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三國之大周天下->章節

第六百四十四章 奮力直追終攔截 擒獲降將不歸順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皇甫嵩夜取濮陽,卜己、李復帶著兩千多人倉皇出逃,濮陽北邊數里外便是黃河,他們沒有準備,是倉皇夜遁,沒有船隻渡河,因而便沿河向東北走趕到了黃河邊,從城破到現在,一天一夜了,他與李復逃出城後,因為懼怕被漢兵追上,根本就沒有休息過,逃到這裡,他騎的有馬,倒是還能堅持,可部眾們多是步卒,實在撐不住了,不得不在在此暫歇。一天一夜沒閤眼,沒吃飯,黃巾兵卒們早就疲憊不堪,又餓又困,許多人倒下來就睡著了。卜己卻毫無睡意,他一邊令人去點算人頭,一邊與李復驅馬到了黃河岸邊。

黃河滔滔,滾滾東去。卜己與李復兩騎立在河邊堤上,遠望高天寬河,水氣撲面瀰漫,河水洶湧奔流之音如滾滾的雷聲,只見河水奔騰如龍,浩浩蕩蕩,日夜不息,不見其首,不知從何處來,亦不見其尾,不知往何處去,頓覺人之渺小。

自古以來,黃河常有水患,只東郡一地在兩漢期間就發生過多次的水患。前漢武帝元光三年,“河水決濮陽,泛郡十六,發卒十萬救決河”,武帝因令臣吏治河,先用汲黯、鄭當時,未能成功,又用汲仁、郭昌,費時多年方才功成,但也只保住了八十多年未曾再有黃河水患而已。成帝建始四年,河又決,決館陶及東郡金堤,洪水“泛溢兗、豫,入平原、千乘、濟南,凡灌四郡三十二縣,水居地十五萬餘頃,深者三丈,壞敗官亭室廬且四萬所”。又到本朝明帝年間,明帝用樂浪郡(今朝鮮平壤西)人王景治河,發卒數十萬,用時一年,耗錢百餘億,修堤千餘里,這才算是治住了黃河之水患,從此之後直到三國很少再有黃河決堤的情況出現了。王景所築之堤非常堅固。堤岸沿用了過去的名字,仍舊名為“金堤”,取“固若金湯”之意,盡是用大石築成。

卜己向左右望去,只見這河水蒼茫不見首尾,又向對面的堤岸望去,因為相距太遠,看不清楚,只見那迤邐綿延的堤岸亦不見前後,與南邊的這道堤岸夾河對峙,彷彿兩道堅固的柵欄,把這如虯龍的河水牢牢地困在了其中。他望之良久,心潮起伏不定。

李復和卜己都是本郡人,對這條黃河早就看慣的了,他年紀輕,又是輕俠出身,並非太平道的信徒,不瞭解卜己此時的心態,他滿心中只充滿著戰敗的沮喪和惶恐,見卜己久久不言聲,他以為卜己是在發愁糧秣和在想渡河的辦法,——他們這兩千多人夜遁逃走的時候,根本來不及帶什麼輜重,兵卒基本沒有帶糧食。

李復頓了頓說道:“卜帥,再順河往前數十裡便是東阿,吾等雖然兵敗,尚有數千之眾,待至東阿城下,一擁而上,定能克城。我聞東阿城中多谷米。有了穀米,再蒐集些船隻,吾等便可渡河北上。卜帥在郡北諸縣留的各有兵馬,召集一處,可得四五千人。有了這四五千人,又有糧秣,或不足與皇甫嵩再戰,但西去冀州,或東去濟北等郡國卻是足可以了!”

他說“待至東阿城下,一擁而上,定能克城”,之所以這麼說,卻是因為東阿並不在東郡黃巾的手中。東郡共有十五城,這十五座縣城泰半都被東郡黃巾佔據了,只有寥寥兩三城沒被他們佔據,東阿是其中一個。

東阿得以保全,全是因一人之功。此人便是東阿縣人程立,字仲德。即程昱。

卜己振臂一呼,東郡各縣響應,東阿縣丞王度是太平道信眾,亦聚眾造反,東阿令逾城逃走,縣中吏民負老幼也紛紛出逃。王度在燒了倉庫後,發現縣中幾乎沒什麼人了,認為空城難守,因帶著造反的黃巾信徒們出了城,停駐城外,等待卜己。程昱便趁機說動縣中大姓薛氏,兩下合力,用計奪回了東阿縣城,並擊敗了返回來試圖再奪城池的王度。東阿由此得全。李復倒是也聽過程昱之名,知此人高八尺餘,美須髯,是東阿的一個名人,不過卻沒把他放在眼裡。

卜己顧望黃河,心中悵然,舉鞭遙指對岸的河堤,說道:“河從天上來,奔騰如龍,卻奈何被此金堤困鎖,不得遂志!”他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在問李復,說道,“大賢良師說:‘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當我等起兵之初,無往不克,席捲天下,現在卻為何屢戰屢敗?先丟了潁川,又丟了汝南,我亦未能保住東郡。這卻是為什麼呢?”

