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龍襄->章節

第兩百一十一章 克復散關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羌人不是一個統一的民族,他們沒有王廷,也沒有什麼民族認同感,各個部落的習俗不一樣,社會形態也不一樣,甚至生存方式都不一樣。

有的已經是奴隸社會,還有很大一部分,他們的文明程度沒有這麼高,仍然是比較原始的部落形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些部落的首領叫“王”也好,叫“頭人”也好,性質都一樣,是族人推舉出來領著他們求生的,等他老了、死了、打不動了,族人會再推舉一個,完全沒有世襲的概念。

這樣的小部落,或主動,或被動,組成了一個一個大的部落聯盟,就是先零羌啊,白馬羌啊,燒當羌啊等等羌人大部,但其實他們內部也是五花八門,各玩各的。

燒戈的部落就是這種原始小部落,由首領帶著部族之人與天爭命,打獵、捕魚、採食、搶劫,為了活著什麼都幹,他們與野獸廝殺,與同類廝殺,習慣了搏命的生活。漢人一般把這種部落,叫做野人或者生羌。

今天,他們的王,帶著他們葬身在了漢軍的營壘之外,兩千多人只活下來五百多個,還都是身受重傷之人。

劉襄第一次接觸生羌,他有點震撼,全軍覆沒的戰例有很多,可全員戰死在衝鋒的路上,這不是依靠訓練就能做到的。最文明的、有信仰的部隊和最野蠻的部隊都做到了,感覺就像個輪迴,所謂的文明就像個笑話。

“這些生羌真是不要命,給他們個痛快吧。”孫堅跟著一起過來檢視這處戰場,看著壕溝以北滿地鋪陳的屍體,也有點感觸。

士卒開始打掃戰場,處決敵人的傷兵,他們受傷不輕,救不活,民夫開始搬運屍體,要抬到山口外面掩埋。

軍中功曹稟報:“啟稟將軍,我軍陣亡七十三人,輕重傷員兩百零四人,殲滅敵軍兩千四百餘人。”

地形、人數、武器全面佔優,打了個一換十,劉襄不太滿意,這種仗不應該零傷亡嗎?

是我軍太廢物還是敵軍太兇勐呢?看著衣衫襤褸,戰具簡陋,很多都沒有鞋子穿的生羌,他真的挺無語的。

但現在不是感慨的時候,斥候已經回報,張郃正在關口勐攻,他們不能幹看著。

命令張修所部繼續圍困故道縣城。

命令韓當所部打掃戰場,就地修整。

命令程普所部攜帶攻城器械夾攻散關。

劉襄和孫堅也跟著一起來到了散關的南口,關南的道路比關北要平緩的多,但關口一樣狹窄,這是散關防禦的優勢之處,也是它最大的弱點:關城狹小,無法駐紮大軍,也沒辦法儲備大量物資。

若只是進攻一面,無論南北,其後都有城池提供補給,可兩面夾攻就打到了它的死穴。

說實話,就地形而論,散關比居庸關還有優勢,可居庸關是縱深三十六裡的一套防禦體系,散關就是個孤立的關卡,所以居庸才有了天下第一的美譽。

劉襄在觀察著地形,孫堅已經帶人衝上了關牆,張郃在北面攻的很兇,雲梯已經懟到了牆邊,士卒正源源不絕的衝上關牆,還有飛梯輔助,羌人正在艱難抵抗。

南邊的兵馬一到,羌人就先慌了,床弩開始壓制崖砦,孫堅領人扛著飛梯就上了,衝車都沒推到門口呢,雲梯也跟不上他們的速度。

看著特意帶來的燒戈的腦袋,再打量了一下正在激戰的關城,劉襄撇撇嘴,現在確實不是勸降的好時候。

用長杆挑起頭顱,兵卒在關口喊話:“燒戈死了,燒戈死了。”

權當干擾敵軍吧。

這種時候停戰勸降,那是腦殘才能做出的決定。

關牆之上兩軍兵卒殺做一團,刀噼斧剁,手戟翻飛。孫堅左手持盾,盪開一杆刺向他的長矛,順著矛杆縱身前撲,右手的長刀已經捅進了敵人的肚子,他翻腕一攪,對方六腑俱碎,嘶聲痛呼,被他一腳踹開,戰刀順勢拔出,豁開的肚皮腸肚外露,血漿噴湧。

他大聲呼喝:“盾陣,結盾陣。”

登城的兵卒鐵盾聯結,佔據了一段城垣,後續不斷有人登上關牆,人數越來越多,陣型越來越密,優勢越來越大,羌人慌亂的向南關增兵。張郃的壓力驟減,衝上北關的兵卒更多了,羌人首尾難顧,左支右絀。

南關的雲梯終於架好,又多了兩處通道,雲梯比飛梯可好爬多了,士卒手持鐵盾,口銜戰刀,順著梯面衝刺而上。

井蘭上的弓弩手不斷的放箭支援,羌人終於被壓下了關牆,漢軍士卒不急著衝下登城道,他們順著山壁通道登上崖砦,要徹底剿滅敵軍的弓箭手。漢軍弓弩手登城,居高臨下,弓弩連發,企圖頑抗的守軍被一一射殺。

戰鬥持續了一個半時辰,關內殘敵全部肅清。

散關克復。

一千守軍戰死了六百餘人,三百多人被俘。

攻打關南的部隊傷亡不大,只有百餘人,北關戰鬥的時間長,攻城的壓力也大,傷亡了一千四百多人。

士卒開始打掃戰場,劉襄進入散關署衙寫報捷文書。他口述,範賢執筆,辛辛苦苦的練字,不如直接找個寫字好的,這個辦法太美妙了。雖然徵辟範賢為典農從事,但涼州哪有讓他們種地的機會,先跟在他身邊做些秘書的工作吧。

捷報還沒發出去,劉襄就接到了兩封信件。

一封是袁滂的,從褒斜道繞了一大圈,路上花費了很長時間,是詔安張修之事的回覆,信上說別部司馬是小事,可以自決,但張修身份敏感,已經上表陛下,需要等待朝廷批覆,先暫時隨軍,由劉襄管轄。

這個態度是不想擔責任啊,那故道縣就先留著不打了,戰事沒結束,真有什麼事的話,他手握大軍也能有個轉圜的餘地。

第二封是董卓的求援信,韓遂十萬大軍攻打隴關,他只有不到兩萬人,形勢不妙,需要發兵支援,還特意點名,需要幽州突騎馳援。

這死胖子瘋了,想屁吃呢。

原本還想派兵支援他一下,現在,滾一邊子去吧。

董卓的求援信是在陳倉轉送的散關,發往長安的應該也快到了,袁滂的態度猜不出來,為了防備萬一,劉襄又寫了一封救援隴關的建議,和捷報一起,快馬發往長安。

建議很簡單,讓董卓正面吸引韓遂的大軍,他統帥一萬騎兵走祁山道,抄敵軍的後路,只要速度快,必定能夠出其不意。

能不能贏不知道,反正他不會把騎兵交給董卓。

劉襄麾下的軍隊已經有步卒三萬八千,騎兵一萬,還有益州友軍六千人,是三輔最大的一股軍事力量。

他這個幽州的造反頭子,現在要帶著長安三輔最大的軍團,去打涼州的反賊首領了。

真諷刺。

相關推薦:史上最強訓練師真千金是滿級天師[穿書]六零時光俏神話解析,知道劇情的我無敵了萬古至尊龍皇我在洪荒搞基建精靈之吾名洛奇亞假面騎士w幻世界的蓋亞記憶體一拳無敵:從軍體拳開始媳婦她成精了[八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