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三國之亂臣賊子->章節

第二百二十一章 榮升都尉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糜繯離去之後,李賢久久未能入睡。

在軍營中待了兩個多月的功夫,早就苦悶不已。

這時候又沒有手機電腦,連解悶的讀物都沒有,黑燈瞎火的除了胡思亂想還能幹啥。

其實,如今適才進入營帳的不是糜繯,而是其他的什麼女子,只要身家清白,說不定李賢犯了錯誤。

這也得怪李賢表現的太淡然了,如果他顯露出好色的一面,他麾下早就有溜鬚拍馬的傢伙去為他物色美女了。

只可惜,李賢一直把自己偽裝的道貌岸然,騙過了他麾下的所有人。

外人甚至開始傳言,說李使君寵愛嬌妻,所以從不在外面沾花惹草。

能文能武,對妻子又從一而終,這簡直是所有待閨少女的夢中情人。

漢朝這時候民風淳樸,少男少女都可以相互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

好幾次,李賢麾下的衛卒都攔下了意圖示愛的女子。

剛開始,李賢還不知道那些年輕貌美的女子要做什麼,後來問詢過後才明白,這就是後世裡的“追星族”呀。

身為郡國之內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李賢自然不能表現的太過急色。

明明想要,卻又不敢宣之於口,實在是難受的很。

李賢甚至有些羨慕那些風評不好的惡霸、貪官,最起碼,他們可以隨心所欲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必像他現在這樣,委屈自己,苦苦硬挨。

做小人易,做君子難!

如果可以,李賢要做真小人,而不是偽君子!

從一介鹽丁成長到郡國長史,對於北海郡內的豪族來說,李賢就是個香餑餑,是最理想不過的金龜婿,雖說正妻的位置已經被孔融捷足先登,讓孔氏族人霸佔了,可若是能夠與李賢結親,便是退而求其次,讓自家女子做個妾,卻也並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李賢北征樂安國之前,不少人就試探李賢的口風,試圖送女上門。

李賢沒有照盤全收,他是有需求,但不是來者不拒,節操這種東西,有的時候還是殘存一些的。

這次,之所以有些飢不擇食,實在是因為一個人待的久了,有些寂寞難耐。

糜嬛離開之後,李賢怕這妮子惱怒之下獨立離營,急忙吩咐下去,派人跟了過去。

等到確定糜嬛並沒有離開,而是入營睡下之後,李賢方才放寬心。

饒是如此,李賢還是不敢有絲毫大意,他再三叮囑,一定要確保糜嬛的安全。

衛卒們知道李賢與糜嬛相交莫逆,也都沒有多想。

安排妥當之後,不知道又輾轉反側了多少次,李賢方才昏昏睡去。

夢中,李賢好像與一個酷似糜繯模樣的女子大戰了三百回合,其中暢快自不必說,只不過翌日一早,李賢不得不自己動手淨身,換了貼身褥衣。

用過早飯之後,糜繯依舊是那副男裝的樣子,只不過她並沒有像往日那般湊到李賢身邊,而是隔著老遠,冷冷地盯著李賢。

其他人不知道李賢與糜三公子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卻也不敢妄加猜測。

不過,若不是李賢娶妻在先,說不定會有人編篡出他有龍陽之好的說法。

就這麼行了三日的功夫,李賢一行人終於回到平昌城。

與十日之前劍拔弩張的氛圍截然不同,向南的城門大開著,護城的衛卒笑著打趣,李賢率領軍門進入百步之內,這些城卒依舊不曾發覺。

李賢火往上湧,他才走了沒幾日,平昌城就成了這副模樣。

太史慈呢?胡庸、周倉他們呢?

這要是徐州軍摸過來,就算有十個平昌城也丟了。

距離城門不過幾十步遠的時候,衛卒終於發現了不妥。

“啊呔,來者何人!”陡然見到黑壓壓的人群,衛卒臉色一變,可看清楚旗幟上北海軍的花紋之後,他又換了副表情,道:“不知道是哪位將軍駕臨?”

