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三國求生手冊->章節

第451章 交際花成就達成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他顏良想要幹什麼?!竟然如此放肆!”

“要知道我可是幷州之主,他一個小小常山國相竟然派人堵住我營盤?”

“這趙國郡兵是怎麼回事?為何會聽他顏良的?”

“還有這陶升不是舅父派去常山制衡顏良的麼?為何也聽他顏良呼來喝去?!”

“來人!給我把堵在門外的人盡數趕走!”

“爾等平日裡不都號稱敢戰能戰嗎?為何都不說話了!”

當王淩趕回幷州兵大營的時候,高幹還在帳中發脾氣,夏昭、鄧升等一眾將校俱都默默侍立在旁,無人敢輕易接茬。

王淩在大帳前深深吸了幾口氣,平復了下心緒才入內。

高幹見到王淩回來,立刻問道:“彥雲,那顏良怎麼說?”

王淩頓時就眉頭一皺,心想你當著我的面直呼顏良名諱,這也太過失禮了吧?顏良雖然對你多有不滿,但好歹也敬稱一聲高幷州,兩相比對高下立判。

王淩答道:“顏常山言,之前賊人突然發作,附近的兵馬擔心我幷州營地遭襲,故而陳兵以為呼應,如今賊事稍定,這些兵馬立刻會離去。”

高幹聞言稍稍寬心,他先前已經有些後悔聽了張燕的慫恿,提兵來到虎頭山下,更十分擔心顏良那莽夫真個會作出什麼對他不利的行為來。

“顏常山還有說什麼麼?”

王淩很像當面質問高幹,但想了想顏良的囑咐還是放棄了這個年頭,只說道:“顏常山對我軍昨夜未能出兵阻攔賊人逃逸多有詬病。”

高幹頓時顧左右而言他道:“我軍立營未穩,實不宜輕動,我不是聽說常山兵已經擊敗了賊首張燕麼?即便跑掉了些,也無傷大雅!”

王淩深深看了高幹一眼,彷彿想要看穿他的真實想法,而高幹竟然不敢與王淩對視,竟避開了目光去。

王淩內心一嘆,說道:“顏常山讓我轉告使君,說賊事尚未完全平息,恕他不能親來拜謁。”

高幹冷哼了一聲,彷彿對顏良不來見他有所不滿,不過心裡也微微安定,想著這廝向來蠻橫無禮,不見也罷!

這時候,帳外小校來報,說營地周圍的趙國郡兵與常山典農已經撤走。

高幹便道:“既然他常山兵足夠應對賊人,我等留在此處也不受待見,那便不奪人功勞了,這便拔營回晉陽!”

且說幷州人離開黑山的速度可要比來時要快得多,當時前路未卜,加之將士也不樂戰,往往走走停停,一天也前進不了多少路。

離去時那就不一樣了,聽聞可以安全返歸,人人都有了動力。

當他們來到沾縣與涅縣交界處時,張臨與張方帶人前來拜謁。

在下山前,張燕已經與二人說明了與高幹之間的約定,並稱讓孫松代為引見。

雖然孫松在逃亡過程中走失,不過二人此刻走投無路,往北與往南的道路都被常山人封鎖,只得前來尋高幹相助。

高幹依舊撇開了旁人,私下接見了二人。

“二位張郎,需得告訴你們一個噩耗,飛燕寨已經被常山兵攻破,張……張將軍也戰歿了。”

由於道路斷絕,二人此刻還不知張燕已經敗亡。

當高幹把這訊息告訴他們的時候,二人都驚呆了。

在短暫地呆愣之後,張方頓時放聲大哭,張臨也是悲痛不已。

好不容易待二人哭過,高幹道:“二位此次突圍而出,身邊還留有多少部眾啊?”

二人雖是帶了三千人下山,不過先受阻截又被追擊,逃得狼狽不堪,如今跟隨在身邊只有千人不到而已。

然而面對高幹的詢問,張臨卻長了個心眼,如今張燕已經敗亡,若是自己二人勢弱,指不定會被高幹被扣押吞併,必須要說得實力雄壯一些,讓他也有個忌憚。

張臨道:“我等如今還有千餘人,稍稍收攏失散的部眾後,可有兩千餘人!均在二十裡外待命,隨時可以殺回黑山!”

