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三國之謀伐->章節

第六十七章 不打了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劉備這兩天顯得心事重重,哪怕拿下了左馮翊,與長安近在咫尺,每天都緊鎖著眉頭,沉默寡言,一言不發。

不僅僅是關羽王朗典韋等身邊人看得出來,就連開會時,曹操孫堅鮑信三人,也是見得分明。

眾人還以為他在擔心糧草問題,壓力過大導致,幾人便好生寬慰,勸了幾句。

實際上關東軍的糧草日益見底,確實是懸在每個人頭上的劍。

好在如今雨過天晴,總歸是有一線希望。

各路諸侯自然不知道這是陳暮留下的後手,他早就料到以老大哥的性格,必然會急功近利,一門心思想打進長安營救天子,所以提前讓閻忠關注戰局,時刻準備出手相助。

到了十一月底,接近十二月初的時候,關東軍的糧草徹底見底。

陽陵縣城樓上,徐榮不時遠眺左馮翊縣城的方向。

天色漸暗,已近黃昏,遠處的地平線上,依然沒有看到敵人的身影,彷彿他們根本就沒有想過要繼續進攻一樣。

這幾日其實徐榮很納悶,不明白關東軍莫名其妙停在左馮翊做什麼。

如果他們現在就撤兵,徐榮還能夠理解。

畢竟糧草不濟。

可現在撤又不撤,打又不打,這是什麼意思?

難道是後續糧草跟上來了?

不可能啊。

根據探馬斥候來報,這幾日華陰縣那邊完全沒有動靜。

作為沙場老將,徐榮早就在左馮翊周邊以及華陰縣附近安排了大量探子。

不僅華陰縣沒動靜,連左馮翊這幾天都風平浪靜,實在不同尋常。

徐榮一頭霧水,轉頭問傳令兵道:“探馬回來了沒有?”

傳令兵無奈道:“將軍,上一小隊探馬才剛向您稟報過,下一小隊還要一些時候。”

“哦。”

徐榮這才想起來好像是這麼回事。

一直盯著某個地方看得久了,就總感覺時間過得很快,但其實也才過去一會兒而已。

“算了,隨便他們吧,反正浪費的是他們的時間。”

徐榮眼見天色越來越暗,太陽都已經下山,便懶得再繼續巡視城頭,轉身準備離去。

就在此時,遠處塵土飛揚,在冷厲的朔風之中,有幾名斥候賓士而來。

“緊急軍情!”

為首的斥候小隊隊長來到城下大喊。

城門開啟,徐榮此時才剛下城牆,聽到斥候回來,便在城門口等著。

“如何?”

斥候衝進城內,還沒等斥候下馬,徐榮就已經問話。

幾名探馬翻身下馬,小隊隊長單膝下跪叩首道:“將軍,傍晚日入三刻,關東軍忽然傾巢而出,往渭河而去。”

“什麼?”

徐榮大驚失色道:“莫非他們要直接渡過渭河,強攻長安?”

探馬答道:“因天色已暗,周圍全是關東軍斥候,我等不敢靠近,不知其虛實,故不敢耽擱,立即回稟。”

“此時冬季水枯之際,渭河確實有一些地方可以通行,原來關東軍打的是這個主意。”

徐榮背著手,皺起眉頭。

但片刻後,緊鎖的眉又舒展開來。

呵呵。

關東軍既然自己找死,那就怪不得他了。

這世上哪有這麼打仗的。

直接忽略了兩翼,想要直搗黃龍?

然而長安城堅,守個幾日還是沒有問題,只要陽陵與灞橋兵馬一起出動,前後左右夾擊,則必然能夠全殲敵人。

原來徐榮還想著擊敗關東軍就已經是極限,哪料到關東軍居然會完全不顧自己後路,這是取死之道呀。

想到這裡,徐榮對傳令兵道:“向長安方向預警,派人去跟段將軍言語一句,一旦長安出現戰事,則立即從右路進攻。”

“唯!”