打馬立在城門口,李賢陰沉著臉,道:“讓你家將軍出來見我”。

那衛卒瞥了瞥李賢的裝束,又看了看李賢的旗幟,當即恍然,道:“原來是李長史!小的有眼無珠,李長史莫怪”。

“行了,不要廢話了,去喚你家將軍過來”

“喏!”確認李賢的身份之後,衛卒不敢怠慢,急忙一路小跑往城內躥去。

沒多久,一個白胖的軍漢騎著高頭大馬,晃晃悠悠地來到了李賢身前。

“下官該死,不知長史駕到,未能遠迎,還請長史莫怪”,軍將費力地翻身下馬,躬身作揖,狀似恭謹。

李賢冷哼一聲,道:“你是何人?”

“下官乃平昌縣尉”

“喔?為何我離去之前沒聽說過城內還有個縣尉?”

“不瞞長史,下官走馬上任不過三日”

感情是個新上任的官兒,怪不得瞧著面生的很,李賢強忍住心頭的不滿,道:“太史慈何在?東萊軍何在?”

面對李賢這等兇名在外的大將,平昌縣尉不敢有絲毫託大:“回稟長史,孔國相為顯示我北海國的善意,下令將大軍調撥到了十里開外的地方”。

“徐州軍呢?”

“據說也後退了十里”

“已經達成盟約了嗎?”

“尚未達成,據說還在商討細則”

李賢深深地往城內望了一眼,道:“派個人在前頭為我帶路,我要回營”。

昌平縣尉不敢怠慢,急忙應諾。

在嚮導的指引下,沒多久,李賢便看到了東萊軍的旗幟。

隔著老遠,示警的衛卒便吹響了號角,營中一時間旗幟抖動。

這裡的警覺性還是蠻高的,李賢稍稍去了幾分火氣。

咚咚咚,鼓聲響起,一隊隊軍卒緊急集合。

黑壓壓的兩千人馬已經可以影響到軍營的安全了,東萊軍不敢怠慢。

噠噠噠,沒多久,周倉、胡庸等人打馬出營。

為防誤傷,李賢使人打出了自己的將旗。

高高飄揚的將旗醒目無比,營中瞭望臺上的軍卒看罷之後急忙叫道:“莫慌,是李使君回營了”。

“李使君回營了”

周倉與胡庸面露喜色,等了這麼久,李賢終於回來了。

李賢在的時候,眾人還不覺得有什麼,可李賢不在的這些時日,各營人馬雖然依舊各司其職,但是,大軍在面臨孔融調令的時候束手無策。

有心扛令不遵,又怕讓李賢為難,無奈之下,東萊軍只好與北海軍一道後撤十里。

這時候,北海國與徐州軍議和的使者想必已經達成了和解的意向。

胡庸懶得動腦,他見了李賢,第一句話便是:“主公,你可回來了!”

“嗯,我要是再不回來,只怕連平昌城丟了都不知道”

“平昌城丟了?”

李賢哼了一聲,道:“沒有,還在我北海國治下,只是城防鬆懈的很,在我看來,若是徐州軍有心發難,無需吹灰之力便可以將其攻下”。

平昌城內的大致情況徐盛都已經聽說了,所以他比較明白李賢的想法。

斟酌一番說辭之後,徐盛緩緩道來:“國相不知道聽信了誰的讒言,一心想跟徐州重歸於好,調令一下,我等別無選擇”。

“實在是荒謬至極,太史慈呢?”

“我在這裡”,聽到東萊軍這邊起了變故,太史慈不敢怠慢,急沖沖便趕了過來,哪曾想,正好遇見了李賢。

李賢一夾馬腹,來到太史慈馬前,道:“子義認為徐州是真心求和還是假意求和?”

“陶謙與陶應不同,據說他已經時日無多,在這種時候,他實在沒有必要拿自己的一世英名來設圈套,對他來說,確保徐州無事便可以了”

太史慈這麼一解釋,李賢覺得也是這個理兒,歷史上,陶謙可是把徐州交到了劉備手中。

其中,劉備到底使了什麼詭計,李賢不清楚,但想來,這時候的陶謙應該不是一個食言而肥的傢伙。

像袁紹、袁術、孔融、陶謙這樣世家大族出身的豪強,他們不屑於用謊言來取勝,他們寧願做一個偽君子,也要愛護自己的名聲。

唯一的例外就是曹****,此人可以喊出“寧可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是個十足的真小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如果對手的曹操,李賢可能要擔心他出爾反爾,使得緩兵之計,可對陶謙,好像真的沒有擔憂的必要。

不過,該做的姿態還是要做的。

“無論如何,平昌城的防守都不應該大意成那個樣子,我得上奏國相,請他妥善處理此事”

昌平是北海國的橋頭堡,它若是失陷敵手,偌大的北海國就完全陷入了被動。

李賢如此煩躁,徐盛頗為理解。

“使君,要不然我們增派些兵馬過去,外人問起來,就說是入城休整?”

