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三國之大周天下->章節

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撫決策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為什麼?”鎮貞嚇了一跳,臉上的紅暈褪去,有點發白。

“元福有本事,將來是要和我做大事的人。俺們周氏在大漢也算是有頭有臉的宗族,他的夫人當然也應該是大家閨秀,只有如此,才能做他的賢內助。當然了,你鎮家也是山越大族,這點沒問題。不過,你知禮嗎?”

“知…禮?”鎮貞扭捏起來。

“就是漢家禮儀!你要是不知禮,別人不會怪你,只會笑話元福。一個不知禮的人,如何能夠做大官?小師妹,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你想想你母親,為什麼那麼多人都羨慕你父親,不就是因為她知書達禮,溫良賢淑嗎?”

周澈鼓動三寸不爛之舌,把鎮貞說得六神無主,自慚形穢。以前她自己一個人隨便怎麼任性都沒事,可是一旦可能影響到周倉的前程,她立刻沒了主意,只好向周澈請教。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周澈很“勉強”的給她出了個主意:學習。學漢家禮儀,學漢家文化,先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大家閨秀,當得起周倉的賢內助,然後再讓周倉正式提親。至少,這一路上,你不能亂來,要不然周倉就被你全毀了。不僅如此,你還會傷了胎兒。這個孩子如果是個男孩子,將來萬一是要繼承周倉的爵位的,你希望是個傻子嗎?

鎮貞被周澈嚇得戰戰兢兢,連聲答應。

“師兄我是不會害你的,你一定要記住師兄的話。行走坐臥,動靜知禮。知道嗎?”

“知道了。”

“現在回你自己的艙室去,沒事不要出來。從現在開始,要學會安靜,知道嗎?”

“哦。”鎮貞耷拉著腦袋,乖乖的出了門。

聽著她像貓一樣的腳步聲消失在遠處,周澈才松了一口氣,拿起桌上的水壺,直接往嘴裡倒了一口水。這一通口舌,說得他口乾舌燥,費老精神了。兩世為人,他都沒做過這樣難做的工作。

……

徐圭在東甌的差事辦得很順利。山越兵退,許駒投降,東甌地得以保全,東甌小王自然是歡喜不禁,對徐圭一行也是極盡恭敬之能事。不僅徐圭的行囊又增加了一倍,就連周澈等人也分到了油水。當然,和徐圭的比起來,那就不值一提了。

俗話說得好,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東甌小王給嚴助提出了一個難題:內附。

所謂內附,就是去王號。內屬漢地。不做王了,我要做大漢的子民。估計東甌小王也是被山越欺負得慘了,是王國的時候,只能請朝廷調停,如果內附,以後大漢就有保護之責,山越就不能再欺負他了。

東甌小王很有誠意,不僅主動要求去王號。還要求將人民內遷,不和山越接壤了,我要搬到內地去,和山越離得遠遠的。

這當然是大功一件,可是這件事同樣超出了徐圭的權力範圍,他必須向朝廷彙報。內附好說,內遷就涉及到一個問題:東甌幾十萬人遷到哪兒去,各種開支又由誰來負責?

要知道上一次東甌內遷是前漢孝武皇帝的時候。

徐圭不敢獨斷,寫成奏章,向朝廷請示。

東冶到洛陽可不近,一來一去至少要半個月。歸心似箭的士兵們見徐圭遲遲沒有動身的意思,私下裡不免有些議論。周澈他算是副使,所以他的親隨們大多知道東甌要內遷的事,很自然的就談到了這個問題。

這天晚上,幾個人圍著火爐,喝著酒,閒聊起來。輕俠們大多是北方人,很不適應這種溼冷天氣,將所有的冬衣都穿在身上,烤著火,還凍得瑟瑟發抖,只能靠喝酒來取暖。

“阿信,你說說看,如果內遷,會遷到什麼地方?”小肅拱了拱孫信的肩膀,大大咧咧的說道。

孫信拒絕了:“這是朝廷的事,自有天子和大臣們商議,我們怎麼能隨便議論?連主公都沒說什麼。”

“為什麼不能議論?”小肅說道:“萬一哪天主公變成封疆大吏,主公一高興讓俺們外放,至少是個縣令、縣尉,豈能不通政事?侍衛主公也好,跟隨主公出征也好,都是為了增長見聞,為將來協助主公做準備。唉,你們說是不是這個理?”

輕俠們一邊咒罵著這見鬼的天氣,一邊七嘴八舌的附和著小肅,毫不慚愧的以天下為己任。周澈被他們的激情感染了,卻還是笑道:“你們啊,還是算了吧,心思是好的,可是你們讀過幾天書?騎馬射箭,與人廝殺,你們在行,可真要治理政務,還得是徐太守、朱主簿、姚功曹那樣的讀書人。實事求是說,別的不說,讓你們看一縣的名冊,計算錢糧,你們有這耐心嗎?”

