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三國悍刀行->章節

00431 一顆人頭一宰相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轉眼,又是一年秋分。

前些年,劉辯還記得'秋風起,蟹腳癢';嘴饞的與廟堂小蛟鯢王匡吃著油黃蟹膏,談論家國大事士子風流,與視作心腹股肱的戲志才把酒言歡,今年只剩下寒蟬悽切了。

不久前那場牽涉範圍極廣的動盪,太子劉辯或者說距離皇位只有半步之遙的準皇帝劉辯,應該是最大的贏家,出乎司徒袁隗司空陳蕃御史中丞王暢等所有廟堂權貴預料的是,太子劉辯並沒有事急從權的拋開守孝三年的慣例急匆匆登基。

然後大刀闊斧的任免官吏,清洗站隊二皇子黨的官員,只是以太子監國的名義,任命了幾個官職不高卻是舉足輕重關乎國家命脈的官位,隨後前往皇陵守孝。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任命徐庶為大司農部丞,官帽子中規中矩稱不上多高也不低,上面還有二把手大司農丞、一把手大司農,以他平定黃巾起義第一文臣的治理和名望剛剛好。

官職只是協助一把手大司農處理政務的佐官,相當於皇帝身邊抄寫文書的黃門郎,架不住劉辯臨時賦予的權利大,主管田租、口賦、鹽鐵酒專賣、均輸漕運、貨幣管理等大漢所有的經濟命脈。

以徐庶機關算計的性情,恨不得挖地三尺也要把大漢所有庫存挖的一乾二淨,放在這個位置上再合適不過了,免得被眼紅的士大夫黨官員暗中使絆子,大大拖延斂財的時間。

畢竟徐庶再有才幹,聚斂涉及大漢無數方面的賦稅財貨,也不可能一人完成,還需要下面的太倉令、均輸令、平淮令、籍田令、斡官令等等多達上千人的大小官吏配合。

若是這些汝南袁氏弘農楊氏等大望族的門生故舊來一個拖字訣,消極怠工的話,徐庶一兩年之內難能有什麼作為,單是整飭大小官吏就夠他喝一壺的了。

郭圖擔任大廄令,負責把京師及近郊的馬場的所有精良戰馬,運往長安,至於那些稍次一些的馬匹,全部以高出市場五成的價格公平公開的賣給所有世家望族,至於怎麼分配則由士大夫黨自己商榷。

戰馬售賣一事沒過幾天便觸怒了劉辯麾下所有的將領,文臣看的雲淡風輕,落在武官眼裡可就相當於賣兒賣女了,但這件事涉及到程昱一條改變整個廟堂局勢的陽謀,無論武官們怎麼鬧騰只要是不是很出格,劉辯始終保持不聞不問的態度。

不過接下這塊燙手山芋的郭圖可就遭殃了,府邸的正門換了足足七塊了,可每換一次代表臉面的正門,郭圖臉上的笑意就濃三分,在換到第七塊的時候差點就廣邀好友舉辦宴會了,這讓曾經搶先一步拿到西園八校尉總統領沾沾自喜的**,後悔不已。

公開買賣戰馬的陽謀,沒過多久就產生了奇效,老皇帝劉宏在世時都不曾買賣天子六廄的戰馬,現在時機來臨,擅長投機取巧的世家望族哪一個不像是聞見腥味的野貓,蜂擁而至,鐵板一塊的士大夫黨因為利益分配很快出現了裂縫。

幾名可以當做樑柱子使用的文臣,還剩下滿身正氣的董昭一人,思慮再三,明面上以他為主事官,暗地裡卻是程昱親自操刀勝過田產賦稅、甲冑刀戈、驛馬良駒等所有重事的第一要務。

搬空皇宮藏經殿、鴻都門學、太學三地所有的孤本善本手抄本,全部運往長安。

這件事按理說會遭到蔡邕、草聖張芝、圍棋四國手山子道等這幾位嗜書如命的大文豪極力刁難,一反常態的出奇順利,幾位儒林大文豪甚至還暗中相助,著實是匪夷所思。

徐庶、郭圖、董昭三人各司其職,**統轄西園八校尉剩下的所有兵馬,文官再次捉襟見肘,可惜那位親手宰了太尉楊賜的王祥只願在家中侍奉雙親,陳琳年紀又太小,跑去稷下學宮求學去了,不然由他們二人頂替兩個位子,文官的窘困光景還能緩解不少。

這次西壁壘一戰最令天下人矚目的非曹操莫屬了,上元節放棄祭祖的忠心耿耿,以不過二十幾歲的年紀擔任北線主帥,攻破黃巾大軍的黃河北線,世人無不潸然淚下仕林人人高呼壯哉的孟德家書,單拎出來一件足以名聲大噪,偏偏全部發生了在曹操身上。