這麼做,很容易引起孔融的不滿。

李賢思量再三之後,還是決定不管閒事。

昌平若了丟了,日後再奪回去便是。

可若是在孔融面前留下壞印象,日後想要補救可就困難了。

想到這裡,李賢問道:“子義認為如何?”

面對李賢,太史慈漲紅了臉,道:“此事怕是不妥”。

胡庸正要反駁,卻聽李賢說道:“喔?如何不妥?”

“眼下北海正與徐州商討議和之事,如果因為兵馬調動的原因,毀了議和大事,那你我便成了北海國的罪人”

這一頂大帽子扣下來可不是等閒人能夠消受得起的。

即便是大大咧咧的胡庸都有些無言以對。

畢竟,相對於勞民傷財的戰爭,和平才是等閒百姓最期盼的。

李賢不是個戰爭狂人,陶謙的徐州又不像曹操、袁紹那般非戰不可,但凡有一絲不戰的可能,誰也不想把大股主力擺放在這裡。

萬一這時候曹軍趁隙攻來,那又該如何是好?

北海國位處邊陲,四面樹敵可不是上策。

若是曹操、袁紹、陶謙三方人馬齊齊攻來,就算李賢有通天之能也絕對招架不住。

想到這裡,李賢微微頜首,道:“子義的意思我明白,孔國相自有他的考慮,你我做好本分便是了”。

太史慈松了口氣,如果不是他從中說和,東萊軍絕不會順當地撤離平昌城,但是,東萊軍畢竟是李賢的兵馬,未經李賢許可,大軍便後撤十里,若是換了斤斤計較的其他人,絕對不會與他善罷甘休。

現在,李賢如此善解人意,很是令人感動。

“維中!”

李賢笑道:“子義就莫要多言了,來來來,你們看看,我在介亭新招了一千五百名軍卒,你們瞧著如何?”

這時候,介亭軍卒們努力挺起腰桿,他們雖未經過訓練,可那股精氣神卻是令人眼前一亮。

太史慈打馬繞著軍陣轉了一圈兒,嘴裡道:“都是璞玉之才,都說維中領兵打仗有一套,在我看來,這遴選兵員,識人善任的本事才是首屈一指的!”

人人都喜歡好話,李賢當然也不例外。

太史慈是誰呀,能與孫堅大戰幾百個回合的猛將,能得他一句稱讚,感覺自然不同凡響。

李賢心情大好,他說道:“胡庸、周倉、徐盛,你們都聽見了吧?兵可都是好兵,人數只有一千五百人,你們之間該怎麼分配,自己拿個章程吧!”

胡庸當即咧嘴笑道:“我要三百人!”

周倉翻了個白眼,“據我所知,背矛士只缺額兩百人”。

胡庸反駁道:“背嵬軍又缺多少?沒看人家徐盛徐文向還沒有開口嗎?我們兩個在這裡吵個什麼!”

徐盛原本想坐山觀虎鬥,哪曾想胡庸竟然開了竅,眼見無法抽身,他只好乾咳道:“這樣吧,背矛士二百六十人,其餘人馬,我與背嵬軍平分,如此可好?”

胡庸雖然不樂意,卻也知道這是折衷的選擇,“好吧,我沒有異議,你呢,周元福?”

“就這麼定了吧”

脾氣暴躁的胡庸跟周倉竟然沒有打起來,這讓李賢頗為意外,他笑道:“妥了?”

三人異口同聲,“妥了”。

“營中的降軍還在?”

“都在,使君還是早些把他們處理了吧,省的白白浪費口糧”

李賢笑罵道:“胡庸你個殺才,什麼時候也知道節省糧秣了?”

