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三國之亂臣賊子->章節

第二百零五章 相繼退兵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徐盛、周倉、胡庸都已經加入了戰團,他們率部浴血奮戰,戰況極為慘烈。

城頭,李賢躍躍欲試,他也想身先士卒,與敵廝殺。

不過,徐庶一句話就打消了李賢的念頭:“使君欲逞匹夫之勇乎?”

李賢訕訕一笑,再不敢言。

與自幼習武的將領比起來,李賢完全是野路子出身,之前一直未曾落敗,不過是沒有遇上真正的對手罷了。

這一次,城下的夏侯淵可不是無名小卒,他可是官至徵西將軍,封爵博昌侯的猛人。

遇上這樣一個狠角色,李賢能夠堅持幾個回合還是個未知數。

兩軍廝殺最為激烈的地方,夏侯淵使著一柄熟鐵長刀,他以一敵三,依舊不曾落敗,甚至還有閒暇觀察戰局的發展。

周倉與徐盛、胡庸都曾試圖前來攔阻,卻都被自己面前的曹軍死死地糾纏住了。

短時間之內,夏侯淵依舊所向披靡。

李賢身邊,一直不發一言的趙雲忽然抱拳請纓,道:“使君,讓我去會一會這夏侯淵吧”。

趙子龍大戰夏侯淵?

這情景似乎只在三國殺的遊戲中出現過。

李賢強忍住心頭的激動,嘴裡道:“也罷,子龍務必多加小心”。

“喏!”

拜別李賢之後,趙子龍健步如飛,他持槍直取夏侯淵。

從城樓到夏侯淵的位置足足有兩百步,途間,擠滿了敵我雙方的軍卒。

如果是李賢,只能用蠻力殺出一條血路,可那樣以來,損耗太大的他在面對夏侯淵的時候肯定要吃大虧。

趙雲就不同了,在李賢欽佩的目光中,他不知道使了什麼法子,總是能險之又險地從人群之間穿過,偏偏士卒們還一無所覺!

凌波微步?移形換位?看慣了武俠小說的李賢大為驚異,若不是顧及徐庶就在身旁,說不定他就要叫出聲來。

沒過多久,趙雲便迎上了夏侯淵。

“鏗鏗”甫一接觸,夏侯淵便知道自己遇上了勁敵。

“來將通名,我夏侯淵刀下不斬無名之輩”

趙雲惜字如金,道:“常山趙子龍”。

“趙子龍?吃我一刀!”

趙雲眸中精光一閃,他不退反進,手中的鐵槍狠辣地擊到了刀背上。

“鏗!”陡然受此一擊,刀勢頓時為之一變,夏侯淵虎口發麻,心道,賊子好大的力氣。

夏侯淵衝殺了這麼久,一身氣力早已經去了一小半,而趙雲就不同了,未曾上陣廝殺的他依舊保持著十成的戰力。

幾十個回合下來,夏侯淵額生冷汗,趙子龍的勇猛之處大大出乎意料。

原本打算速戰速決,哪曾想,竟然碰上一個硬茬。

如果是全盛時期的夏侯淵,他有把握跟趙雲拼個旗鼓相當,可現在,氣力消耗過大,夏侯淵漸漸有些力不從心。

照這樣的態勢發展下去,夏侯淵落敗是早晚的事情。

不遠處,幾十名曹軍精銳正竭力廝殺,他們試圖前來護住夏侯淵。

夏侯淵一人的生死存亡在很大程度上關係到兩萬名曹軍的前途。

若是夏侯淵勝了,曹軍上下自然皆大歡喜,可若是夏侯淵技不如人,慘死當場,沒了主將指揮的曹軍必定會成為一盤散沙,就算今日僥倖存活下來,可誰也不知道,曹孟德會不會秋後算賬!

無論如何,夏侯淵都不能死!

