”

“不知道。”

司馬懿搖搖頭,他已經確定了將來這個諸葛亮會是自己最大的競爭對手,怎麼可能會把自己的猜測告訴他。

然而諸葛亮卻望向西南方,喃喃自語道:“我覺得,也許是在朝堂之上吧。”

“朝堂嗎?”

司馬懿舔了舔乾燥的嘴唇,淡淡地說:“或許吧。”

“仲達兄,我先告辭了。”

諸葛亮笑著拱手道:“若軍中事務有不知道的地方,歡迎來詢問我。”

“那就得多麻煩孔明了。”

司馬懿也拱手回禮,二人便在這裡分道揚鑣,想陳暮所說的政治考量。

然而司馬懿回去的路上,卻是更加覺得細思極恐。

之前還沒有瞧出來,沒想到這諸葛亮卻是如此厲害,自己不知不覺竟落入了下風。

如果諸葛亮出來之後,就立即和他連個招呼都不打,扭頭就走,自己估計會看輕他許多,根本不會覺得這種人會是自己的對手。

但人家出來之後落落大方,依舊保持著之前的風度不說,還大膽地告訴了自己的猜測,境界上就比他高了一個層次。

至少換做司馬懿自己,他其實也隱約猜到了所謂的政治考量,也許就是在朝堂,但絕不會告訴諸葛亮。

而人家卻如此坦然,也許是君子之風,也許是認為自己不是他的對手,但不管怎麼樣,至少人家這個態度,就讓人很舒服,很難在這一點上挑出毛病來。

泰山學宮最優秀的學生,當真是恐怖呀。

司馬懿感慨萬千。

但緊接著,司馬懿的目光卻是更加堅定了起來。

有這樣一個強大的對手存在,才能夠煥發起鬥志,只有讓少府卿看重,自己未來才能青雲直上。

至少。

哪怕前方有這樣一個強敵,但他司馬懿,絕不認輸!

相關推薦:重生鄉村霸主仕途法則十大動漫名場面:開局夜凱大唐第一莊從訓練史萊姆開始三國之勝謀天下開局變終結者仙朝我也想努力啊!簽到天師宮,下山已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