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三國求生手冊->章節

第361章 八卦傳統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話說向朗辭別了韓嵩之後,匆匆來到徐庶賃居的小院,卻撲了個空,院門緊閉,喊了幾聲亦無人答應。

他正好奇著往回州府方向走,卻在經過一處裡坊的時候,被坊門處一個操著北方口音的漢子給叫住。

“可是向先生?我主顏君有請。”

向朗認識的北方人本就不多,又聽到是姓顏的有請,立刻反應了過來,低聲問道:“徐元直可在你家主人那邊?”

叫住向朗的北方漢子正是顏益的扈從,聞言只是微微點頭,然後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在頭前帶路。

由於劉廙昨天是在徐庶這邊留宿,所以出於安全的考量,徐庶等人一併轉移了地方,來到顏益在南安舍租下的院落裡。

由於南安舍算是襄陽城中數一數二的豪華客舍,顏益租下的又是獨立院落,有單獨的入口通向街道上,所以徐庶等人悄悄進入,並未引起旁人的注意。

當向朗被引到南安舍,進入扈從們嚴密把守的堂屋內,果然便看見了徐庶與石韜等人的身影。

向朗人還站在門口,就匆匆說道:“元直!你猜我方才看到誰了?我看到龐士元了。咦?士元居然也在?”

只見一個背對著門口的一個人轉過身來,卻正是方才在襄陽南門處的騎驢青年。

那青年也未起身,只是扭著身子朝門口拱手笑道:“巨達兄,方才可有把你嚇了一跳?”

向朗道:“虧士元還笑得出來,方才你那一聲喊險些把我嚇出病來。”

無巧不巧,一語叫破劉廙身份,差點誤了他們大事的騎驢青年正是外出遊歷的龐統龐士元。

說回當時在城門口處的情形,從中盧等地遊歷歸來的龐統方跨入南門,就遇到了牽著馬的劉廙。

他見劉廙低著頭神色匆匆,有些好奇,故而出言招呼,卻沒想到引發了如此大動靜。

龐統是什麼人物,一看就知道自己無心一語怕是惹了大禍,立刻趁著沒人注意自己腳底抹油溜之大吉。

他剛剛進入城中就被在遠處觀望的徐庶、石韜截住,隨他們來到了顏益租下的小院裡。

在向朗來到之前,龐統剛剛與眾人見了禮,徐庶也介紹了這幾日來發生的事情。

見向朗如此焦急,龐統倒是不急不躁,笑道:“事已至此,不笑難道哭麼?”

向朗知道龐統素來是如此率性,也不與其計較,只催問道:“既然元直已經與你說了情形,士元趕緊幫著想想法子,怎生為劉望之兄弟開脫。”

龐統收起了笑容,仔細盤算了一番後,說道:“劉恭嗣此番出城被發現,恐怕會使劉彰嗣的情況愈加危機也!”

向朗嚇了一跳,問道:“這怎麼會?”

龐統道:“劉鎮南貌似寬和,實則忌刻,但凡忤逆其意之人,輕則不用,重則懲處。加之如今荊南平定,荊襄九郡除開北邊些許為曹孟德佔據,其餘以盡在劉鎮南掌握之中,其威勢早已今非昔比。”

“想那杜公良方來襄陽時,極受劉鎮南信重,雅樂之事盡委其手,然自杜公良拒絕其觀天子雅樂後,便遭冷遇。魯、黃二生不過背後議論此事,竟然以讒言受誅,何也?杜公良南下名士,劉鎮南不便動手,然魯、黃二生不過本地士人,殺之可有殺雞駭猴之效也!”

“劉鎮南初到荊州之事,蒯異度、劉始宗等人亦多方諫言,無論納與不納,劉鎮南均和顏相待。然前時鄧子孝勸諫劉鎮南與袁本初相結而不納,憤而辭官,鄧子孝楚地之望,劉鎮南竟不挽留,何也?今時不同往日也!”

“如今劉彰嗣既與魯、黃二生交好,又立諫北上用兵而不納,復效鄧子孝投傳而歸,劉鎮南會如何想?如何做?”

“若劉鎮南視若無睹,豈不為荊州士人所輕?故而劉彰嗣危在旦夕矣!”

“且這番劉恭嗣潛出城去,恰巧又為門卒發現,此事若入了劉鎮南耳中,以其多疑之性,必然以為劉恭嗣畏罪潛逃,劉氏兄弟定有問題,怕是更難容得下劉彰嗣之性命。”

龐統徐徐道來,竟然有條有理,令眾人都大皺其眉。

徐庶嘆道:“我亦有此思慮,然不及士元之詳盡也!”

