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三國之亂臣賊子->章節

第三百四十七章 能屈能伸的聰明人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偌大的廳堂內只有“噼裡啪啦”炭火燃燒的聲音,饒是張紘素有辯才,這時候也不禁有了片刻失神。

張紘此番前來確實擔負著特殊的使命,不過,談判的時候漫天要價,坐地還錢這是慣例。

透過河北的袁紹來向李賢施壓,進而轉變己方有求於人的不利態勢,這是張紘的辯術。

可誰能夠想到,李賢壓根不吃這一套。

大漢朝勢力最為強盛的袁紹竟然也嚇不倒李賢,這廝是真的無所畏懼,還是另有打算?

這樣僵持下去,李賢絕不會讓步,那張紘便難以達成目的。

灰溜溜無功而返?這可不是張紘的風格。

呂布佔據兗州之後,窮兵黷武,治下百姓無心生產,不少流民拋家棄院,逃到了臨近的郡縣。

一年多的時間,呂布麾下數萬兵馬一直在坐吃山空,眼瞅著開春便要與曹軍召開決戰,要是在這時候短缺了軍糧,那豈不是壞了大事?

張紘出使的目的便是說服李賢出借一些糧秣,為此,哪怕付出一些代價也是可以忍受的。

無論在何時何地,真正有實力的人都足以贏得他人的尊重。

在眼高於頂的呂布眼中,無一敗績的李賢是一個值得信賴的盟友,於是,如何討要糧秣就成了關鍵。

強行討取顯然是不可能的,青州不缺銀錢,又產軍械,除了軍力之外,呂布想不出自己還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東西。

因而,此番呂布的底線是出兵協助李賢驅逐高覽,進而換取一些糧秣,想法是好的,可誰知道李賢竟是這副“我是嚇大的”模樣,袁紹又如何?公孫瓚敗了又怎樣?河北軍真要是厲害那就來“打我呀”!

張紘準備的很多說辭一時之間都排不上用場,局面有些冷場。

太史慈、徐盛對視一眼,心情極佳,李賢三言兩句便制住了張紘的囂張氣焰,這讓他們出了一口惡氣。

近年來,隨著青州軍取得一系列的軍事勝利,哪方人馬使者見了李賢不得客客氣氣的?

偏偏今日的張紘卻囂張跋扈,很是讓人不爽。

之前,為了牽制曹操,青州已經對呂布多有資助了,在太史慈、徐盛看來,呂布應該感恩戴德才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眼見氣氛尷尬,李賢正要出言轉移話題,這時候,張紘忽然長身而立,施禮道:“剛才是我莽撞了,竟想用袁本初來恐嚇使君,卻忘了使君南征北戰,未曾一敗,麾下更有太史將軍、徐文向將軍這等猛將,便是對上河北軍也無所畏懼”。

呀,這是什麼情況?

剛才還一副咄咄逼人,你非我不行的模樣,怎麼轉眼間就成了差點跪舔的路子?

李賢也就罷了,數年下來,他早就煉就了泰山崩於前而不動聲色的功夫,即便他心中翻江倒海一般,可這時候卻還能保持鎮定,然而,太史慈卻差了些,這時候,他險些被一口酒水嗆住,正乾咳出聲。

徐盛也沒有好到哪裡去,任誰見到張紘這副前倨後恭的模樣都會覺得反差太大。

世上還有如此人物,真是令人驚嘆。

不過,對李賢而言,這馬屁拍的……還真是舒服啊!

既然張紘已經服軟,那李賢也就沒必要再故弄玄虛了,他強忍住心中的波瀾,故作謙遜道:“張使謬讚了,溫侯呂奉先勇不可擋,冠絕天下,我仰慕已久,不如他多矣”。

有戲!看模樣李賢是吃軟不吃硬。

自以為把到了李賢的脈搏,張紘完全放下了名士作派,他笑道:“曹阿瞞,虎狼之輩也,溫侯多次說過,如果不是使君出手相援,兗州絕不會有今日之局勢,溫侯本想當面酬謝,只是一直苦無機會,不能與使君相見,此番,為表心意,溫侯特意讓我帶來一具寶甲,贈與使君,還請使君笑納”。