李復呆了一呆,心道:“卜帥莫不是想治我的罪麼?”卜己之落敗,究其根本,卻是因李復所獻之計。正是因為李復獻了一個“分兵出城之計”,這才使得皇甫嵩有機可趁,將他們各個擊破,一鼓作氣,收復了濮陽、白馬。他心中忐忑,偷覷卜己面色,卻見卜己眉頭緊蹙,神色低沉,滿腹心事的樣子。他想道:“看著又不像是要治我的罪?”略微松了口氣,說道,“皇甫嵩一時僥倖,卜帥何必憂慮?卜帥不是常對我等說:大賢良師統兵百萬,龍踞冀州,不日就將南下直取洛陽了麼?我等雖暫時落敗,但只要打下東阿就可投奔大賢良師去了!待到那時,有神兵相助,小小的皇甫嵩算得甚麼?”

卜己搖了搖頭,說道:“我只是想不通。”

“想不通甚麼?”

“我等黔首日夜辛勞,不得一餐之飽,無立錐之地,而那些豪族大姓卻世代富貴,錦衣玉食,驅使我等如犬馬。這‘蒼天’既然如此不公,我等自就應該把它打破!大賢良師也說了‘黃天當立’。潁川、汝南起兵之初皆有十萬之眾,我郡人少,也有數萬,皇甫嵩只有幾萬人,卻怎麼就連戰連勝?我等怎麼就連戰連敗?難道說是這蒼天的氣候還未盡麼?……,不,蒼天的氣候肯定是盡了!大賢良師不會說錯的。可卻又為何……?”

卜己沒讀過書,不懂什麼大道理,他只知道這蒼天很不公,他只知道大賢良師的話不會錯,可現實卻給了他沉重的一擊,波才、彭脫接連戰敗身死,他今也大敗而逃。堅信的東西與殘酷的現實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這使得他有些語無倫次,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他望著這黃河滾滾去,如虯龍之勢,卻被迫鎖在堤岸之間。他又望向天空,天似穹廬,籠蓋四野,沉默無聲。恍惚間,這天空彷彿是漢室的化身,這黃河是他們太平道的化身,而這堤岸自就是皇甫嵩所帶之漢兵了。

天壓大地,虯龍困鎖,不得翻騰轉身。這天,這龍,這堤。他忽想長嘯,只覺胸腹中有一股氣,似是不甘,又似是不平,又好像是憤怒,又似乎是狂躁,而最終,他仰望著這無邊無垠的天空,在這壓抑沉重的天空下,這股氣卻變成了無力。他奮力抽出佩劍,想要指向天空,這劍卻似有千鈞之重,最終徒然地鬆開了手,利劍落到馬下。他從馬上滾落,跪在河邊,向著西方的冀州方向,搶地叩頭,痛聲大哭,高叫道:“大賢良師,大賢良師!”

卜己的失聲痛哭嚇了李復一跳。卜己複雜的心路,李復完全不知。他瞧著跪在地上的卜己,心道:“便算是戰敗,大丈夫又豈能落淚痛哭?”他是輕俠出身,講究的是尚氣輕死,死則死矣,面子卻是絕不能丟的,頓時有些看不起卜己,猶豫了下,還是決定下馬,去扶卜己。

卜己向冀州而跪,慟哭高叫。數萬跟隨他的東郡子弟亡在戰場之上,數萬不甘心世代被奴役的東郡黃巾信徒死在漢兵的刀下。數十萬想要反抗蒼天不公的子弟們、信眾們的鮮血染紅了潁川、汝南、東郡的土地。他們的冤魂不散,此時此刻,東郡的、汝南的、潁川的,數十萬個不甘死去的冤魂好像都盤繞在他的頭頂。這蒼天或許氣數仍未盡,這“太平世界”或許現在還來不了,但,“我們早晚能建起黃天,我們能早晚能立下太平”!

他本有建功立業之心,而現在卻完全不再去想做一個開國功侯,他只想到了數十萬戰死疆場的黃巾信眾,他只想到了數百萬、數千萬和他早前一樣被富貴者奴役、驅使的黔首百姓。這黃天、這太平早晚要立!這次不行,下次!下次不行,再下次!