其實高幹還真有那麼些小心思,先前答應張燕前去接應無非是看重黑山賊的力量。

眼見顏良獨自拿下張燕,他卻空走一趟黑山,除了剿了幾個小山寨外別無收穫,讓他也十分不甘。

見張臨、張方二人前來,他倒也想過拿下二人,好歹也是賊帥之子,可以充數。

但聽聞他們還能排程起兩千人,便打消了這個念頭,逼急的兔子還會咬人,若是這時候再打上一場那就得不償失了。

高幹道:“二位張郎如今可有什麼打算?有沒有去處?”

張方如今還在悲痛之中,口不能也言,一切都是張臨說了算。

張臨道:“我等或北去戍夫山投奔我叔父,或南下鹿谷山投奔楊校尉。”

高幹卻搖搖頭道:“此去戍夫山與鹿谷山都路途遙遠,汝等人困馬疲,豈耐久行?涅縣以西有羊頭山,不若汝等暫時往彼處安頓,我亦可以供輸一些糧秣,助汝等渡過難關。”

二人如今也的確如喪家之犬般,既無去處又缺糧秣,若想要往北或者往南只有一路打劫過去,那樣勢必會與高幹的幷州兵發生衝突,非是善策。

張臨略一思忖便答應了下來,說道:“在下謝過使君援手之恩。”

二人約定好後,便告辭離去。

高幹以為他做得神不知鬼不覺,既招攬了黑山餘部,又不至於擔上縱容賊人的惡名,不過這一切卻被有心人看在眼裡。王淩雖然並不統兵,但手下還是有一些得用的扈從。

他遙遙聽聞高幹帳中傳來哭嚎聲便心生疑慮,然後遣扈從四處打探,果然發現有陌生人進出高幹的營帳。

在張臨、張方離去時,扈從更暗中窺視,看到了為首二人是兩個神情狼狽,表情悲痛的少年,像極了亡命逃竄的黑山餘部。

這些事情更佐證了王淩心中的疑惑,腦補出真相的他不由氣憤填膺,不能自止。

王淩覺得高幹的言行已經突破了他的底線,不願繼續虛與委蛇,回到太原後便告病辭去了別駕的差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更不願留在晉陽惹人嫌,而是直接回了祁縣家中閉門不出。

此皆是後話,暫且不提。

——☆——☆——☆——

時間稍稍往前推一些,回到一個月前,也就是建安六年,五月初的襄陽。

顏益在一月底隨顏良去到上黨,然後混在商隊中南下輾轉來到荊州。

在荊州盤桓的兩個多月時間裡,顏益交際花屬性拉滿,到處結交荊州名士,南下士人,又拜謁了荊州牧劉表與剛剛從豫州來到荊州的劉備。

雖說顏益並不能代表冀州和袁大將軍,又只是以遊學為名前往荊州,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他是代表顏良而來。

故而劉表也對他頗多禮遇,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見了他一面。

這段時間裡,顏益待人接物的水平迅速提升,在面見劉表前也提前做了不少功課。

見到劉表時,他便投其所好,說顏良聽聞荊州在劉表的治下文教大興,堪稱中州樂土。

受此啟發,顏良也感念冀州學風敗壞,所以延請名師修建六山學院,欲要振興冀州文教。

此次遣他來荊州遊學,一來是拜謁劉表,二是來借鑑一下劉表在荊州的文教事業以為榜樣。

劉表聽聞後果然十分高興,當著顏益的面狠狠誇了誇顏良力抗曹操,挽救危局云云。

又說他劉表始終與冀州袁大將軍站在一個陣營,雖然去年因為南邊長沙張羨作亂,沒能派人北上支援袁大將軍的討逆大業,不過今年緩過來了,這不正派人攻打南陽北部曹操控制的諸縣麼。

