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三國之亂臣賊子->章節

第二百六十九章 亡羊補牢猶未晚矣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兗州的流民一路上受盡了白眼,天寒地凍,體弱多病者都已經凍斃在道路兩側,即便是僥倖存活的那些由於缺衣少糧的緣故也奄奄一息。

如果不是心中存有希望,苟延殘喘的流民們早就邁不動腳步了。

臨近劇縣邊界的時候,流民們聽到一陣銅鑼聲響起。

“鐺鐺鐺”

“都尉大人在十里開外設了粥場,諸位父老鄉親可以自取之”

“鐺鐺鐺”

“都尉有令,今日粥湯不收一文錢”

“鐺鐺鐺”

“都尉有令,入我劇縣須得遵我號令,不從者,殺無赦”

……

嗓門奇大的軍卒守在各個路口,將李賢草草制定的各項規定念了出來。

聽聞可以喝到免費的米粥,流民們俱是大喜過望,至於後面的幾個殺字,倉促間並沒有人往心裡記。

一路行來,各地的官府豪族對他們畏之如虎,從來沒有人給過他們好臉色,而對於李賢,百姓們都是道聽途說,從未謀面。

不少人甚至絕望起來,若是李都尉在劇縣不肯賑濟流民的話,那又該如何是好?

堪堪臨濟邊界的時候,兗州百姓甚至有一種未知的恐懼感,到了劇縣,等待大家的會是什麼?

第一波抵達劇縣的流民有四百人,他們離開兗州的時候,村內滿打滿算有七百人,可一路行來,卻折損了大半鄉民。

當初,是族內的族長一力促成了舉村遷徙的舉措,沿途間傷亡了那麼多的族人,如果李賢對他們見死不救,方姓族長已經決定要自戮謝罪了。

好在李賢李都尉有著一顆“仁義”之心,竟然真的願意賑濟流民。

香噴噴的粥湯就在幾百步開外,方家村的鄉民們甚至聞到了濃郁的米香。

“咕嚕嚕”,餓了許久的肚子急劇地叫喚起來。

鄉民們快速邁動腳步,就要撲向粥場。

誰曾想,半道上突然湧出一隊軍卒,他們手持利刃,嘴裡道:“兗州的父老鄉親聽好了,若想領取粥湯,須得遵守秩序,不可亂了次序”。

鄉民們你看看我,我望望你,都不明白這夥軍卒是什麼意思。

這時候,方姓族長踱了出來:“敢問差爺,何為秩序?小民餓了一路,若是有失禮之處,還請勿怪”。

為首的一名軍校對著方姓族長微微頜首,道:“你是主事的?”

“小民是這幾百口方家村民的族長”

“嗯,這秩序嘛,就是排隊取粥的意思,都尉定下這規定,是為了讓每個人都能領到粥吃,不必擔心青皮無賴!”

方幽連連頜首,道:“都尉思慮周全,小民明白了”。

說罷,方幽便說道:“讓婦孺上前領粥,壯年勞力其後”。

有了吃食,流民便有了存活下去的希望,尚未見到之前,方幽在族人中受到了不少非議,可此番,李賢願意設下粥場賑濟流民,這就說明方幽定下的遷徙之策是行之有效的。

方幽在族中的地位重新得到了鞏固。

族長發話,村中的婦孺便遲疑地往前行進,其後,成年壯丁雖然面帶菜色,卻也無人反駁。

兩側的東萊軍卒看到這一幕之後很是欣慰,到了這時候,方幽依舊能夠約束族人,這說明他自身有不小的威望,見了米粥之後,能夠剋制慾望,讓身體虛弱,最需要吃食的婦孺先行,這又說明對方有著一顆“秉公”之心,這樣的人物,為首軍校暗暗地記在了心中。

之前,李賢已經吩咐過,如果有青皮無賴滋事生非,不遵號令,可當場擊殺!