石韜道:“眼下哪裡還是什麼感嘆的時候,士元可有良計?”

龐統搖頭晃腦地道:“難啊!難啊!”

向朗急道:“再難也要想出辦法,若劉氏兄弟交通曹賊的罪名坐實了,非止劉氏兄弟,怕是安眾劉氏宗族,亦要跟著遭殃!”

向朗這麼一說,眾人心中大警,顯然此事極有可能。

龐統也輕輕捻著頜下短鬚思考了片刻,然後道:“我在邔國之時,方才聽聞劉鎮南派兵北上,正想要趕回襄陽探聽此事究竟,如今城中對大軍北上之事,如何看待?”

向朗道:“都這時候了,士元怎還有心思顧這些。”

龐統卻淡然道:“自是有關,巨達兄且與我說說,州府掾屬之間對此事如何看待?”

向朗道:“州府之中,對大軍北上持兩種意見,一種自然支援收復南陽北邊數縣,以全荊州之境;另一種則主張莫要挑釁曹孟德,以免引火燒身,如今自然是支援用兵的動議佔了上風。”

龐統嗤笑道:“那是當然,劉鎮南去年之時因為長沙張羨事,誤了北上與袁大將軍合兵,如今若不再有所表現,豈不是讓世人以為他怕了曹孟德?”

“況且,如今曹孟德北邊為河北牽制,南邊又尚未完全解決汝南之患,正是無暇顧及南陽之事,此次出兵,正當其時!若換我坐劉鎮南的位置上,也決計會北上用兵。”

龐統點評了一番之後,又轉頭問道:“元直、廣元,汝等在市井之間又聽到百姓如何評論此事?”

徐庶道:“市井百姓倒是眾說紛紜,有言理應出兵北上呼應袁大將軍者,也有言曹孟德方挾官渡勝勢,此時北上挑釁殊為不智,還有人則言荊州自當保持完好,是曹孟德把伸得太遠,理應收復,不過卻不宜再向司、豫用兵,以免牽扯進中州戰局。”

“總而言之,大多數襄陽士民支援打一場,不過在得知主將非是宿將,而是用張允、龐季之流,卻頗有微詞,似乎不怎麼看好此次用兵的進展。”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龐統原本的表情也有些嚴肅,不過在聽了向朗與徐庶的話後越來越輕鬆,聽到後來竟哈哈大笑了起來。

“哈哈哈哈哈哈!”

眾人皆被他笑得莫名其妙,向朗瞪著龐統彷彿在嗔怪,石韜眉頭緊皺有些無奈,徐庶則好似若有所思,至於顏益與陳靖、李三因為與龐統不熟,所以先前一直沒有發表意見,此刻也靜靜看著龐統接下來有何高論。

尤其是顏益,當他經過徐庶介紹,知道眼前之人便是被族兄在名錄上標為五星,稱之有“良平之才”的龐士元時,便已經把大多數的注意力都投在了這個貌不起眼的年輕人身上。

當龐統突兀大笑的時候,因為有族兄的備註,反倒是顏益最為淡定,知道龐統必定是想到了法子。

顏益就恰到好處地問道:“龐君既然如此開懷大笑,定然是想到了良策,不妨說與我等聽聽。”

其實在徐庶向龐統介紹顏益乃是討逆將軍常山相顏良的族弟時,龐統也不免對顏益隱隱生出幾分興趣,不過他見顏益此間一直默默靜聽,並不輕易發表意見,所以也不知此人有幾斤幾兩。

眼下見顏益適時地幫自己捧哏,也對顏益微微一笑道:“我倒是想到了些許辦法,或許能挽回如今的局勢。”

向朗忙追問道:“什麼辦法?”

龐統淡淡道:“把水攪渾!”

向朗疑惑道:“把水攪渾?”

顏益突然想到了臨行前族兄的話“只有把水攪渾,他此行才有機會達到儘可能多的成果”,心想族兄的話倒是與眼下龐統的言論暗合,便問道:“把水攪渾了,方才能夠渾水摸魚麼?”