說罷,張紘擊掌喚人。

沒有李賢的許可,主廳外邊的守衛是不會任人出入的。

這時候,張紘毫無惡意,李賢也沒必要露怯,他微微頜首,外頭的衛卒便放人而入。

從隨行的護衛手中接過錦盒,張紘親手將其遞到李賢身前。

盒內,一個色澤內斂的內甲擺放其中。

穿越前,李賢聽慣了各式各樣的寶甲稱呼,然而,像今日這般見到實物,卻還是第一次。

之前,匠工營的總管梁益曾經表示過為李賢製作內甲防身的意圖,當時李賢覺得沒有必要,便回絕了。

後來,得了空閒,梁益還是竭力打造了一副魚鱗內甲,如今正套在李賢身上。

相對於梁益那副,盒中的這內甲做工更是精細,雖未觸控,可看上去便非等閒貨色。

呂布輕易不會送人禮物,這次出手,想必一定是難得的重寶。

李賢接了寶甲,笑道:“無功不受祿,我若是憑白收下這甲冑,豈不是顯得麵皮太厚?”

一副好的寶甲在關鍵時刻完全可以救人一命。

冷兵器時代,冷箭流矢雖然不像槍彈那般致命,可若是挨上一記狠的,等閒也會受到重創。

李賢雖然不缺內甲,可這樣的寶貝用來借花獻佛送人情,拉攏人心也是不錯的,不收白不收。

長期以來,呂布與李賢之間已經形成了緊密的聯盟關係,雖說這種同盟很大程度上都是呂布依賴李賢的物資,而李賢只是藉助呂布的軍力。

可同盟已成事實,在曹操依舊存在的時候,李賢不想讓兩者之間的關係出現裂痕,因而,不管呂布會提出什麼要求,李賢已經打定主意,只要要求不是太過分,他便竭力應下了。

之前,之所以駁斥張紘,擺出一副無所畏懼的模樣,那只不過是為了打壓張紘“漫天要價”的企圖而已。

現在,張紘服軟,李賢也轉變了態度,收下了甲冑,一切正朝著設想中的方向發展。

張紘松了口氣,只要李賢留下內甲,那事情就好辦了,他將內甲的來歷大概說了一遍,嘴裡道:“有道是寶劍贈壯士,好馬配英雄,這寶甲出身宮廷,也算配得上使君的身份”。

李賢只是笑著,並不多言,他知道張紘言有未盡之意。

果不其然,須臾,張紘便說道:“虎牢關前,溫侯早已經與各路諸侯起了間隙,雄據兗州之後,曹孟德便成了溫侯的生死大敵,如此說來,使君與溫侯有著共同的敵人,雙方守望互助,這才是長久之道。這一次,高覽兵臨邊界,意圖染指青州,溫侯聞聽之後很是憤慨,他願意調派兵馬與使君合力攻擊高覽!”

又是送寶甲,又答應出兵相助,呂布這姿態也放的太低了吧。

不過,有道是禮下於人必有所求,李賢明白,呂布一定是遇到了難處,這才想到他。

是甲冑軍械還是米粟錢糧?

比起一窮二白的呂布,李賢猛然間發現自己也拼出了一個不小的家底。

數年的發展,民生、軍事,青州大部分完成了自給自足。

在很多時候,都是青州向外地輸出各類的物資。

大漢朝的製造中心?想到這個頗為現代的稱呼,李賢忍不住有些志得意滿。

只要再讓徐州發展幾年,李賢有信心面對任何敵人。

什麼袁紹、曹操、劉備、孫權,壓根都不是事兒,這就好比玩三國遊戲,兵士的甲冑武器升級的更精良,兵卒的數量更多,某一方取勝的可能性便越大。

穩了穩心神,李賢面帶笑意,嘴裡道:“溫侯如此爽快,倒是我顯得不夠朋友了,嗯,正巧,匠工營新打造了一批甲冑,此番張使可以一併帶回去”。

青州的甲冑在遼東、兗州的戰場上粉墨登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戰果,如今,提起青州軍械,所有人都會豔羨不已。

