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三國求生手冊->章節

第244章 比武大會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建安五年,十一月初一,己亥日,冬至,晴。

在漢朝,冬至是個極為重要的大節日。

《周禮》曰:“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

在朝堂,天子當親行祭祀。

在民間,無論是世族黔首,都要祭祀天神與先祖,並互相致拜。

時人崔寔《四民月令》有言:“冬至之日,薦黍羔。先薦玄冥,以及祖禰。其進酒餚,及謁賀君師耆老,如正旦。”

有錢的人家殺一頭羔羊,配上蒸黍來祭祀,貧窮的人家至少也要弄點蒸黍應付一下。

然後“躬率妻孥,潔祀祖邇。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室家尊卑,無大無小,以次列於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柏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

不得不說,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儀式感極為隆重。

而對於常山國真定縣的百姓而言,今天更是極為重要的一天,因為今天是“比武大會”開幕的日子。

大清早的眾人做完祭祀活動之後,便相約著往城北校場行去,宗人裡的里民吳仲也是其中之一。

一開始,每個裡聚裡出來的人還只是三三五五,但匯聚到城中的南北大道上便滿滿當當,直到出了城門,竟然已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由於前些時日的經驗,無論是城內縣寺還是城外的軍營對此都早有準備。

城內個個裡坊都有裡監門值守,個個要道口也有縣寺的皂隸指引ren liu。

而校場周邊直到城門口,都由軍zhong te別調遣的士卒維持秩序,這些士卒們俱都戴著顯眼的赤幘,在左臂上還套著紅底黃字的袖標,上書“值日”倆字,顯得異常精神,據說還是顏府君下令如此為之。

寬闊的縣道被分成了三部分,最中間通行車馬,且只能緩行不能疾馳,最右側用以向北邊步行,最左側則空了出來,用以向南邊通行和緊急通行所用。

吳仲與十來個一同前去看熱鬧的里民來到校場最南邊岔道口時,看到那裡堆起了一個小土臺,土臺下方豎著幾個帶有箭頭的顯眼路標。

雖然吳仲只識得包括他自己名字和粟、鹽、水、賦等一些常用字,看不懂路標上的內容,但也沒關係,土臺上有那些常見的大嗓門士卒拿著竹皮喇叭指引著來往的路人。

“鄉親們,騎馬乘車的,以及買了貴賓票的請一直往北,到看臺北側停車場入口。”

“鄉親們,要買吃食的請往東轉,那裡有集市,還供應熱水,不要錢。”

“鄉親們,進入觀賽區不要推搡擁擠,不要越過警戒線。”

“鄉親們,想要tou zhu的可去校場東西兩側的tou zhu站下注,現錢下注,概不賒欠。”

由於這段時間以來,百姓們大都習慣了手持竹皮喇叭的宣講員和手戴袖標的值日士卒,大家很自覺地隨著指揮引導往不同的路徑走去。

吳仲家境一般,自然不會騎馬乘車,也買不起什麼貴賓票,雖然一些吃食還消費得起,但他捨不得花錢。

吳仲緊了緊腰側的水壺,又摸了摸牢牢揣在懷裡的一個麵餅,這便是他今天給自己準備的吃食。

他懷裡倒是還裝著六十枚五銖錢,但絕對不敢隨意花銷,而是打算下注競猜他三弟能夠入圍半決賽乃至於決賽,雖然他至今還沒搞明白如何下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今的校場只有北邊有看臺,東西兩邊有一排耳房,但耳房之前也用木頭欄杆圍出了幾片觀賽區域,比起校場東邊的大片觀賽區而言要顯得寬敞一些。

由於吳仲到的早,被一路上戴著“值日”袖標的士卒們引著來到了西邊最靠北側的一片觀賽區。

在他所在的觀賽區前後也豎著標牌,這回標牌上的字因為極其簡單,吳仲倒是認識是“西甲”二字,他又看了看右邊的標牌上寫著“西乙”,看來是用方位和天干來區別觀賽區域。這片觀賽區前後左右都用建議的木頭欄杆間隔出來,入口處有士卒數著人數放行,每十人放一批,一共放了十批共一百人,然後欄杆入口便被封了起來。

把守入口的士卒大聲宣佈道:“此區共百人觀賽,不得隨意出入,嚴禁亂扔雜物,隨地便溺,違者罰錢五十。如需便溺,可去校場四角上的溷軒。”