湧入城中的曹軍士卒銳氣正盛,他們絕不會眼睜睜看著夏侯淵慘死當場。

趙雲心無旁騖,一心對付夏侯淵。

忽而,東萊軍的後陣傳來一陣歡呼聲,卻是徐和麾下的兵馬趕到了。

援軍抵達,東萊軍卒士氣大振,他們在徐盛、周倉的統領下發起了兇狠的反擊。

曹軍最為勇猛的大將夏侯淵已經被趙雲死死纏住,其餘的裨將壓根不是周倉、徐盛的對手。

戰局漸漸地開始往有利於東萊軍的方向發展了。

徐和麾下的七千人馬卯足了力氣,一門心思要一雪前恥,自然拼的格外兇狠。

相對而言,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被東萊軍卒死死地擋住了這麼久,曹軍的士氣早就衰退了不少,眼下,徐和援軍抵達,他們的士氣又是一落千丈。

軍無戰心,難以久戰。

隨著時間的流逝,徐和的兵馬開始佔據上風。

夏侯淵急的心慌意亂,入城的曹軍將領在徐盛等人的斬殺下死傷過半,眼瞅著曹軍就要落入群龍無首的局面,可偏偏身為一軍主將的夏侯淵卻分身乏術。

“啊呀呀!”

夏侯淵越是急躁,趙雲的招數就越是平穩。

又對拼了近百個回合,趙雲依舊面不改色,看夏侯淵卻漲紅了臉,斗大的汗珠從他的額頭落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看模樣,夏侯淵很快就要因為體力不支的緣故落敗了。

這時候,城中的守軍開始了大反攻。

入城的四千名曹軍節節後退,唯有夏侯淵的親衛在竭力抵擋著東萊軍的衝擊,試圖護住自家主將的兩翼。

大好局勢毀於一旦,夏侯淵心急如焚,手中刀勢一滯,頓時露出一個破綻。

趙雲見縫插針,一槍刺去。

“噗哧”,鋒利的槍頭刺穿了夏侯淵的胸甲,在其右胸處刺出了一個拇指大小的傷口。

血從甲衣中流出,渾身上下的力氣在快速的消退著。

夏侯淵知道,自己敗了!

趙雲一招得手,當即得理不饒人,擺出一副誓要把夏侯淵殺死的模樣。

夏侯淵的親衛拼死搏殺,終於衝出來,以血肉之軀擋住了趙雲。

“將軍,快撤吧!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城外依舊有一萬多兵馬,咱們沒有敗,將軍,快些退出城外,攻城作戰實在不是我們的長處”

“李賢不過萬餘兵馬,平原相遇,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親衛們竭力勸阻夏侯淵,試圖讓他撤離此處。

夏侯淵嘆了口氣,他知道這時候絕對不能逞狠鬥勇,親衛們說的沒錯,城外還有一萬多兵馬,就算今日又敗了一陣,己方實力猶存。

只要小心應對,未嘗沒有剿殺李賢、劉備的機會!

生死攸關之際,夏侯淵思慮久遠,他知道,曹操把兩萬兵馬交給他,其實是一種不言的信任。

倘若因為一場敗仗就丟了性命,那日後豈不是連補救的機會都沒有?

抱著這樣的想法,夏侯淵打馬離開了。

臨行之前,夏侯淵惡狠狠地叫道:“趙子龍,我記住你了!”

趙雲不以為意,笑道:“下一次你可就逃不掉了!”

夏侯淵臉色難看,在衛卒的簇擁下,緩緩地退卻了。

“傳令下去,鳴金收兵!”

“叮叮叮”,清脆的金鐵交擊聲響起。

曹軍如潮水般退去。

徐和麾下兵馬緊追不捨,東萊軍疲憊不堪,沒有加入追擊的行列。

城外,曹軍依舊有萬餘兵馬。

“衝擊軍陣者,殺無赦!”

“將軍有令,衝擊軍陣者,殺無赦!”

夏侯淵早已經衝出城外,為了防止自家兵馬自相踐踏,他早早地派出人馬,一旦潰兵衝陣,立即將其斬殺當場。

正是憑藉這種當斷即斷的狠辣,夏侯淵方才止住潰軍的頹勢,搶在追兵追出城外之前整理出一支可戰之兵。

五千名曹軍,依舊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徐和試圖擴大戰果,自然不會不戰而退。

兩方人馬又是一番激烈的廝殺。

徐和兵馬士氣正旺,算是小勝一籌,可曹軍韌性絕佳,要想將其擊潰的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賢嘆了口氣,他知道徐和已經盡力了,真要是指望他們剿滅所有的曹軍,肯定是強人所難了。

“鳴金收兵,讓徐和回城吧”

“喏!”

