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三國之謀伐->章節

第三十七章 學宮最後一天(完)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泰山學宮的食堂多得數不清楚,天南地北的食物多得不重樣。

有西域的胡餅,有北方的麵食,還有南方的稻米。

唯一相同的是,幾乎大部分的食材原料,都來源於農學院那廣袤的數萬畝農田。

靠幾萬畝田地想要養活幾萬是不可能的事情,不過如果只是蔬菜、肉食、水果的話,還是勉強能供應。

就如同淮南的橘子到了淮北就成了枳子一樣,農學院還沒有那麼大的能力研製雜交水稻,他們現在是在做農業施肥和氣候、土壤、作物變化的研究。

這些研究主要體現在西漢人範氾勝所作的《氾勝之書》上,透過前人的方法,來深入探索,改進施肥方式,讓農作物更加高產。

有些類似於北魏時期的《齊民要術》,對農業、畜牧業、養殖業、漁業、釀造業進行系統性地總結。

總體來說,現在青州的科學水平,遠遠達不到很高的地步。可能是唐宋時期的能力,還沒有到明清時的高度。但對於一個封建王朝來說,這已經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如果能夠繼續這樣保持下去,科研水平每年都穩步提升。

特別是等到化學院將玻璃工藝打磨到完美地步,製造出天文望遠鏡的時候,對於科技進步來說必然非常大,幾十上百年後,也許真的能到十八世紀工業革命的樣子。

當然。

也許有人不明白,為什麼天文望遠鏡能夠讓科技進步?

但事實上,束縛中國人兩千年的,從來都不是想象力,而是嚴格的封建禮法,以及固有的壓迫思維。

正如同西方教會對於科學的打壓一樣,科學家宣傳人文主義,反對神學,利益相關之下,教會自然對於那些搞科學的看不順眼,布魯諾被燒死,哥白尼伽利略遭到迫害就是典型的明證。

同樣中國封建王朝的一切都要為君權服務,神化君權就是從董仲舒那開得頭。比如君權神授,各種祥瑞,皇帝被稱為九五至尊,龍的象徵等等。

而如果有一天凡夫俗子仰望星空,看到了這個世界的本貌,忽然發現,原來這世上根本就沒有什麼神。

天子皇帝,也不過是像他們那樣的普通人而已。

那時會怎麼辦?

中國幾千年來的歷史早就已經證明,除非朝廷已經黑暗腐朽到了一天要換的地步,人民百姓已經到了快餓死的邊緣,否則很難發生大規模起義,就是因為皇權一直是壓在他們心中的大山。

可一旦君權神授的威嚴被推翻,在所有普羅大眾眼裡,天子再也不是權威的時候。對於統治階級來說,將是一場大災難。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陳勝吳廣掀起的第一場起義,也是無數後來被壓迫者同樣的吶喊。

因此利益相關之下,一切能夠威脅到皇權的事情,那些封建王朝的統治者都不會去做。

正如同清朝一樣,在清中期,英國就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可清朝自乾隆以後依舊閉關鎖國,將洋人的一切高階工業產品都稱之為奇技淫巧,鎖在國庫裡,不許科技進來。

不是因為乾隆這些人愚昧,而是當時西方啟蒙運動下,歐洲各國掀起民主浪潮,歐洲皇帝退位的退位,立憲的立憲,砍頭的砍頭。

清朝本來就是一個少數滿人統治多數漢人的朝代,如果引進西方科技,再加上西方思想也很快傳播,導致民族主義甦醒,清朝皇帝的帝位絕對不穩,所以哪怕明知科技的好處,也堅決不予理會。

在這一點上,清朝皇帝和日本天皇實施了截然不同的做法,也造就了新時代來臨前期,最為可恥的屈辱與黑暗。

因此一個天文望遠鏡或許一臺蒸汽機都代表不了什麼。

但它們能夠發揮的作用,卻是非常大。

讓人們親眼看看這個世界,遠比拿出大道理去苦口婆心地說教管用的多。

將原本已經形成的天圓地方,君權神授的固有思維打破。

告訴人民,告訴百姓,這個世界上沒有神。

如果有的話,那麼人就是神,以凡人之軀,同樣可以做到神明才能做到的事!

思想解放,才是真正的解放。

這其實就是陳暮現在在做的事情,也是將來會以泰山學宮作為基點,而輻射到整個大漢的事情。

只是現在由於顧及到一批擁護君權神授,崇尚君主專制觀點的大儒,比如鄭玄蔡邕這些人,陳暮還一直不敢讓新學開始衝擊封建制度。

他一直宣傳的理念,也只是新學是在為君權服務而已。包括天文望遠鏡,顯微鏡這些探索天地的東西,也有意識地進行打壓,哪怕玻璃工藝成熟到可以做出完全透明的玻璃,他也不會立即去做。

因為一旦這些探索世界的工具誕生,人們忽然開始對以往的君權神授產生懷疑時,必然會對董仲舒那一套儒學產生質疑,同時鄭玄那一批老夫子,也會堅決反對。

到時候由學術引發的動亂可一點不比戰亂來得輕鬆,所以陳暮一直是批著封建的外衣,在偷偷搞科學,他不願意今日就有什麼科技打爆發出現,只希望多年之後,科學在大漢這片土地上有了一定土壤,才慢慢發展起來。

溫水煮蛙和春雨潤物其實是一個道理,太激進的話反而會引來疾風驟雨,小心翼翼地在夾縫中生存,徐徐圖之,埋下科學的種子,靜待數十上百年後的發芽,那才是一個長遠目光之人能做的事情。

陳暮巡視了學院大部分地方,雖然由於還沒有建起理論知識,學院的一切科學技術都處於簡單粗暴的創造時代,像是個沒頭沒腦的蒼蠅一般亂撞,找不到一個具體的目標。

但至少他們在努力地尋找,而且找這個目標的方向,他們是對的,沒有走向彎路,那麼未來一切都皆有可能,這個世界需要有這樣的一批人存在,才能擁有更加光明,更加廣袤的未來天地!

