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三國之大周天下->章節

第九章 家有婢女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周澈當晚在橫路亭和周倉、韋強等作樂飲酒,早晨醒來,看見慶鋒在院中做俯臥撐便作揖告辭,他單人獨騎,迎著秋季的晨風,他抖擻精神,沿官道一路疾馳,只用了一個多時辰,就望見了安城的城門。

安城是一個大縣,城周六七裡,城中近萬戶,四萬多人。

城牆用黃土夯築而成,高約五丈,寬有三丈餘,開了四個城門,角樓、馬面等防禦性的設施樣樣齊全。城外有河,河上有石橋。周澈在橋頭下了馬,牽馬過橋。

護城河的水很深,碧波粼粼,走在橋上,水氣撲面,令人頓覺涼冷。

因為他從亭中回來得早,所以這會兒橋上還沒有多少行人。一個荊釵布裙的婦人可能來城中串親戚的,走在他的前面,一手提了個竹籃,上邊用布蓋著,一手牽著個五六歲的垂髻孩童。

被清脆的馬蹄聲驚動,那孩子走兩步便回一次頭,吃著手指,好奇地打量周澈和他的坐騎。婦人扯緊了他的手,飛快地扭頭了一眼周澈,低頭小聲對他說了句什麼,避到石橋的一側。周澈雖相貌俊秀,但牽馬、帶刀,最主要的裹著赤色的幘巾,定非百姓,是個吏員,主動做出退讓總是沒錯的。

周澈本想等他們過橋後再過去,既然婦人讓開了路,他也不是矯情的人,快步從他們的身邊走過。婦人低著頭,不敢他;小孩兒膽大,當馬經過時,伸手想摸。那馬雖是老馬,也不是戰馬,卻也自有驕傲,豈肯容小孩亂摸?打了個響鼻,嚇得那孩子趕緊縮回了手。

周澈歉意地說道:“馬劣脾躁,嚇住了你們,對不住。”

那婦人囁囁嚅嚅,不敢應聲。道過謙,周澈正欲走時,聽得一人朗聲笑道:“這不是澈哥兒麼?”他駐足回望,見一輛牛車緩緩地上了石橋。

車上跪坐一人,三十多歲,面白長鬚,卻是本鄉的鄉薔夫秦波。

周澈放開韁繩,長揖行禮,說道:“澈見過秦君。”

秦波將雙手放在車前的橫木上,站起身,扶軾回禮,笑道:“汝何歸耶?”

“宦官作亂,欲不為所隸之,是已歸家。”

“也罷。孔子有曰之: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當以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隱哉。”

說話間,牛車近至馬前。石橋雖寬,奈何秦波的牛車駕了兩頭牛,再加上車廂的寬度,還有一邊兒那個婦人和孩童,顯得有些擁擠。周澈忙牽馬前走,給他讓出路來。

秦波瞥了那婦人和孩童一眼,笑對周澈說道:“周君恭謙有禮,溫文敦厚。不以稚子年小而表歉意,名門風範,果然周家子也。”

“孩童被我的坐騎所驚,錯雖在馬,我是它的主人,道歉自是應該。”

下了橋,車、馬並行。秦波坐回車上,問道:“周君歸家後可有閒暇?可擇日約之?”

“蒙秦君厚愛!如有閒暇必約之,今日回家必先拜見長輩。”周澈回禮道。

.......

周澈家在岐陽裡,位處城北。

岐陽裡,本名“東元裡”,因為西漢周氏名人周燕的五個兒子,即“周氏五龍”皆有才名,而且兄友弟恭,聞名於世,時任安城縣令的縣令“以慕棠棣之情,追岐山之宗”,將裡名改成了“岐陽裡”。

他憑藉原周澈的記憶,從大道下到小路,又從小路轉上大道,轉來轉去,抄了近路,沒多時,就到了裡外。城中的“裡”一如鄉下,亦有牆垣、里門。

裡中道路筆直,鋪著青石板。每天早晨,裡監門都會掃一遍,很乾淨,剛灑過水,青潤潤的。

巷子兩邊的屋宅粉牆朱瓦,“比戶相連,列巷而居”,排列得整整齊齊。

家家種的都有樹,或桑或榆,也有果樹,枝葉聳出牆外,遠望如冠蓋相連。每當起風的時候,枝葉颯颯,響聲相連,就像是誰在吹口哨似的,從裡頭一直響到裡尾。

周澈自穿越之後,今從橫路亭歸來,走在巷中,所觀所見,盡皆熟悉之極的人、物,隱約間有一種“回到了家中”的感覺。

“前世的家已回不去了,這裡可不就是我的家麼?”

岐陽裡中三姓,周氏不必說,都是周澈的族人。陳、胡兩姓,久與周氏伴住,也全都認識周澈。走在街上,不時碰見有人從院中出來,或從裡外回來,一路上說話不斷。

有知他去洛陽從軍的,見他衣冠整齊地回來,免不了問一句:“周君,在洛陽過得怎樣?”

有叫他“周君”的,也有稱呼他“二郎”或“阿叔”的,前者為外姓,後者是族人。周澈家原本兄弟四人,按照“清、澈、濂、潔”的排行,他排行第二。上邊一個兄長,下面兩個弟弟,而兩個弟弟沒長大便夭折了。

裡中住戶上百,周氏多住在裡西。

周澈從東門進來,一路上不斷與人說話,又經過裡中二門、三門,慢慢地穿過了半個裡,到了自家院外。

他家的宅院不大,前後兩進。院門沒鎖,他推開門,牽馬步入。

雖然幾年沒回來,但院子裡挺乾淨。前院東邊是個堂宇,寬闊敞亮,用來會客的。西邊是馬廄、雞塒。臨著西邊的牆開墾出了一小片的菜地,用土壟分成了幾塊,種的有小白菜、韭菜等物。小白菜離發芽還早,韭菜的長勢很好,綠油油的,甚是喜人。

一個二十七八歲的婦人從後院出來,驚喜地說道:“呀,少君回來了!”