徐和剛剛加入李賢麾下,自然不敢玩什麼“將在外,軍令有所不授”的把戲,他得令之後親自殿後,麾下兵馬緩緩地往城內撤去。

夏侯淵只是盯著城頭的方向,也沒有下令大軍追擊。

今日一戰,曹軍前後折損了四千人馬,若是算上之前死去的兩千人,已經有六千人馬葬送在李賢手中。

巨大的傷亡數字讓夏侯淵心痛不已,折損如此之多,偏偏沒有達成目的,這樣的結果讓人如何接受?

麾下的兵馬滿打滿算不過一萬四千人,單從紙面上看,這依舊是一股強悍的實力。

可是,夏侯淵知道,一萬四千人當中,真正可堪一用的軍卒不過五六千人,其餘的兵馬在接連不斷的廝殺中早已經亂了分寸,沒有一段時間的休整,他們很難恢復往日的勁頭。

東萊軍的短矛已經成為籠罩在每一名曹軍士卒心頭的噩夢,跟隨夏侯淵一道撤出城外的曹軍兵將全都見識過短矛的厲害,如果可以,他們再也不想經歷那種絕望的感覺。

為了一個劉備,已經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眼下,又冒出個李賢,這場追殺還要繼續下去嗎?

看模樣,李賢與劉備已經達成了攻守同盟。

對付劉備,肯定要面對李賢的糾纏。

可就這麼灰溜溜地退走?

夏侯淵無法說服自己。

當天夜裡,一夜無戰事。

夏侯淵思考了一夜,正要作出決定,忽而,帳外傳來一聲叫喊:“報,將軍,曹使君有緊急軍令”。

“喔?速速呈來!”

“喏!”

展開書信,夏侯淵當即吸了一口冷氣,曹操已經跟淮南袁術大戰了三場。

每一次佔據上風的時候,袁術麾下總有人跳將出來,力挽狂瀾。

後來在曹操的再三打聽下方才之後,那小將姓孫,單名一個策字。

孫策,東吳的奠基者,眼下,孫堅死後,匆匆上位的孫策耗費了無數的力氣方才穩住軍心,他迫切需要建立軍功,證明自己。

幫助袁術,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

可就是這個孫策孫伯符好幾次都壞了曹操的好事。

曹操兵力不足,希望夏侯淵能夠抽調兵馬援助淮南戰事。

至於樂安國這裡,留下一部兵馬駐守就可以了。

信中,曹操壓根就沒有考慮到夏侯淵失敗的情況。

在曹操想來,夏侯淵坐擁兩萬兵馬,收拾一個劉備自然是易如反掌,他哪裡會想到,半途間竟然會冒出來一個李賢。

看罷軍令之後,夏侯淵嘆了口氣,曹孟德一旦下了決心,就算有十頭牛也拉不回來。

既然軍令中要求抽調兵馬,夏侯淵不敢不從,不過,他自己明白,今日這一走,下一次再想過來的話,還不知道需要等多久了。

為了麻痺守軍,確保不讓他們看穿大軍退卻的真相,白天,夏侯淵總會使人“溺戰!”

曹軍一日不退,城中的守軍就一日不敢懈怠。

不過,徐庶跟李賢可不是傻子,曹營中的變故他們早已經察覺出了。

於是,每到夜晚,李賢總會加派人手,前去刺探軍情。

這一日夜裡,出外哨探的軍卒來報,說曹軍撤離了一多半。

欲擒故縱?

出城追擊?

聽上去有些太過於瘋狂了,東萊軍上下全都疲憊不堪,指望他們追殺曹軍,實在有些不近人情了,而徐和麾下兵馬雖然實力猶存,可李賢卻歸心似箭,不打算在樂安國久留,確定曹軍真的離開了之後,李賢也做好了離開的準備。

李賢不敢貿然做決定,萬一夏侯淵打的是引蛇出洞的主意,沒了城牆之利,平原對決的話,東萊軍又得折損不少。

不行,不能太過草率!李賢想等一等,看看事情究竟發展到了什麼程度。

三日之後,城頭的軍卒發現,外頭的曹軍不見了。

這時候,李賢得到了確切的情報,曹操跟袁術打的激烈,為了對付孫策,曹操希望夏侯淵能及時回援。

不管怎麼說,夏侯淵終於走了,而且短時間內不會回來了,李賢也松了口氣。

自始至終,對於夏侯淵這個敵人,李賢都充滿了敬意。

無論如何,一個能夠封侯拜將的人物都不是等閒之輩。

夏侯淵這一走,李賢也終於可以放心的離開了。

東萊軍佔據臨濟城,將兩萬曹軍拒之門外,又殺的曹軍丟盔卸甲,若是李賢大軍離開,夏侯淵去而復還,遷怒之下,倒黴的一定是臨濟的百姓!

