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三國之亂臣賊子->章節

第三百零四章 名士徐幹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北海軍駐紮在城外,李賢身為青州刺史,自然要到軍中轉一圈,以示重視,不過,由於惦記著徐幹,李賢沒敢在軍中耽擱太久,日落之前他便回到城中。

剛在廳中待了沒多久,李賢便聽到衛卒來報,說外頭有人求見。

李賢不敢怠慢,他急忙迎出門外。

或明或暗的氣死風燈下,只見一名二十五歲左右的男子背手而立,他頭纏方巾,身著青衫,顯得很是自信。

“可是徐幹徐偉長先生?”李賢明知故問。

徐幹微微頜首,他拱了拱手,道:“正是區區在下,不知足下可是李使君?”

李賢笑道:“正是我,貴客盈門,還請入內詳談”。

徐幹白日間在城內轉了一圈,他沒想到,都昌城竟然有了這麼大的變化。

比起數年前的郡城,如今的都昌城更顯整潔、繁華,這讓徐幹很是好奇,能夠將郡城治理的如此賞心悅目的郡守,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李賢身材高大,雖說出身寒門,可身上卻自有一股氣質。

甫一見面,徐幹就對李賢有了幾分好感。

倘若是一個凶神惡煞、面目可憎之輩,就算徐幹不會拂袖而去,他也絕不會久留。

依言入府之後,各分賓主落座。

為了防止冷場,李賢特意把徐庶喚了過來。

偌大的廳堂內只有三個人,顯得頗為冷清。

不過,無論是李賢還是徐幹,都不覺得有什麼不妥。

世人都說李賢求賢若渴,胸懷若谷,徐幹想試探一番:“李使君南征北戰,可曾考慮過郡國百姓?將軍百戰死,沙場幾人歸,以在下之見,使君未免有些窮兵黷武了”。

李賢臉色一僵,他乾笑道:“形勢如此,我也無可奈何”。

徐幹擺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嘴裡道:“願聞其詳”。

李賢心道,這傢伙竟然明目張膽的考校我,我倒還沒考校你的本領了,也罷,想必建安七子都是有些真才實學的,今日且賣弄一番!

想到這裡,李賢好整以暇地說道:“北征樂安國,是因為袁紹袁本初實力膨脹過快,如果不能據河而守,一旦袁軍南下,應付起來十分吃力,再者,那劉備與孔北海之死有著莫大干係,討伐樂安國,可謂一舉兩得”。

徐幹不露聲色,嘴裡道:“使君可曾想過,如果劉備投靠曹操,那又該如何是好?”

“劉備、曹操都是當世英雄,他們可能會有龍困淺灘的時候,但絕不會長期居人籬下”

“喔?曹操連敗兩陣,使君還覺得他有回天之力嗎?”

李賢心中暗道,那是自然,曹孟德可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牛人,怎麼會敗給呂布,不過,心中所想自然不能直截了當地說出來,不然未免有些驚世駭俗了,當下,李賢斟酌說辭,嘴裡道:“曹操雖敗,但軍力猶存,而且他據守三城,集中軍力,不曾浪費半點實力,呂布雖然勢大,可麾下軍卒良莠不齊,又在兗州橫徵暴斂,不得民心,兩相比較,自然是曹操大佔優勢”。

徐幹不置可否:“徐州陶恭祖馭下不利,那袁公路北伐徐州,又與我北海國有什麼關係?”

“北海國與徐州唇亡齒寒,那袁公路狼子野心,如果被他得了徐州,難免會得隴望蜀,窺視我北海國,與其隔岸觀火,倒不如防患於未然”

“聽說南下徐州的李典、于禁都是降將,李使君就不怕他們反戈一擊嗎?”

李賢笑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李典、于禁頗有將才,我相信他們”。

徐幹又道:“李使君以為當今天下大勢如何?”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大漢開朝數百年,如今已垂垂老矣”,這番話可謂大逆不道,李賢脫口而出,卻也有考校徐幹的意思。

徐幹即沒有拍案而起,也沒有面露疑惑,只是問道:“以使君之間,大漢還有多少壽數?”

“不過四十年”

徐幹吸了口氣,道:“秦亡於暴政,我大漢休養生息,不與民爭利,為何又落到這般田地?”

“寒門無士子,士子無寒門,大漢以孝道治天下,孝廉由地方選出,剛開始,確實可以為國選才,而現在,只怕選出的都是大族子弟,長此以往,朝政由世家大族把持,置窮苦百姓於何地?”

徐幹皺起眉頭,“使君如何選才?”

“唯才是舉!”

“就像招賢令中所言那般,不以道德論人才?”

李賢知道這一條頗有爭議,不過,他卻沒有半點修改的意思,“正是如此,只要能夠造福於民,為我所用,便是私德有虧,又算得了什麼?”

