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三國之亂臣賊子->章節

第三百零二章 陶謙的決斷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戲志才是在曹操丟失兗州之後投靠的謀士,他慎言謹行,一直頗得曹操信賴。

曹操也知道,戲志才從來不虛言妄言,今日曹純甘願受懲,戲志才讓曹操順水推舟應諾下來,其中定有原因,“虎豹騎多是新卒,子和之敗,非戰之罪,先生為何要我懲處他?”

言語間,曹操多有維護之意,這讓曹純更是感動,不過,他卻沒有憎恨戲志才。

打了敗仗,理應受罰,不然如何服眾?

聽到曹操問詢,戲志才不急不緩地說道:“自古以來賞罰分明方為長久之道,眼下,我軍新敗,軍卒士氣低落,一味的寬容優待只會滋長他們的惰性,倒不如藉著子和將軍的由頭,敲山震虎”。

說好聽的叫敲山震虎,說不好聽的就是殺雞儆猴。

曹純一心忠於曹純,聞言只會也不惱怒,只是說道:“志才先生言之有理,子和甘願受罰”。

曹操眉頭緊鎖,從徐州回返兗州之後,他已經敗給了呂布兩次,雖說折損的兵馬不多,可對軍心士氣都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這一次,虎豹騎北征壽光,原本想削弱李賢的實力,壞掉他的好事,卻不曾想偷雞不成蝕把米,連虎豹騎軍卒都折了大半。

要不是曹純靈醒,及早抽身回返,虎豹騎還不知道會折損多少!

如果可以,曹操實在不願意懲處曹純,然而,形勢比人強,如果不做些面子文章,回想軍將人人效仿,那曹操如何統軍?

想到這裡,曹操嘆了口氣,道:“曹純敗軍之將,不懲治不足以平軍心,來人吶,除去甲冑,杖責五十,罰俸三月,降為軍尉,仍準其代領虎豹騎,戴罪立功”。

“諾!”

不多久,外頭便傳來劈哩啪啦的軍仗之聲。

曹操聽得臉色抽搐不已,戲志才倒是神色如常。

“先生,李賢小賊多次壞我好事,怎奈我分身乏術,無法討伐北海國,不知先生可有妙計,讓我出一口惡氣?”

戲志才略一沉吟,嘴裡道:“劉備敗走之後,樂安國便淪落李賢之手,使君若想懲治李賢,不如借刀殺人,讓那袁本初做出頭鳥”。

“淳於瓊雖然也敗了,不過遼東戰事正緊,只怕袁本初不肯抽兵南下”

“前些日子使君不是蒐羅了許多李賢與公孫瓚交易的憑據嗎?不如使人快馬送與袁紹,那袁本初一心平定遼東,絕不會容許李賢這個變數出現”

曹操吸了口氣,“誰也沒想到李賢竟然敢走海路,不過那袁本初也不是傻子,李賢與公孫瓚眉來眼去,他又怎麼會不知道?若想讓他出兵,只怕僅這一點籌碼遠遠不夠”。

“使君卻是忘了,如今北海國有何物產?”

曹操想了半晌,忽而不確定地說道:“鐵甲?”

戲志才擊掌讚道,“不錯,就是鐵甲,北海牟平有鐵礦,這早已不是秘密,只要使君與袁紹相約出兵,事成之後兩家共同瓜分鐵礦,想必袁本初不會拒絕”。

無論是袁紹還是曹操,麾下兵馬雖多,可都面臨實力膨脹過快,軍械裝備不夠精良的問題。

如果能夠攻入牟平,奪得鐵礦,所有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曹操聽得頗為意動,“此計甚妙,只是這一來一回只怕耽擱太多時日,萬一李賢與呂布合兵一處,攻我城池,這又該如何是好?”

戲志才笑道:“使君忘了一個人,有他在,李賢必不能如意”。

曹操不解:“喔?是誰?”

“劉備劉玄德”

曹操恍然,“壽光城一役,劉備必敗,他往何處去卻無人知曉,如何借他之力?”

戲志才志得意滿地笑了起來:“如果我所料不差,劉備必往兗州來”。

曹操也是個聰明人,戲志才這麼一分析他便明白了其中的關竅,“先生的意思是讓我幫襯劉備,用他來牽制李賢?”

“不錯,此為驅狼吞虎之計”

“只是不知劉備所存兵馬幾何,能否抵得住李賢大軍?”