她是周澈家的婢女,姓戚,名喚繡繡。

周澈家不算很富,但他的祖父在郡中任過職,他的父親又顧家,善治家業,兩代下來,也積蓄了一些家資,是個中人之家。城外有田地數百畝,家中有婢女奴僕十餘人,只是和大哥分家後,由於自己是庶出,在大哥母親的挑撥下,他只分到十來畝地,和這個婢女。

本來還有兩個用來耕田的大奴。周澈“父母”亡故時,周澈年紀尚小,族中的長輩一來擔憂奴強欺主,二來他的“父母”相繼亡故,喪葬這一塊兒的費用開支不小,便代為做主,將那兩個大奴賣掉了,賣得的錢盡數貼補喪葬,而把田地暫交給族中代管。

去年,他在洛陽加冠成人,族中把田地還給了他,但他的心思不在這上邊,無心打理,便以從軍為由,乾脆轉託給了周倉的父親周鼎。

周澈從輩分上雖然是周倉的族叔,但是周倉家,家中有良田千畝,不會佔他的便宜。當時就說好,半點費用不收他的,只幫他將田地代租給自家的徒附、賓客,等到收穫時,扣除徒附、賓客該得的,剩下的有多少便給他多少。

見到戚繡繡出來迎接,周澈笑著答道:“是啊,回來了。”

他一面說,一面將坐騎牽入馬廄,見槽中空空如也,說道:“跑了幾十裡路,馬兒也累了。繡兒,弄些飼料喂喂它。”馬身上的汗水未乾,溼漉漉的,他抹了一把,隨手在柱子上擦乾,又道,“天涼,把馬身上也擦一擦。明兒還得靠它走,不能叫病了!”

“明兒就回洛陽?”

戚繡繡原為徐州廣陵人(即今揚州),因旱災家中破產,被父母賣做童養媳,接著婚後沒兩年就被丈夫賣掉了,輾轉多家,十幾年前被周家買入,雖在中原已久,但還帶著江東口音,軟綿綿的。周澈聽慣了北音,挺喜歡聽她說話的,覺得別有風情,答道:“我不走了,應該很長時間也不會走。”

“少君,你說的是真的麼?賤婢覺得族長說得挺對的,就算少主你和主母慪氣,也沒必要跑那麼遠從軍,在縣中憑藉周家聲望做個文吏不也是挺好的麼?雖說也不能常住家中,需在縣舍住宿,但至少離家近,回來方便,不用這麼辛苦。”

戚繡繡被賣到周家時才十五、六歲,而周澈那會兒還不到十歲,雖說是婢女,實際如姐,特別周澈的“父母”亡故後,家中一切雜務多是由她操辦,周澈可以說是由她“照顧”長大。兩人相伴,如姐弟生活,彼此熟悉,說起話來並不拘束。

“大丈夫處世,當以建功立業,追衛、霍之功,得以封侯。”

戚繡繡從院門後捧出飼料,鋪陳入馬槽中,喂馬兒吃。馬兒餓壞了,連吃帶嚼,甚是快意,不時還甩甩尾巴,昂昂腦袋。

見繡繡顧不上,周澈索性自去堂中尋了塊破布,給馬兒擦汗,便說道:“這幾年有勞你顧家。你真別說,在軍營這幾年,我還真挺想你做的雞米飯。你先做著,等我拜見完長輩回來吃。”

“等賤婢給你做點飯,吃了再去!……,也不知道軍營的飯食怎樣,一群男子做飯,想來定是沒有滋味,難以下嚥。”繡兒觀察周澈的臉,心疼地說道,“你,臉都瘦了。還變黑了。”

戚繡繡佔著手,拉不住他,眼睜睜他推門出去,在馬廄邊跺了下腳,像是責怪又像是埋怨似的嘟噥道:“不是說,當兵三年回來,看著母豬都是西施麼?況且奴家又不是母豬。少君難道彎了?”

記得她才來周家時,周澈可愛之極,像極了她未出嫁時家中的幼弟。第一眼,她就喜歡上了他。在他的父母亡故後,她更是一顆心全放在了他的身上,既把他當弟弟照顧,又把他當少主奉侍。而如今,一晃眼,十幾年過去了。當年的童子已經長大成人,長成了一個弱冠青年。

她丟掉抹布,不知不覺地來到門邊,往巷中去,尋找周澈的身影,正見他站在不遠處的一處宅子前敲門。

周家子弟多美姿容,周澈自少習武,不似只知埋頭書卷的腐儒那樣弱不禁風,身高腿長,體態勻稱,此時穿著黑色的袍服,頷下短鬚,除了腰間長刀,再無別的飾物,周身上下清清爽爽,走起來英姿颯爽。

她不知想起了什麼,倚著門扉,臉頰泛起一抹紅暈,想道:“雖不及以前可愛,但長大卻也有長大的好處呢。哈哈....”(未完待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相關推薦:諸天投影:開局剪輯十大裝逼王重生之實業巨鱷從十套房開始的收租大佬晚庭春海賊大孝子黑鬍子海賊之海軍霸拳逆行諸天的劍客全球求生:抱歉,我開掛了抱歉!本妃已經滾遠了沈少囚愛:抱歉太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