張紘幹乾地笑了一聲,不無惋惜地說道:“甲冑雖好,卻不是溫侯心儀之物呀,實不相瞞,開春在即,溫侯厲兵秣馬打算與曹孟德決一雌雄,可無奈軍中糧秣無多”。

李賢松了口氣,果然不出所料,張紘是來求糧的。

去歲,李賢創制的水車在青州普及開來,各地的鄉民增加了不少糧秣收成,而相應的,官府也徵收到了不少的糧稅,加上李賢特立獨行的“以糧代稅”的方式,青州很快就府庫盈滿,積累到了足夠多的糧秣。

糜氏的海貿進行的如火如荼,每一次返航都會帶來不少海外珍品,各地的客商蜂擁而至,他們為青州帶來了大量的“糧稅”。

別的地方,商稅要麼直接徵收貨物,要麼收取銀錢,只有在青州、徐州,官府才收繳商人相應的糧秣,藉以來代替商稅。

每一個來青州、徐州做生意的商人,他們除了帶上足夠的銀錢之外,還需要運送大量的糧秣,這樣才可以確保自由出入青、徐兩州。

內有百姓在生產勞作,外有商賈繳納“商稅”,青州的糧秣想不多都難。

亂世已至,糧秣,人口才是最大的財富,對此,李賢沒有疏忽大意。

後世裡,李賢見多了各種爾虞我詐的商戰,為了防止糧秣流出,限制外敵從青州、徐州購買糧秣,他制定了嚴厲的糧秣流通制度:百石以上的糧秣運送必須有官府的文書放行,否則的話,一旦被官府發現,輕者罰沒所有糧秣,重者追究賣家通敵之罪。

幾個月之前,曹操重金賄賂一名客商,試圖讓其夾帶一批糧秣出境,沒曾想,這客商的所做作為被人發現了,後來,徐庶依據李賢留下的法規,對其苛以重責,只是念其初犯,才沒有傷其性命。

由此以來,再也沒有人敢頂風作案。

銀錢雖好,可也得有命去掙才是。

眼下,張紘表露了呂布軍中缺糧的訊息,而李賢又收了人家好處,他自然不能置若罔聞,“張使所言極是,曹操是溫侯與我的共同敵人,討伐曹操,某種程度上就等於在幫我的忙,既然這樣,我也不能不有所表示”。

張紘聞言喜上眉梢,有戲呀,看來事情要成了。

李賢小小地賣了個關子,忽而笑道:“子義,我打算抽調一些糧秣贈予溫侯,不知你意下如何?”

結交呂布原本就是利大於弊的好事,更何況,呂布籌集糧秣是為了討伐曹操,太史慈找不到任何拒絕的理由,當下他微微頜首,嘴裡道:“溫侯高義,願意出兵共伐高覽,主公自然應該贈予些糧秣”。

張紘松了口氣,他知道太史慈地位極高,在青州擁有不小的話語權,既然太史慈應允了,這求糧的事情就有了九成的把握。

太史慈言語犀利,這時候還不忘把贈糧的條件提出來,李賢心中暗贊,嘴裡道:“溫侯一言九鼎,我李賢也不能太過小氣,嗯,糧秣二千石,不知可否堪用?”

一石糧秣就是一百二十斤,十石就是一千二百斤,二千石,這就是二十四萬斤糧秣。

六萬兵馬每日要消耗糧秣三萬斤,二千石糧秣也不過夠呂布麾下八日所用而已。

張紘意猶未盡,還打算張口討要更多,可想到自家兵馬未出一兵一卒就已經得到了二千石,實在也不能要求更多了。

剩下的事情,就等到擊敗高覽之後再另行商議了。

想到這裡,張紘頜首應道:“使君仁義無雙,溫侯必定銘記於心”。

李賢笑道:“溫侯待我如手足,我自然要視他為兄弟!”

