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三國求生手冊->章節

第474章 龐士元的見聞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這些來到常山的士人中間,唯獨龐統的行止最讓人捉摸不透。

大多數士人來到常山後,多是居住在六山學院附近免費提供的學舍裡,也有一些家財豐厚的喜歡在元氏城或者別的地方租賃居所。

士人們平日多半會到六山學院中,雖然未必每個人都一門心思聽教授講學,但諸多同類湊到一塊兒還是能尋到許多樂子。

一大批士人擁在一塊兒,難免要詩酒唱酬談天說地臧否時事,甚至遊山玩水鬥雞走犬博戲之類的事情。

然而龐統卻對這些活動並不太感冒,反而更喜歡在常山境內東走西顧。

一開始,龐統的活動範圍還侷限在元氏城內內外外,漸漸地蔓延到周邊縣鄉,經常一出門就是兩三天。

在七天前,龐統離開學舍後一直未歸,即便是與他交好的徐庶、劉廙等人也不知道他的具體行蹤。

當然,那都是針對尋常人而言,而已經透過職方掾在郡內外組建起情報系統的顏良自然清楚龐統的動向。

不過當他仔細一看龐統去了哪些地方後,卻是會心一笑,不僅聽之任之,還示意手下人為他大開方便之門。

且說龐士元來到常山之後,足跡遍佈高邑、真定、石邑、欒城、房子等地。

他似乎對當地的一切都十分感興趣,與沿途亭舍的亭長亭卒能聊上半天,詢問郡中新施行的通行登記法,聊一聊附近的治安狀況,甚至與一些從軍中退伍的亭卒聊聊當年參軍時的經歷。

他與田間地頭的老農也能攀談上幾句,問一問近些年的收成,要交納的田賦、算賦、口錢有幾何,需要承擔的力役有多少,家裡情況如何,有幾丁幾女,小孩幾個等等。

每去一地更是必會造訪市集,觀察當地物價和物資充沛程度,對常山國內施行的鹽鐵酒專賣制度也從商賈、百姓、市吏等處多方瞭解。

他還對常山境內諸軍十分感興趣,去的高邑、真定、石邑等地都是各營駐地。

雖然他去的時候各營已經大部分調派出征尚未完全返歸,但也不影響他就近觀察。

他看到各營雖然留下駐守的士卒不多,不過仍是守衛森嚴巡查細緻,並無絲毫懈怠。

他還特別去軍營附近的鄉邑找鄉人攀談,詢問駐軍對他們的生活可有影響。

出乎龐統的意料,鄉人並未抱怨什麼駐軍擾民,而是極力稱讚自從此地駐軍後,鄉野盜賊絕跡,士庶乃能安居樂業,專務農耕。

更言駐軍不但不欺壓魚肉百姓,百姓有困難之事,駐軍都會主動援手。

屋舍被大雪壓垮了,駐軍第一時間參與搶修。

春耕時田間水渠淤塞,駐軍也幫忙疏浚。

有孤寡老人缺乏贍養的,駐軍也派人時時問候接濟米糧。

附近市集裡的商賈更言,駐軍不但不強徵暴斂,但凡有什麼需求都公平買賣,從不拖欠貨款,人人以能向駐軍提供物資為榮。

龐統最近的一次出行則是去往了蒲吾、井陘、靈壽三縣。

此三縣境內多屯田堡寨,還有大片新開墾的荒田。

他對只需要一頭牛一個人操作就能快速高效犁地的曲轅犁極為感興趣,不避汙泥親自來到田間就近觀察。

龐統是荊州人,說起河洛官話時總會帶上一些楚地口音,故而在以河北方言為主的常山頗為另類。

不過當龐統接觸多了各個屯田堡寨的屯民後,卻發現他那點口音根本就不算個事兒。

因為這些屯民居然來自各個州郡,雖然多半是本州人,但也有不少是來自幽州、幷州、兗州,甚至司隸地區的流民。

屯民們操著千奇百怪的各地方言,有很多人甚至都不會說河洛官話。

然而細心的龐統卻發現,無論這些屯民說哪裡的方言,他們家中的少年孩童卻多會說河洛官話,且個個看上去衣著整潔精神氣兒十足。

經過詢問才得知,這些孩童都能去附近縣校鄉庠就學,不但免收束脩還能享受免費的餐食,在學校裡盡數用河洛官話教學,故而如此。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與這些屯民的攀談過程中,龐統瞭解到了他們過往時日裡各種各樣的苦難生涯,並深深感受到他們對於來到常山後生活狀況的滿足。