顏益也順著這個話頭稱讚了劉表果然是漢室宗長,為天子所重,振興漢室當仁不讓。

總之,一個老狐狸與一個小狐狸之間相談十分融洽。

顏益順勢向劉表提了個要求,請求劉表派些有德儒士與他一同北返常山交流學問,比如南陽宋忠、潁川邯鄲淳、安定梁鵠之流。

對於這個請求,劉表倒是沒有答應。

一來宋忠、邯鄲淳、梁鵠都是劉表十分看重的人物,尤其宋忠出任五經從事,在荊州地位相當於昔時雒陽的太學博士。

二來劉表自認為與袁紹身份相當,比顏良自然高出一大截,雙方私下聯絡下感情自然無妨,若是跳過袁紹與顏良公開往來,既不好看,也跌身份。

當劉表推說荊州的儒士高人都是他劉表的客卿而已,即便是他劉表也沒辦法指派他們做什麼不願意做的事。

劉表的反應也在顏益的預料之中,他也並未沮喪,而是說道那他願意出名相邀,若是這些儒士答應,還請劉表放行。

對此,劉表倒是十分爽快地答應了下來,一來顯示他有氣量,二來他也不相信顏益這個毛頭小子能說動宋忠等人北上。

劉表卻沒料到,顏益這頭小狐狸從一開始就沒打算請什麼宋忠、邯鄲淳,拿此些名士說辭只是運用了《論語》中的一種戰術。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

當劉表拒絕了顏益派遣宋忠等人北上交流的時候,再面對顏益要自己去遊說就不會再拒絕了。

而顏益的目標本就放在崔鈞、龐統、王粲、徐庶等人身上,這些人雖然不受劉表重用,但若顏益一開始就請求劉表讓他們北上常山,劉表肯定會心生疑慮,說不定還會暗中阻擾,繞一下彎子再說,那就顯得順其自然了。

有了劉表的首肯,顏益便努力發動三寸不爛之舌,公然遊說荊州本地士人以及中原士人北上“交流學問”。

對於顏益的遊說,年長一些的人物大都持審慎觀望態度,在他們看來北方情勢仍舊不明朗,尤其是去年袁曹官渡大戰,袁敗而曹勝,局面並不容樂觀。

而年輕人之間則多有意動者,他們有的是不被劉表重視重用,有的是仰慕顏良力挽狂瀾的風範,有的為顏益描繪的常山盛景所吸引,有的本就家在北方,起了思鄉之念。

最終,在荊州盤桓了兩個多月的顏益自覺順利完成了任務,啟程北返。

南下時,顏益帶了不少諸如良馬、皮裘之類的北方特產,還帶了不少金玉財貨,南下後仗義疏財盡數花費一空。

回程時,則換成了不少書冊,其中一部分是從當地市肆所購,還有很大一部分是顏益與諸多小夥伴們從太常趙岐處抄錄的著作與藏書。

更重要的是,顏益還帶了一群人北上。

這些人中,除開崔鈞較年長外,其餘大都只是二十來歲。

崔鈞本就是冀州人氏,原本的歷史上他南下荊州後就再也沒返歸河北。

這其中當然是有緣由的,當年袁紹為何進謀劃召董卓入雒陽,最終導致社稷傾頹,其父崔烈先遭牢獄,後身死長安,崔鈞對此一直耿耿於懷,所以十分鄙薄袁紹,他不願回河北為袁紹效力。

但這次顏益一直在他面前提及河北風物,更說常山如何如何有新氣象,也不免激起了崔鈞的思鄉之念,這才答應北上。

王粲雖是劉表同郡後生,又出身名門,但因為長得醜而被劉表歧視,只是偶爾叫他做做筆桿子,早就滿腔怨氣。

受到顏益的邀請勸說,自覺得到了許久未有的被重視感,於是與其餘幾個有同樣境遇的官二代士孫萌、裴潛、司馬芝、蔡睦一商量,便一同結伴北上遊歷,看一看被顏益吹噓得與眾不同的常山風物。

徐庶、石韜、孟建、劉廙、陳靖等人自不消說,他們在營救劉廙之兄劉望之時便與顏益結下了深厚友情。

劉廙兄弟受劉表迫害,本就打算逃離荊州,既有顏益鼎力相邀便欣然而往。

徐庶、石韜、孟建俱都出身寒門,在劉表處更無出人頭地的機會,又與顏益氣味相投,還有劉廙幫著打邊鼓,便都答應一同結伴北上。

陳靖本就因不滿曹操而離家遊歷,原本他想再看看荊州之主劉表與同樣西來的劉備。

但剛來到荊州就見識了劉表迫害劉廙兄弟的事情,心裡膈應得很,又對數次被曹操擊敗的劉備有些失望,便也答應了顏益的邀請,去見識一下正面擊退曹操的顏良是何許英雄人物。

相關推薦:開局八百個火影超維術士平安京都最強躺贏銀龍玩家我不是棗子哥木葉之超神日向我家魔神實在太穩健了絕色毒醫王妃農門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