他堅定了心態,不再無力,不再迷茫,不再憤怒。沒等李驤攙扶,他就跳起身來,彎腰撿起落在馬下的利劍,小心地擦拭去沾在劍身上的泥土,將之插回劍鞘。

離開河邊時,他又回望了這河、這堤和這天。憑什麼富貴者代代居人上,憑什麼勞動者代代居人下?憑什麼他們五穀不分、四體不勤卻能代代奢華靡費,作威作福,憑什麼我們日夜勞作、冬夏不息卻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他心道:“是的,大賢良師沒有錯。這蒼天早晚要死,這黃天早晚要立!”他揚鞭打馬,帶著莫名其妙的李復離開了岸邊。

隨他逃出來的本有兩千多兵卒,經過清點,現還跟著他的不到兩千人,其餘的近千人有的是走散了,有的是悄悄偷走了。從周近的鄉亭裡搶來了一些糧食,眾人飽餐一頓,歇息了一個時辰,卜己帶著他們直擊東阿。次晨,抵達東阿城外,東阿城厚而高,程立多智,連攻兩次不能克城。斥候來報:“周賊統步騎萬人追擊而來,現距我部不到二十裡。”

前有堅城,後有追兵。為避免兩線作戰之不利,卜己離開東阿,退兵至東阿城西十餘里外的倉亭。

說回周澈聽了斥候的彙報後,對諸將說道:“卜己已走投無路。他逃出濮陽時帶了兩三千人,現在只剩下了兩千不到,缺糧無船,前有大河,進退無路,此甕中之鱉也,滅之不難,唯一可慮者:是需得避免他拋棄賊兵,帶親信心腹渡河北上。”

倉亭臨黃河,在沒有提早準備的情況下,一千多人是萬難渡河的,但如果人數少點,百十人,隨便掠些船隻,渡河卻是不難,所以需要防備卜己拋下部隊北逃,當下周澈點派黃蓋、典韋、方悅:“你三人帶本部人馬急行,現在就去倉亭,務必要佔住渡口,把卜己困住。如果卜己果然渡河北遁,那麼你們就也追過去,絕不能再放他逃掉。”

黃河從東郡橫流而過,濮陽、白馬、東阿等縣在河南,其餘諸縣在河北,如果被卜己逃去河北,中間有黃河相隔,皇甫嵩數萬軍隊想要過河至少需要三天的時間,三天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卻已足夠卜己召集他留在郡北諸縣裡的駐守部隊,合在一起約有四五千人,如再裹挾些丁壯,聚攏萬人也不是不可能的,聚攏萬人,足可堅守一城,那麼少說也還得再有一次攻城之戰,雖然肯定是能攻下來的,可一來耽誤了時間,二來漢兵也會出現無謂的傷亡,所以,為了避免這些情況,最好還是把卜己攔下,不讓他渡河。方悅所部乃是騎兵,速度快,典韋、黃蓋都是驍將,其部眾也都是周澈麾下最精銳敢戰的兵卒,所以派遣他們三人帶部先行。

黃蓋、典韋、方悅三部先鋒合兵有千餘步騎,或許不足以擊敗卜己,但佔住渡口卻應是綽綽有餘了。不過結果卻是出乎了周澈的意料,他帶部緩行了大約一個時辰,在距倉亭尚有十餘里之時,數騎從倉亭方向奔來,卻是黃蓋派來報訊的信使:“報,主公,我部大破賊兵!”

周澈聞言大喜,沒想到黃蓋、典韋、方悅三人只憑千餘步騎就擊敗了卜己的近兩千人馬,不過細細想來,卻也不足為奇,卜己部的人馬乃是敗兵,士氣低落,先前打東阿,又連攻兩次不克,兵卒疲憊,兼之缺糧,而黃蓋三人所帶之人馬卻為大勝之軍,且又俱為周澈部的勇士,更重要的是還有方悅麾下的五百騎士,以此擊之,大破卜己部也是正常。

周澈問道:“卜己可抓住了?”這信使說道:“被典君生擒了。”不用說,這必是典韋又身先士卒,於陣中生擒了卜己。

周澈喜笑顏開,笑對隨行左右的荀攸、桓玄說道:“今卜己被抓,東郡算是平定了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荀攸、桓玄也很高興,桓玄笑道:“恭喜你了,皓粼。生擒卜己,這可是大功一件。”卜己是東郡黃巾的渠帥,地位與潁川波才、汝南彭脫相當,雖然東郡黃巾不及潁川、汝南的黃巾兵多,可能把卜己生擒,確是當之無愧的一件大功。