有屋舍可以遮風避雨,有衣服可以禦寒,有可以管飽的糧食,大冬天裡甚至有郡縣分發的煤炭取暖。

最關鍵的是,有一大片田地供給他們墾殖,國相顏良曾許諾,只要他們安心墾殖,人人都能分上一片田地傳給後世子孫。

屯民裡還有不少人為了能夠早日分到田地,主動要求參軍殺賊。

當龐統來到滹沱水上游的西柏陂時,看到陂池四周盡數是豐沃的良田,邊緣還養著不少雞鴨豬,陂池裡還有不少漁民捕魚撈蝦。

從附近的鄉人口中得知,此處原本是一大片低窪地,因為常常遭受水災,地力貧瘠,往往播種下去遭了水淹後顆粒無收。

是國相顏良從鉅鹿請來治水名家馬道嵩,動用人力上萬,主持開挖儲蓄了這個佔地寬廣的陂池,用來洩洪蓄水。

自此之後,再無水患滋擾,更將一大片貧瘠之地滋養成了豐沃的樂土。

龐統來到靈壽縣境內,此處不僅有房山鐵官,更是房山營的駐地。

他看到沿途的車馬商旅不絕,大都是運輸諸如鐵料、鐵器、木材、煤炭等物資,一個邊緣縣城顯現出一片欣欣向榮之態。

在靈壽縣境內,龐統遇到了一個同伴。

這個同伴與他同名不同姓,且同樣都喜歡到處走訪遊歷,那便是山陽人仲長統。

他與仲長統之前素未謀面,但也在六山學院中聽聞過其人名聲,相遇後卻立刻成為知交好友。

因為二人都有一雙洞悉世情的眼睛,願意去細究事物背後的真理。

龐統畢竟新來常山,走的地方還不夠多,他從仲長統的口中瞭解到了更多。

比如常山與冀州其他郡國的比較,以及去年以來常山境內發生的種種變化。

他瞭解到鹽鐵酒專賣制度雖然被獲准在常山與中山、趙國二地一同施行,但二郡實施的力度與效果都略有不及,時常有人私運私釀私賣貨物,而二地並不能完全禁止。

只有常山貫徹得最為徹底,若是膽敢違反禁令,抄沒的力度足以讓不法商賈傾家蕩產。

在仲長統的建議下,他們一同去到井陘縣拜訪了井陘縣令崔琰。

崔琰是鄭玄弟子,素有德名,便是遠在荊州的龐統也有所耳聞。

若說仲長統看待事物是以一個局外人的立場與角度,那麼崔琰看待事物便是以執政官吏的立場與角度。

崔琰與龐統、仲長統二人陳說了他來井陘之前,當地的百姓貧弱,倉廩空虛,文教不興。

而他來之後,先是勸稼穡,事農桑,再興文教,辦學校,更在井陘南邊的山間開挖煤礦,疏浚甘陶水等河流,興建碼頭,將煤炭源源不絕地販運到其他地方。

這一切都有郡府的大力支持,提供人手錢糧,優先供給新式農具,幫助推廣煤炭,解決銷路。

不過區區半年,井陘大為改觀,雖然還比不上元氏、真定等上縣大邑,但百姓富足安樂,生活有了盼頭。

崔琰還說,常山境內已經把地方官吏應該在何時做什麼,應當如何做漸漸細化,若是假以時日,即便是換上一個平庸的官吏,只需按部就班也能延續前人的善政。

離開井陘縣後,龐統與仲長統二人結伴西行,穿越井陘道去往上艾縣。

在陘道中間,二人迎面遇上一股人馬,其中有四五百披甲執銳的士卒,隊伍中間還有數十名揹著大包小包灰頭土臉一臉疲憊的男子,顯得極為怪異。

巧的是,這支兵馬為首的年輕將校與仲長統是舊相識,便找了個地方休歇攀談起來。

這將校正是濟陰人仲遐,與仲長統算是州里同鄉,不過是來到常山後才相識。

仲遐如今在隗冉的房山營下擔任屯長,在黑山之戰中頗建功勳,已經被臨時提拔為副軍候。

仲長統道:“此番出征,公理定是建下大功,回去後升遷可期,屆時可要請我等喝酒慶祝啊!”

仲遐謙虛道:“哪裡哪裡,不過是跟在將軍身後效效力,沒什麼可值得稱道的。”

仲長統調侃道:“孟方可是吝嗇那幾個酒錢?”

