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三國歸晉->章節

第121章 建言大將軍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衛宣當然不是懼內,他是尊重自己的妻子好不好,衛宣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裡,深受一夫一妻自由民*主制度的毒害,在看到蔡琰眼神不對的時候也就沒有停留,這是一名合格的共*產*主義接班人。

隨後衛宣隨後又將蔡琰送回家,衛宣帶著人又出發了,他原本是等著大將軍何進召喚的,但今日出了這事,人家何進也算是幫了大忙,讓何苗親自出面,自己不能沒有表示,於是挑選了一些禮品,乘坐馬車前來拜訪何進。

正如衛宣所預料的那樣,今日的何進在府裡,而且一直在等衛宣。雖然街道上的是小事情,但關係到袁術和衛宣甚至袁紹那就不小事情了,何進隨著南陵的增長政治智慧也在整張,所以第一時間選擇出手。

何進自然不會和袁紹、曹操那樣禮賢下士,他是大將軍,與太尉共錄尚書事。加上大將軍位在三公之上,如果沒有十常侍,他就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不過何進對衛宣的到訪還算熱情,而且大將軍主薄陳琳居然也在府上,陳琳奉命在門口迎接的衛宣,何進在二堂門口等待。見面之後衛宣自然要就上午發生的事情表達感謝,何進擺擺手笑道:“仲道啊,你也是被袁氏兩兄弟夾在中間平白遭遇這檔子事情的。不說這些了,老夫早就盼你來了,孔璋可是沒少在老夫跟前說起你的詩文才情。老夫認識他這麼多年可是很少見孔璋如此推崇一位年輕人啊。”

聞言陳琳臉上多了幾分期待,顯然也是《短歌行》的崇拜者。

衛宣真是心中叫苦,建安七子的名聲可不是蓋的,而衛宣知道陳琳還是陰為官渡之戰前夕,替袁紹寫的那封討伐曹操的檄文。

衛宣倒是不害怕做文抄公,然這個時代流行的還是四字短句,這就讓衛宣為難,當初的《勸賑歌》可是說是為了朗朗上口,讓那些沒多少文化的富庶支架也能聽得懂。但在袁紹府地衛宣很自然的就選擇了《短歌行》這種流行的文體,總不能開創詩文一個時代吧?

現在何進這個屠戶一見面就要自己露一手,他連忙轉移話題道:“大將軍謬讚,陳抬愛,宣才疏學淺貽笑大方。陳君高才,宣日後當親自求教,只是今日宣來是專門向大將軍建言的。”

何進也只是撿士人喜歡的話題說,衛宣真要吟唱詩歌他不一定聽得懂,見到衛宣如此直接,也就虛情假意說道:“既如此仲道請直言。”

衛宣見到大挪移成功於是輕鬆了一些說道:“如今海內遍地狼煙,宣斗膽建言大將軍儘快加強拱衛京師的軍事力量。天下動盪,若朝廷不能及時派遣將士平亂,宣擔心不知道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啊。”

何進見到衛宣如此也收斂起笑容問道:“劉宗正近日建言朝廷當恢復州牧統領一州軍民,天子已經答允,想來各地的叛亂能夠藉此得以控制。”衛宣知道何進說的是劉焉進言朝廷改刺史為州牧就是今年提出來的,隨後劉焉自己作為漢室宗親,宗正親自領益州牧,此後父子兩代做了幾十年的逍遙諸侯。對於大漢其實沒有絲毫好處的。劉虞對大漢倒是忠心,但架不住公孫瓚和袁紹這兩虎狼的覬覦,早早推出了歷史舞臺。置於其他的非漢室宗親,陸續自領州牧那是天下大亂之後的事情了。

不說州牧制度好不好,光說現在有資格諸如袁紹、袁術、董卓等人哪一個會甘心做大漢的重臣?忠臣有沒有,有皇甫嵩,皇帝不敢用啊。

但衛宣不能紅口白牙說人家宗親、宗正劉焉有異心,不能說四世三公的袁紹靠不住,只能在州牧人選難以定奪上做文章說道:“州牧掌握一州之軍民,雖然能夠對州郡的叛亂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然天下十三州何時才能配置完全?等到州牧平地各地之後,中央如何制衡軍政在手的州牧?所以宣以為加強中央軍隊戰力是本,各地設定州牧是標!還請大將軍三思。”

衛宣其實這是現成的便宜話,知道西園即將新設八校尉,那麼此刻不管何進是什麼打算,自己建言在先也就有先見之明。何進要是能夠聽進去,皇帝正好同意了,自己多少也算是有點功勞。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何進聽了衛宣的話卻只是沉吟不語,他當然知道掌握軍隊的好處,所以他早早的就拉攏了董卓、丁原等人。眼下他手裡可沒合適的帶兵人選,中央兵力得到加強了卻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是何進不願的。

衛宣之前顯然也是做過功課的,見何進如此於是說道:“幷州丁建陽手下張楊、高順、張遼等人都是勇悍之士,涼州董仲穎手下徐榮、樊稠。張濟善戰之輩,大將軍可讓兩位派遣這些人進京隨伺大將軍左右。等大將軍與他們親近之後可分別拍網各地募兵、訓練精銳,到時候天下有變,大將軍居中排程,四路出擊,豈不比一紙詔令令州牧自籌兵馬糧草平叛來的主動?”