現在,夏侯淵退卻了,李賢也就沒了後顧之憂。

樂安國雖好,卻終歸不是自家地盤,雖說臨濟的百姓都已經對李賢頗為敬服,可李賢不打算留下了。

劉備苦無去處,當即隱晦地表達了願意留守的意願。

李賢不置可否,劉備大喜過望。

曹軍與東萊軍廝殺正酣的時候,劉備寸功未立。

厚著顏面討要臨濟,這已經是簡雍再三叮囑過的。

要不然,劉備說不定會難以啟齒。

空手套白狼?

陡然聽到劉備的要求,李賢很是詫異,他沒想到,自己辛辛苦苦了大半天,最後的戰果卻要被劉備摘了過去。

就這麼白白便宜了大耳劉,李賢總是有些心中不爽。

可劉備如今一窮二白,連婆娘都沒有,指望從他身上榨出油水出來,難於上青天。

罷了,要不是劉備,李賢又怎麼可能收下徐和,得一強援?又怎麼可能遇上趙雲?

反正是一塊飛地,距離北海國太遠,就算是一個人情,送給劉備了!

跟曹軍在城中的那場廝殺,李賢麾下的軍卒陣亡一千五百人,剩下的人幾乎人人帶傷。

與損失相比,收穫也是一樣的驚人。

一千匹戰馬,一百副鎧甲,還有數之不盡的刀槍武器。

類似的軍械李賢已經收集了很多,大軍長途跋涉,攜帶太多軍械也是累贅,於是,李賢便打算折算成一些其他的東西。

無論是角弓還是長槍,東萊軍都有些看不上。

不過,東萊軍棄之如敝的東西,其他軍馬可都眼熱不已。

李賢財大氣粗,沒有跟他們斤斤計較,近乎是半賣半送的給了友軍。

這一次,就算是最為斤斤計較的關羽關雲長都沒挑出毛病。

李賢的作派實在是無可挑剔,換位思考一番,就算是他們處在同樣的位置,要想做到李賢這種程度,肯定也是困難的很。

戰後,李賢提出了離開。

臨濟縣令大為詫異,而劉備卻似乎松了口氣。

劉備最怕李賢待在臨濟城,不願離開。

那樣的話,劉備又沒了去處。

在臨濟百姓依依不捨的目光中,李賢麾下的東萊軍還是離開了。

趙雲婉拒了劉備的邀請,暫時待在李賢軍中,跟隨他一道南下。

至於徐和的六千兵馬,當然也不曾拉下。

大軍北上的時候,李賢麾下只有五千人,現如今,算上徐和的人馬,李賢已經坐擁九千大軍。

這九千人馬全都是百戰老卒,與太史慈訓練的北海軍不可同日而語。

沿途間,一路無話。

浩浩蕩蕩的萬餘兵馬行軍,所過之處,無論是鄉堡還是村落全都順順當當地交出糧秣,而李賢也不曾虧待他們,照樣拿出繳獲的軍械來酬謝他們。

都昌城,孔融高居上首,下方,一群人依舊在激烈地爭吵。

爭吵的起因很簡單,是為了徐州軍借取糧秣的事情。

陶謙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他漸漸地把手中的權力交給了兩個兒子。

長子穩重些,沒有惹出什麼事端,可卻又略顯蠢笨,次子,生性跳脫,總是作出一些驚世駭俗的事情。

此番,徐州軍借取糧秣的事情,據說就是陶謙次子搞出來的。

之前,李賢在北海國的時候,沒有人敢來滋事。

可現在,李賢長期不歸,一些心懷不軌之徒頓時有些蠢蠢欲動,他們認為,李賢八成是回不來了。

陶謙的次子就是看穿了北海國外強中乾的事實,特意趁著李賢不在,北海國軍力空虛的空檔前來敲竹槓。

兩萬名徐州兵已經抵達北海國境處,大有一言不合揮軍來攻的跡象。

如此霸道情景,頓時讓孔融破口大罵,可卻又無可奈何。(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神級進化:從田園犬開始我有一畝仙田我真的會武術獵人之武術家武術巨星LOL:這個上單太強了開局獎勵滿級金光咒橫掃妖魔:開局獲得一本金光咒我的模板真的是中鋒末世建城:從避難所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