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三國求生手冊->章節

第262章 分而化之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席間眾人都不曾想,崔琰一句玩笑話引得旁人隔簾遞話,紛紛隔簾望去,看見外邊通道上站著倆人,似乎是正巧經過他們門口。,

張揖畢竟是常山掾,又聽簾外之人聲音有些熟悉,便率先道:“是哪位朋友在外?”

張揖一邊說一邊起身掀開簾子朝外看,這一看卻發現都是熟人,一個是中部督郵鉅鹿人時苗,一個是決曹掾真定人夏侯蘭。

張揖忙拱手道:“原來是德胄兄與承錡兄,二位兄臺也來此間飲宴?”

時苗只是打量單間中人,並不言語,反倒是一旁的夏侯蘭寒暄道:“正是,德胄兄難得來真定,我欲略盡地主之誼,不料卻巧遇稚讓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督郵的職能不消我說大家都知道,是個巡行各縣的監察官,而決曹掾則是主罪法事的法官,二人從事的工作有些相關,正巧都來真定處置公務。

夏侯蘭作為真定本地人,在下班之後自然要招待一下時苗,於是也來到這家酒肆二樓,無巧不巧地路過崔琰等人的單間門口,聽到那句玩笑話。

時苗為人嚴於律己且嫉惡如仇,過去的仕途一直不怎麼如意,這回受顏良徵辟來到常山任為中部督郵,正所謂知人任用。

時苗之前就對顏良在戰陣上的功績十分佩服,來到常山與顏良接觸之下,覺得顏良不僅僅精於戰陣,於政務上也多有見地。

且顏良不專權,知道放權給辛毗等,讓常山國內顯現出一股新氣象。

可以說,這些時日來,時苗已經成為了顏良的小迷弟,這聽到有人隨意品評顏良,自然心裡不快,便出言反駁。

張揖此刻最是尷尬,他與時苗、夏侯蘭份屬同僚,而崔琰又是他的好友,最關鍵的是他們在單間裡說幾句涉及到上司顏良的玩笑話正好被時苗聽到。

看著時苗略顯嚴肅的臉,張揖忙解釋道:“揖與幾位友朋正好在此間小聚,有幸得見二位,不若入席一坐?”

說話間,時苗卻認出了裡邊的崔琰與公孫方,說道:“我料是誰,原來是崔季珪當面。”

崔琰也識得時苗,走了出來拱手道:“呵呵,時督郵,久仰!”

時苗問道:“方才是何人品評顏府君?”

崔琰也不避讓,答道:“正是區區。”

時苗面色一肅,說道:“顏府君前在兗州連下十餘城,於烏巢、官渡危急之時,挺身而出力克曹逆諸將,救下無數冀州子弟。來到常山之後,又接連剿滅黑山賊匪,使國中煥煥然一掃陰霾之氣。所建皆是非常之功,豈是汝等可以輕易置評?”

時苗這番話就差指著鼻子罵人了,但崔琰聽了後卻也不生氣,只笑道:“時督郵所言甚是,可顏府君難道不是如你我一般,雙眼雙耳雙手雙腳麼?”

“你!哼!”

見崔琰只是胡攪蠻纏,時苗也不屑與他多話,便徑直拂袖而去。

夏侯蘭對崔琰之前只聞其名不見其人,見崔琰風度翩翩,遭受指責也不置氣,心裡便生了幾分好感。

他可不似時苗這般暴脾氣,便向張揖、崔琰等人拱了拱手後追著時苗而去。

待二人走遠,幾人回到單間內,仲長統說道:“此人倒是狂傲得很。”

張揖解釋道:“時德胄性情梗直,素來便是如此,並非刻意為之。,”

反倒是被時苗一頓懟的崔琰渾不在意地笑道:“我亦知道此人,本就是我等在人後拿顏常山開玩笑,被他的下屬指責一二亦屬尋常爾。”

話音剛落,簾幕之外又有人說道:“怎地要拿顏府君開玩笑啊?”

單間內眾人面面相覷,心想怎麼又有人來。

不過這一回卻不是來找茬的,來人正是畢軌,畢軌掀開簾幕,見在座濟濟一堂,躬身道:“軌見過張,崔君、公孫君。”

張揖笑道:“昭先怎來了?莫不是時德胄與你說的?”

“時德胄?他也來過?”

“原來昭先還不知此事。”

張揖簡略解釋了一二,畢軌才知曉剛才時苗與崔琰的小衝突,他也不在意,只道:“崔君、公孫君,明府已知二君來到真定,特意吩咐我前來致意,還說二君若有暇前往,明府必掃榻以待。”

見畢軌說得客氣,崔琰與公孫方也答道:“謝過顏府君,謝過主記,我等有暇自然會面謁府君。”

張揖又向畢軌介紹了仲長統和滿維二人,畢軌與他們分別見禮之後也不多留,便回去覆命。

東平國與山陽郡緊鄰,滿維聽畢軌的聲音頗似鄉音,問道:“此子似是兗州人士,為何卻在顏常山手下為吏?”