周澈頓了頓說道令來報訊的這幾個信使,“爾等不要停了,速去白馬,將此訊報與皇甫將軍知曉。”這幾個信使接令,打馬繞過行軍的部隊,徑去白馬報訊。

周澈揚起馬鞭,指向前路,與左右諸將說道:“加快前行!”十幾裡地很快就到,黃蓋、方悅、典韋迎接於道上。周澈下馬,快步走上去,握了握黃蓋的手,復又握了握方悅、典韋之手,笑道:“你們只有千餘步騎,怎麼擊敗的近兩三千賊兵?”說著話,眼往他三人身後看去,在他三人身後,有兩人被五花大綁,在數十個甲士的監押下跪在地上。

黃蓋轉身,指著這兩人說道:“主公,這兩人便是卜己和李復。”

周澈打眼細看,見這兩人一個三十多歲,粗衣露髻,滿面血汙,腿臂負傷,此人正昂頭怒視荀貞,另一個二十多歲,膀大腰圓,大概之前穿的鎧甲被漢兵扒下來了,露著赤裸的上身,肌隆如虯,此時正伏在地上,老老實實地等候周澈發落。

周澈當下瞭然,心道:“這鄉農模樣之人必就是卜己。”問過黃蓋之後,果然不錯。

周澈認出卜己不是因為卜己的打扮。老實說,看到卜己這副打扮,他是吃了一驚的,黃巾軍的渠帥、小帥見得多了,沒有一個像卜己這般寒酸樸素、依舊保持著農人打扮,粗麻衣服不說,連幘巾都沒裹,只扎了個髮髻,扔到人堆裡,誰也不會注意到。

就周澈之前所見的那些黃巾渠帥、小帥大多是玉帶絲衣,便算是比較樸素的也皆是錦服亮鎧,哪裡有像卜己這樣的?他之所以認出此人是卜己,卻是因為卜己雖然被擒,怒目之下,卻自有威勢。

周澈本就同情黃巾軍起義,今見到卜己這般打扮,頓時眼前一亮,心道:“較之那些起兵後就忘了本分,絲衣錦服、傅粉香囊的渠帥、小帥,這個卜己卻是質樸。”不覺起了愛才之意。

周澈剛才問黃蓋等是怎麼破敵的,典韋在邊兒上笑道:“賊雖兩三千餘,但不堪一擊,我等率部到後,先分兵搶下了渡口,然後方君率騎兵分散兩翼,我與黃君則率步卒疾擊其中陣,只衝了一陣就把他們擊潰了。破賊不足提,倒是這卜己與李復值得一說。”

周澈打量著卜己、李復,問道:“有何值得一說?”

方悅笑道:“這李復有些勇力,拿下他費了些功夫。還有這卜己,賊兵敗後,他的親兵們護著他拼死殺到岸邊,他們早在河邊備下了幾艘船隻,誰知這卜己卻是不肯渡河北上,反覆又殺將回來,因此被擒。”

周澈心道:“到了岸邊卻不渡河。咦,此人雖是個鄉農,卻有霸王之風。”饒有興趣地問卜己,“你既逃到了岸邊,為何不乘船渡走?”

卜己怒視周澈,罵道:“你就是周賊?今乃公兵敗被擒,死不足惜,大賢良師早晚會為我等報仇!”方悅、典韋大怒,兩人上前,方悅一腳把卜己踢翻,典韋抽出短劍,橫在他的脖上,惡狠狠道:“好個賊子,敗軍之賊還敢如此嘴硬!”一手捏住他的嘴,迫其張開,另一手提劍對準他的口中,作勢要往裡刺。

周澈制止了他,大度地笑道:“他戰敗被擒,難免胸有怨氣,便讓他罵上兩句,又能如何?反正也不會掉一塊肉嘛。”吩咐典韋、方悅,“扶他起來。”待典韋、方悅將之扶起,再又問道:“你既逃到岸邊,為何不肯北渡?是自知罪孽深重,故此無顏見郡北父老麼?”

卜己不識字,不讀書,不知“無顏見江東父老”的典故,不過卻也聽懂了周澈的話,恨恨地吐了口唾沫,說道:“罪孽深重?罪孽深重的是爾等漢賊!殺我道眾,與我太平為敵,遲早要遭天譴!……無顏見郡北父老,我的確是無顏見郡北父老!”

周澈對他罵人的前半句毫不介意,只當沒聽見,問他後半句的意思:“為何無顏見?”

