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三國求生手冊->章節

第155章 冤乎哉?不冤也!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牛大,你二弟如今都當上了屯長了,你羨不羨慕?”

牛大聽顏良這麼一說,略感驚訝道:“屯長?短兵屯長麼?”

“倒不是,他被我派去帶長矛兵。”

聽說不是短兵屯長,牛大頓時換了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道:“我家老二腦袋比我靈光,適合出去帶兵,我腦袋笨,還是在將軍手下當短兵合適。”

顏良聽他滿嘴渾話,把臉一板道:“難道我手下短兵都是蠢蛋不成?”

牛大被訓斥倒也不怕,憨笑道:“俺娘說蠢有蠢的好處,做事不會想太多,就好比那天有人往將軍衝過來,我想都不想就堵了上去。”

面對牛大的反駁顏良竟無言以對,覺得這話真特麼的有道理,不過再一想若牛大真是蠢蛋哪裡說得出這番話來。

話說牛大家中可謂是人丁興旺,從牛大開始一連生了五個帶把的,但問題來了,家裡田不夠種,糧食不夠吃啊,於是年紀最大的牛大和牛二就出來投了軍。

他二人同在顏良手下任短兵,表面上牛大憨厚些,牛二精明些,實際上顏良知道牛大那是假痴不癲,心裡明白著呢。

在白馬的時候,牛大為自己擋槍受了傷,牛二要去傷兵營照顧他老哥,卻被牛大給罵了回來,說自己還死不了哪裡需要他照顧,讓他好生為將軍效力。

後來顏良要讓原東郡太守劉延回去幫著郭圖收拾城中局勢時,要派兩個精明些的人跟隨,就挑了牛二和另一個短兵李三。

在之後的編練士卒時,顏良放了一大批短兵近衛出去擔任低階軍官,牛二和李三都在其列。

能被顏良選為短兵近衛的身手都不差,又有短兵的資歷在,比旁人更容易受到提拔,兩場仗打下來牛二已經升為了張斐手下的槍兵屯長。

顏良正好拿這個打趣牛大,誰料牛大卻不稀罕,反倒裝起傻來反過來嘲諷了一下顏良。

不過顏良倒也不以為意,他看到牛大依舊活蹦亂跳後那是相當滿意,恰巧剛有意把顏枚放出去歷練帶兵,正需要一個人接替短兵屯長的位置,以牛大的忠心來說相當適合。

況且牛大為了自己負傷,如今他弟弟牛二都升了屯長,兄長卻落在後面,誰知道這假痴不癲的傢伙表面上不在乎,背後會不會大發牢騷說自己慢待了有功掛彩的親信。

牛大的迴歸是個意料之中的事情,但今天出城相迎卻讓顏良收穫了意外之喜。

那些身帶傷殘依舊戰意滿滿的老卒讓顏良頗為感動,如果說顏良是這支軍隊的主心骨,給部眾們指引正確的方向,那這些老卒則是這支軍隊的魂魄,能夠給軍隊提升堅強的韌性。

除開迴歸的老卒,那些對建功立業充滿憧憬的白馬子弟也讓顏良感到自豪,說明他顏良已經在兗州打出了風采,打出了氣勢,打出了名聲,足以引得人慕名來投。

有了這些老卒和新兵的到來,顏良心中信心愈盛,立刻便召集了屬下召開軍議。

待所有人到齊,顏良開門見山先讀了一下袁紹大營發來的最新軍情通報。

進入八月之後,袁紹已經將主力繼續南下,曹操雖也派了一些散兵阻擾,但紛紛被袁紹擊退,只得退守提前修築的官渡土城。

官渡西邊是圃田澤,東邊是萑苻澤,面前更是大片的博浪沙,足以藉助地形的優勢來平衡兵力欠缺的弱勢。

眾人聽過前線的訊息,俱都沒太把曹軍在官渡的抵抗太當回事,大家都以為憑藉河北軍巨大的兵力優勢,足夠橫推掉一切阻攔在面前的敵人,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對大家的樂觀態度,顏良並不願意潑冷水,如果他說曹操能憑藉官渡土壘抵禦河北軍兩個多月,最後甚至能扭轉劣勢一舉擊潰袁紹的大軍,恐怕會被大家當成是個瘋子。

這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真的很糟糕,所以顏良不願多談官渡之事,轉而注意起了面前的敵人。

“進武,平丘的曹軍有無動向?”

