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三國之大周天下->章節

第二十五章 陳盼傳道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呵呵呵……”一直看著周澈的中年人輕聲笑了起來,他轉過身,撫著頜下的短鬚,沉默了片刻,突然低聲吟唱起來。他的聲音並不高,卻字字入耳,好象就在周澈耳邊輕語一般,可是卻一個字也聽不懂。隨著他的吟唱,周澈胸腹之間忽然生出一股煩惡之色,就象是一個桀傲不遜的孩子在原本安靜的課堂上忽然亂蹦亂跳,推翻了旁邊的課桌,將上面的書本文具全部扔在地上,攪得周圍一片大亂,讓人非常不舒服,早已消失的心痛毛病又有復發的跡象。

“你!”周澈又驚又怒,指著那中年人喝了一聲:“你幹什麼?”

中年人停止了吟唱,微笑著問道:“你怎麼解釋這個?”

雖然只是片刻,周澈的額頭卻沁出了一層細汗,他卻顧不是去擦,只是心悸不已的看著面帶微笑的中年人。剛才這個經歷太讓他震驚了,比聽到他在山上長嘯還要震驚。他接連做了幾次深呼吸,才勉強恢復了平靜,依然有些懷疑的說道:

“這就是咒?”

中年人淡定的點點頭:“摧心咒。”他又追問道:“你說這是不是道術?如果不是,那又怎麼解釋你的感覺?我相信你不會說這是你的錯覺吧。”

周澈盯著他看了好半天,這才搖了搖頭,他當然不覺得自己是幻覺,可是他也不相信這是什麼神仙的道術,因為他聽說過,有一種武器叫次聲波,就是利用和人體器官頻率相近的聲波來殺人的,但那是利用共振的原理,而且只有儀器才能發出,難道人也能發出次聲波?

他一時也有些糊塗了,愣在那裡,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那中年人也不急,只是抬頭看了看遠處的天空,忽然說道:“天色晚了,你慢慢想,等什麼時候相信有道術這種事的時候再來找我,我想我們還會有機會再見的。對了,陳盼在山頂草廬裡講道,要去看看?”說完,他雙臂一展,便如一隻大鳥般的跳下了山谷,周澈吃了一驚,見那中年人已經落在狹窄的坡道上,和那褐衣女子一前一後向山下掠去,兩人速度都非常快,簡直像百米衝刺一般,眨眼之間就越過了幾十步長的坡道,消失在視野裡。

周澈瞪大了眼睛,張大了嘴巴,好半天沒閉上,直到草廬傳來了陳盼的聲音。

話分兩頭,那二人下山後,褐衣女子對中年人說道:“師傅,這個周澈真的有那麼好的資質,以至於師傅要親自出面點化?”

中年人點點頭,然後又轉過頭看了那女子一眼,想了想,忽然說道:“裳兒,你知道你為什麼一直趕不上阿燕嗎?”

褐衣女子一愣,有些鬱悶的撅起了嘴,悶聲說道:“我資質不如她唄。”

“不是。”中年人搖搖頭,嚴肅的說道:“你的資質超過阿燕,我授你們的道經,每次都是你第一個背熟,但是你太好勝,事事要與人爭個先後,卻把老君說的道經拋之腦後。”

褐衣女子板著臉,雖然不吭聲,但是可以看得出來,她很不服氣。

“傳你們道經,是讓你修習,不是會背就行的。”中年人見她一臉的倔強,無奈的嘆了口氣:“裳兒,你好好想想,老君是怎麼說的,‘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與之爭’,每次說經,你都說得頭頭是道,可是你何嘗真正明白了這句經的意思?阿燕看似姓子軟弱,口齒也不如你靈利,但是她卻是真的懂了這個道理,所以她才能在修為上搶到你的前面去。”

褐衣女子有些羞惱,梗著脖子回了一句:“既然唯有不爭才能莫與之爭,那師傅又何必費心費力的去爭那什麼上使?”

..........

周澈雖然驚奇剛才所謂的道術,但是隨著陳盼的聲音,決定還是聽聽太平道怎麼傳道。

周澈瞧見草廬宅門沒有關,虛掩著,一陣一陣柔和的聲音從中傳出,他朝裡看去。

草廬中,黑壓壓跪坐了一片人,沒一個亂動的,俱皆全神貫注,目注前方。順著他們的視線,周澈看到了堂屋內的陳盼。他在坐席底下墊了什麼東西,比別人高出半個身子來,手中拿著一卷竹簡。屋內也有聽眾,一樣的安安靜靜,一樣目不轉睛地注視陳盼。

周澈粗略估計了一下,屋內院中的人加在一塊兒,差不多四五十人,大半都是男子,也有婦人,還有為數不多的幾個老人。

陳盼的語速不快,每個字的發音都清清楚楚,聽入耳中,說不出的舒服。

只聽他講道:“方才講了‘一州界有強長吏,一州不敢語也。一郡有強長吏,一郡不敢語也,一縣有剛強長吏,一縣不敢語也;一閭亭剛強亭長,一亭部不敢語也’。你們都懂了麼?”