張紘暗自腹誹,呂布可足足比李賢大了近二十歲,這二人稱兄道弟的話,只是想一想就覺得彆扭。

不過,從地位上看,李賢確實有了與呂布平起平坐的權利了。

整理一番思緒,張紘打算給李賢吃下一顆定心丸,這樣也算有所交待了,“臨行之前,溫侯告訴我,高覽渡河之日,便是兗州軍出兵之日,如果使君另有想法,溫侯也一定會竭力配合”。

這張紘也是個妙人,知道李賢真正惦記的是這個事情,單憑這一點,徐盛便對其刮目相看。

能軟能硬,偏偏又知情知趣,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像張紘一開始那副名士作派,哪裡是來有求於人的,倒像是來討債的……

從事實上說,呂布對李賢的依賴遠遠大於李賢對呂布的依賴。

沒有呂布,短時間之內,曹操依舊不可能威脅到李賢,反而是呂布,如果沒了李賢的幫襯,就算他兵強馬壯,可沒有糧秣軍械,他也無法與曹操長期對峙。

呂布已經失去看兗州民心,短期之內可能看不出什麼,可長此以往,在糧秣一事上無法自給自足的呂布早晚會落敗。

李賢可以支援呂布一時,不可能支援他一世。

廳堂之內的所有人都明白這一點,真正需要盟友的是呂布,而不是李賢!

好在李賢沒有撕毀盟約的意圖,這才給了張紘機會。

用一副寶甲外加出兵相助的條件換取兩千石糧秣,張紘覺得不賺不虧。

臨行之前,呂布偷偷露過底線,不多不少,正是兩千石,堪堪完成了任務,張紘卻沒有絲毫喜意,與李賢這番交鋒,他沒有佔到任何便宜,後來還是主動服軟,這才有了進一步交談的空間。

現在看來,李賢這廝也不是個善茬。

二十多歲的年紀,文治武功,樣樣露猙獰,這樣的人物,絕對是個梟雄。

張紘考慮了很多,只要成功擊潰高覽的河北軍,戰後,李賢一定會另有酬勞,正是考慮到這一點,張紘才沒有不依不饒。

反觀李賢,對於他來說,兵卒的性命遠遠大於糧秣的重要性。

糧秣沒了可以再去賺,可軍士若是死了,就算有所補充,等到新卒形成戰鬥力,那也得耗費一個過程。

時間,李賢覺得自己最欠缺的時間,他不敢有一絲揮霍。

兩千石糧秣而已,只要能夠擊潰高覽,為青州的發展爭取更多的時間,這批糧秣就算物有所值。

廳堂內,火盆中燒的不是木炭,而是徐州運來的黑煤。

煤石煙火極少,溫度較高,用在室內可謂恰當之至。

盆中噴湧而出的暖意驅散著室內的嚴寒,讓人甘之如飴。

張紘見好就收,倒讓李賢對他生出幾分好感,人貴在自知。

排除異議之後,三言兩語便達成協議。

李賢籲了口氣,他對張紘笑道:“如果沒有溫侯相助,我本打算誘敵深入,不過是兩萬河北兵而已,滅殺他們很是簡單,不過,眼下既然溫侯願意出手援助,那我便侯在南岸,伺機以待,就像張使所言,高覽渡河之時,便是夾擊之機!”

“好,我定會轉告溫侯,必讓那高覽有來無回”

“哈哈,好一個有來無回,到底是溫侯的使者,著實霸氣的很”

“不敢當,使君面前,不敢放肆”

李賢端起酒碗,道:“來,讓我們滿飲此碗”。

“滿飲!”

為了防備袁紹,李賢早已經在青州北部囤積了三萬大軍,這一次,高覽來犯,除卻守護重城的兵卒之外,李賢還可以抽調出兩萬兵馬,再加上太史慈的機動兵力,對付一個高覽綽綽有餘。

當然了,如果有呂布的幫襯,大獲全勝的可能就更大了。

心虛、膽怯這都是準備不足的體現,針對袁紹,李賢南下徐州之前便做好了各方面準備。

如今,萬事俱備,李賢自然心中有底,不再害怕。(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神級進化:從田園犬開始我有一畝仙田我真的會武術獵人之武術家武術巨星LOL:這個上單太強了開局獎勵滿級金光咒橫掃妖魔:開局獲得一本金光咒我的模板真的是中鋒末世建城:從避難所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