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三國求生手冊->章節

第271章 捷報頻傳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拿下盧縣之後,積壓在袁譚心頭兩個多月的鬱氣一掃而空,心想終於也算是在正面戰場之上立下大功,可以一雪前恥。

盧縣城中的零星戰鬥尚未結束,治中華彥和主簿孔順便向袁譚提議立刻擬文上疏,要向鄴城的袁紹報功。

正巧辛儒從城下返回,聽聞之下連忙阻止了袁譚,說道:“使君,如今盧縣尚未完全平定,似不急於上疏,且此事若由使君上疏,不如由張將軍上疏為美。”

袁譚雖然子粗疏,但也不傻,經過辛儒提醒,立刻反應了過來,問道:“那當如何讓張將軍代為美言”

辛儒道:“張將軍在此戰之中多有辛勞,眼下又甘願為使君佯攻,實有大功,使君當速遣人召張將軍於城中相會,並大開盧縣府庫嘉獎張將軍所部。”

袁譚對金銀財貨並不太在意,在意的只是袁氏嗣子的份,當下便應道:“合當如此,便由伯寧前往致意如何”

辛儒剛要答應,治中華彥搶先道:“辛君方才在城下辛苦了,不若下吏前往一行”

卻原來華彥先前的提議本已經得了袁譚的準,但被辛儒一個小年輕當面反駁,心想你族叔辛評資歷老倒也罷了,什麼時候輪到你一個孺子也來出風頭,當下便出來搶了這交好張郃的差事。

辛儒瞥了華彥一眼,知道此人是袁譚的親信,便閉口不言。

袁譚對下面之人的心思毫無察覺,說道:“如此也好,有勞治中前往。”

盧縣城內的殘餘抵抗很快被平息,袁譚與張郃分從兩邊入城,當晚便在原有濟北國相府邸裡設宴相會,至於原來的國相季闡則已經淪為了階下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袁譚是青州刺史,又是袁紹長子,份比張郃高了不止一點兩點,所以自然是袁譚設宴相請。

宴席的安排工作是由青州主簿孔順負責,袁譚、張郃、中郎將文浦、治中華彥、主簿孔順及兩邊軍中將校依次而坐。

辛儒雖然也有份列席,但他的座位被安排在了十分靠後的角落裡,與幾個主張兵械糧草的主事為伍。

雖然辛儒只是一介白無官無職,但好歹辛儒是辛評遣來的信使,且在先前建言獻策立下功勞,無論怎麼說都不應當被安排在如此末尾的座位。

辛儒受到嚴重的不平等待遇,雖然心裡十分不忿,但也能壓下怒氣,冷眼旁觀堂內眾人的表現。

他能感覺得到華彥與孔順對他的敵視,自己先前阻止他二人上疏的建議絕對是出自公心,根本就沒存了私念,但華彥就要搶著去張郃面前報信,孔順又故意羞辱自己,實在是有些過分。

莫說自己尚且不是袁譚的手下,即便是,不也應當先助袁譚奪下嗣位,再論功行賞麼就因為自己表現顯眼,便受到排擠,而袁譚也渾如未覺。

有如此蠢劣的手下,又有如此愚鈍的主上,看來這袁顯思難成大器,前途堪憂。

宴席之中袁譚與張郃十分和睦,張郃既然十分配合地讓出了破城首功,自然也沒有理由此時再拂了袁譚的面子,答應如實上疏表功。

見張郃答應了此事後,袁譚更異常大方地表示準備引軍回平原郡內的祝阿縣,將盧縣交給張郃駐紮。

這酒過了七八巡後,袁譚彷彿才想起辛儒來,召辛儒近前問道:“伯寧此番專程前來,實是有功於我青州,我闢伯寧為簿曹從事,不知伯寧意下如何”

簿曹從事是刺史屬吏,掌州中財谷簿書事,雖然不比治中、別駕、主簿顯赫,但也算是個美差,對辛儒一介白而言,可以說袁譚開出的條件並不差。

若是袁譚早一些提出徵辟,或許辛儒便也就答應了,但他想想剛才華彥、孔順等人的舉動,這心裡便有些膈應。

辛儒分別掃了一眼華彥、孔順,然後揖禮道:“在下奉族叔之命前來,自當回鄴城覆命,恐暫時難以應下使君的辟命。”

袁譚道:“那也無妨,伯寧回鄴城覆命之後再前來青州不遲。”