張揖答道:“明府素來不拘一格降人才,手下人才來自各郡各國,莫說畢昭先出身東平世族,便是一介流民也能拔擢到軍候之位,而那靈壽縣令更是交址南海郡人氏。明府有言,他求賢若渴,不論是何人才皆是多多益善。”

滿維出身東平昌邑滿氏,與曹操的心腹滿寵同出一族,但早就出了五服,關係疏遠得很。

滿維這一支小門小戶,除開一個士族身份外,也沒剩下什麼值得稱道的門望,所以滿維很是有幾分上進心思,聽聞此言很有幾分想法。

張揖這話半是回答滿維,半是說給崔琰與公孫方聽的,他作為二人的好友,自然希望他們也在常山為吏,正可多多照應。

崔琰聞弦歌而知雅意,說道:“既然承蒙顏常山看得起,崔某自然要面謁拜見。”

公孫方素來唯崔琰馬首是瞻,又在一旁看見了滿維頗為意動的表情,便說道:“我等一同遊歷至此,自當同往拜謁,公理與泱陽意下如何?”

仲長統還未回答,滿維便答應道:“若不冒昧的話,自當前往拜謁顏常山。”

仲長統性情豪爽灑脫,不似滿維這般力求上進,但這年頭的士人都不會拒絕與權貴接觸,便也欣然應允,眾人便相約明日一同拜會顏良。

處在軍營之中的顏良還不知道真定城酒肆之中發生的一系列故事,他剛剛在營裡處置完了公務,打算回城中宅邸裡休息時,卻來了一個意料之外但期待已久的訪客。

軍帳之中,顏良面前坐著一個年近四十的精壯漢子,此人身著武官紅袍,銀印青綬,頭戴皮弁,乃是二千石大員裝束。

此人雖然五官並不突出,但有著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彷彿能將人洞察透徹。

來人名叫陶升,字元亨,乃是魏郡內黃人氏。

陶升原本是內黃縣內有名的輕俠,後在縣中為吏。

在黑山軍於毒肆虐魏郡等地時,陶升見勢不可擋,也投入黑山軍中,號為“平漢將軍”。

當時的黑山軍實力強大,而冀州各地防備空虛,竟被黑山軍連連得手,攻城陷邑,連袁紹的大本營鄴城都被攻破。

鄴城被破時,諸多賊人都蜂擁而入搶掠,唯有陶升以為黑山這夥烏合之眾不足與謀,便派人把袁紹以及眾僚屬的家眷們保護了起來,護送出了鄴城。

有了這一個大大的投名狀,袁紹對陶升十分感激,任其為建義中郎將,從一個百石小吏一躍而成二千石大員。

陶升曾經加入過黑山軍,對黑山軍內的情況雖做不到瞭如指掌,但明顯比旁人要強得多。

當辛毗向顏良薦舉陶升時,顏良便向鄴城行文,要求派遣陶升前來協助自己討賊。

陶升先後收到鄴城來的命令和辛毗寫就的書信,便依令從清河前來常山。

顏良一臉欣喜地說道:“建義此來,我得一臂助,夷滅黑山計日可待也!”

陶升卻十分客氣地道:“我久不與山中賊人打交道,也不知如今山裡情形,恐怕於府君剿賊之事所助有限,慚愧慚愧!”

顏良卻不信他的話,好不容易逮著一個對黑山軍瞭解的內行,還不得好好挖掘挖掘,問道:“總比我等對黑山內情一無所知來得強,既然建義來了便請暢所欲言,共同祛除這冀並之間的心腹大患。”

陶升既然來到常山,便也不是毫無準備。

他雖然因為救出袁紹和一種僚屬的家眷,在冀州上上下下人緣不錯,但分派的活都是些輕鬆但不那麼重要的,比如駐守清河這等腹地。

陶升也希望在平滅黑山的過程中分潤一些功勞,好再進一步,從中郎將進階為真正的將軍。

陶升說道:“既如此,某便斗膽妄言,若是有所偏差還望明府海涵。”

“無妨,無妨,但請一言。”

陶升整理了下思路,說道:“冀並山谷之間的賊人雖然都以黑山為號,但其中派系眾多,山頭林立,將軍若要解決黑山之患,還當分而化之,逐個擊破。”

顏良一聽這話便知道有料,讚道:“好!還望建義試言之,如何分而化之,逐個擊破。”

陶升說道:“黑山賊原本分南北兩派,南派以楊鳳為首,曾被朝廷拜為黑山校尉,如今楊鳳已然亡故,其子楊恪繼任,然楊恪年輕識淺,不足以震懾各個山頭,其勢漸微。”

“北派以張牛角、張燕為主,張牛角死後,張燕獨掌nbn,此人頗有幾分能耐,曾被朝廷拜為平難中郎將。在楊鳳死後,黑山賊中更無人與其相匹,故而如今黑山賊明面上的首領便要屬此人。”

顏良插言問道:“先時王當、孫輕、周麻臉等人進犯縣鄉,為我所誅滅,不知彼僚份屬哪一派?”

