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三國求生手冊->章節

第218章 迎風閣上的女子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漢代時候的建築型別多種多樣,作為百姓居住的屋子,最差的是那種用木頭搭個架子,然後用扎好的柴草圍攏而成的茅草屋,住這種屋子的一般都是窮到不能再窮的人。【≤八【≤八【≤讀【≤書,▽o√

而大多數百姓住的屋子也很環保,乃是用夯土工藝造出來的房子,在當時夯土技術應用很廣泛,比如城牆、道路、陵墓等等都有所應用。

夯土房雖然可以就地取材,建造廉價,但比較陰溼,住起來就不那麼舒坦。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作為大漢朝的富裕階層,肯定是住不慣簡陋的夯土房,他們住的是磚木結構的屋子。

因為磚木都是加工過的建材,故而造價要高出不少,但無論是哪種結構,這個年頭主流的建築都是平房。

只不過,不管什麼年代,有錢有勢的人家總是要與眾不同一些。

為了讓自己的宅邸顯得更恢弘闊氣,高門大族一般會修建一兩座樓房,也就是兩層以上的建築。

另外,基本上每一座大宅院裡,都會在宅院的四周建起望樓,用於觀察院牆之外的情況。

尋常的樓房和望樓基本上都也只是兩層或者三層的結構,因為用磚木結構來建造樓房,樓越高,建築的難度就越大,等閒很罕有人願意花費不菲的代價去建造四層以上的樓房。

但罕有不代表沒有,就在這真定城中,縣寺對面,沿街的一所大宅子中就矗立著一座罕見的高樓。

此樓多達四層,比城中的鍾鼓樓都要高出一截,僅僅比城北的常山王正殿矮了一些,聽說在建造此樓的時候,若非顧忌不能逾矩,還會多建一層成為五層高樓。

這座高聳的樓閣被起名為聽風閣,雖然閣多用作底下騰空的懸空樓閣,不過誰也不會較真這事兒,畢竟聽風閣比聽風樓聽上去逼格更高不是麼?

往日裡這聽風閣乃是城中士族子弟置酒高會的場所,在高樓之上飲酒清談便如鶴立雞群一般,讓人覺得發自內心的暢快。

而因著前些時日某個人的來到,此樓更是每日裡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城中的士族子弟只為了在那人面前露個臉出出風頭,指望著能得青眼相加。

不過幾乎所有人都失望而歸,那人在人前連聽風閣都沒來過,眾人只能從某個廊臺中偶爾見到那抹身影。

但就是那不經意的驚鴻一瞥,也能讓那些無聊的士族子弟興奮不已,大談特談,好似打了雞血一般。

不過,此刻的聽風閣上卻十分冷清,往日飲上幾杯便迎風吟誦的傢伙們毫無蹤影,讓這樓閣重又恢復了幾分高雅的風致。

如果平日裡流連在聽風閣上的士族子弟能夠看到眼下這一幕,絕對會讓他們驚得合不攏嘴。

只見一個年約十七八歲的小女子正站在樓閣邊上,左手傾扶石闌杆上,右手則支在闌杆向上抬起託著下巴,一雙靈動的大眼睛左右顧盼。

小女子生得極美,若用詩句來形容,那堪稱是“穠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八↙八↙讀↙書,※o◇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瑰姿豔逸,儀靜體閒。”

因為半趴在闌杆之上,纖腰輕沉,玉股微翹,那玲瓏的曲線在丹硃色的袍服下若隱若現好生誘人。

在小女子的視野前方,正是真定城東西縱貫的大道,而自東城門處,有一支雄赳赳氣昂昂的兵馬正跟隨著激越的鼓聲,踏著整齊的步子往前邁進進。

當為首的數百騎兵行進至縣寺門口,也正是迎風閣的正前方時,那鼓聲又是一變,隨即所有人馬俱都停下步子,在為首大將的率領之下,齊聲喊出“殺賊!保家!”的口號。

數千人齊聲吶喊,讓這簡短的口號顯得氣勢洶湧,充塞於城中之人的耳中,激盪著城中之人的心胸。

那聽風閣頂層的小女子亦不能免俗,被這突如其來的吼聲震得手一抖,下巴往邊上一歪,差點磕在闌杆之上。

小女子再也不能保持那懶散的姿勢,騰地一下站了起來,那雙有神的大眼睛盯著聲音傳來的方向,豐潤的雙唇微微張開,現出一排潔白的貝齒。

隨著喊聲止歇,小女子輕輕拍著自己的胸脯,說道:“啊!嚇死人了!”