辛儒卻不肯就此答應,只是推脫要問過族叔的意思再說。

袁譚見他不願,便也只得作罷。

宴席過後,華彥、孔順隨袁譚回到內室後,華彥說道:“使君,我看那辛儒為人著實倨傲,居然不識好歹拒絕了使君徵辟,無禮之至。”

孔順也火上添油道:“怕是辛伯寧看不上在青州任事,一心想要回鄴城吧”

袁譚雖然遲鈍,但大致好歹還是分得清的,只說道:“辛氏叔侄也是一番好意,此些話便莫要再提了。”

辛儒在盧縣待得甚是無趣,當下便要直接返回鄴城,不料城西的張郃卻遣人請他過去一見。

辛儒還以為張郃找他有什麼大事,卻沒想到張郃只是向他打聽常山之事。

張郃帶兵南下之後,與北邊的消息傳遞便不那麼通暢,此刻還不曉得顏良在常山花活一又一,搞得風生水起。

雖然辛儒是從鄴城來,好歹離開常山近多了,便順道打聽打聽。

辛儒在離開鄴城前,孫輕、周麻臉之事還未發生,他只聽說常山在搞募兵比武以及獲准推行鹽鐵酒專賣制度,便把所知的訊息告訴了張郃。

張郃聞言之後感嘆道:“還是立善逍遙自在,遠勝過我在盧縣餐風露宿。”

辛儒也跟著感慨道:“我亦聽聞顏常山到郡後地方上氣象一新,大大剎住了黑山賊的氣焰。”

張郃道:“立善兄有勇有謀,解決黑山之患料也不難,屆時可再提兵南下,共擊曹逆。”

辛儒道:“但願如此,只是戰事恐遷延久,勞師動眾。”

辛儒作為一個旁觀者,認為袁曹之間的這一場大戰並沒有那麼簡單,雖然濟北取得了些許成果,但在濟、陳留、河內等地連連敗退,形勢顯然不怎麼樂觀。

張郃對此也一清二楚,便略過這話不提,說道:“本將有個不之請,還望辛君此次回鄴城時,為我帶一戶人家回去,若是方便,代為安排這戶人家北上常山,送至顏常山處。”

辛儒道:“些許小事,儒自當效勞,敢問是何等人”

張郃道:“乃是我兵圍盧縣之時發現的人物,曾是一戶東平陵鐵官的匠師,因著立善曾託人帶話,囑託我代為尋覓精通鑄冶之事的匠人。前些時此戶人家父子被我徵入軍中修補兵械,其手藝頗有可觀之處,留在我軍中亦無大用,問過彼輩意思後,這戶父子倒是答應舉家遷去冀州。”

顏良在剛剛進入常山剿滅王當後,經過陳正提醒房山鐵官之事,當時便遣人往兗州、青州之地尋覓鑄冶工匠,前些時又讓回家省親的畢軌再度帶信給文丑、張郃、蘇遊等人。

如今畢軌還在路上沒到,不過張郃卻在心裡記掛上了,尋到個人才就要給顏良送去。

辛儒道:“這卻簡單,我聽聞田別駕之子田燦見為常山主簿,如今正在鄴城為常山招募人才,我將其送到鄴城往田伯然手裡一送便可交了差。”

張郃拱手道:“如此便謝過辛君了。”