一眾軍卒已經磨刀霍霍,沒曾想,遇到的第一波流民竟然頗守規矩。

幾百步的距離不知道行了多久,一名身材瘦削的女子踱到煮粥的大鍋之前。

一名軍卒盛了一碗厚實的米粥,遞給了女子,嘴裡道:“慢些喝,都尉吩咐過,大人可以喝兩碗,車輪一下的孩子一碗”。

捧著熱騰騰的粥水,女子眼淚滴落到碗中,她千恩萬謝,當時捧著米粥便行到了一旁。

有了第一個,後面的百姓很快就按照順序領到了各自的粥湯。

一旁,都尉府的文吏記下了吃粥的人物數量,等到眾人全部吃完過後,他敲了一擊銅鑼,道:“誰是主事的,過來一趟”。

方幽剛剛把米粥吞下肚子,他抹淨嘴角,一路小跑著來到文吏跟前,“不知大人有何吩咐?”

“你族中有男丁兩百八十一人,女丁一百三十二人,其中,孩童八十人,老者十三人,對否?”

族人的數量方幽早已經銘記於心,聞言之後,他連連頜首,道:“不錯,正是如此”。

“嗯,不知道你們有何打算?”

作何打算?方幽被問的愣神。

是呀,原本在遷徙的路上,所有人都把劇縣當成了終點站。

可現在,到了劇縣,李都尉也肯仗施援手,可鄉民們卻不可能一直白吃白喝的。

就算李都尉家大業大,也撐不住這種吃法呀。

可是,鄉民們又能做什麼呢?

“實不相瞞,我等並無打算”,方幽幾乎是漲紅著臉,才說出這句話。

記錄的文吏卻也不惱,他說道:“嗯,你們是短暫停留,還是打算常駐?”

方幽饒有興致:“短駐如何,常駐又有什麼說法?”

文吏很有耐心,嘴裡道:“如果只是短駐,過了明日午時,這粥場便不再歡迎你們了,你們需要自謀生路”。

方幽急切地問道:“常駐呢?”

“若是常駐的話,只要用心幹活,保管缺不了你們的吃食!”

“啊,還有這等好事,常駐,常駐!”孰優孰劣一目瞭然,方幽生怕對方反悔,急忙應諾下來。

“那好,如果是常駐的話,你們須得遵從號令”

“那是自然!”

“嗯,如果你們願意,從今日起便聽從國功曹指揮,他會告訴你們怎麼做”。

國功曹也就是國淵,他對芝麻綠豆大的官職不以為意,只要能夠幫到百姓,便是一介白丁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此番,聽到文吏吩咐,方幽連連頜首,道:“願意,願意,只要能給一口吃食,讓大家夥兒活下去,便是為都尉做牛做馬也願意!”

國淵籲了口氣,道:“老丈不必如此,李都尉也不會讓你們做牛做馬,這城外天寒地凍的,要想熬過冬季,大家夥兒須得建所容身的房子”。

方幽松了口氣,道:“這是題中之義,國功曹還有什麼吩咐,不妨一併說出來”。

“其他的事情還等把房子建出來之後再說吧”

“喏!”

有了方家村的鄉民作為榜樣,後續的流民很快就學會了排隊取粥,期間,曾有青皮肆意妄為,試圖搶奪他人的米粥,被東萊軍卒發現之後,抽刀斬殺於現場。

噴出老遠的血液告訴所有人,李賢手中也有刀槍,誰若是忤逆了他,很有可能橫屍當場。

當然了,對於青皮的死去,鄉民們非但沒有任何同情之意,反而覺得軍卒殺的大快人心。

流民輾轉遷徙期間,青皮們仗著有一把子氣力,很是奪了不少米粟。

如今,惡人自有惡人磨,軍卒一刀斬了青皮之後,反而贏得不少鄉民的好感。

強取豪奪的青皮死有餘辜,不過,他們的死去也使得百姓們意識到,萬事須得小心,不然的話,誰也不知道會不會被斬殺當場。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國淵知道殺雞儆猴有時候會過猶不及,他見眾人神情有異,嘴裡便說道:“大家夥兒放心,只要你們遵從號令,絕不會有人動你們一根汗毛,這一點我在此保證!”

