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三國之東漢風雲->章節

第338章 要做就要做到完美!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劉協祭祖的船在長江沉沒,而他也不知所蹤。此噩耗傳遍至天下,曹丕震驚不已,他立即派人前往下游搜尋,半個月時間陸續找到一些被江水浸泡不成人樣的屍體,分不清楚那些人的容貌。

“山陽公已死!”

經過確認,劉協以及曹氏二人皆葬身於長江之上。原本只是懷疑,待確定以後,這個訊息無異於晴天霹靂,震驚世人。

魏文帝曹丕聞訊驚喜之餘,還有憂愁。劉協死在長江上,與他沒有任何關係,而他的死也讓曹丕徹底放手去做自己想做嗯事情,不用顧忌天下人對他的看法。

正當曹丕驚喜之餘,司馬懿卻建議以天子之禮厚葬劉協。另外,司馬懿更是建議曹丕免朝三日,以示誠意。

曹丕登基為帝後,司馬懿被任命為尚書,之後又改為督軍、御史中丞,封安國鄉侯。

可以說司馬懿守得雲開見月明,官職比之前要高出不少。司馬懿清楚曹丕心中如何作想,這個時候不能表現出來,要不然其他人會認為是曹丕暗中命人除掉劉協。

曹丕冷靜下來仔細想想,發現事情真的沒有自己預想的那樣簡單。如果這個時候表現出來歡喜,不曾悲傷,那他就得揹負弒君的惡名。

即便劉協自殺,這個賬還是得算在曹丕身上,這就是人心。另外,曹丕具有動機,更是在他範圍內發生的事情。

曹丕稱帝後,便遷都至洛陽。劉協是山陽公,也在洛陽範圍內,主要是曹丕擔心有人趁虛而入,算是一種保護,也可以說是監視,只有這樣才會放心。

原本曹丕這樣做沒錯,不僅鞏固自己帝位,還能彰顯他的包容大度。偏偏有些事情出乎意料之外,劉協死在長江上,還在洛陽範圍內,這事將曹丕推向風口浪尖。

曹丕採納司馬懿建議,罷朝三日,舉國上下為劉協弔喪,而曹丕自己也身穿素服,以示尊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劉協遺體被水泡的浮腫起來,不過曹丕還是按照天子規格給予厚葬,更是親自弔喪,大臣們也全都穿著素服,算是給予劉協最後的尊嚴。

劉協死了,生前雖是天子,享受天子的待遇,實際上也不過是表面,就連他自己也想不到會在自己死後有這麼多人為自己哭喪,這也是首次有這麼多人記得他曾經是大漢朝的天子。

與此同時,劉備聽聞劉協葬生於長江之中,悲從心起,劉備下令披麻戴孝,為劉協舉行喪禮,尊諡漢獻帝為孝愍皇帝。

此時,蜀中大臣見劉協已死,曹丕登基稱帝,可是多數人都不願承認其帝位,故而有些大臣紛紛效仿曹魏大臣,說蜀地之中出現很多吉祥之兆,請求劉備登基稱帝。

劉備認為這個時候立即稱帝,時機不當,便拒絕眾人登基稱帝的請求。

前部司馬費詩十分固執,他上書說道:“漢王因曹氏父子逼迫皇上,篡奪帝位這才萬里流亡,正因此才召集士兵,領兵討伐曹氏父子。”

“漢王乃有皇叔之稱,如今天下被曹丕奸賊所奪,皇上雖是退位禪讓,實際上乃是無計可施,被逼無奈。”

“曹操已死,曹丕仍在,曹魏勢力仍在。如今曹魏為消滅,漢王您若自稱皇帝,恐怕世人會說三道四,紛紛猜測漢王您的為人,又如何服眾,如何復興漢室江山。”

另外,他又打起比喻,說是漢高祖與西楚霸王項羽之間的約定,誰先滅掉秦朝誰就稱王。

但是,漢高祖攻破咸陽城,又俘虜秦皇帝,可以說秦朝在他手上滅亡,仍然推讓稱王。

費詩的勸諫情真意切,而他也是一位耿直之人,說話從不轉彎子,這也讓他得罪不少人。

劉備聽到費詩的勸諫,說實話他有些不高興。如果漢獻帝在世時,他稱帝那就於理不合。

現在漢獻帝已死,也就沒了阻礙。正因如此,其他大臣才敢請劉備稱帝。

偏偏費詩頑固不化,不懂得審時度勢,依然堅守自己心中所想,然後毫無保留的說出來。

並且,費詩勸諫直接了當,要是劉備這個時候稱帝,不僅說他人品有問題,還說劉備忘記初衷。

劉備對此很不高興,準備將費詩降職為州部永昌從事。但是,司馬無忌開口為他求情,認為費詩不該遭遇如此不公正待遇。

“父王,您的心思無忌知曉,但是不急於一時。”司馬無忌認真的說道,“現如今朝中有太多趨炎附勢的小人,他們有才能卻沒有將心思用在正途上,如今好不容易有這樣的一股清流,自然留之大用,無忌認為不僅不罰,還要賞。”

“賞?”劉備吃驚地看著司馬無忌,他心裡有些窩火,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的兒子會這樣說,倒是想要聽聽他的理由。

“此人耿直,正如他上書所言那樣,父王這個時候登基稱帝,的確是不明智,至少也得推延才行。”

司馬無忌笑道,“賞他也是表明父王無心稱帝,自然而然其他人也不會有其它想法。”

“如今獻帝剛剛去世不久,父王這個時候就迫不及待稱帝,那麼世人又如何看待父王?”

劉備沉默了,司馬無忌說的不無道理,費詩也提及,可他沒有如此挑明的說來,說明費詩還是顧及到劉備的面子。

如果他立即登基稱帝,那他與曹丕有何區別?所以司馬無忌指出問題核心所在,費詩說的話有些不中聽,句句肺腑,這樣的忠臣很難得。

歷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也因為魏徵敢直言不諱,犯錯都敢指出來才讓他不斷進步,所以司馬無忌十分欣賞費詩,這才出口幫他說話。

如果費詩懂得委婉一點,興許也不會被貶,而且更能接受。但是,這是他的風格,怕是難以改變。

“無忌,那你怎麼看?”

“登基稱帝乃是大勢所趨,漢朝已經滅亡,這是事實無法改變。”司馬無忌氣定神閒地說道,“既然要做,就要做的完美無瑕。”

“如何做?”劉備有些意外的看著司馬無忌。

“父王登基稱帝,有一人反對都不是很完美,唯有所有人都認同才是最佳時機。”

司馬無忌認真地思考後,繼續說道:“最好的結果是費詩主動改口,請父王稱帝這才是最重要的,他來上書才能服眾,要不然父王將他貶職,不就告訴其他人自己的想法,那不是大勢所趨,而是趨炎附勢。”

(本章完)

相關推薦:逆襲在東漢末年夢憶東漢東漢末年說三國打工在東漢末年東漢霸業這個男人來自東漢東漢問鼎東漢重生回到東漢重生之東漢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