陶升答道:“這三人皆是張燕一派,故而都佔據了靠近冀州富饒之地的山頭上。明府誅殺此三人,猶如斷了張燕三指,端是了得,末將佩服!”

顏良說道:“彼輩自取滅亡而已,陶君請繼續說。”

陶升說道:“如今雖說張燕勢盛,然幾乎混一了黑山眾勢力,然則賊人私心極重,一旦遭遇挫折必不能同心協力。而其中有幾股勢力,乃是明府可分化可爭取的力量。”

顏良越聽越入神,身體不由自主地前傾,問道:“都是誰人?”

陶升道:“有河內人張晟,號張白騎者,其本是楊鳳一派,因其手下頗有些騎兵,算是黑山之中一支強勁的人馬。張白騎位居黑山南邊,靠近司隸,素來不服張燕轄制。”

“又有博陵人呢張坦,乃是昔日首領張牛角的從弟,據說張坦與張燕在未發跡時便有齟齬,張牛角死前關矚讓張燕繼承了首領位置,張坦便不怎麼服膺,其人自私自利,或能利用一二。”

“以上乃是兩股較強的山頭,其餘數十小山頭各自為政,一旦有事,未必與張燕同心。”

經過張燕一分析,顏良思路頓時清晰了不少,於是鄭重地向陶升拜道:“有陶君相助,堪比千軍萬馬矣!”

陶升回禮道:“當不得明府謬讚,升不過略知一二罷了。”

顏良笑道:“陶君此番帶來了多少人手?”

陶升道:“大批人馬都留在了清河,只是帶了五百人前來,明府莫要嫌少。”

顏良道:“莫說陶君帶了五百健兒,便是孤身一人前來,我亦是歡迎之至,哈哈哈!”

見座中氣氛十分和睦,陶升道:“升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顏良道:“陶君但言無妨,既然來了常山便都是自家兄弟,何必客套。”

陶升道:“黑山巔峰之時號稱有百萬之眾,其中雖有不少囂頑的匪徒,但更多的是被挾裹的民眾。”

“初平、興平年間,大將軍逐除冀州境內的黑山勢力,使得張燕等輩只能寄身山谷之間。”

“如今雖然不知道黑山治下還有多少民人,但其中大多數多是亂世之中的苦命之人,很多甚至從未拿起過刀n劍戟。”

“升斗膽相請,希望將軍他日在剿滅黑山之時,對這些苦命之人多多留情,放他們一條生路。若如此,則彼輩定會對將軍感恩戴德,以為回報。”

說完,陶升鄭重地向顏良一拜。

顏良自然不會對這些可憐人趕盡殺絕,他也暗暗佩服陶升,回拜道:“陶君果然心懷仁義,良佩服!”

顏良心思一轉,又說道:“開春之後,我欲在沿邊山區廣置屯田,用以安置流民,自然也包括曾經附從賊人的民眾。如今常山典農中郎將一職尚且虛懸,不知陶君可願屈尊兼任?”

陶升知道這是顏良聽從自己建議,方便自己今後安置流民,便點點頭說道:“既然明府有命,升自當遵從。”

顏良笑道:“陶君此來乃是相助討賊,非是我的屬下,哪裡稱得上遵從不遵從,只是同心協力為民除害罷了。日後你我私下相處,毋須客套,但稱姓字可也。”

顏良說得客氣,陶升卻並不當真,說道:“既然大將軍命我前來協助明府,自當尊奉明府之命,正所謂令不出二門,卻不可輕忽。”

這時候畢軌回來覆命道:“回稟將軍,末吏已經見過崔琰、公孫方等人,同行的還有山陽仲長統與滿維,崔季珪答應會前來拜謁將軍。”

顏良錯愕道:“仲長統?滿維?”

畢軌答道:“正是,此二人據說與崔君一同從幷州前來。”

顏良接連聽到好消息,大笑道:“好好好!陶君,改日我為你介紹一些海內佳士。”

陶升也跟著笑道:“固所願也不敢請耳。”11

相關推薦:開局八百個火影超維術士平安京都最強躺贏銀龍玩家我不是棗子哥木葉之超神日向我家魔神實在太穩健了絕色毒醫王妃農門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