相繼又看了儒學院,農學院,天文學院與地理學院諸多地方之後,陳暮最後來到了政學院以及兵學院,這裡是他任教的地方,之前他曾經擔任這裡兩個學院的博士。

相比於其它學院,這裡每一個路上遇到的學生都不再叫他宮長,而是恭恭敬敬地尊稱他為師君,代表了他是他們的老師。

政學院坐落在泰山腳西側的一個緩坡上,兩側都是山林,需要拾階而上才能來到一處連綿宮殿群落內。

順著臺階進入第一個大殿,然後從右側花園往裡走,沿途遇到學生紛紛向陳暮問好,過了一片樹林,抬眼一看,不遠處的山腰上有一座涼亭,修了長廊,以及兩片房舍。

這裡是政學院棋社,泰山學宮對弈成風,在多次組織的棋藝大賽之中,尤以政學院和兵學院實力最強,時常爭奪魁首,因此學宮為了獎勵他們數次奪得第一,在本院內外又給他們修建了棋社,掛上數年來的魁首獎章,以示榮耀。

別的學院學生雖然也有不服,可學宮也說了,你們要是能得第一,也給你們修。這句話一出來,漸漸大家就不說話了。因為他們下棋確實比不得政學院和兵學院的人,技不如人,無可奈何。

陳暮閒來無事,便想著過去看看,於是拾級而上,走到了棋社外,就看到棋社內很多學生在沒有課的時候對弈,即便是外面的涼亭長廊裡,也是擠滿了人。

有些在看,有些在下,觀棋不語,人雖然不多,可說話的卻沒幾個,除了落子聲音以外,倒也十分安靜。

政學院培養的是地方官員,教授的是民生治理問題,除此之外,還會教社會現象,比如地方豪強勾結吏員欺瞞縣官,豪強土地兼併的一些手段,教的是官場之道,需要學生更懂察言觀色,懂與地方勢力做鬥爭,如何玩弄政治的手段。

因此政學院下棋的風格也受到影響,常常佈局陰險,講究前期造勢,中期絞殺,後期收尾。反倒是兵學院玩軍事的,有時候還會組織去剿匪歷練,殺過人,下起棋來大開大闔,破釜沉舟,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更加直接。

這造成政學院的學生下棋有時候一盤得下好半天,雙方糾纏數個時辰,到後期尾盤才會收官。而兵學院下棋往往前期就打得不可開交,幾刻鐘內就能分出勝負。這在學院當中,也算是一件很有趣的妙事。

值得一提的是,政學院和兵學院還是有不少歷史名人,比如崔林,張承,諸葛瑾。只是他們也臨近畢業,馬上就要去為官了,不在這裡。

由於大家都在認真觀棋,倒也沒有人注意到陳暮的出現。他從長廊間穿過,不時四處看看,偶爾點點頭,讚賞一番某個學生的妙棋便去了其它地方,倒也沒有多做停留。

雖然政學院是培養官員的地方,但這些還只是學生,將來真正從吏員做起才能真正見識到官場黑暗。所以實際上他們還稚嫩得很,不能引起陳暮這樣的老妖怪級別的重視,至少在棋藝上,這天下之大,想要能與他陰詭棋風對抗之人,恐怕也沒幾個。

走了一圈,學生們棋藝高超者不少,可跟陳暮比起來還是有一段距離,因此他只覺得無趣,便想離開。便在此時,聽到稀里嘩啦的聲音,原來在棋社後面還有一掛瀑布,瀑布前是一片鵝卵石灘,以及一片數百平方米的草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正是春夏之時,草地上蚊蟲較多,穿著寬大袍子的學生不想去被叮咬,卻偏偏有幾名學生反其道而行之,跑到了瀑布下方附近的水潭邊上對弈,確實引人關注。

陳暮凝神看去,頓時笑了起來,是諸葛亮和孔儉姚博黃琦他們,也是自己在泰山書院教的小班學生,現在都已經長大了。

諸葛亮他們還是挺雞賊的,雖然草地上蚊蟲多,可瀑布邊上水溫很低,散發著冷氣,蚊蟲在低溫環境下活性會非常差,因此瀑布附近幾乎沒有什麼蚊子。

雖然噪音很大,干擾人下棋,但這種狀態卻是極易鍛鍊內心,正如偉人鬧市看書一樣,練得是鬧中取靜。

陳暮就讓侍從在原地等候,自己則踏入草地,緩緩地向著瀑布那邊靠近過去。

相關推薦:重生鄉村霸主仕途法則十大動漫名場面:開局夜凱大唐第一莊從訓練史萊姆開始三國之勝謀天下開局變終結者仙朝我也想努力啊!簽到天師宮,下山已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