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三國悍刀行->章節

00406 西壁壘三戰1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甘寧秉承要麼不幹要幹就幹一票大的原則,直奔黃巾賊的關前中軍殺去,原先騎乘的那匹西涼大馬早早的換成了主公賞賜的千里馬驚帆,可這幾年一直窩在屁大點的樓船上,著實有點明主蒙塵的意思。

混不吝的胡車兒多次拿這事打趣關係不錯的甘寧,義正辭嚴的說還不如把千里馬驚帆借給他,沙場上立了功勞分給甘寧一半,明眼人誰看不出來胡車兒一本正經下的偷笑,氣急敗壞的甘寧掄起九環大刀滿城追著胡車兒痛扁。

胡車兒好歹是自幼長在馬背上的漢化羌戎,憑藉精湛的馬術和精良的西涼大馬,在小巷子裡閃轉騰挪憑藉複雜的地勢抵消了千里馬驚帆的優勢,更把甘寧氣的是火冒三丈。

放在這種一**川的地方,驚帆可勁撒歡,水師士卒們還沒衝出一百步甘寧已經殺到了黃巾賊中軍陣前,速度快到就連張繡也只能看到一連串的黑影,錯愕的同時又冒出極大的貪婪。

寶馬美人,在這些整天在刀口上舔血的沙場將士眼裡,一匹千里馬的價值還要勝過一名胭脂評絕色,除非是用一名胭脂評絕色一名副評才女交換,才會忍痛割愛,否則就算是嫡親家人也休想打千里馬的注意,當然了老爹和兒子除外,這最後一點也正是漢人與蠻夷胡人最大的區別。

張繡的槍術雖然沒達到師父那種拔槍四顧心茫然的奇絕光景,但是在青年一輩乃至中年一輩堪稱佼佼者,除了那位只聞名號不曾見面神交許久的西北小閻王以外,張繡還沒佩服過誰。

就算是張繡心底對同樣是使用長槍的馬超有那麼一點的羨慕,卻不是因為馬超傳的神乎其神的槍法,而是馬超殺人的狠辣,兩人臭味相投啊。

畢竟張繡曾經對陣被師父譽為未來槍甲的小師弟趙雲,都不曾減弱一分自己對手中長槍的信心,反倒是在小師弟趙雲的刺激下,雄心高漲,琢磨著哪天把師父手裡的長槍搶過來。

千劍宗師的受益者何其多,自打一開始練武就選定了長槍的張繡,也是裡面的滄海一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嘛,那麼大的機緣擺在面前不去死死握在手裡,會遭天譴的。

張繡接到判官的密信,沒讓判官親自登門拜訪,屁顛屁顛的跑到泰山大雪坪,早早等候劍尊王越的到來。

槍名崖角,光聽名字就知道張繡擅長應該不是悍將夏侯惇曾經一戰成名的剛猛路子,差不多是一種偏向於技巧的路數。

張繡鼓動脈絡間的氣機聚集在雙手之間,勃而不發,聚而不凝,看似大同小異武帝童淵一槍翻大翼的棉勁,內在根腳,差了個十萬八千裡。

武帝童淵收下的這幾位弟子重在心性,不在天下人最為看中的天賦上,倘若是真的看重天賦,北地槍王呂良的兒子呂布,越國劍爐當代劍首越嶽的兒子越兮,活著唯一意義只是為了報仇還恩的小閻王馬超,這些整座天下用戟使槍獨佔鰲頭的上天寵兒,哪一個抵擋的住武帝嫡傳弟子的誘惑。

自信心過於自信的張繡槍術天賦確實不錯,稱得上拔尖,不過與越兮馬超兩人想必還是差了一些,但張繡最出彩也是勝過兩人的地方在於狠辣心性,對敵人狠,對自己也狠。

當然了武帝童淵那是沒碰見對自己更狠的方悅,要是得知方悅為了搏個仕途上的一帆風水,不惜自毀武道前途,說不定會破例收方悅為第二個記名弟子。

張繡還是個五六歲孩子時,為了讓自己不畏懼鮮血,先是活活掐死了一名大好芳華剛開始的俏麗少女,隨後用那杆特製的小長槍在少女屍體上捅了十幾個血洞,至於為什麼是少女,因為早在那時張繡腦子裡下意識的認為婦孺比較好殺。

為了讓自己出槍更穩一些,一日刺槍萬次,不是循序漸進的從一百一千過渡到一萬槍,而是直接刺槍一萬,從天色矇矇亮一直練到第二天矇矇亮,張繡的兩條小手臂差點要廢了,才刺槍三千多次,要不是師父童淵強行制止,說不定得真的刺上一萬次才肯罷休。