曹操又是出身於名門望族之後,雖說身上有宦官黨的影子,但是此一時彼一時,過去士大夫黨與宦官黨為了爭權奪利,水火不容。

現在宮裡的太監基本上在太子臨時坐上皇位的那一天,全部殺的精光,順便不分青紅皂白的連斬了七名求情大臣。

其中與宦官黨有著千絲萬縷瓜葛自然不少,但是還有幾位清譽極好的諍臣,無一例外,走出來一位,太子簡簡單單吐出一個殺字,為了第一個趕往太子身邊護駕的不惜累死半數親衛的張繡,雷霆出手,搶在混不吝的胡車兒之前割下了七名大臣的腦袋。

朝會開始以前,捋著鬍鬚談笑風生準備把太子當做黃口小兒戲耍的老臣重臣們,這才收起了輕視之心,不敢造次,快速交流過眼神以後,靜觀其變。

軍功卓越又握有重兵的曹操,不可避免的成為了大望族爭相拉攏小望族爭先恐後巴結的世家子弟,善於見風使舵的士大夫們平時訪友雅集,再沒有一人提及宦官之後這幾個字眼,談及的多是開國功勳曹參後人。

曹操拔得了頭籌,將星閃耀稍遜一籌的太史慈,軒轅丘一役以區區數千人馬擋住了南線大軍的腳步,還擋住了一個月之久,現在的大漢軍方哪一個不是對這個二十來歲的小將高看一眼,見了面一定要喝上三碗黃酷酒才行。

甚至有將領拿太史慈與一萬七大破四十三萬王莽軍的昆陽之戰相提並論,太史慈雖說沒像光武帝那樣徹底擊潰敵軍,但是在無險可守的情況下擊敗三十幾萬大軍的戰績,不失為一大壯舉。

太史慈由一介白身,迅速飆升為六品武衛將軍,至於原來的武衛將軍王摩,因為雒陽王氏的身份遭到了罷免,而士大夫黨沒什麼異議不說,還有不少的世家望族子弟為這個寒門將領打抱不平,說是官帽子低了,配不上軒轅丘一役的輝煌戰績。

繼續攫升倒是可以,劉辯考慮到太史慈年紀不大,升遷太快容易造成驕橫之心,對於太史慈的成長不利,再說了劉辯深知太史慈的才能,知曉軒轅丘一役並非是某些人口裡的運氣和僥倖,為了避免以後封無可封賞無可賞,連跳八級,已經足夠咋舌了,不可再高了。

不過思慮再三又加封了太史慈暫領從五品中軍校尉一職,距離踏入軍方核心只有一步之遙,既能平息太史慈可能生出的憤懣,又能保證雒陽的安危,一舉兩得。

其次,最不應該馳援太史慈,偏偏把太史慈從屍體裡親手扒出來的甘寧,因為一人抗下西壁壘補給線的大功,升任六品討虜將軍,算是正式擺脫了水匪的出身,成為了大漢的一名將軍。

兀突骨軍功不足,待在六品威烈將軍上沒動窩,只是賞賜了豐厚的錢帛,不想升官只想多拿些糧食牛羊的胡車兒,除了照例賞賜的錢帛以外,由八品虎賁校尉連升兩級擔任七品虎賁郎將一職。

三大親軍統領裡出身最差的黃巾賊管亥,則是得到了從九品太子府都尉,撈的軍功少是一方面,主要在這敏感時期不宜多做安排,免得引起那些祖宅在淮泗四州飽受黃巾賊荼毒的讀書人憤懣。

即便是太子府的從九品都尉,由賊轉官的詔書剛一下達,太學就鬧出了不少動靜,還好有郭嘉在位於鴻都門學和太學中間的一處秀麗**舉辦士子雅集,轉移了那群整天吃飽了沒事幹只會抨擊朝政的太學生注意力,不然在有心人的引導下還不知道要鬧出什麼么蛾子。

此外還有方悅族弟膂力不俗的方象,擅使流星錘的卞喜,胡車兒的族弟胡赤兒,湟中義羌的校尉戈定,全部晉升為從九品都尉,正式有了官身,喜極而泣的四人少不了一封連夜送回宗族的家書,還有一頓喝了一宿的酩酊大醉。

姜冏、生死不知的方悅、黥字軍水戰第一人文欽攫升為七品偏將軍,異軍突起引起劉辯尤為矚目的朱治,拋去繼承大漢四大名將三分氣數成為二品宗師,也因功勞連升好幾級擔任了裨將軍一職。

