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三國小兵之霸途->章節

第八百三十章 貴霜帝國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劉易率大軍到達了馬六甲海峽之後,卻沒有馬上急著透過此海峽,甚至,還沒有到達後世的新加坡等島嶼,便令大軍於後世屬於馬來西亞國的豐盛港一帶登6。

為何要在這些地區登6呢?在這裡,離劉易要征服的目標相距甚遠,起碼還有大大七、八千華里的距離。為何不一鼓作氣,直接率兩百多萬的漢軍直撲那印度半島?

這個,是有著好幾個原因的。

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此際正是馬六甲海峽的汛潮期,漢軍大軍的船隊透過馬六甲海峽會有一定的風險。何況,整個馬六甲海峽,足有兩千多里長,一直進入緬甸海。可以說,穿過這一道海峽,是前無來者的一個壯舉。劉易相信,在這之前,肯定不會有人駕船透過此海峽。因此,劉易打算等風浪不是那麼急之後,再讓漢軍這龐大的船隊透過。另外,先派出一些船隻,探清馬六甲海峽的航道再說。

其次,現在孫策、周瑜的漢軍,已經深入到後世緬甸一帶地區,正在收服那些地區的土著人,設立大漢官府的政權。這裡,要提一提的是,此時的緬甸地區,其實還沒有華夏部族遷徙過去的,鮮有人跡,完全是處於一個原始森林狀態的地區。

當然,也不是說緬甸沒有人,人還是有的,當中,一部份是土生土長的土著人,但是已經處於一種文明萌芽的狀態。並且,已經有了一定的佛教文化流傳了進去。另外的一部份人,便是從恆河平原,也就是印度半島流浪到緬甸地區的人族。這一部份的人族,卻具有高度的自主獨立性,也就是具有一種排外性。這部份有可能是從印度半島遷徙流浪過來的人族,成份也很複雜,據孫策與周瑜打進去之後所瞭解的情況,他們大多都是孔雀王朝後期的人,因亡國或是躲避戰禍而逃到緬甸地區的原始森林當中來的。

這部份部族,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文明,有著比較完善的軍人建制以及精良的武器。事實上,漢軍進入這些地區的時候,就遭受到了他們的激烈反抗,只可惜,面對漢軍的強大,他們的反抗是徒勞的。

與此同時,孫策與周瑜的斥候,已經探索到了印度河等地區,也就是後世孟加拉國的梅克納河地區。所獲到的一些情報,讓劉易感到有點棘手。

古印度文明的確有著比較璀璨的歷史,似乎也並不比華夏差多少。甚至,這古印度出出現的第一個真正大一統的王朝,也要比秦皇一統華夏的時間早上了兩百年。

這個王朝,就是公元前六世紀末期所建立的孔雀王朝。

不過,這個王朝從建立到興盛到滅亡,歷經數百年的時間,其中,不停的被大夏希臘人、塞人和安息人先後侵入。其中,塞人對印度的入侵最為廣泛,對印度的禍害更大。而塞人又是何許人呢?其實就是歐羅巴人種。但是,塞人原是住在華夏新疆伊犁河流域的遊牧民族。約在公元前16o年前後,塞種人受大月氏人的驅趕,向南遷徙,透過開伯爾山口進入南亞次大6,消滅了幾個印度-希臘人王朝。

這些塞人,對印度、希臘人進行了一些慘無人道的人種滅絕,相當的兇殘。而據劉易的推算及估計,這些塞人,極有可能就是五胡亂華時期魔羯族的祖先或同種。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反正,看似相隔了一片難以渝越的大山脈的兩個文明似乎沒有什麼的關係,但是,卻似在瞑瞑之中,也有著一定的關連。

這些關聯,就是與華夏西北的那些異族有關。

說起來,也具有一定的戲劇性。這些,也是劉易覺得有點意思的地方,似乎,瞑瞑當中,世界上的許多人和事,都有著一根看不到的線維繫著一般。

華夏春秋戰國時期,古印度便是十六國爭雄之時。

古印度先一步一統江山,華夏跟著出現了千古一帝秦始皇一統天下。

古印度與華夏,也幾乎是不停的受到異族的入侵,而這些入侵者,不多不少都有著一定的關係。

如,禍害古印度最深的塞人,有可能是後來歷史上禍害華夏的魔羯人。而塞人,是被大月氏趕到了古印度去的,但大月氏人呢?他們本是東歐平原上古印歐人大遷徙的一支。卻是被因華夏的強盛,打得匈奴人分成了南北匈奴,北匈奴轉而去攻打大月氏部族。大月氏人不敵匈奴人,便走上了與塞人一樣的步伐,到了古印度。

