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三國之謀伐->章節

第三十七章 廢史立牧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劉焉其實早在去年就已經從董扶那聽說了益州有天子之氣的說法。

不過他也很清楚,要想廢史立牧,絕不是一個好時機。

因為去年天下承平,根本說服不了天子。

而到了去年年末,天子因為收稅而引起了軒然大波,涼州幽州交州率先叛亂,這讓劉焉看到了時機。

於是就在三地都陷入苦戰,源源不斷的求援奏摺在往洛陽遞的時候,進宮面聖。

中平六年二月,漢朝用的是夏曆,也就是後世的農曆,所以二月時節,在陽曆已經是三月,在北方屬於回暖的時節。

西園中春意盎然,鳥語花香,四處鶯鶯燕燕。

劉焉踩著小碎步穿過暖陽灑落下樹蔭斑駁的碎石小道,來到了人工湖邊的草地上,草地上建有宮殿亭閣,天子正在高臺之上遠眺。

這算是個漢靈帝的一個愛好,原來他喜歡登永安宮的侯臺。

張讓趙忠在永安宮南邊的步廣裡與永和裡都有大豪宅,為了怕天子看見,就勸說漢靈帝不要登永安宮的侯臺。

為此漢靈帝不再去永安宮,但又特別喜歡遠望,於是就在西園修建高臺,經常在西園看西市。

西園高臺足有二十餘丈高,差不多50多米,花了漢靈帝數千萬錢建造。

除了西園以外,玉堂殿也重新修繕過一次。

有了錢之後,漢靈帝派宋典修繕南宮玉堂,又派畢嵐鑄造四個銅人排列在蒼龍、玄武宮前。

並且鑄了四座鍾,可容二千斛糧食,懸掛於玉堂及雲臺殿前。

又鑄天祿蝦蟆,吐水於平門外橋東,轉水流入宮內。

又造翻車渴烏,安放橋西,用來噴灑南北郊道路,以節省百姓灑道路的費用。

又鑄四出文錢,錢上都有四道和邊輪相連的花紋。

粗略一數,這些年花錢如流水,之前陳暮幫忙收稅存的錢都快所剩無幾,今年支援北軍打仗都是個問題,難怪他滿腦子只想著收稅,就是想著要彌補之前的虧空。

劉焉沿著臺階緩緩向上攀登,一步一步,氣喘吁吁。

五十多歲了,身體頂不住。

“太常卿。”

漢靈帝在高臺之上正眺目遠望西園外洛陽西市熱鬧的場景,聽聞劉焉過來,回過頭,剛好看到劉焉緩緩登上階梯,笑著道:“今日怎麼有空來皇宮找朕了。”

太常雖為九卿之首,但實際相當於後世的禮部,主管祭祀禮樂社稷宗廟禮儀等,除了節假日祭祀日以及禮儀方面以外,幾乎沒事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所以平日裡劉焉要麼待在家裡,要麼待在太廟。即便三公九卿開朝會的時候,也都是泥塑菩薩,很少說話。

今日忽然來找天子,確實是一件稀奇的事情。

劉焉平復了一下疲憊的身體,上前拱手一禮:“臣劉焉參見陛下。”

“太常卿坐。”

漢靈帝招呼他坐下,君臣在高臺之上,暖暖的春風吹拂,臺上旌旗招展,桌案上擺了瓜果點心。

“謝陛下。”

劉焉道謝後入席,二人分列而坐。

等劉焉坐下之後,漢靈帝才奇怪問道:“太常卿不在太廟,今日來找朕是有何事呀?”

劉焉正色道:“陛下,臣今日來,是有國家大事要與陛下相商。”

漢靈帝好奇道:“太常卿請說。”

劉焉認真說道:“今諸州紛亂,邊關事起,朝廷稅收不上來,中央政令無法下達去地方。皆因各地官員與豪強勾結,巧立名目,拉攏豪紳,將本應該屬於自己要上繳的稅收轉嫁給百姓,百姓苦不堪言,不得已而殺官造反。”

“還有這等說法?”

漢靈帝一愣,他倒是知道各地官員一直在上書說稅難受,也一直在勸他不要繼續收稅,倒是不知道這些官員為什麼會忽然這麼抗拒。

張讓他們倒是知道原因,可他們不敢說。因為他們的宗族也是地主豪強階級,同樣在抗拒交稅。

劉焉繼續說道:“不錯,各地官員大多是買官出身,他們有錢買官,自然也是各地豪強。陛下收稅,那些豪強自然不願意交錢,於是與官員勾結在一起,或是抗拒交稅,或是隱瞞田地,或是逼百姓多交稅,此乃亂天下根基之本也。”

漢靈帝臉色一黑,狠狠地一拳砸在桌案上,怒罵道:“這些蠹蟲!”