接連發問,李賢俱是對答如流,徐幹聽罷之後很是感概,他離席而出,一揖到底,嘴裡道:“使君除黃巾,逐曹操,擊劉備,對外揚我北海軍威,輕徭役,重屯田,興水利,對內重視民生,可謂治世之能臣,請受在下一拜”。

李賢急忙攙起徐幹,嘴裡道:“偉長先生何必如此,何必如此呀”。

“我在劇縣的時候,北海軍便秋毫無犯,那時我便心中疑惑,世間還有如此軍馬,著實令人敬佩,後來,大軍北征樂安國的時候,我以訪友之名,特意到樂安國走訪了一圈,所過之處,百姓皆是讚譽有加,使君深得民心,真是可喜可賀呀”

李賢自謙了幾句,嘴裡道:“早就聽說偉長先生胸有丘壑,不知道可否留下來助我一臂之力?”

“固所願耳不敢請也”

李賢大喜,“有偉長先生相助,如虎添翼矣!”

一夜無話,翌日一早,徐幹便到郡府報到。

李賢給徐幹尋了個長史的差事,年少時,徐幹便在北海國內頗有才名,由他擔任長史,雖然惹人豔羨,不過,卻也讓人挑不出毛病。

沒過幾天,徐幹的名人效應就顯現出來。

聽說劇縣徐幹徐偉長投奔李賢,成為郡府長史之後,各地觀望的士子紛紛走出家門,前往招賢館應試。

短短幾天的功夫,招賢館錄用的文士便超過了一年來的總和。

李賢大喜過望,佔據樂安國之後,北方空缺出不少官職,之前無人可派,眼下終於有了人手。

雖說不知道士子的忠誠度有多高,可在這緊缺人手的關頭也顧不了那麼多了,反正李賢有兵權在手,諒他們也反不了天。

北海軍回返五日之後,李賢當即決定兵發齊國!

這一次,充當先鋒的卻是徐和、徐盛的人馬,而他們原本駐守的朱虛、劇縣兩座城池都交給了太史慈。

對於換防事宜,太史慈毫無異議,北海軍廝殺了這麼久,而徐和、徐盛兩營人馬卻一直未能參戰,如今攻打齊國,自然要把機會讓給他們。

胡庸心急火燎的,也想隨軍出征,卻被李賢幾句話罵了回來。

齊國原本就兵力無多,神策軍、玄甲軍兩營出擊,已經頗有些殺雞用牛刀了,如果背矛士再去搶果子,難免會讓人心生不爽。

萬餘兵馬出擊,自然瞞不過有心人。

齊國國相聞聽之後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他派人前往下阿,懇求曹操發兵來援。

然而,在曹軍抵達之前,玄甲軍、神策軍便勢如破竹,兵圍臨淄城。

齊國國相距城而守,不願投降,徐和、徐盛商議一番之後決定強行攻打,誰知道,當夜竟然有大戶開門接應。

裡應外合之下,子時之前,臨淄城便易手了。

此時,齊國的使者剛剛抵達下阿城。

曹操看罷書信之後,嘴裡道:“李賢小兒倒是好大的胃口,剛剛吞了樂安國,這邊又想收了齊國,他就不怕撐死嗎?”

戲志才說道:“聽說北海軍徵召兩萬多名新卒,這一次太史慈大勝而歸,想必李賢胸有成竹”。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齊國救還是不救?”

“救,無論齊國淪陷與否,我們都不能置若罔聞”

“何人去救?”

“劉玄德不是到了泰山郡了嗎?讓他去齊國走一遭便是”

曹操眼前一亮,這招借刀殺人計著實妙的很!

“哈哈,好,就依先生所言”

三個時辰之後,劉備接到了曹操的軍令,看罷之後,他臉色陰沉,不發一言。

張飛不解:“曹阿瞞說了什麼?”

“曹操讓我領軍東進,救援齊國”

“李賢攻打齊國了?”

“不錯”

“有多少兵馬?”

“據說人馬過萬”

張飛啐了一口,“他姥姥的,這曹阿瞞太不是東西了,我們只有五千人馬,他讓我們去打一萬人?還真看得起我們”。

劉備嘆了口氣。

“大兄莫惱,大不了咱們去徐州便是了,以後不必再看這曹阿瞞的臉色了”

“唉,這些時日,如果不是曹操接濟,我麾下兵馬又怎麼會這麼快恢復實力?吃人嘴短,拿人手軟,這一次,不去的話,只怕會為千夫所指呀”

張飛翻了個白眼,“曹阿瞞肯定早就算計好了,真是十足的小人”。

簡雍倒是看得開:“無妨,成與不成,咱們去一遭就是了,如果北海軍勢大,咱們又何必與他們硬碰硬?”

劉備眼睛一亮,是呀,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況且這曹操還不算劉備的主將,到了齊國,如果有好處的話,那便謀劃一番,倘若沒有好處,大不了領兵南下,進入徐州,到時候曹操也無話可說!(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神級進化:從田園犬開始我有一畝仙田我真的會武術獵人之武術家武術巨星LOL:這個上單太強了開局獎勵滿級金光咒橫掃妖魔:開局獲得一本金光咒我的模板真的是中鋒末世建城:從避難所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