溷軒便是廁所,吳仲一聽亂扔雜物、隨地便溺便要罰錢五十,可把他嚇得牢牢捏緊了懷裡的五銖錢,唯恐不小心犯禁被罰掉了賭資。

就在吳仲胡思亂想的時候,校場西側的十個觀賽區都已經塞了個滿滿當當,每個區域都是百人,共計千人,觀賽區中間留有通道可供參賽人員和工作人員通行。

東邊的情形與西邊一模一樣,而南邊則稍有不同。

因為南邊沒有大排的耳房,也比東西兩頭要寬闊得多,所以觀賽區設定得也要比東西兩頭既寬且深。

從西到東,依次是南甲到南癸共十片觀賽區,每個區域可以容納三百人,共計三千人。

而北邊的三層看臺,只分為了甲乙丙丁戊五個區域,每個區域有六十個,共計三百個席位。

每個席位至多可坐兩人,所以看臺的最高容納人數是六百人。

四面的看臺和觀賽區加起來,攏共合計五千六百人,與後世動輒幾萬人的體育場完全不能相比,但放在漢朝時已經是極為隆重的手筆。

常山國在最鼎盛時,全境十四個縣加起來只有九萬七千五百戶,共六十三萬餘口人。

如今天下紛亂已久,百姓流失了至少五分之一。

饒是真定算是常山國內數一數二的大縣,目前也只有九千餘戶,五萬多口人。

這其中居住在真定城內的有約三分之一,兩萬不到,其餘人口都分散在城外各個鄉里。

這一回比武大會的開幕式,從四方匯聚來觀禮的百姓足有七八千人,除開進入觀賽區的這五千六百人之外,還有一兩千人因為來遲了沒有被安排進觀賽區,只能等在更遠一些的等候區域瞎觀望。

其實賽事組委會設定的各個分觀賽區理論上還能容納更多一些人,但為了保險起見,並沒有塞滿,而是留了不少餘地。

這樣一來,很多趕了老遠路但看不上的人便心生怨言,成百上千的人擁擠在一塊兒切切嘈嘈地好不喧鬧。

但很快便有持著竹皮喇叭的宣傳人員跑過來大聲宣講,禁止百姓喧譁,並言明觀賽區名額,先到先得,後到者只有等到先到的人離去才有機會進入。

有些個不服氣的便要撒潑,不過每名宣傳人員身後都跟著十來個手持棍棒的“值日”士卒,看到帶頭鬧事的便抓起來一頓教訓。

這些值日士卒都是經歷過戰陣搏殺的,身上自帶有一股懾人的兇厲之氣,讓那些平日裡橫行鄉裡的輕俠們也不敢造次。

被堵在等候區看不到校場的人們有些老老實實地排隊,有些卻在四處閒逛,可以去吃點小食,但更多的人則圍在了tou zhu站門口看熱鬧。

tou zhu站門前豎著一面巨大的帶有廊簷的木製影壁,影壁上塗了黑漆,然後用白在黑色的牆壁上寫著今明兩日的賽程,以及tou zhu方式。

由於是預賽,tou zhu的方式與內容都相對簡單,但大多數百姓都保持觀望姿態,觀望了半天也沒人進去。

直到有個輕俠打扮的在影壁前看了一陣,然後大搖大擺地在所有人的注目之下,進了被設作tou zhu站的屋子。

而他投完注的人出來後,人們紛紛聚攏在他身邊,問著裡邊什麼情況。

“這屋內是怎生情況?”

“投了注有憑證沒?”

“是不是一定要現錢下注?”

“你下了什麼注?步射還是舉重?”

“少年,快與我等說說。”

那輕俠少年很是享受眾星拱月的待遇,仰起了脖子道:“也無甚奇特,與宣講人說得一致,現錢下注,下完了會給憑證。只有一點比較奇特,那收注之人與我隔開一道叫櫃檯的半壁,櫃檯上還豎著木柵欄,且那收注人好似坐在一個極高的物事上,我站著只與他坐著齊平。”