何進大喜:“仲道果然知兵!老夫今日也正在思考這事,仲道你所言極是,老夫這就寫薪給丁建陽和董仲穎讓他們派遣手下軍侯、司馬前來京師。”

衛宣心說,自己現在在洛陽,若是能夠提前和這些人搭上線,將來也能保一家乃至一郡之平安。說不得趁著董卓亂洛陽還能拉攏其中一兩位。想想看張楊後來佔據上黨隨後成為河內太守,高順、張遼的成就自不必說,虛榮是董卓西涼原班人馬當中難得的將才,張繡後來更是憑藉叔父張濟的基礎佔據南洋好幾年,樊稠的勇武也是董卓手下出華胸外難得猛將。這些人無論拉攏哪一個都是一個大收穫。

何進想了想又問到:“仲道,如今羌族叛亂,青徐黃巾軍愈演愈烈,張純、張舉也是聲勢浩大,你如何看?”

衛宣沉吟一會說道:“大將軍,羌族叛亂也是聽聞我大漢腹地有賊兵才會趁機搗亂,如當年的邊章、北宮伯玉等。而張舉、張純與羌族一般。唯獨這青徐黃巾不可小覷,宣知道當年張角在冀州起事,青州黃巾的首領因為糖周出賣而提前被各地官府抓捕,然潮劇並沒有就此改善,這次黃巾復起只能算是張角之亂的延續而已。若是讓他們佔據兗州,無論是北上冀州還是南下豫州,都是富庶之地必定成心腹大患。”

何進點點頭又問到:“朝廷已經徵辟陶恭祖為徐州刺史,仲道你看此人能平定青徐黃巾軍嗎?”

衛宣知道陶謙是如何作為的,那就是對內拼命壓榨百姓,對外則將黃巾軍趕往青州、兗州就算完事。典型的以鄰為壑!且說為什麼青州黃巾軍那麼聽話,因為徐州地方小,糧食積蓄少,往南是湖泊和江河。對於那些沒什麼訓練的農民來說大江大河就如銅牆鐵壁,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去碰的。再說起義是殺官造反,當然要以京師為目標。就和當年豫州黃巾軍不去荊州是同樣的道理。

但陶謙是皇帝諸公挑選出來的刺史,明知道他不行也不能在洛陽城說他的壞話,萬一人家做好了,或者有人欣賞他那種以鄰為壑的做法,自己豈不是尷尬,於是說道:“宣初洛陽對陶公並不熟悉,不敢妄言。”

何進笑而不語,心說都說衛家虎少年老成,今日一見果然如此。於是笑道:“仲道有大才,老夫見了天子必定要 大大地推薦。還望仲道你多為大漢江山謀劃。”

衛宣連忙道謝:“多謝大將軍抬愛,宣愧不敢當。宣來洛陽就是想以微薄之驅為天子驅使。還望大將軍多多提點。”

衛宣心裡想的卻是大漢的江山已經快完蛋了,看看如今的皇帝什麼樣的人,再看看滿朝諸公以及遍地狼煙,這一年至少有四五次大規模的造反,這是病入膏肓,管仲、樂毅、張良、蕭何、白起、韓信捆綁在一起也拯救不了大漢。因為土地兼併已經到了瘋狂地步,貧者物理錐之地,富者連田阡陌,跨州過郡,這樣激烈的階級對立矛盾只有透過戰爭來消滅大量的人口和大量的既得利益者才有可能再次實現安定。

但衛宣跟何進說這些,估計晚上就在廷尉大牢裡了,所以只能繼續編。

這次他說起了當初和蔡邕對話訂貨會日喝金銀花,你時候的橫渠四句說給合金聽,也算是剖明心志向,只是沒有如同跟袁紹等人那樣明確,提三尺青峰蕩平君側,改成了既不能為往聖繼絕學當為萬世開太平。

何進雖然是屠戶出身聽了為選的豪言壯語未免動容。

何進隨後又勉勵了衛宣幾句,本是想留下衛宣晚宴的,衛宣以今日妻子與王允之女受驚為理由拒絕了。

衛宣是用這樣明眼人都覺不可能的理由來拒絕,何靜也不曾和衛宣有深厚交情,也不方便強留。

相關推薦:佳偶甜橙鬼醫棄女:邪王寵上天退婚當天,棄女轉身契約魔帝虐殺九州煦歡末世之焦土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