辛儒告別了張郃,捎帶上了張郃託付的胡姓鐵匠一家就往鄴城趕。

人還沒進入鄴城,辛儒在道上便聽聞常山又傳捷報。

賊帥孫輕、周麻臉大舉進犯趙國,為禍中丘。

趙國郡兵與常山郡兵聞訊之後併力合擊大破賊人,擊潰賊人五千餘,斬首千餘,生俘兩千,陣斬賊帥周麻臉,生俘賊帥孫輕。

其後又乘勝追擊連破逢山與贊皇山兩處賊人屯壁,斬首生俘各數百。

趙相夔與常山相顏良共同上疏言事,並押解孫輕等賊人頭目百餘人至鄴城,聽候大將軍發落。

尚在病中的袁紹聽聞訊息後,心舒暢了不少,毛病立刻好了三分,十分難得地在府中召集冀州臣僚,當場叛了孫輕等賊人頭目斬立決,懸首傳邊,並嘉獎趙國、常山有功將士。

夔與顏良關於在沿山邊區設立軍屯的請示也順風順水地獲得了批准,還讓兩地推薦合適的人選擔任相應職務,不過屯墾所需的屯客、農具、種子等均需兩郡國自籌。

辛儒入城時候正當午時,經過城外校場時遇到好大一群人,正擠在校場附近看斬決。

黑山賊肆虐冀州多年,當年鄴城也曾被賊人攻破過,因而不少百姓與黑山賊有切膚之痛切齒之恨。

看到一顆顆賊人的首級在劊子手的大刀下滾落,圍觀的百姓們紛紛叫好,

但隨著被斬首的賊人越來越多,那血腥的場面和漫天的血氣卻引得不少百姓感到不適,面色發白地退了下來。

辛儒只是站在車板上遙遙看了一眼便沒了興趣,匆匆進入鄴城找族叔辛評覆命。

由於辛儒要回鄴城,張郃一事不勞二主,把報捷文書也交給辛儒一同帶了回來。

一般而言,正式公文都是要封緘,但自古以來有個不成文的規定,那便是報捷文書不封緘,非但不封緘,還要曉諭沿途郡縣,以彰軍威。

辛評得知袁譚順利拿下盧縣後,擊節長嘆道:“好青州果然不負眾望,此番定能得到袁公嘉獎。”

辛儒知道族叔支援袁譚繼嗣,但這回盧縣之行卻讓他對袁譚的前景並不看好,此刻也不願攪了族叔的興致,索閉口不言。

辛評見辛儒興致不高,還以為他長途奔波有些疲乏,便說道:“伯寧此番辛苦了,顯思公子定會有所提掖。”

辛儒道:“青州曾闢除愚侄為簿曹從事,不過愚侄婉謝了。”

辛評聽辛儒這麼說也覺得奇怪,問道:“噢伯寧不在青州為官。”

辛儒不願當著辛評的面說袁譚不是,只說道:“青州雖好,可同儕卻不易相處。”

“同儕可是華治中與孫主簿”

辛評一下子便想起了華彥、孔順二人,因著辛評年紀和資歷都要遠超華、孔,袁譚也十分尊敬辛評,故而每當辛評在場,華、孔二人便極為低調,但辛評卻知道二人私下或多或少有些不滿。

此刻辛儒閉口不言,他便知道多半是此二人作怪,便道:“顯思公子手下亦有王叔治這般高潔之士,華、孔二人不提也罷。”

辛儒道:“叔父不必開解愚侄,小小簿曹從事而已,毋須可惜。”

辛評道:“伯寧大才,自是不會囿於州郡掾吏,你佐治叔父如今見在常山,且常山大有用人之處,不若伯寧去常山看看”

辛儒卻沒有明確回答,只是說道:“我此來之前,正巧張將軍託付我送幾人前往常山,我正去找田伯然。”

辛評急著去把報捷文書呈遞袁紹面前,便說道:“也好,你且去見見田伯然,待我從大將軍府邸回來再說。”

辛評持著報捷文書來到大將軍府邸,自是從上到下各種歡喜,畢竟自官渡之後,南邊的戰事就一直十分被動,攻克濟北國治盧縣這樣的名城大邑絕對算是最為光輝的戰績。

袁大將軍聞聽之後,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氣了不喘了,哦不對氣還是要喘的,總之是捏著報捷文哈哈樂了半天。

辛評更是在一旁藉機說道:“先前文將軍、蘇都尉力阻曹軍北上,此番顯思公子與張將軍又一舉克定盧縣,將戰火引至濟北、泰山,足以使曹阿瞞顧此失彼,再不敢小覷了我河北將士,明公還當重重嘉獎為宜。”

這兩天捷報頻傳,袁紹說話的中氣也比前幾天足了不少,笑道:“自當如此,當署張郃濟北相,令其再接再厲,爭取攻克濟北全境,文丑、蘇遊等人也各賞財貨,至於顯思便不必賞賜了,仲治代我擬信一封加以勉勵可也。”

文丑、蘇遊各失了一兩個城池,但也成功抵擋住了曹軍的攻勢,先前對二人的是非功過一直多有爭議並未有結論,如今辛評趁著此番捷報一舉把他二人摘了出來,也算是趁機示好。

而最令辛評在意的便是袁紹讓他擬信勉勵袁譚,這不賞之賞才顯得與眾不同,辛評忙應道:“下吏遵命。”

相關推薦:開局八百個火影超維術士平安京都最強躺贏銀龍玩家我不是棗子哥木葉之超神日向我家魔神實在太穩健了絕色毒醫王妃農門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