鄉民將信將疑。

為了增加可信度,國淵只得扯起李賢的虎皮,道:“李賢李都尉已經讓我全權負責流民安置事宜,你們只要賣力幹活,其他時候儘管把心放到肚子裡去”。

“喏!”

說罷,國淵便掏出軍牌,道:“這是都尉給我令牌,有了它,軍卒也得賣我幾分顏面”。

短暫的接觸下來,國淵的處事風格讓人大為感動。

看得出,國淵是真的為民著想,願意為流民做實事的人物。

聽聞國淵便是流民的主事者,眾人都是大喜過望,他們紛紛表示願意聽從國淵的號令。

沒了後顧之憂,鄉民們幹起活來更加賣力。

在流民齊心合力的勞作下,一棵棵樹木從山中運了出來。

簡單的加工處理過後,流民們用木材建起了房舍。

人多力量大,沒多久,一排房舍就有了大致的輪廓。

間或有流民加入其中,剛開始,國淵一個人還可以照應的過來。

等到後來人丁增多之後,連管寧加入其中都有些忙不過來。

期間,對於兢兢業業、吃苦耐勞的鄉民,國淵都使人記了下來,而針對偷奸耍滑之輩,第一次口頭警告,第二次就驅逐出去了。

在這寒冬臘月的日子裡,淨身出戶,等於被判了死刑、

在李賢的經營下,劇縣已經成為流民的大本營,這裡有著嚴格的人丁管理制度。

一旦發現外來者,村堡內的流民便會示警。

若是走投無路的尋常百姓也就罷了,鄉民憐其可憐,說不定會給些吃食,可對於被驅逐出來的貨色,沒有人會在意他們的死活。

劇縣臨近樂安國、兗州的地方有著大片的荒地,這一次,李賢打算用他們來屯田。

冬耕的季節已經過去了,不過這並不妨礙流民們翻墾土地。

今年把土地翻起來凍著,來年種上莊稼之後多數都能有個好收成。

建立起足夠的房舍之後,國淵便帶著流民開墾荒地,挖掘溝渠。

李賢建造的大水車國淵已經見識過了,在這偏離河流較遠的地方,水車的重要性毋容置疑。

在國淵看來,李賢想出的這以工代賑的方式很是妥當,即解決了流民空閒勞動力的問題,又不至於荒廢了土地。

半個月的時間過去,國淵麾下已經有流民六千人,按照村落,國淵將其分成六個屯,每屯一千人,設屯長一人。

往日裡,屯長便負責流民的日常管理工作。

六個民屯對外號稱流民營,營房建造在距離劇縣縣城三十裡開外的地方。

往北便是開墾出來的大片土地。

流民營外的高杆上,幾個血淋淋的人頭正吊在那裡,他們全都是圖謀不軌,或者是意圖恃強凌弱、奸銀婦女的惡棍無賴。

將頭顱懸在木杆上,有震懾宵小的作用。

剛開始,李賢把流民營的相應事宜交給國淵,眾人還抱著看好戲的態度,他們不認為一個書生能夠把這種繁瑣的事情做好。

可一個月的時間過去,國淵將流民營的事情處理的井井有條,這頓時使人刮目相看。

男丁出外勞作,體力不足的婦孺也沒有閒著,按照李賢的吩咐,國淵交給他們一項工作:縫製軍服、軍襖。

漢末年間可沒有機械化流水線,軍卒身上的號衣都需要一針一線的縫製出來。

正巧,奔赴遼東換置馬匹、皮毛、鐵礦的徐盛已經回到了劇縣。

風塵僕僕的徐盛滿載而歸,他非但帶來了兩百匹戰馬,還帶來了大量的物資,數百斤重的皮毛就是其中的一項。

天寒地凍的日子裡,皮毛縫製的衣物最能禦寒,李賢有心為麾下軍將們裝備這種皮襖。

讓別人做的話,還要花費銀錢,可讓流民營來做,就完全不需要客氣了。

想到這裡,李賢便將動物的皮毛交給國淵,讓國淵轉交給流民,完成加工製作。

每日裡,流民營中都是一副熱火朝天,幹勁十足的景象,為之付出的代價便是:劇縣的糧秣很快就要告罄了。

為了維持流民最基本的食物要求,李賢動用了劇縣的軍糧。

一開始,周東昌便警告李賢,如果不想想辦法,軍糧很快就會見底。

老百姓沒了糧秣吃食都會生出逃難的想法,軍卒要是沒了食物,他們又會怎樣?