仲遐笑道:“斷不至於如此,公理儘管來房山營尋我,只消我不需值守,定陪爾一醉。”

仲長統也笑道:“那就說定了啊!對了,這些人是怎麼回事?”

仲遐瞥了一眼那夥揹著大包小包的人道:“這可就說來話長了。”

話說顏良在解決了張燕率先回到常山後,隗冉與昌琦的兵馬繼續北進,威逼首鼠兩端的張坦投降。

一開始張坦還打著張燕敗後,自己可以坐大領袖黑山眾部,但面對挾著大勝之勢的常山兵馬,張坦哪裡還有別樣心思,更不敢反抗,只是連連派人去營中求告,希望能再談一談條件。

若是張坦當初就打定主意投靠,顏良或許還會和他談談條件,但張燕已死,他的利用價值大大降低,哪裡還會和他囉嗦。

在上艾閱兵後,張坦的使者被嚇得不輕,回去後轉達了當日的盛況,終於打消了張坦的僥幸心理,促成張坦率部歸降。

隗冉倒沒有上演翻臉不認人立刻拿下問罪的戲碼,只是收繳了他們的武器兵甲,將他們一一造冊登記甄別,然後分批分次等待押送到讓他們勞動改造的地方。

這裡邊大多數賊眾都是赤貧如洗,長期受賊首頭目壓迫,投降之後生活竟然還比以前好了一些,至少能吃上飽飯,自是人人安定。

至於張坦以及大大小小的頭目被分開看管,不令他們有機會接觸賊眾,還令他們整理好自己的財產物品,列出清單讓軍中吏員稽核過目。

他們一開始擔心自己多年搶掠的財產會被充公,不料討逆營將士卻並沒有這麼做,只是沒收了武器兵甲以及馬匹車輛,對於金銀財貨則原樣奉還,一點兒不少。

頭目們對於前途一片茫然,有人內心不安暗中偷偷塞錢財給看管他們的士卒,想要打聽打聽情況。

卻不料士卒不但不收,還叱罵賊人頭目莫要害他們違反軍律,嚇得他們再也不敢亂說亂動。

這也不足為奇,能被派去看押賊人重要人物的,都是政治過關的老卒,人人有下士以上軍階在身,思想覺悟比尋常士卒高了一大截。

在頭目們戰戰兢兢過了幾天後,隗冉終於通知他們將被押送去元氏接受顏良親自接見。

張坦原以為,送自己去見顏良也不算什麼壞事,至少要給他一輛車,至少也要有一匹馬代步。

卻沒曾想,隗冉要求的是讓他們步行前往。

頭目們立刻就有意見了,從戍夫山步行去元氏,也就相當於從後世五臺山步行到石家莊,且山路還更崎嶇難行,怎麼受得了。

隗冉給出的回應是押送他們的將士也多是步行,難不成他們比討逆營將士更尊貴?

頭目們反對無效,只得捏著鼻子上路,但問題來了,他們每個人都搶掠積蓄了大量財貨,讓他們步行前往,那這些財貨怎麼辦?

要車馬是肯定沒有的,連人都得步行,誰還管運送財貨啊!

於是乎,就有了二人所見那一幕怪異場景,以張坦為首的頭目俱都親自揹著大包小包,艱難地走山路。

饒是頭目們已經努力打包揹負,還是有諸多財貨沒辦法被帶走拋棄,順理成章地成為無主之物充了公。

聽仲遐說起此事的處置時,龐統與仲長統都是哈哈大笑。

仲遐有軍務在身,不能耽擱太久,略聊了一陣就與二人告別。

臨行前,得知二人要去原黑山諸寨遊歷,便向他們提及了自己的好友夏侯衡,稱夏侯衡如今就在黑山裡負責清剿殘餘逃賊,接納流民設定屯田堡寨。

二人繼續西行,來到上艾縣城。

因為張燕被誅滅,井陘道重新對商賈開放,漸漸便有幷州、冀州的商賈經過此處補給休歇,更有大量的屯民經由此處南下黑山谷地,讓上艾城顯現出一股欣欣向榮的姿態。

見此情景,便是幾個月前多次經過此處的仲長統也感嘆道:“除一張燕,果然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啊!”

相關推薦:開局八百個火影超維術士平安京都最強躺贏銀龍玩家我不是棗子哥木葉之超神日向我家魔神實在太穩健了絕色毒醫王妃農門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