胡庸乾笑不已,道:“我這不是為主公你考慮嘛,糧秣來之不易,且食且珍惜”。

“滾犢子,鹹吃蘿蔔淡操心,我留下他們自然有留下他們的用處,郡府的批文可曾下來了?”

徐庶這時候從袖中摸出布帛,道:“國相已經同意了使君擴軍的請求,與此同時,犒賞也已經下達了”。

“喔?這麼快?”

“長史如今已經是北海國都尉了,俸比兩千石!”

都尉可是位居郡丞、長史之上,僅次於國相的職位。

與長史不同,都尉是執掌郡國內軍事大權的官員,對轄境內的所有軍隊都有管轄權。

換句話說,如今,太史慈也成了李賢的手下。

李賢聽聞之後很是驚異,他沒想到孔融竟然這麼捨得。

要知道,自打中興建武六年起,內地郡國便逐漸取消了都尉的職務,只在偏遠的邊陲留存。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如果郡國內出現緊急情況,國相是有權利奏請設立都尉的。

眼下,為了安撫李賢,孔融就丟擲了這大大的餡餅。

李賢自然無可選擇,只能笑吟吟地應諾下來。

李賢往下,人人皆有封賞,太史慈得了長史的位置,算是頂了李賢的職位,胡庸、周倉、徐盛都有了校尉的官職,算是真正登記造冊的官吏了。

下面的普通軍卒賞賜多以金銀為主,與李賢發放的犒賞相比,雖然寒酸的很,卻也是聊勝於無,多多益善。

當天下午,徐州與北海國締結盟約,應諾互不攻伐。不過,盟約要傳回都昌、徐州,蓋上雙方主管的印璽才算生效。

訊息傳來,李賢松了口氣。

軍卒們南征北戰了這麼久,一直緊繃著弓弦,如今,好不容易得了空閒,李賢也不願再做惡人。

夜裡,李賢一聲令下,取消了禁酒令。

許久未曾飲酒的軍卒們放浪形骸,開懷暢飲。

若不是李賢酒量極佳,險些被麾下的部將灌醉。

糜繯也不知道發了什麼瘋,自顧自地喝起了酒。

一碗接著一碗,看得李賢心頭急跳。

這幾日,李賢腆著臉卻跟糜繯搭訕,對方一直不屑一顧。

如今,看著糜繯賭氣的模樣,李賢是在狠不下心,只得踱到她跟前,道:“不要再喝了”。

糜繯翻了個白眼,道:“關你屁事?”

“要是被你兄長看到你這副模樣,怕是要把你綁回家去”

“誰敢!”

“好了,我的大小姐,你要如何才能不喝酒?”

糜繯放下酒碗,惡趣味上來,道:“你喝”。

李賢已經喝了六碗酒水,這時候走起路來肚子都一晃一晃的。

有心一口回絕,可目光觸及到糜繯的眼眸,李賢當即無力起來,道:“好,一言為定!”

糜繯眼睛亮了起來:“一言為定!”

“我喝!”話音剛落,李賢便奪過糜繯的酒碗,一飲而盡。

糜繯沒想到這廝竟然用了自己的碗,可恨!自己剛才還在用呢!

有心斥罵出聲,可看到對方那無辜的模樣,糜繯又狠不下心來,只得發狠道:“再來!”

“咕咕咕”,又是一碗就水下肚。

“還行嗎?”

“男人不能說不行!”

“還要?”

“要!”

“要不要?”

“要!”

“算了吧?”

“別他娘的廢話,讓你倒你就倒!”

說來也怪,聽到李賢粗俗的語言,糜繯非但沒有生氣,反而有種異樣的情緒衍生出來。

“喝,喝死你!”

咕嚕嚕,李賢又喝下一碗,抹淨嘴唇之後,他大著舌頭說道:“不是你要我喝的嗎?”

“呸!你怎麼這麼聽話?”(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神級進化:從田園犬開始我有一畝仙田我真的會武術獵人之武術家武術巨星LOL:這個上單太強了開局獎勵滿級金光咒橫掃妖魔:開局獲得一本金光咒我的模板真的是中鋒末世建城:從避難所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