“回稟將軍,根據暗藏在平丘的探子回報,張繡初入城時曾放言今日就提兵北上,但昨日夜間或是收到了封丘處傳來的指令,今天並未全軍北上,只遣了多支遊騎前來覘視,與我部遊騎多有交手。”

張繡再看了夏侯淵那封事無巨細的戰報後,還是選擇了嚴謹一些,原先他只知道夏侯淵遭逢大敗,但卻沒想到敗得如此之慘,六千多人出發,只成功回來了千餘人,而根據夏侯淵的推測河北軍的人數不會比他多太多。

對於夏侯淵提供的資料,張繡自然不會懷疑,這年頭向來只有多報戰果少報戰損,沒人會自己多編造一些戰損來故意自貶,夏侯淵如此開誠佈公的做法倒是讓張繡不得不認真對待。

就算張繡在如何鄙夷夏侯淵和他手下的陳留兵,但也已經不敢再輕視用相差不大的兵馬可以造成如此誇張殺傷的河北軍。

他自問單單憑著手裡四千多兵,估計也難以單獨在顏良面前討得好去,所以就坡下驢聽從了夏侯淵的建議,等待朱靈的梁國兵前來會合後再做計較。

顏良聽說張繡突然就慫了,不由感嘆自己一番準備全部白瞎了,說道:“既然張繡膽子小,那便莫要睬他,我等且商議商議下一步行止。”

昌琦依舊最是心急,搶著發言道:“我等不如趁張繡剛至平丘,立足未穩之際主動去打他?”

顏貯反對道:“昌軍候此議不妥,我等放從平丘撤回長垣,再要返回攻平丘,豈非白費功夫。”

昌琦不以為然道:“若不先棄了平丘,怎會引得那張繡主動入囊,我料這定是將軍預下的計策。”

顏貯道:“將軍定下的計策是要誘其來攻,可不是返身去戰。”

見話題就要被昌琦這廝給帶偏,顏良揮手阻止道:“莫要說了,若張繡不來攻我,我亦不會主動去平丘,此事不必再提。今日首要議定的是兩件事,一是下一步攻打何處,二是戰俘如何處置。”

見顏良定下了基調,張斐說道:“先前將軍讓我等擬定兩處行軍方向,一是沿濟水攻略平丘、濟陽、冤句、定陶等地,二是沿濮水攻略長垣、離狐、句陽、成陽等地。如今曹賊發陳國、梁國二地兵馬來援,平丘又暫時棄了,這濟水一線如今無法通行,則只有走濮水一線,去攻離狐。”

張斐的建議中規中矩,得了好幾人附和,但顏良好似並不滿意,一直沒有肯定,也沒有否定。

顏良見王脩一直坐在那兒沒發言,便問道:“叔治兄如何看?也覺得應當去離狐?”

王脩被顏良問起後並沒有回答是或不是,而道:“我以為,下一步攻取何地,還要看將軍是如何看待曹軍援兵,是欲避其鋒芒,還是欲要逐個擊破。只有得知了將軍的心意,方才能選好目標。”

顏良心道王脩果然是個明白人,笑道:“我道叔治兄為何一直不發一言,原來心中早有謀劃,不妨為我試言之?”

王脩也不客氣,抬起手來道:“若將軍欲要避其鋒芒,那誠然如左司馬所言,沿濮水一路攻取離狐、句陽、成陽等地,不失為一條坦途。可若將軍欲要逐個擊破的話,那倒是不便太過北去,以免張繡、朱靈之輩不敢深追。”

顏良繼續問道:“那叔治兄以為,我屬意為何?”

“在下愚見,將軍是要逐個擊破。”

“噢?何以見得?”

“若我軍取道濮水,攻略離狐、句陽,則曹軍必會兵逼長垣,則留人少不足守,留人多亦不值當。而若棄守長垣,則曹軍可以繼續北上襲擾東郡各地,威脅大軍運道,故某以為不足取也。況且以將軍之能戰,當不會對張、朱之輩退避三舍,定會主動尋隙討破,以攻代守,務求制敵而不制於敵。”

聽王脩分析得清晰透徹,顏良不由感嘆道王脩果然有幾把刷子,自己麾下就缺這樣的謀劃之士,若是能引為己用可就美滋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顏良也知道這只能瞎想想,至少在目前的情況下是不可能的,王脩是青州刺史袁譚的眼前紅人,甚至在袁紹那邊都掛上過號。

在老袁家不倒臺的情況下,按照王脩目前的待遇,以及他對故主的忠心而言,絕不可能為顏良所用。

顏良把這不切實際地念頭拋諸腦後,大笑道:“哈哈哈,若我真要逐個擊破,按叔治兄之意,下一步當攻取何處?”