傳令兵立即去報信。

這世上無數場戰役,也不是沒有那種繞開某處難打的關隘去奇襲它處的打法。

比如烏巢之戰,其實就是曹操繞過官渡,直接燒了官渡後方的烏巢。

但這裡面的前提條件是首先你得能夠攻破你要奇襲的目標。

長安不比烏巢,這樣一座重鎮短時間必然無法拿下,而且關東軍軍糧已經見底,只要能夠疏散百姓,不讓他們就地取糧,堅守個一兩日,則關東軍必然軍心渙散。

此時再三路進攻,以兩翼鉗形攻勢猛打關東軍左右兩側,長安兵馬再傾巢而出,恐怕都不需要等呂布回來,他們就足以擊敗關東軍了。

然而徐榮還是想多了,每到一城一路打過去,至少能保證身後有退路,這種十死無生的打法,即便曹操都不敢玩。

所以徐榮根本沒有想到,這不是關東軍在破釜沉舟殊死一搏,純粹是他們去渭河邊接應糧草而已。

一車車的糧草在夜色的掩護下送到了渭河邊,關東軍四面八方派了探馬,防止敵方斥候偵查到,可謂小心翼翼地保護這來之不易的糧食。

其實朝廷諸公現在也不容易,能夠湊到的糧草不多,總共七八百車,不到四萬石,只能維持關東軍四五日食用。

不過這是正常情況下,省著點吃,撐個五六日還是沒有問題。

看著一斛斛的糧草運往軍營,曹操大喜道:“有了這些糧草,我們的勝算就又大了許多。諸位,我有一計,必能破敵軍。”

鮑信問道:“孟德計將安出?”

曹操微微一笑:“我軍糧草不足,長安那邊也必然清楚,此時若我軍假裝軍心渙散而撤兵,董賊必然派人追擊,我們提前埋伏人馬,以逸待勞,等他們追擊過深,忽然殺出,主力再回頭反擊,則大事可成矣。”

“此計甚秒。”

孫堅誇讚道:“我覺得可行。”

“如此,就依孟德所言,玄德以為如何?”

鮑信看向劉備。

劉備緊鎖眉頭,一言不發,這種沉默已經維持了幾日了。

“玄德?”

鮑信又問了一遍。

“哦。”

劉備似乎才回過神來,躊躇片刻,低聲道:“就依孟德兄吧。”

“那我們明日就安排撤兵。”

曹操只覺得意氣風發,想到若能夠擊敗追兵,再一路反擊回長安,攻破城門,迎回天子和滿朝諸公,這功勞大得逆天。

這才是真正的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恐怕整個大漢天下,都得傳唱他們的英雄事跡。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當下,眾人回到軍營,安排士兵生活做飯,休整一夜,第二日準備出發。

翌日清晨,曹操在營帳中休息,被一陣嘈雜的聲音吵醒來。

“外面發生了何事?”

曹操睡眼惺忪,出來問守衛士兵。

曹洪從不遠處走來,說道:“孟德,盟主吩咐,拔營起寨,準備撤兵。”

因為左馮翊是個縣城,裡面生存了很多難民,連站腳的地方都沒有,所以聯軍只有少量士兵在城中維持秩序,大部分兵馬都在城外。

聽到是劉備下令撤兵,曹操點點頭:“嗯,那就撤兵吧。”

這是昨日定下的計策。

由孫堅率領伏兵,於左馮翊撤往下邽的官道上,一旦陽陵的敵軍追出來,則立即伏擊他們,一戰將陽陵敵軍打潰。

曹操的兵馬也開始整頓,紛紛拔營起寨,向著劉備那邊的主寨方向靠攏,準備往下邽撤離。

但在路上,曹操遠遠的忽然看到左馮翊城中,無數百姓扶老攜幼,緩緩走出了城,在劉備軍營門口,擺了數百口大鍋,鍋中煮了粟米粥,百姓爭相搶食,劉備帶領人馬正在維持秩序。

這?