而孔雀王朝,卻正是被大月氏人所滅,進而被大月氏人統一了印度,建立了貴霜帝國。

有一點不說世人或許不知道。西漢武帝其間,也就是公元前138年,張騫奉武帝命,西行出使西域,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聯合大月氏人合擊匈奴。那個時候,大月氏人,便與大漢建立了一定的關係,但可惜,數十年後,大月氏被匈奴所滅,他們不得不遷走。另外,西方人所稱的吐火羅人,其實就是大月氏人。那個,劉易詢問過伊閼茜女王,她的閼氏部族,是屬於小月氏部族的一支,而小月氏部族,便是大月氏被匈奴所滅之後,殘留在華夏西北地區依附了匈奴人的一支部族。

有些事,說起來並非完全沒有一點關係,還有,一些事的歷史,似乎也不是太過久遠。比如現在,大月氏人滅掉印度的孔雀王朝的時間其實並不是太長,也不過是一百幾十年的時間。

大月氏領丘就卻,是位貴霜帝國皇帝,約於公元3o年期間建國。

而貴霜帝國極盛時期,也正是迦膩色伽一世的時期,有後世的歷史清楚記載,他在位28年。約是144年至173年間。然後傳位於胡維什卡。也就是說,18o年到後來的數十年之間,也都是貴霜帝國國力最強的時期。

劉易現在想去收服印度地區,就不得不面對這個有可能是處於一個鼎盛時期的貴霜帝國。

要知道,大漢大亂之後才統一了這兩年時間,而貴霜帝國,卻是一個展了一百數十年的穩定帝國。而這個帝國,已經傳承了印度古文明,形成了他們獨有的文化,大漢想要漢化這些民族,恐怕還真的不易。

其實,迦膩色伽一世時期,正是印度大乘佛教興起的時期。而佛教文化之所在傳入大漢,也正是迦膩色伽一世知道大漢與大月氏部族有一定的關係,亦因為貴霜帝國在他的治理之下,達到了一定的興盛狀態,如此,才會派出一些和尚僧人,進入了大漢。所以說,佛學傳入大漢,並不是沒有原因的,其原因就是在於大漢與大月氏的關係。這當中,亦有可能是迦膩色伽一世嚮往大漢文明,派出和尚僧人來與大漢交流的可能。

所以,現在劉易就不得不要考慮,是直接殺向貴霜帝國,用武力去征服呢?還是透過外交與其國建立良好的外交關係呢?

不過,劉易很快就否決了跟貴霜帝國建立單純的外交關係的念頭。因為劉易考慮到,如果現在華夏還不把握住機會稱霸全球,那麼以後怕就很難了。一旦與貴霜帝國建立了外交關係,那麼,貴霜帝國就等於是一個與大漢****是一個平等的國家。劉易也再難以找到藉口去攻伐他。這也就罷了,若不拿下貴霜帝國,也就等於是阻擋了大漢向西歐東非展的道路,到時候,貴霜帝國反而會成為大漢崛起於世的絆腳石拉路虎。

所以,劉易暗自下決心,打!必須要打!

實際上,貴霜帝國真正統治力量,是處於古印度的西北區域,對於東南區域的控制力並不算太強。因此,漢軍大漢直接穿過馬六甲海峽,直接穿越印度洋登6印度半島的並不太適合打擊貴霜帝國。因此,劉易認為,還是透過6路進攻,開啟一個缺口,控制了位於後世孟拉加國的印度河出海口,如此,漢軍才可以水6兩路沿印度河殺進貴霜帝國腹地。當然,現在自然不會存在什麼孟拉加的說法,現在的印度河出海口,其實也是貴霜帝國的屬地之一。

另外,不馬上透過馬六甲海峽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劉易打算,利用這一段時間,分派一支軍馬前往後世的印尼地區。當然,早前已經有了漢軍登上印尼地區,但是,暫時還沒能完全掌制那麼大的地區。所以,劉易派出了數員大將,先率五十萬的漢軍,登6印尼。用後世的話來說,印尼,會成為大漢絕對的殖民地。