武帝童淵的關門弟子趙雲以弱冠年紀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創出了七探盤龍槍,名揚天下,心氣極高尤為自負的張繡,自然不會服氣,琢磨出了一種武帝童淵都多看了兩眼的掤勁。

武帝童淵曾經親自點評了一句,'搶身是掤勁,槍尖是螺旋';,這句大白話聽起來平淡無奇的多,卻通幽洞微的闡述了掤勁的本質。

策馬殺來的甘寧為人膽大卻不粗心,瞬間覺察到了那杆通體發白長槍所帶來的危機,砍向張繡頭頂的那一刀,在雙手的順、逆互變流轉下,斬在了長槍槍頭。

那雙浸染了不知多少鮮血的手掌,差點沒能握住九環大刀,雙手針扎般的劇烈刺痛,就像是實打實的挨了胡車兒使盡渾身解數的一錘,不過白色長槍是一種以點破面涉及高深技巧的巧勁,胡車兒的一錘更多是一種仰仗天賦異稟的橫衝直撞。

張繡的名號甘寧在江湖上聽的耳朵都快生繭子了,過去多是覺得這位武帝弟子是被吹出來的,今天真正交了手才知道哪裡有半點水分,還他娘的嚴重低估了張繡手裡的那杆白色長槍,

甘寧這一刀落空也不和張繡糾纏,想要鬥將以後機會多的是,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衝散這支人數眾多的中軍,太子軍的步伐踏在城牆根。

短兵相接,環首刀八面漢劍這些別在腰間的武器更佔優勢,甘寧手裡那口九環大刀在他那手血腥味極濃的刀法牽引下,殺傷力跟上了好幾層樓,一刀剁了三顆嚴陣以待的頭顱。

張繡那雙不似男人更像是女人的白皙手掌輕輕一拍,崖角槍居然划起了一股弧度,如一條白蟒撕咬向了甘寧。

這一槍頗得武帝童淵一槍翻大翼的三分精髓,剩下的七分全是掤勁精妙,張繡用這一槍曾經洞穿過一名瀛洲劍道大家的心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知甘寧是生是死。

甘寧的武學天賦與張繡不分伯仲,要說非得分出個子醜寅卯來,還要略微勝過張繡一分,小的時候曾經遇到過一位高手暗中傳授家傳刀法,追隨主公遊歷天下又獲得了劍尊王越的指點,可以說甘寧的武學成就極高,幾乎可以擠下一個大年的前十。

不過按照佛門各有各的緣法一說,位列下一個大年前十的英傑們,人人都有附和自己武學道路的境遇,趙雲先後得了武帝童淵的一槍劍尊王越的一劍,關羽得到了正氣浩然的春秋原稿。

排名第十的太史慈也是境遇好到令人羨慕,先有劍尊王越為他洗筋伐髓,後來又有太子從武庫搬來各種名家典籍,一些江湖名宿都可能打生打死的武學典籍,太史慈挑挑揀揀勉強節選了十幾本。

甘寧若是沒有更多的境遇,這個幾乎怕是只會無限期延長了,不過也無妨,只要他能擊潰太史慈就可以摘掉這個幾乎了,不止是甘寧,整個天下的武將因為公孫曲阿蹇碩等人自甘墮落跑出前十那件事,最想擊敗的武將就是太史慈。

潛心雕琢自身武學的甘寧,看來是沒機會與亦友亦敵的太史慈交手了,心裡窩著的無名火當即爆發了,快速遞給副手一個眼神,副手心領神會的替代大哥甘寧衝擊黃巾賊軍陣。

甘寧沒了後顧之憂,腰間的掐絲銅鈴'叮呤';作響,那口九環大刀卷舞著濃重的殺機轉身劈死了張繡身邊四名提矛刺過來的親衛,刀勢上挑,四根斷矛呼嘯著砸中了白色長槍。

對方這麼幹淨利落的破解了這一招顯然是出乎了張繡的預料,但是掤勁如果真的就這麼輕鬆的破解,那也太對不起張繡十來歲就如苦行僧般枯燥練槍十餘年。

別家孩子上樹捉鳥下水逮魚,張繡羨慕是有,但是為了在武學上走的更遠,只能枯燥無味的站樁走槍,十四五歲少年時情竇初開,別家的少年少女出雙入對,張繡還是一味的站樁走槍殺人練槍。