王脩答道:“我料將軍心中早有成算,卻為何要我說。”

顏良試探著問道:“莫非叔治兄說的是濟陽?”

王脩袖子一甩,怫然不悅道:“將軍若是欲要自蹈險地去攻濟陽,又何必要尋我等參贊?”

“哈哈哈!玩笑爾,我自然 >>

ener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ener

不會再渡過濟水去攻濟陽,我料叔治兄與我所想當是一處,不若你我各書於手,也好印證一番?”

王脩見顏良嬉皮笑臉的,便也只得答應,與他二人各寫於牘上。

眾人湊上前來翻開驗看,先看顏良寫的只有一個大大冤字,不由莫名其妙,再看王脩寫的是冤句二字,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是要去打冤句城。

顏良看了後大笑道:“幸得有叔侄兄與我心意相合,冤乎哉?不冤也!不冤此行啊!”

左司馬張斐向來性格謙和,不懂便問道:“這冤句在濟陰郡內,與陳留境內的濟陽所差不遠,都在濟水兩岸,為何不攻近處的濟陽,卻要攻遠處的冤句?”

顏良笑道:“還請叔治兄試答之。”

王脩道:“如今陳國、梁國兩地兵馬已齊集陳留,若我軍攻濟陽需要渡過濟水,屆時若曹軍趁我半渡而擊,則易首尾失顧。而冤句處於濟水以北,不用渡過濟水便可攻打,即便一時間打不下也可安然撤走。”

“且如今濟陰太守夏侯惇並不在郡中,郡內事務由郡丞代署,濟陰各縣無能人掌控,或也有所防備,但戰事仍未迫近眼前,守備必然鬆懈不堪,將軍若輕兵奇襲,多半能夠一擊得手。”

“若我軍揮兵東向,夏侯淵斷不會容我軍肆虐濟陰,定會令張繡、朱靈前來阻截,屆時是走是戰,便可盡在掌握。”

“啪啪啪啪啪!”

顏良聽到這裡,不由使勁鼓起了掌來,讚道:“叔治兄大才,一番分析精妙絕倫,令人茅塞頓開。”

王脩拱拱手道:“將軍謬讚,此中關竅,我料將軍早有謀斷,不過是借我之口宣之於眾罷了。”

顏良環顧眾人道:“別駕之意,汝等可已知悉?此正所謂‘批亢搗虛,攻其必救’,遠比吃回頭草攻有備之城來得巧妙。”

在座眾人都若有所思,顯然顏良與王脩的戰略思維要高過他們,其中如張斐、顏貯不太擅長軍略,隗冉、昌琦指揮兵馬還算如意,謀劃之道就指望不上,頭腦稍許靈活些的仇升、陳正等人都缺乏經驗,也沒有大局觀。

顏良也不待他們慢慢吸收消化,又道:“雖說我意欲攻冤句來牽扯陳留、陳國、梁國三郡之兵,然長垣控扼濮水,緊鄰東郡,乃我偏師週轉各方之緊要所在,必不能落於曹軍手中。若我出主力東進,曹軍也可能不管不顧,北上攻打長垣,進而威逼東郡,迫我回防,亦不可不慮,故而要留一人坐鎮守衛,有誰願意留守?”

像這等駐兵留守後方的任務,隗冉的騎兵自然不適合,昌琦這廝那是只顧攻不顧守絕不肯幹這活,其他幾個軍候資歷不夠也沒發言,倒是左司馬張斐說道:“不若我率一曲人馬留守長垣,長垣城池卑小,若曹軍不發萬人來攻,守個十天半個月當也無虞。”

如果從人選來說,持重穩重的張斐倒也符合要求,不過顏良也不敢太過託大只留一千人,萬一夏侯淵、張繡、朱靈聯合起來猛攻,自己拿下了冤句卻失了長垣也得不償失。

但顏良又苦於手中可用之兵有限,所以他早就籌劃著要增加人手,恰巧恢復的傷員和白馬子弟的來到,讓顏良稍稍有所緩解,但最好的方法還是招募降卒。

顏良便道:“人選先不急著定,我們先議一議今日第二等要事,如何處置俘虜。”

相關推薦:開局八百個火影超維術士平安京都最強躺贏銀龍玩家我不是棗子哥木葉之超神日向我家魔神實在太穩健了絕色毒醫王妃農門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