這時候,整個城中的人聲俱寂,就連平日裡吠吠不停的犬只都被那充滿殺氣的吼聲給嚇得夾緊了尾巴不敢大聲喘息。

在寂靜的環境之下,小女子的輕呼聲好似被樓閣上的風送向了前方,送到了真定縣寺正門口,那個騎著高頭大馬,穿著全副盔甲的大將身旁。

那員大將若有所覺地偏轉過頭,往斜上方望去。

迎風閣上的小女子被大將的突兀的動作給一嚇,忙不迭地蹲下了身子,好似要避開那投射來的凌厲目光。

那員大將只見遠處高閣之上有一道窈窕的紅影倏忽不見,又看了看並無什麼異狀,才滾鞍下馬,邁入了縣寺之中。

小女子小心翼翼地從闌杆的空隙之中往外望去,看見那員大將步入了縣寺之中,才喘出一口大氣,心道差一點就被發現了。

她只覺得口舌乾燥,想要起身拿杯水喝,卻聽到樓閣之下傳來了腳步聲。

小女子微覺詫異,剛想找個地方躲避,仔細一聽那腳步聲十分熟悉,才放了心。

只見一個梳著雙丫髻的小侍女蹬蹬蹬跑了上來,氣喘吁吁地說道:“宓娘子,道娘子讓我來喚你回去,說是那些士族子弟在迎候完府君進城後,就會來迎風閣飲宴。”

被喚作宓娘子的小女子眉頭微蹙,說道:“那些討厭的傢伙,好好一個迎風閣,被他們弄得烏七八糟。”

看著侍女眼巴巴地看著自己,宓娘子說道:“好吧,且回去吧!”

侍女見宓娘子答應下來,才笑著上前收拾案几。

宓娘子輕輕提著裙裾,蓮步輕移,不多時便下了樓閣,然後穿過幾層院落,來到了一處院中,輕輕叩了叩主屋的門。

“進來吧!”

屋內響起一個慵懶的女聲,宓娘子抬步入內,走到屋內一座大床之前,半坐在軟墊之上,說道:“姐姐,我回來了。”

大床之上斜倚著一個婦人,從面貌上與宓娘子有些酷肖,只是歲數大上了六七歲,與小女子的清麗不同,身上充斥著一股成shu nu子的芬芳。

床上婦人輕輕撫著自己高高隆起的肚子,微笑著問道:“看過熱鬧了?”

宓娘子嬌嗔道:“姐姐,那迎風閣明明是姐姐家的樓閣,卻整日裡被那些庸俗之人佔據,連我要上去遊玩都只能向今日這般,等他們全數去迎顏府君進城才行。”

婦人說道:“呵呵,還不是因為我家麼妹容姿動人,還真是我見猶憐喲!”

宓娘子臉色一紅,嗔道:“連姐姐也取笑我!”

“呵呵呵,好,好,我不取笑你,我且問你,剛才城裡鬧出好大的動靜,究竟是怎生回事?”

宓娘子被姐姐一問,也顧不上害羞,略顯興奮地說道:“姐姐,那新任的府君好大的架勢,與他一同進城的有數千兵馬,俱都衣甲精良,邁著整齊的步子聞鼓而進,當他們全數入城後,在顏府君的率領之下,齊聲喊著‘殺賊!保家!’那聲音別提有多響亮了,可把人嚇得不輕。”

那婦人因為懷了身子不良於行,故而待在屋內沒有去湊熱鬧,因為隔了好幾進院落,外邊傳來的聲音聽不真切,如今聽了小妹的轉述,倒也覺著有趣,說道:“那顏府君據說在南邊很是威風,手下的兵馬自也不同凡響。”

“是吖是吖!與中山國和常山國中的那些郡兵縣卒大是不同,一眼看去就知道是百戰精兵。”

婦人看了一眼略有些小興奮的宓娘子,說道:“噢?宓娘對那些兵子也有關注?”

宓娘子一吐舌頭,說道:“才不是呢!那些武夫粗魯得很,誰要關注。”

婦人卻若有深意地說道:“如今世道不靖,手握武力,方才有所依仗呢!”