身邊的張讓趙忠等人縮了縮脖子。

既然在這個位置上,與朝廷無數官員肯定有糾葛,他們的宗族名下亦有無數田產,天子要收稅,同樣也是在拔他們的毛,因為在這件事上,張讓趙忠他們也是站在朝臣這一邊,不希望天子收稅收得太狠。

劉焉笑著道:“陛下,幽州涼州交州荊州大亂,就是因為地方官員跟地方豪強聯手壓迫外族,試圖從外族身上收稅,彌補他們的虧空。而這樣的方法很快就會傳到中原腹地,到時候這些官員與豪強再聯合逼迫我們漢人百姓交稅,則黃巾之事又得重演。”

漢靈帝聽得有點不對勁,臉色不善道:“太常卿也是來勸朕不要再收稅的?”

劉焉忙道:“非也,陛下,臣認為,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是因為各地刺史只有監管的權力,而無插手地方事務的權力。各地豪強只需要重金賄賂地方縣令、太守,就能夠剩下大筆稅款,而各州刺史知道這些情況,卻無法干預。天下縣城、郡國何其之多,中央又管不過來,造成了這個結果。”

漢靈帝不解道:“那以太常的意思是?”

劉焉微微一笑:“應當廢史立牧,中央派信得過的重臣去各地擔任州牧,以州牧監督各地太守縣令,若有收受賄賂,欺上瞞下的官員,則立即罷黜,然後由這些州牧來全權處理收稅之事,則朝廷的稅收必然能送上來,各地亦不會出現官員豪強壓迫百姓之事,則天下安穩,扶我大漢之基。”

廢史立牧?

漢靈帝在心中思索。

他在意的是錢能不能收上來。

現在看來,錢之所以收不上來,確實是各地方官員推諉,不斷拖延。

不管是各地豪強也好,還是地方官員也罷,都在明裡暗裡對抗中央朝廷,找出各種理由不服從王命。

要是一個兩個還好,大不了處理掉。可全天下幾乎大半以上的官員都這樣,那就不太好處理。

而且這也側面說明,這些官員完全不在乎中央朝廷的權威,認為朝廷不敢拿他們怎麼樣。

大漢160多個郡國,1000多個縣,各級官員數萬,很多官員都是明著順從朝廷,背地裡卻是根本不執行朝廷的政令,可謂假公濟私,陽奉陰違。

這樣的現象太多,漢靈帝就算生氣,頂多也就拿一兩個人開刀,可天下的官員那麼多,他總不能一次性裁剪數萬人吧。

為此他也只能命令張讓趙忠等人,讓派遣在各地的宦官催促地方官員儘快辦事。

問題是十常侍自己也有無數田產,朝廷上下很多官員都是投靠他們獲得的晉升,也就是俗稱的閹黨。

天子這麼做,不僅損害所有世家豪強的利益,同樣在損害閹黨的利益。

因此即便是十常侍,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出工不出力。

這也是為什麼去年下達的政令,到今年才收了不到百億的稅上來。要是在前幾年,幾個月的時間,各地的稅收早就上來了,何苦等到現在?

漢靈帝想通了這一點,大抵也就明白劉焉說得確實有道理,為了那讓他痴狂的七百億稅收能夠拿上來,他點點頭道:“太常卿說的是,刺史權小,無法監督地方,朕應該派州牧去各地,取代刺史,讓州牧行使權力,將今年的稅收上來。”

劉焉大喜,順著漢靈帝的話說道:“只要各地州牧能掌控權力,督促地方官員,監督豪強交稅,安撫好百姓,陛下便有無數的錢收上來,如此再用錢治理地方,則大漢江山穩固,劉家有萬世之基也。”

漢靈帝高興道:“那以太常卿之見,各地州牧應當選何人?”

劉焉毫不猶豫道:“州牧權重,非等閒之人不能擔任,應以劉氏宗族之人方可,這些人都是劉家子孫,高祖世祖之後,心中懷著漢朝天下,必忠心為朝廷效力,絕無二心。”

“太常卿言之有理。”

漢靈帝深以為然道:“只是宗室之中,有聲望擔任州牧之人極少,目前也只有太常卿與宗正卿二人而已,恐怕實難以顧全天下。”

劉焉想了想,說道:“那除了老夫與伯安以外,陛下還可以委任德高望重之臣,如黃子琰,素有清名,必然能安撫地方。”

“太常卿之言,深得朕心,卿既然想為國效力,朕雖不忍卿離去,亦不忍阻卿拳拳報國之心,不知太常卿想去何地擔任州牧?”

漢靈帝問。

劉焉答道:“益州刺史耿鄙與其寵臣程球貪贓枉法,益州百姓怨聲載道,臣想去益州。到時候為陛下安撫益州百姓,督促益州豪強繳納稅收,今年必為天子帶來一州之稅。”

聽到這句話,漢靈帝大喜過望:“那便如此,太常卿便為益州牧。望太常去益州之後,能安民保境,讓田稅順利收歸中央,不負朕之所託。”

“多謝陛下。”

劉焉內心狂喜,表面笑著拱手道:“陛下之言,臣銘記於心。”

相關推薦:重生鄉村霸主仕途法則十大動漫名場面:開局夜凱大唐第一莊從訓練史萊姆開始三國之勝謀天下開局變終結者仙朝我也想努力啊!簽到天師宮,下山已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