輕俠們笑了起來,一個輕俠不屑的揮揮手:“那種事,交給讀書人做就行了,哪有親力親為的。無為而治,主公應該知道什麼叫無為而治,就是俺們只管喝酒,事情交給手下人去辦。你們說,對不對?”

周澈苦笑沒有再說,跟這幫部下講不出道理來。漢初高祖年間實行無為而治,不得不說,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無為而治的思想根深蒂固。他們哪裡看得出,無為而治已經不再適應新的形勢了。

見周澈沉默,輕俠們更加得意,你一言,我一語的說得開心。他們說得正開心,徐圭走了進來,擺了擺手。

輕俠們立刻閉上了嘴巴,互相使了個眼色,然後不緊不慢的站了起來。

周澈也站了起來。

徐圭走到他們中間,找了個靠火的地方坐下,伸出雙手去烤火,慢吞吞的說道:“坐吧。”

輕俠們不情不願的坐下了。有徐圭在場,他們再也不像剛才那樣輕鬆,一個個像是鋸了嘴的葫蘆似的,一聲不吭,臉上連一點笑紋兒都沒有。徐圭也不理他們,漫不經心地說道:“周君,你對對東甌這次內遷這件事,你是如何看的?”

周澈沉默片刻,推辭道:“徐君,這恐怕不合適吧?君應知,東甌第一次內遷是前漢孝武皇帝時,那時國庫經‘文景之治’,充盈無比,才允諾了那次內遷。可是現在朝廷不比孝武皇帝之時啊。”

徐圭擺擺手。“無妨,是我問你的,出了事,自有我擔著。”

周澈笑笑。他不清楚徐圭在打什麼主意,但是既然他說了這句話,那他就可以放心說了,沉吟了片刻,未答反問:“不知徐君以為,朝廷會將東甌君臣遷到何處?”

徐圭盯著火,眼中閃著晦澀不明的光:“君以為呢?”

“若不意外,應該是兩淮左右,也有可能是徐州廣陵附近。”

徐圭眼神微縮,不置可否:“這樣妥不妥?”

“不妥。”周澈毫不猶豫的說道。

徐圭有些意外,瞟了他一眼,又收回目光,嘴角挑了挑:“為什麼?”

“有兩個地方不妥。”周澈取過一隻乾淨的酒杯,倒了一點酒,將酒杯洗了一下,倒掉,又倒了大半杯酒,遞到徐圭手中,他猶豫了片刻,接在手中,呷了一口,滿意的點點頭。

周澈這才說道:“第一點不妥,山越多次出兵,甚至不惜騷擾會稽,為的就是吞併東甌地。為了阻止他們,朝廷才命我持節出征。徐君運籌帷幄之中,將士效命疆場之上,才算擊退山越。現在卻將東甌內遷,無異於將東甌之地拱手相讓。徐君,你說咱們的功勞在哪裡?”

徐圭一動不動,手中的酒杯卻晃了一下,幾滴酒從杯子裡濺出來,落入火中,嗤嗤作響。

“再者,徐州也好,淮南也罷,兼併成風,無數百姓已經瀕臨破產。東甌幾十萬人遷過去,哪來的土地分給他們?若連土地問題都解決不了,又怎麼能保證他們安居樂業?”

徐圭的鼻子吸了吸,吸了一口氣,又慢慢的吐了出來。

“那依君之見,又當如何?”

周澈再次露出苦笑之色,徐圭見了,笑道:“無妨,只是閒聊而已,出於你口,入於我耳,沒人會外傳。你們也記住了啊,聽聽就算了,千萬不要外傳,以免給周君帶來不便。”

在去東冶的路上,周澈聽朱治講了不少事,特別是關於東南一帶的。再加上他對歷史的瞭解,在這一類問題上,他有著比徐圭更深遠的見解。

“既然徐君一番盛情,我就說了,如果說錯了,還請徐君指教。”周澈客氣了兩句,又給徐圭添了一些酒:“與其讓東甌內遷,不如移民鎮邊。將江淮地區的失地百姓遷到東甌、山越、會稽,鼓勵他們開發荒地。”

“移民鎮邊?”徐圭愣住了,直勾勾的看著周澈,眼眯微縮,充滿了疑惑和驚訝:“你…怎麼會想到這個計劃,是哪位高人指點過你?”

周澈笑了:“徐君也覺得這是可行之策嗎?”

徐圭發覺自己失態,連忙收回目光,掩飾的笑了兩聲:“此策的確可行,不過…時機未到。周君,你有見識,只是還欠些閱歷,再過幾年,你就會明白了。”

周澈不卑不亢,微微欠身:“多謝徐君指點。”(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諸天投影:開局剪輯十大裝逼王重生之實業巨鱷從十套房開始的收租大佬晚庭春海賊大孝子黑鬍子海賊之海軍霸拳逆行諸天的劍客全球求生:抱歉,我開掛了抱歉!本妃已經滾遠了沈少囚愛:抱歉太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