一大一小兩個女子正在屋中閒談的時候,院中響起了人聲,隨即一個年約二十七八的男子推門而入。

婦人見男子入內,正要撐著床櫞起身,那男子卻搶上一步攙扶,說道:“娘子小心些。”

婦人說道:“夫君回來了?沒有入縣寺作陪麼?”

男子說道:“城中如此多尊長,自有從父他們去,哪裡輪得到我去作陪。”

婦人說道:“從父乃是顏府君麾下幹吏,夫君不妨託從父見一見府君,或能有些進益。”

男子卻輕飄飄地答道:“以從父與府君的關係,定會相邀府君來家中做客,屆時自能得見。”

“那能一樣麼?當著眾多族人的面,又怎能給府君留下印象。”

婦人見自家夫君不以為意,心裡也有些著惱,覺著自家郎君哪裡都好,一表人才學問又佳為人體貼,就是不怎麼求上進,還真是讓人頭疼。

不過婦人又想著自己當初不就是看上他這股疏朗淡逸的性子,這才委身於他麼,罷了罷了,至多一輩子就隨他做個富家翁吧!

男子被婦人一瞪,也不由執著妻子的手,諂媚地笑道:“好好好,我都依你,切莫置氣,免得動了胎氣。”

見郎君如此體貼,婦人這時候好似也想通了,說道:“一切都隨夫君,莫要委屈了自己。”

“嗯!還是娘子知我。”

這對伉儷在床頭大秀恩愛,卻把一旁的宓娘子視若無物。

小女子雖然為姐姐與姐夫之間的深情所動,但不由地也心中一酸,想著自己何時也能有這樣一個如意郎君可以這樣對我。

她想著想著又想起這一兩年來一直糾纏著自己的那樁糟心事,心中更覺鬱悶,小嘴便嘟噥了起來。

夫妻倆說了一會兒體己話後,男子突然想起什麼似的,說道:“哎呀!王元先與郭仲業他們還在迎風閣等我,我得先去一下。”

婦人白了他一眼,說道:“既然你與他們有約,怎還回屋裡來?”

“我這不是心裡掛念娘子,先回來看一眼麼!”

婦人笑眯眯地啐道:“油嘴滑舌!快些去吧,莫讓你那些狐朋狗友等久了。”

男子卻笑道:“彼輩等我再久都不急,倒是盼某個人兒盼得望眼欲穿呢!”說著還瞄了一旁的宓娘子一眼。

宓娘子見他二人好端端地卻突然拿自己打趣,不依道:“哼!連姐夫也取笑宓娘。”

婦人也道:“就是,老不正經。”

男子連忙站起身向一大一小兩個女子團團一揖道:“好好好!是在下錯了,容在下先行告退。”說罷便出了屋子,還非常細心地回身把門合攏,不讓門外的寒風透入絲毫。

這宓娘子姓甄,單名一個宓,出身中山國毋極縣甄氏,那個懷孕的婦人是其三姐,單名一個道,那男子則是真定本地大族張氏子弟,名廣字德林。

甄氏在中山乃是一等一的高門顯族,其祖上乃是漢太保甄邯,族中世有兩千石以上的高官。

甄宓的父親乃是故上蔡令甄逸,母親張氏是常山人,甄逸已經故去了十幾年,而當時甄宓還只是個三四歲的小女娃,雖然還不太懂事,但也對父親的去世傷心愈加慟哭不已。

雖然甄逸亡故得早,但卻是個多子多福的人,生了三個兒子甄豫、甄儼、甄堯,和五個女兒姜、脫、道、榮、宓。

其中長子甄豫早夭,次子甄儼也在五年前故去,而甄宓從小聰慧,與家人極為親密,當仲兄甄儼病故的時候她才只有十四歲,但可能是令她想起了父親亡故的往事,哀不能止,對寡嫂愈加謙敬,對兄長的兒子也妥善照料。

甄宓的三姐甄道嫁給了母親張氏從弟之子張廣,婚後一直沒有子息,此番卻突然有孕,讓張家與甄傢俱都十分歡喜。

因著仲兄的亡故,甄宓對其餘家人更是依賴,得知三姐顯懷,便從毋極來到真定探視,順便也出來散散心,更是為了暫且擺脫那一兩年來時刻困擾她的煩心事。11

相關推薦:開局八百個火影超維術士平安京都最強躺贏銀龍玩家我不是棗子哥木葉之超神日向我家魔神實在太穩健了絕色毒醫王妃農門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