還有就是,漢軍大軍於馬來西亞登6,如此強盛的大軍,也是對這些地區的人的一種威懾,讓他們看到大漢大軍的軍威,在他們的心裡,強植下一種漢軍強大不可戰勝的感覺,讓他們永遠都難對大漢產生背叛之心,世代都只能臣服於大漢的統治。

劉易留下五十萬大軍看守數以萬計的戰船,待探清馬六甲海峽的航道之後,這五十萬大軍,將會乘坐這所有的戰船,透過海峽,殺往梅克納河的入海口,與從6路殺去的劉易大軍會師。

如此,劉易親率百萬大軍,從6路行進,趕往緬甸地區,與孫策、周瑜等軍馬匯合。

這6路卻不好走,那可是足足六、七千裡的路程啊。等於是從華夏的嶺南走到東北那麼遠了。這非常考驗漢軍的意志。

不過,卻沒有人會抱怨,相反,一個個漢軍將士,他們更喜歡走6路而不想乘坐戰船。一開始乘坐戰船出海,的確感到很新鮮,那無邊無際的海域,讓他們大開眼界。但是,連續在船上待了一個月,他們再看到海水都感到頭暈。所以,大多數漢軍將士,都覺得,6上行軍要比在船上舒服得多了。何況,現在劉易也並沒有要求大軍必須要急行軍,只是讓他們慢慢的行走,先讓他們適應異國他邦的水土。

南洋地區,四月份的天氣已經有點熱了,將士們將著單衣都可以。

因為有了早前劉易征伐南洋的經驗在前,所以,許多方面都準備得很充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先給軍士準備的服裝就完全不同於以往的漢軍的。給軍士的軍裝,基本都是短袖的,短袖衣,然後是做成了馬甲一般的護甲,再就是給軍士們備了護腕,這些護腕,有些是鐵擴腕,有些是皮甲的。另外,還有可庶陽的軍帽,以及為他們每一個軍士都備有雨衣。嗯,說到雨衣,大多數都是用堅韌的油布來做成的,但是有一部份,卻是用一些橡膠弄出來的如布一般薄的橡膠薄膜製成的。當然,技術不過關,還製造不出如後世那樣的透明橡膠薄膜,也弄不出那麼堅韌的。但是,用來做雨具擋風擋雨還是可以的。但這部份都是試驗品,所以,還做不到全軍裝備。

另外,還給每一個軍士都準備了一些植物提練出來的精油,行軍時,塗抹在裸在外面的手臂上,可防一些蚊蟲叮咬。

在南洋,在印度等熱帶地區行軍作戰,自然得要注意這些事項,尤其是要穿過原始森林的期間,軍士的飲食都得要非常注意。

劉易與趙雲、典韋、許褚、顏良、文丑等大將,先率二十萬騎軍在前,太史慈與張遼等餘下的軍將,率八十萬步軍在後。

一路前行,有孫策、周瑜所部所開僻出來的路線,所以,行軍度倒不慢。

劉易等將所率的二十萬騎軍,一天能走三百到四百裡左右。後面的步軍,一天則是五十到八十裡,步軍要攜帶著大量的輜重物資,所以行軍度就稍慢了一些。

八天之後,劉易的二十萬騎軍,便於緬甸地區與孫策、周瑜等軍將匯合。而步軍,還得要多走十來天才會趕到。

其實,一路前來,沿路都會有孫策與周瑜等軍所設下來的兵站為劉易的大軍引路。每一個兵站,都會留下一屯人馬左右。對於在現在的南洋地區,有兩百左右的漢軍將士,足可以應付一般的土著部族的動亂,何況,現在的那些土著人,都已經完全臣服於大漢的統治?實際上,除了沿路的兵站之外,只要有土著人聚居的地方,都已經設立了大漢朝廷的官府,已經有大漢派來的官員在治理著那些土著人。(未完待續。)8


相關推薦:LOL:開局成為rng上單LOL:這是個運氣遊戲斬仙奮鬥在初唐網遊大魔王諸天第一狂徒完美防禦我左眼有妖氣變形記之系統讓我當主角我想要你的資訊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