“使君莫憂,劉備麾下關羽、張飛都是難得的猛將,有他們在,足以應對李賢萬餘兵馬”

曹操松了口氣,李賢兵馬總計不過三萬之數,佔據樂安國之後,他肯定要分兵把守,防備袁紹,這樣以來,李賢手中的可用之兵不過兩萬人,如果劉備能牽制一部分,也就不枉曹操拉他一把了。

耗費一些錢糧便能憑添一助力,這樣的好事打這燈籠都難找。

曹操沒有猶豫,當即拍板定奪下來。

此時,北海國內,徐盛正為李賢操練新卒。

兩萬新卒,一旦形成戰力,北海國將再無可懼之人。

李賢難得清閒下來,後院中,李繡娘與孔黎相處的不錯。

孔黎年紀雖小,卻有著一副大婦模樣,而李繡娘自知身份低微,不敢與之爭寵,兩方相處,倒也算其樂融融。

不過,李賢一直想要的大被同眠,卻是一直未能如意。

自從李賢執掌北海國大權之後,糜繯往來都昌的次數就越來越頻繁了。

如果不是估計坊間流言,糜繯甚至打算久居下來。

孔黎、李繡娘養在家中,她們不喜外出,糜繯卻生性好動,一旦李賢空閒,她便纏著李賢,二人肌膚相親,除了魚水之歡之外,能做的不能做的事情都做了。

有時候李賢也想狠狠心,要了糜繯,卻有覺得有些不尊重對方。

都到了這時候了,難道劉備還能搶了過去?

李賢暗自嗤笑,反正糜繯已經成了自己的碗裡肉,早吃晚吃都是自個兒的,如果現在吃,倒是會給人留下一個急色的印象。

再者,孔融亡故不過數月,如果這時候李賢迎親納妾,恐為千夫所指。

位高權重,卻也不是全無顧及,李賢原本出身便不好,如果再不注意收斂,只怕前來報效的人會越來越少。

按照徐庶的提醒,徵得陶謙同意之後,李賢將招賢館設到了下邳城,一旦徐州有良材投靠,招賢館可以為其提供相應的錢糧米粟,以供路途所用。

這等明目張膽挖牆角的行徑,如果換做其他人,早就將人打殺了,了偏偏陶謙欠著李賢恩情,不敢造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揚州的戰事如火如荼,如果不是李典、于禁,徐州兵早已經敗下陣來。

這時候,別說設立幾個招賢館了,便是讓陶謙破財消災,倒也不是什麼難事。

在鬼門關前轉了一圈,陶謙很多事情都已經想開了。

以陶商、陶應的本領,如果將徐州基業交給他們,只會害了他們,可這偌大的家業不給自家兒郎,還能給誰?

之前,陶謙屬意劉備,認為劉玄德頗有仁義之名,他救援孔融,對民甚厚,由他執掌大權,應該不會虧待了陶氏一門,然而,後來,李賢橫空出世,多次出兵救援徐州,於情於理,陶謙都欠著李賢天大的人情。

恰好,孔融死的不明不白,劉備身上也沾了些汙名,陶謙心裡的那杆天枰便不由得往李賢這邊傾斜了一些。

揚州袁術北上窺視的時候,北海國內兵力不多,可李賢還是湊出兩千兵馬相援,所來兵馬不多,然而領兵大將卻是難得的良將,漸漸的,陶謙打定了主意,如果李賢打敗袁紹、劉備、曹操三方聯軍,過些時日便將這徐州交給他!

陶謙身體抱恙,歲數也大了,眼瞅著時日無多,這時候,他麾下的文武將領便有了別樣的心思。

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陶謙待人寬厚,極少打殺責罵,可如果換了另外一個主公,又會有怎樣的境遇?

良臣擇木而息,有不少人開始暗中勾連打算,到底怎樣才能牟取最大的利益。

徐州不必北海國,北海國內孔氏一族根深蒂固,初此之外鮮有幾家傳承久遠的大族,可徐州卻不同了,這裡的陳氏、程氏、曹氏、糜氏都不是個好相與的。

地方上的大小官吏都為這些世家大族所用,如果繼任者不能取得這些大族的支援,只怕政令不出下邳城,而且處處都會受到掣肘。

李賢自然不知道陶謙已經為他準備了一份大禮,這一日,他正摟著繡娘翻雲覆雨。

後世裡學到的那些羞人的招數,李賢一一施展出來,倒是讓繡娘欲仙欲死,討饒不已。

李賢畢竟年輕力壯,每日又堅持鍛鍊,雖然比不得趙雲、太史慈這等猛將,可也是等閒三五人近不得身的水準,偏偏繡娘又敏感的很,由她一人侍寢,李賢極難盡興。

“李郎,若是在外頭有相中的姑娘,不如就收了罷,孔家娘子也是大度的,不會與你計較”

李賢心中得意,封建社會就是好啊,三妻四妾都不多,不過,他知道女人心海底針,萬一對方心口不一,自己興沖沖地應諾下來,那豈不是傷了伊人心,當然了,該坦誠的還是要坦誠,不然顯得不夠磊落:“我與糜繯的事情你也知道,等糜氏定下日子,我便娶了她,除此之外,我心中再沒有旁人了”。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李郎便是多納幾人也不妨事”

李賢打了個哈哈,沒有接話。

兩個婆娘如魚得水,三個婆娘只怕就要有些矛盾了,要是再多,這後宅只怕永無寧日。(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神級進化:從田園犬開始我有一畝仙田我真的會武術獵人之武術家武術巨星LOL:這個上單太強了開局獎勵滿級金光咒橫掃妖魔:開局獲得一本金光咒我的模板真的是中鋒末世建城:從避難所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