卜己說道:“從我起兵者大半是郡北我道子弟,我告訴他們這不公的蒼天已死,我說黃天將立,而今卻才殺盡了豺狼,又來了狐狸!我郡北父老何其苦!何其苦!”他雙目含淚,仰望蒼天,痛呼愴然,“天,天!若卜己一死能換來太平世界,卜己願死,卜己願死!”拼力掙扎,想要掙脫典韋、方悅,紅著眼大罵周澈,“只可惜我數萬東郡弟子戰死疆場,只可惜我數十萬東郡黔首又要遭鼠輩兵災。豎子!便是乃公變身為鬼也絕不放過你!”

荀攸、桓玄不由向後退了一步。周澈站著沒動,聽了他的這番痛號詛咒,非但沒有生氣發怒,反而更起了愛才之心,不但更起了愛才之心,更有了些憐憫之意。這是個有理想、有志向的人,只可惜空有理想和志向卻沒有方向,沒有找到實現他理想和志向的正確道路。

他向身後招了招手,叫站在後邊的何儀上來,笑對卜己說道:“你可認得他?”卜己不認識何儀。周澈介紹說道:“此乃汝南何儀。”卜己罵道:“叛賊!”何儀面色一紅,頗是羞愧。

周澈說道:“爾等作亂以來,所過之處,燒殺擄掠,十室五空,我轉戰三郡,沿途所見,道有死屍,野露白骨,良田無人耕種,麥苗盡被踏毀。你說蒼天不公,所以你要立黃天,難道你的黃天就是這樣的一個天麼?難道你想給天下百姓的就是這樣一個‘太平’麼?”

周澈說的是事實,卜己也知道,他漲紅了臉,想要反駁,卻無從說起,畢竟他本性質樸,不是個狡辯無恥之人。

周澈說道:“所以我說爾等罪孽深重,何儀幡然醒悟,棄暗投明,你怎能說他是叛賊?”何儀聽了周澈這話,腰桿挺了起來。他接著對卜己說道:“你剛才說你無顏見郡北父老,可見你是個知榮辱之人。既知榮辱,我可以給你一個機會,給你一個贖罪的機會,你願降我麼?”

卜己被強迫著跪趴在地上,手抓著泥土,奮力昂著頭盯著周澈看了多時,說道:“願降將軍。”

周澈令方悅、典韋:“放開他。”親自上前,欲扶他起身,卜己一躍跳起,猛地撲了過來!

這時,周澈離他只有一兩步遠,虧得久經沙場,反應敏捷,疾退了幾步,方才閃避開來。黃蓋從周澈的身後衝出,抬腳把卜己踹得趔趄後退,抽刀在手。周澈急忙叫道:“且慢!”

話說得卻是晚了,殺死卜己的不是黃蓋,而是典韋。在聽到周澈的叫聲後,黃蓋已經收了手,只是拿刀指著卜己,典韋卻是勃然大怒,躍步上前,抽劍在手,先是勒住卜己的脖子,接著把劍由後刺入卜己的腰中,刺入、拔出,刺入、拔出,眨眼間連刺了四五劍。卜己痛呼一聲,下意識地反手去捂腰上的傷口,鮮血噴湧而出,很快就浸透了他的麻衣,順著腿流到地上,他只覺力氣從身上漸漸消失,眼前發黑,站立不穩,典韋鬆開手,放任他跪倒在地,雖然跪倒了,神智已經模糊,他卻仍然試圖堅持著挺直腰桿,並睜大了眼,去尋找對面周澈的身影,但這都是無用功了,“轟然”一聲,他栽倒在地。

“唉,唉。”

周澈看著卜己倒下,又為剛才後怕,又覺得可惜,走到卜己的屍體邊兒上,蹲下來,想幫他把眼睛閉上,連撫了兩下他的眼簾,卻都沒能成功,順著他雖仍睜著卻已失神的雙眼,周澈仰臉向上望去,蒼天無語,白雲朵朵。“這是何必呢?”又低頭看了會兒卜己的遺容,站起身,吩咐說道,“厚葬。”

若放在千餘年後,卜己可能會成為一個戰功赫赫的將軍,可能會實現他“耕者有其田”的理想,但在眼下這個時代,他卻註定是一個悲劇。(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諸天投影:開局剪輯十大裝逼王重生之實業巨鱷從十套房開始的收租大佬晚庭春海賊大孝子黑鬍子海賊之海軍霸拳逆行諸天的劍客全球求生:抱歉,我開掛了抱歉!本妃已經滾遠了沈少囚愛:抱歉太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