隨著進去tou zhu的人越來越多,出來所講的基本都大同小異。

圍觀的眾人都對這帶木柵欄的櫃檯十分好奇,也琢磨不透是坐在什麼東西上才能和站立之人齊平。

別說是吃瓜群眾,便是福彩掾魏傑與工匠們一開始也搞不清楚為何一定要做成這個形制。

但顏良說一不二,強行讓工匠按照他畫的草圖做了出來。

其實也無甚奇特,那帶木柵欄的櫃檯只是顏良模仿後世銀行櫃檯做了區隔,起到了保護作用。

顏良又考慮到如果讓收注的工作人員跪坐著一天也太過辛苦,且tou zhu人也要跪坐下來tou zhu,既不便又浪費時間,所以讓工匠們提前做出了後世靠背椅的樣式。

這年頭腳垂著而坐,把褲襠對著別人是很無禮的行為,好在有櫃檯阻隔,所以收注的工作人員才無心理負擔。

加上靠背椅坐起來自然要比跪坐舒坦得多,但凡是試坐過的人都不會再有什麼意見。

當然,站在“西甲”觀賽區的吳仲卻還不知道這些瑣事,他正聚精會神地盯著左側的看臺入口看熱鬧。

在西側觀賽區的左邊正是北邊看臺貴賓席的入口,那些乘車騎馬的世家大族、官吏富商們都把車馬停在了北邊寬闊的停車場裡,然後沿著帶有廊橋的通道來到檢票口。

由於看臺上每個席位只能容納兩個人,很多人都把僕從留在了專用的休息區等候,自己帶了些用具和吃食檢票進入。

當然,也有些特別豪奢不差錢的主帶著隨身僕從進去服侍。

前兩天的看臺體驗行動,讓來到真定城的世族和富商們都十分滿意,那種高高在上一覽無餘的感覺著實不錯。

而且他們聽說最中間的甲字看臺是主席臺所在,常山國中所有身份地位最高的人物都會被邀請到主席臺入座,為了能與國中頭面人物比鄰而座,甲字看臺附近的席位價格被抬得極高還供不應求。

“你看,那是宋主簿。”

“啊!那是張縣尉,還有羅縣丞。”

“胡縣令也到了。”

“咦!張家老太爺居然也來了。”

“看,國相府的張功曹也來了,你們聽說了沒,張功曹的夫人快要生了。”

“自然是聽說了,功曹夫人嫁來好幾年,這回終於要有子息了。”

“據說功曹夫人的麼妹今兒也會來,那可是中山國第一美人呢,不知能不能見到。”

“哈,中山國第一美人又關你何事了?”

“你這憨貨,乃公便是看看不行麼?要你碎嘴!”

“嘿,就你這短豎,痴人做夢吧!”

“你這廝莫非要以為乃公的拳頭不硬麼?”

“哈哈哈!怕你不是漢子,來來來我們走上一遭。”

見觀賽區裡的人就要吵起來,一旁的值日士卒連忙跑近前大聲訓斥道:“不得爭執、打鬧,違者驅逐。”

裡邊吵鬧的人自然不敢違逆值日士卒,只得互相乾瞪眼。

吳仲可沒空去管他們的吵鬧,因著他三弟之前曾在縣中賊曹供職,跟隨遊繳出過不少捕拿賊人的任務,故而平日裡都會回家和他吹噓些見聞,所以吳仲認識的頭面人物也不少。

他一一數著縣內的掾史官吏幾乎全數到了,更看到城內所有有頭臉的大族也全數到了,又過了一會兒,吳仲居然看到了十分意外的一個人。

吳仲住在城內的宗人裡,這宗人裡便如同他的名字一般,裡中的居民有一大半是姓劉的宗室遠親。

而宗人裡最出名的那戶人家便是廢常山王的嫡幼子劉盛與女兒劉綾,自從劉氏兄妹隨他們的庶母回到真定,住進宗人裡後,便成為了附近宗室子弟的中心。

劉盛平日裡很是高調,但劉綾卻不怎麼拋頭露面,裡民們只知道常山王女是個知書達理的美人,還幫著管理家中的事務。

巧的是吳仲正好隨著他三弟見過一次劉綾,故而認識。

此番劉綾卻並非是自己前來,而是與另一個容姿極美的少女攜手同行。。

這一對少女俱都有傾國傾城之姿,國色天香之貌,一路輕聲笑語著共同穿過檢票口,嫋嫋婷婷地登上了看臺。

通道兩側,無論是北側看臺的世族富商,還是西側觀賽區的黔首百姓都看得呆住了。

一時之間,這一小片區域竟是鴉雀無聲。

相關推薦:開局八百個火影超維術士平安京都最強躺贏銀龍玩家我不是棗子哥木葉之超神日向我家魔神實在太穩健了絕色毒醫王妃農門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