曹操看到這一幕,瞪大了眼睛,立即策馬往營寨門口而去。

來到營前,曹操翻身下馬,急匆匆地走到劉備面前,質問道:“玄德,這是何故?”

劉備正在攙扶一位四十餘歲的中年人,城中的老人小孩死得差不多,現在能夠活下來的,多是成年人,但也餓得十分虛弱,面黃肌瘦,連路都走不穩。

看到曹操過來質問,劉備一邊親自給災民端了一碗粥,一邊回答道:“孟德沒看見嗎?我在救濟災民。”

“可是,這是我們的軍糧!”

曹操忍不住說道:“若是給百姓吃了,我們的士兵該如何處置?”

劉備回頭瞥了他一眼,搖搖頭:“我算過了,這些粟米若是煮粥,應該能多食幾日,分給災民一些,總歸是可以救活一些人,現在若我們能撤回華陰,我們可以救回更多的人。”

“撤回華陰?”

曹操皺起眉頭:“不是佯裝撤兵,實際設伏嗎?”

劉備抬頭看了眼天,長嘆一口氣:“孟德知道,現在長安還剩下多少從洛陽遷移過來的災民嗎?”

“我怎會知?”

“我差人問過,百姓也不知。可他們知道,冬季以來,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屍體被運送出城,人口一天一天地在減少,那董賊,根本就沒有管過他們的死活。”

“這與我等又有什麼關係?

曹操向著長安方向一拱手,氣憤地說道:“我們的任務是攻下長安,迎回天子,難道為了這些災民,玄德要棄陛下於不顧嗎?”

“萬民何其不幸?”

劉備沉默了片刻,只是低聲說道:“也不是不打,只是我想派人把左馮翊與下邽的百姓護送至華陰,再集中兵力打長安。”

“可這又得浪費多少時間?我軍糧草本來就不濟,你還要分兵,此乃大忌!”

曹操的臉色已經難看到了極點。

“我不忍棄百姓於不顧,今日撤兵,本就是引董軍來襲,只需要埋伏好人馬,總歸是能夠取得勝利的。”

劉備只是搖頭。

“哼!”

曹操冷哼一聲,拂袖而去:“玄德婦人之仁,不足與謀。”

這句話已經相當於罵人。

但劉備卻置若罔聞,又過去背了一名奄奄一息,殘存下來的老者,親自喂他服食粟粥。

過了很久,曹操已經走了,不知道他去了哪裡。

凌厲的朔風還在吹拂。

長安城周邊暫時沒有下雪,卻萬物俱寂,百草枯萎,寒風像是刀子一樣刮在臉上生疼。

所有的百姓都喝了一口熱粥,勉強恢復了一些氣力。

劉備也要走了。

他要帶這些百姓離開。

晌午過後,地平線上,無數的百姓拖家帶口,就好像他們來時的樣子,在軍隊的保護下,緩緩地向東遷移。

不打了。

這一仗,死得人也夠多了。

劉備回頭望向長安的方向,忽然慘笑了一下。

眼神中充滿了落寞與哀傷。

陳留王薨之後,先帝就只有少帝一個子嗣。

若自己沒能救回他,又慘遭了董卓的毒害,先帝就算絕嗣了。

終究是沒有做到一個為人臣子的本份。

自己沒有辜負江山與天下百姓。

唯獨辜負了先帝。

若先帝在天有靈,恐怕也會降罪於他的吧。

劉備轉過身,落寞的背影朝著遠離長安的方向離去。

那步履,卻是有些蹣跚。

相關推薦:重生鄉村霸主仕途法則十大動漫名場面:開局夜凱大唐第一莊從訓練史萊姆開始三國之勝謀天下開局變終結者仙朝我也想努力啊!簽到天師宮,下山已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