經過曠日持久的錘鍊,這股在武帝童淵眼中都值得重視的掤勁,非同凡響,哪裡是這麼好掙脫的。

掤勁不是武器交鋒時的抵、抗,而是掌握對方勁路的勁,直白點說就是你用力、我掌舵的勁。

四根斷矛距離張繡的長槍還有三寸距離,如同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攥住然後狠狠的甩了回去,但是長槍上又沒有傳說中的罡氣,著實是驚豔到了甘寧。

這裡也看出了劉辯領悟的刀氣是多麼的高山仰止,天賦超絕如太史慈甘寧張繡也不曾領悟,下一個大年排名前十的典韋馬超也沒使出過罡氣手段,目前知曉的也就關羽一人而已。

甘寧胯下驚帆突如其來的一個加速,剎那間錯過了逆轉過來的四根斷矛,那口九環大刀捲動著更加充沛的氣機,斜刺向張繡的左肋。

長槍一抖,又是那股難纏的掤勁蜻蜓點水般的以槍尾點在了九環大刀上,這一次甘寧做足了準備,顫刀卸去那股子邪門勁力,雙手還是如同針扎般的劇痛。

如果不是甘寧熬練筋骨這麼多年,皮糙肉厚的還說的過去,換成一般人早就被這一槍邪門勁力,扎斷雙手十指了。

你來我往的交戰了約莫十來個回合,甘寧終於是看清張繡的目的了,他這是想把自己拖在這裡,一點一滴的蠶食水師士卒,等火候差不多了,全力出擊,一口吃掉自己麾下的兩萬精銳,畢竟左右兩軍還有兩員虎視眈眈的悍將不耐煩的等候著。

這要是放在幾個月以前,雙方勢均力敵的隔空對峙,鬥將鬥個點燈夜戰都不成問題,可現在是息刻必爭的攻城,早一日攻上虎牢關城頭勝算就大一分,往後拖的時間越久,對於太子軍來說越是兇險。

正從西壁壘腹地趕來的黃巾賊形成合圍之勢不說,太子軍的糧秣著實是不多了,最多支撐半個月,這也是為何軍師徐庶說讓太史慈抵擋半個月,這是在給太子軍下達最後通牒,不成功連成仁也成不了,唯有死路一條。

甘寧深吸一口氣,暫時壓下心頭大戰三百回合的躁動念頭,藉助驚帆出色的腳力,瞬間脫離了張繡掤勁範圍,抽身殺向了擋在城牆前方的黃巾賊。

遠處觀望這一切的徐庶見甘寧沒有意氣用事的繼續鬥將,鬆開了緊握劣質佩玉的手掌,沉吟片刻問道:"主公,不如派遣胡車兒管亥兩員悍將去支援甘校尉,免得遭到黃巾賊左右兩軍的突襲,措手不及。"

劉辯手指輕釦紫檀刀匣,仔細聽還有一絲若有若無的韻律,好像是蔡文姬蔡大家的《將軍行》,這位一經譜寫而出就被譽為天下第一邊塞曲的《將軍行》,唱哭了許多解甲歸田的白髮蒼蒼老將,唱的京畿雒陽不再有書聲琅琅而是劍鳴鏗鏘。

太學和鴻都門學的學子若不是被先生們強行彈壓,說不定太子軍中已經多了數千棄筆從戎的學子,當然了就算是他們敢來劉辯未必敢要。

這數千太學鴻都門學學子,全是從各州郡嚴苛選拔出的青年俊彥,哪一個不是太學博士鴻都博士的心頭肉,膽大妄為的讓他們提著刀上戰場,那可是斷絕天下文脈的行徑,劉辯真敢那麼多,彈劾他的奏章早就雪片似的飛入皇帝案頭了。

劉辯好不容易積攢的聲望和民心民意差不多也要揮霍一空了,這場西壁壘大戰勝了也沒多大意義了,沒了世家望族的支援和天下萬民的信任,殺再多的黃巾賊撈起再多的戰功也是白搭。

輕釦紫檀劍匣的劉辯始終是不溫不火,目光依次從張繡、顏良、文丑身上劃過,越過城關上那一排並肩站立的雄壯武將,望向了這座天下。

輕哼歌謠,將軍拔刀而行。

"我本堂堂男子漢,何懼胡兒鐵蹄震。壯士飲盡碗中酒,金鼓齊鳴萬眾吼。手持鋼刀九十九,殺盡匈奴才罷休!"(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吞星魔神縱橫都市十方三世宰執仙古異界修神傳奇異界修神都市悍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