直到這時候,李賢才意識到之前自己作出置換糧秣的舉措有些過於草率了。

越是兵荒馬亂的年月,糧秣越是值錢。

真正被強敵圍城的時候,金銀如同砂石一般,毫無用處,唯有實打實的糧秣才可以活人性命。

許久無戰事的北海國雖然也積攢了不少糧秣,可卻也沒有肆意揮霍的道理。

想到這裡,李賢決定改變方針政策。

以後的軍械買賣都須得用糧秣來置換,不然的話,一概不許。

與此同時,李賢打算暫緩與公孫瓚的米糧交易。

反正有了那二十大船的糧秣,已經足夠公孫瓚度過這個寒冬了。

至於袁紹,想必他不會在這不利於大軍出行的日子裡強行出兵。

春暖花開的時候才是軍卒征戰廝殺的最好季節,冬季,正是休養生息的大好時機。

兗州,呂布依舊在橫徵暴斂,哪怕治下的百姓十室九空,他依舊沒有收斂的意思。

這時候,陳宮連出言提醒的興趣都沒有了。

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在陳宮看來,呂布的敗亡只是時間道理。

呂布在兗州越是不得民心,百姓們便越會想念曹操的好處。

一動一靜間,局勢便漸漸往有利於曹操的方向發展了。

下鄄城中,曹操在整兵備戰,他誓要一雪前恥。

接連敗給李賢、呂布,曹操在軍中的威望已經岌岌可危,他迫切需要一場大勝來挽回軍心士氣。

不過,曹操雖然避在城中不曾出戰,可城外發生的事情他卻瞭如指掌。

尤其對於呂布的一舉一動,曹操更是大為關注。

兗州百姓迫於無奈,四處遷徙的訊息,曹操早已經聽說了。

雖說此舉對曹操暫時有利,可從長遠來看,呂布等於把原本屬於曹操麾下的子民趕到了北海國去。

北海國內有曹操深深痛恨的李賢李維中!

如果可能,曹操不願意有一名兗州百姓流落在外。

可城內糧秣有限,城池的空間也有限制,曹操不可能來者不拒。

這樣以來,曹操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百姓直往北海國而去。

後來,有人給曹操出了個主意,他認為流民趕赴北海國已經不可阻攔,那便放任自流。

北海國的糧秣總歸是有限的,流民吃的越多,留給李賢使用的軍糧便越少……

在目光短淺之輩看來,流民除了消耗糧秣之外別無用處。

曹操雖然覺得這理由有些過於牽強,可思來想去,在解決呂布這個大敵之前,也確實沒有其他的辦法,於是,他便不再去糾結百姓遷徙的事情。

此時,百里開外,劉備的兵馬在與高順的陷陣營交手過後便不再多做滯留,他帶著充裕的戰利品回到了樂安國。

有了在兗州搶奪的米粟、財貨,劉備足以過一個豐腴的肥年了。

揚州郡,雀佔鷹巢的袁術漸漸緩過勁來,他時時刻刻都打算報復曹操,只是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罷了。

聽聞呂布奪了曹操的兗州之後,袁術大喜過望,他頓時有一種豁然開朗,念頭通達的感覺。

如果不是曹操,袁術坐擁幾十萬兵馬,治下千里之地,又怎麼會淪落到淮南來?

在袁術麾下,有勇有謀的孫策嶄露頭角,成為淮南軍中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神級進化:從田園犬開始我有一畝仙田我真的會武術獵人之武術家武術巨星LOL:這個上單太強了開局獎勵滿級金光咒橫掃妖魔:開局獲得一本金光咒我的模板真的是中鋒末世建城:從避難所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