其中還有一些不為人知唯有劉辯一人知曉的原因,朱治的兒子朱然,未來是江東六大主帥級名將之一,是繼周瑜、魯肅、呂蒙、陸遜之後的第五位江東大都督,多次以少勝多擊敗御駕親征的曹丕。

其餘諸如一品金剛光景的李大目、有一招指玄神仙手的張牛角、好好培養不亞於陳武的張燕、被父親以薊南步卒嚴苛要求操練了十幾年的張白騎,暫時沒有封賞,並且帶著篩選出來的十五萬黃巾精壯前往了丘陵遍地的春秋晉國故土幷州,也就是常說太行山脈高臺地。

段熲老將軍死後留下的幾名中間名將,那幾名太守趕回了各自的官邸,湟中義羌主將滇那也想回去,但他再怎麼捨不得邊塞狼煙,不得不在未來皇帝的一紙詔書下強行留了下來,宿衛皇陵的安危。

說白了只有這支足以橫掃中原的驍騎在,新任謀主程昱才會放心主公住在雒陽城外的皇陵,否則隨著十五萬黃巾精壯一起前往太行山脈高臺地預防叛亂的武卒營,怕是去不了那處黃河與汾水交叉口的膏腴土地了。

太子劉辯一連串理所應當又羨煞旁人的升遷,以及打壓以雒陽王氏為首的二皇子黨的貶謫,朝堂上的大小官員歡憂各半。

從始至終與大將軍何進一條心的傅燮蓋勳等權貴,還有早早站隊太子黨的王匡等重臣,頻頻召開宴會,已經連續大半個月鶯歌燕舞絲竹瀰漫了。

汝南袁氏廣陵陳氏這些在站隊問題上模稜兩可的紅紫權貴,因為劉辯連斬七名重臣,加上程昱的陽謀,這些日子以來深居簡出,差點讓那些關心國事的皇城根老百姓以為這幾棵參天大樹轟然倒塌了。

風流韻事最多的這幾家銷聲匿跡以後,從不缺茶餘飯後談資的皇城根市井百姓,很快把注意力轉移到了毫不起眼的關平身上,在軍方在仕林都沒多少名聲的關平,按理說不值得市井百姓的如此矚目才對。

架不住關平是忠義無雙又有太多謎團的關二爺的長子,籍籍無名的關二爺第一次出手便名震天下,恰好實現了天底下所有普通百姓渴望一鳴驚人的願望,加上草莽出身又很能引起普通百姓的共鳴。

武曲將甲、千里走單騎、萬軍叢中奪敵將首級、人力勝天.......小說家不見得編造出這麼多精彩紛呈的故事,這幾年程昱不知為何又從致力於改變董卓名聲的李儒那裡,借來了一批李儒鼓搗出的說書人,大力渲染,關羽的名氣更大了。

關羽的身世、關羽與胭脂美人的愛恨情仇、妻子死後關羽的去向.......說書人嘴裡留下無數懸念的噱頭,吊足了市井百姓的胃口。

不少富商乃至世家望族子弟砸下重金扔出佩劍,威逼利誘說書人把那句下回分解解出來,而不是老調重彈的重溫一刀取首級、千里走單騎。

表面上惶恐不安滿頭大汗的說書人,看似毫無背景實際上隸屬於繡衣指使,沒有那位端著白瓷碗吃麵的上司點頭,哪裡敢往下說,只能是一拖再拖。

隔靴搔癢都欠奉的豪商世家望族子弟還有數量更多的市井百姓,可把雒陽城內的百姓急壞了,茶不思飯不想,預料之中的把注意力轉移到了關平身上。

佔地極廣的皇陵,人工挖掘出一條用於點活風水龍脈的碧水,一身素色孝衣的劉辯,盤膝坐在河邊的黑瓦鬥栱小亭裡,面色如眼前蜿蜒而去的河水,不見絲毫的波瀾。

陪同在身邊靜坐煮茶的,儲君側伴第一紅人程昱,推給主公一杯道:"士大夫當的嫌隙已經生出,接下來主公主要丟擲三公太尉這個誘餌,便能徹底分崩離析士大夫黨,其中......"

劉辯突然打斷了程昱的謀劃,注視隨著清涼晚風波光粼粼的小河,平靜說了一句話。

這位徒手剖出活人心肝面不該死的稷下學宮拔尖名士,眼皮直抖。

"想要做孤身邊的布衣宰相,可以。"

"提戲志才的人頭,來換。"(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吞星魔神縱橫都市十方三世宰執仙古異界修神傳奇異界修神都市悍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