底下人應道:“懂了。”

“那接著講這一段:‘天地開闢以來,凶氣不絕,絕者而後復起,何也?夫壽命,天之重寶也,所以私有德,不可偽致。……,一事不悅,輒有傷死亡者’。”誦讀一句經文,解釋一句。讀完一段,又整體連著說一遍。

周澈沒有看過《太平清領經》,不知他現在講的是哪一段,但仔細聽來,有點道理。——,也不是“道理”,是“玄理”。“玄”和“理”這兩樣東西是最能吸引人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又聽他講道:“凡人之行,或有力行善反常得惡,或有力行惡反得善,因自言為賢者非也。”

又聽他講道:“凡人有三壽,應三氣,太陽、太陰、中和之命也。”

又聽他講道:“胞胎及未成人而死者,謂之無辜承負先人之過。多頭疾者,天氣不悅也;多足疾者,地氣不悅也;多五內疾者,是五行氣戰也;……,多病寒死者,太陰氣害也;多病卒死者,刑氣太急也;多病氣脹或少氣者,八節乖錯也。”

把人的善惡、把人的生老病死種種皆與“天地陰陽”相連,繼承了老、莊“天人合一”的思想。

周澈靜靜聆聽,又聽他講道:“今天地陰陽,內獨盡失其所,故病害萬物。帝王其治不和,水旱無常,盜賊數起,反更急其刑罰,或增之重益紛紛,連結不解,民皆上呼天,縣官治乖亂,失節無常,萬物失傷,上感動蒼天,……,天威一發,不可禁也,獲罪於天,令人夭死。”

聽完了這一句,他心頭震動,不禁向後退了一步,心道:“帝王其治不和,水旱無常,盜賊數起,反更急其刑罰……,民皆上呼天……,上感動蒼天……,天威一發,不可禁也,獲罪於天,令人夭死。”

他不得不承認,這段話的前半部分很符合眼下的朝政和世道,而後半部分?他窺視院中肅穆的氣氛,他聽著陳盼柔和溫暖的聲音,他似乎從中看到了一望無際、席捲帝國的黃巾,他似乎看到了沖天的血紅殺氣,他像是受了驚嚇似的又向後退了一步。

他一時想起穿越來所耳聞目睹之百姓悽苦,一時想起日後將要揭竿而起的黃巾群眾,一時又想起萬沒料到自家亭部內竟有一處全裡信奉太平道的所在,心思交錯,似有千言萬語,卻又不知想說些什麼,又像是憐憫,又像是害怕,又像是吃驚,最終各種想法融匯一處,也只是忍不住又默唸了一遍最後十六個字:“天威一發,不可禁也,獲罪於天,令人夭死。”

這說的是人,但又何嘗不能當作是在說朝廷呢?

周澈悄立廬外,聽陳盼講經,一時想起穿越來所耳聞目睹之百姓悽苦,一時想起日後將要揭竿而起的黃巾群眾,心思交錯,似有千言萬語,卻又不知想說些什麼,最終驚駭漸去,喟然一嘆:“獲罪於天,不可禁也。”

他沒有進去,聽了幾段後,悄然離去。

回到亭部,周倉見他一直沉默著不說話,好奇地問道:“三叔,你沒胃口?”

“不。元福,你信太平道麼”

“我只信我手裡的兵器,有實力才能保護一切,太平道雖然是仁義,但是縣裡的陳君等儒學諸生不太喜歡他們。三叔,你信?”

“不信!陳君他們說的沒錯,但是太平道說的也是實話。”

周澈心道:“《太平經》被許多人視為神書,自有其獨到之處。”他雖然擔憂黃巾起義,但也不願昧著良心說假話,岔開話題,問道,“你們知道《太平清領經》系誰人所作麼?”

慶鋒不太確定地說道:“聽說是得自神授?”

數十年前,琅玡人宮崇詣闋,將《太平清領經》獻給當時的天子孝順皇帝,說是他的師傅於吉於曲陽泉水上所得,共一百七十卷。慶鋒所謂“得自神授”,便是指得此事。

周澈問道:“你們信麼?”

“……,俺們書讀的少,太平道的信眾都是這麼說的,眾口一詞,就算假,也假不到哪兒去吧?”

《太平經》到底是誰寫的?周澈因憂慮黃巾起義,對這個事兒有過研究,但只能追溯到於吉的弟子,再往上,就毫無頭緒了。於吉從哪裡得來的這本書?或者是他寫的?一部經書一百七十卷,雖深受讖緯之學的影響,但自成體系,堪稱經典,如果全是他寫的,也太了不起了。

周澈更傾向認為:這本書不是一個人寫成的,可能最先只有幾句話、幾卷經文,後來,在漫長的歲月裡、在不斷地傳承中,被方士們補充、新增,最終形成了現在的面目。

這是理性的判斷,但對社會最底層的黔首們來說,他們也許更願意相信來自神授。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周澈沒有駁斥慶鋒,他只是笑了笑,用笑容掩蓋住了擔憂。

儘管已知陳盼是本地最有名的太平道,但實在沒有想到橫路亭上下竟然全都信奉太平道。陳盼講一次經,就能使全裡盡空。(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諸天投影:開局剪輯十大裝逼王重生之實業巨鱷從十套房開始的收租大佬晚庭春海賊大孝子黑鬍子海賊之海軍霸拳逆行諸天的劍客全球求生:抱歉,我開掛了抱歉!本妃已經滾遠了沈少囚愛:抱歉太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