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三國之大伯是曹操->章節

第30章 喜得兩將(求票)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潘、王二人不知道那位府君邀請他們是為了什麼事,不便擅自離去,只得跟在曹恪、吳質和曹德三人身後,來到客舍中一間房屋之中。

這時夜幕已經降臨,客舍所有住了人的房間都亮起了一盞油燈。

曹德住的屋子是個套間,由兩部分組成,其中前面是客廳,後面是臥室。

客廳中間地上,鋪著幾張葦蓆。

曹德走到席上,在西邊主位坐下。

曹恪和吳質分別坐在北、南兩邊席上。

吳質穩坐紅色葦蓆,向潘璋、王雙二人介紹曹德:“這位是我們擔任揚武校尉,同時兼任東平相的曹府君。”

又介紹曹恪:“這位是曹司馬。”

又自我介紹:“在下東平主記室史吳質。”

潘、王二人這才知道在座的三人身份,連忙拱手施禮。

曹德問那二人:“請教兩位壯士臺甫?”

古時問人臺甫,其實就是問人的姓名和表字。

潘璋、王雙看起來還是有些文化的,知道問臺甫的意思。

只聽見潘璋搶先說道:“小民姓潘名璋,草字文珪。”

王雙也道:“小民王雙,草字子全。”

曹德點點頭,表示自己聽明白了,揮手請二位到南邊席上跽坐。

潘、王二人都沒有推辭,到席上坐了。

曹德詢問了一番二人的家世,這才說道:“我剛才見兩位壯士在院中較量武藝,頓覺大開眼界。不知二位可願投軍,隨我征戰沙場,搏個封妻廕子?”

王雙道:“好男兒自當縱橫沙場,建功立業。小人願意投奔府君帳下,供您驅使,只是……”

“只是什麼?”

王雙道:“小人家有老父健在,此事還要和他說一聲。”

曹德笑道:“那是當然。”

又問潘璋:“文珪的意思?”

潘璋道:“小人也願意投軍,只是希望府君能夠給我一天的時候,和妻子話別。”

“應該的,應該的。”曹德道,“本將明日在這潘渡亭呆一天,等你們,後天再動身去東平。”

潘璋和王雙心中歡喜,拱手道:“這樣的話,小人謝府君體諒。”

曹德見大事已成,請潘、王二人回去,後天上午辰時之前趕到這潘渡亭部和他會合,一同前往東平。

潘、王二人欣然答應,告退離開。

曹恪等人吃過晚飯,回房休息。

後天一大早,曹恪起床洗漱完畢,又吃過早飯,已經到了卯牌時分。

正吩咐家兵們收拾行李,準備啟程,這時聽見外面人聲鼎沸。

走出亭部院門一看,才發現是潘璋和王雙二人各領著許多男子朝這邊走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曹恪以為他們兩家又生嫌隙,正打算上前問個明白時,卻聽潘璋說他們都是來投軍的。

一問之下,才知道潘、王兩家昨天已經達成了協議。兩千畝的地,潘家只要一千二,另外八百畝給王家。

潘璋和王雙分別向各自的家人說了準備去投軍的打算,不料兩家家人都很支援。

二人放下心來,又各自聚焦了百多個願意跟隨自己投軍的族中健兒,帶著他們前來潘渡亭部。

曹恪喜不自禁,連忙去報知曹德。

曹德聞訊,也是大喜過望。

他當著潘璋和王雙的面,讓二人代理軍曲候之職,統領各自部曲。

至於軍候印信,要等他趕到無鹽上任之後,才方便派人報知曹操,請他發放給潘璋和王雙,並讓二人轉正。

潘璋和王雙得了官職,都十分欣喜。

辰牌時分,曹德、曹恪父子兩個在吳質、李宣、潘璋、王雙以及四百多個部曲的簇擁下,離開潘渡亭部,前往東平。

一下子多了兩百多張嘴,曹德一行人的糧食壓力驟然增加。

好在潘、王二人事先已經讓自家族人攜帶了兩天的乾糧,再加上途中亭舍可以提供飯菜,因此這壓力也變得沒那麼大了。

眾人走了將近六十裡,於當天下午趕到東郡範縣的馬營鄉,住進杜亭亭部。

見一下子來了這麼多投宿的,杜亭亭長頓覺壓力比山還大。

好在杜亭是個大亭,有足夠的房間供曹德等人居住。

四百來個人,只有曹德、曹恪、吳質、李宣、潘璋、王雙這六個上層官員需要單獨安排一間客房。

至於四百來個士兵,每四十人共用一間大房舍,十來間屋子怎麼也夠了。

還有吃飯的問題,眾人也是攜帶了糧食的,這個根本不用擔心。

時間還早,曹德帶著曹恪、李宣、吳質、潘璋、王雙等人來到亭部院門外面,檢視周圍地形,同時觀賞景色。

李宣指著東邊大約五里遠處一座大山,道:“府君看到那座山了麼?那山名叫梁山。”