龐統道:“然也,如今州府與民間對出兵北上皆有不同意見,有人構陷劉望之兄弟交通曹賊,不過也是其中的一種說辭。”

“我等要洗清劉氏兄弟的嫌疑,在眼下劉鎮南已經先入為主的情況之下,或不那麼容易,那只有反其道行之,多生些事端,讓州府眾人盡皆首尾難顧。”

“若是水渾了,那劉氏兄弟那些事情,或許就不再顯得那麼礙眼了。屆時再由人代為說情,或可保劉望之無事。”

此言一出,徐庶最先反應過來,讚道:“士元好計,市井百姓最喜各種逸聞雜論,我等若在其中放出各種傳聞,弄得城中虛實難辨,劉望之那些事情也就無足道哉了!”

其餘各人也皆反應了過來,仔細琢磨之下發現的確有些道理,向朗欣喜地問道:“那我等當如何著手?放出何種傳聞?”

龐統道:“那便要看街頭巷尾百姓們最喜歡議論的是什麼了,至於傳聞的範圍,涉及的人數,自然是越廣越好,總是要弄得真假難辨虛實難分。”

當家眾人便達成一致,幾個平時大都一本正經地人,聚攏在一起商議如何編造八卦,且這些八卦還要牽涉到荊州境內諸多擁有實權的人物。

編造完畢之後,眾人便分頭行動起來,徐庶、石韜、龐統等人便負責在市井之間傳播,向朗則負責恰到好處地把這些傳聞引入到州府之中。

至於顏益與陳靖兩個外人,倒也領到了一個較為特別的任務。

過不多久,襄陽的街頭巷尾各種各樣的訊息便傳揚了開來,且這些訊息大都設計到州府中的重臣,百姓們議論起來津津樂道。

有說劉表如今牢牢掌控了荊襄九郡,欲要清洗州中異見之士,如別駕劉先、從事中郎韓嵩、前治中鄧義等人均會被劉表投閒置散,甚至鄧義與劉望之等立諫莫要北上用兵之人更會因而下獄,殺之以震懾宵小。

也有說劉表將引左將軍劉備入荊州,聯合二劉之力,盡起荊襄之兵,攻打許都,扶保天子,再塑漢室威儀。

也有言劉表實際上不欲與曹操為敵,只是做做姿態,故而只發萬人北上,更摒棄宿將重臣不用,而用無名之輩張允、龐季。

又有言中盧蒯氏的代表人物章陵太守蒯越先前在雒陽就與袁紹、曹操各有交道,故而兩不相幫,只在其中和稀泥。

還有說襄陽大族,劉表妻弟蔡瑁年少之時就在故太尉張溫府上與曹操相識,二人志趣相投結為摯友,如今雖在荊州為官,然時常透過其姐在劉表枕邊為曹操說話,故而在去年之時才阻止劉表不出兵響應袁紹。

更有甚者,說劉表不欲助袁紹攻曹操,其意圖在於保持中州混亂的局勢,好實際形成其荊州割據的意圖。

最最誅心的言論便是,光武皇帝為孝景皇帝第六子長沙定王劉發一脈,劉表為孝景皇帝第四子魯恭王劉餘一脈,說起來都源出一脈。

如今曹操總攝朝政,獨斷朝綱,堪比逆臣王莽,當今天子便如坐困牢籠的孺子嬰一般,漢室宗祚危在旦夕。

巧的是光武皇帝便是南陽郡蔡陽人,如今劉表亦坐擁荊州形勝之地,亦不是沒有可能效仿光武舊事,再換新天。

這種種傳聞各個都有鼻子有眼,讓廣大襄陽吃瓜群眾們應接不暇,每日裡都俱在街頭巷尾酒肆飯鋪裡議論紛紛。

而其中最有市場的便是劉表欲效仿光武舊事的那一條,百姓們更闡發出劉表家中已經有爭奪儲嗣的徵兆。

言本理所應當繼嗣的長子劉琦不受劉表後妻蔡氏喜愛,次子劉琮為謀奪嗣子之位,竟求娶蔡氏從女為妻,以博得蔡氏歡心,方便吹枕頭風被立為嗣子。

其中種種心機,一點都不比皇宮之中奪儲差了多少。

沒過多久,這些傳聞便傳出了襄陽城,穿去了南陽、南郡等地,也傳入了州府、郡府,傳入了那些傳聞的主角配角們耳中。

若是讓顏良看見這一幕,定會感嘆一句:“原來八卦精神也是中華民族傳承兩千年來的優良傳統啊!”

相關推薦:開局八百個火影超維術士平安京都最強躺贏銀龍玩家我不是棗子哥木葉之超神日向我家魔神實在太穩健了絕色毒醫王妃農門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