曹恪聽到“梁山”二字,心中一動,不由自主地想起後世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來。

一百零八將聚義梁山泊,替天行道,最後受了招安。

這個故事,家喻戶曉。

這裡地處範縣東部,在後世是屬於梁山縣的地盤。

梁山風景區就在梁山縣啊。

曹恪不等曹德回李宣的話,當即脫口而也:“梁山?梁山泊?”

“什麼梁山泊?”李宣皺著眉頭,像看神經病一樣瞥了曹恪一眼,道:“就叫梁山。”

曹恪這才想起來,梁山現在還是座孤山,屹立在齊魯大地。

那著名的八百裡水泊,現在還不存在,要等到五代,黃河絕堤改道之時,才會形成。

不要說山下的八百裡水泊了,就連現在兗州境內最大的湖——巨野澤,離梁山南麓還有五十餘裡。

曹德朝梁山那邊望了一陣,問李宣:“過了此山,離東平國地界還有多遠?”

李宣道:“梁山就位於東郡和東平國的交界之處,歸壽張縣管。距離此山西麓將近兩裡遠處的路口,有兩個郡國的界碑。”

“這麼說,就要到了是嗎?”曹德眼見自己即將進入東平,神情一振,連日的疲憊感似乎一掃而光。

“是的,前面就是東平地界。”

李宣道:“梁山主峰虎頭峰上,原本有座東平的郡國兵大營。”

曹德道:“原來的郡國兵大營?現在不是了麼?莫非搬走了?”

“不是。”李宣道,“去年青州黃巾入兗州,攻打諸郡縣。當時的東平相和王國中尉領郡國兵跟隨刺史劉公山(劉岱字公山)討伐反賊,戰敗身死。兩千多個郡國兵將士也都死在黃巾亂黨的刀下了,無一生還。虎頭峰上的那座郡國兵大營就此荒廢了。”

東漢制度,只有邊郡才設定都尉,統領郡兵。

內地的郡一般不設都尉,郡兵直接歸太守或者國相統領。

但是東平是漢室諸侯王劉凱的封國,和一般的郡相比有些特殊。

王府的屬官中,最高級別的有三個,即國相、國傅和中尉。

這三個職位都由朝廷直接任命,諸侯王無權自行安排。

三職位中,國相負責治理地方,國傅負責教導年幼的諸侯王,而中尉則負責統領諸侯王的衛隊。

這支王國衛隊同時也與國相統領的郡國兵一道,共同維護當地治安。

外敵進犯的時候,無論是國相統領的郡國兵還是中尉率領的藩王衛隊,都有守土之責。

李宣說道:“曹使君幾個月前才光復東平,還沒得及組建新的郡國兵。”

“原來如此。”曹德聽說了這段跟東平國有關的過往,不禁唏噓半晌。

李宣這時沉聲道:“還有個壞消息,要告訴府君。”

“說!”曹德輕聲道。

“卑職剛剛聽杜亭的亭長說,這梁山上近來聚集了七百個賊寇,將虎頭峰上的原郡國兵大營佔了。這幫賊人的頭領是個外號叫做夜來風的破落戶子弟,經常領著嘍囉下山劫掠過往客商行人,甚至打家劫舍。早知道是這樣的話,卑職當初就勸府君繞道了。”

曹恪聽李宣說什麼繞道,不禁笑道:“繞什麼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淹,我們這麼多人,帶著這麼多刀槍弓箭,還怕他們不成?”

潘璋也譏笑道:“李主簿膽子也太小了。”

王雙、吳質等人都笑了幾聲。

李宣辯白道:“我這哪是膽小,我這分明是謹慎。”

眾人又笑。

曹德道:“好了,好了,李主簿也是為大家的安危著想,諸位就不要笑話他了。”

又道:“今天晚上,我們要嚴加戒備,以防山賊前來偷襲。”

曹恪等人都拱手道:“遵命!”

……

相關推薦:空間農女:顧家有個旺夫妻身在洪荒爭做道祖2002:首富之路重生逐夢2002大唐之最強帝王我在足壇當主角帝尊你家狂妃要造反大秦:開局祖龍邀請我造反綜武:別人練武我修仙海賊:我的腦內危險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