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三國第一炮灰->章節

第335章 技術改良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儘管叫鹿含去調查了,楊岐卻對這起桉件並不抱太大期望,主要原因並不在於他覺得古人會出現幾個像趙德漢那樣的人才,而是在於眼下曹軍也已經掌握了火器,那麼河南軍對曹軍的火力優勢便不復存在。

比揪出誰出賣了火藥的秘密給別的諸侯更重要的,是儘快推陳出新,研發出更先進的武器。

對,更先進的武器!

首先,就是火藥配方的改良。

看到現在,估計大部分人都牢牢記住了“一硝二黃三木炭”這句口訣,然而事實上1:2:3的配比,並不是火藥的最優比。

在宋代曾公亮等人編著的《武經總要》中記錄了三個不同的火藥配方。到明代出版的《武備志》裡,記載著提煉硝磺和配製各種火藥的處方三十多種。火藥效能包括有煙幕、毒氣、嫩燒、殺傷、催淚、噴嚏、昏迷等類別,並且記述銃火藥的組配率是硝石75%、硫磺11%、木炭14%.

而歐洲科學家帕丁頓曾給出了1827年以前西方使用火藥的38種不同配方,並列出了專門用於輕武器、火炮、玩樂和爆破的火藥種類。1892年,法國化學家柏託雷從理論方面總結了,火藥的最好比例是:75份硝石,12份硫磺和13份木炭。

按照這種比例配給出來的火藥,就從粗製火藥,變成了相對而言的高爆火藥。

試問,只知道“一硝二黃三木炭”這句話的楊岐,如何能知道最佳配比?

能!

因為他已經解鎖了全套的歷史系全面戰爭的系統。他參照《拿破崙全面戰爭》中的資料,將75:12:13這一新配方提取了出來,用作爆炸物的火藥。

對,只是爆炸物的火藥。因為火藥按用途可分為點火藥、發射藥、固體推進劑。其中發射藥又分為:槍用發射藥、炮用發射藥、彈射座椅發射藥等。固體推進劑又分為火箭用固體推進劑、導彈用固體推進劑。

這幾種不同用途的火藥配方,肯定是不一樣的。

而楊岐參考《拿破崙全面戰爭》和《帝國全面戰爭》系統中的資料,將改良火藥的配方一一列出。

火藥配方改良了是不錯,機械結構同樣需要改良。

正如我們所知道的,中西方火器技術的分野開始於火藥西傳以後。

在這一重大世界歷史事件之後,西方對火藥的改進在實驗上經過了經驗觀察、機械實驗和電實驗三個階段。同時,火器技術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但是,由於生產力水平不同、戰爭形式和戰爭觀念不同,與西方相比,直到鴉片戰爭前,中國的火藥實驗一直停留在經驗觀察階段,火器技術也停留在滑膛,前裝、火繩點火的階段。這些近代軍事技術的落後是中國軍隊在鴉片戰爭中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中國的火器結構,長期停滯在火門槍的階段。火門槍結構簡單,它有一個鑄銅或熟鐵製造的發射管(即槍管),發射管的下端有一火門,用來點燃火藥,發射管尾端接一稱之為“舵杆”的木棍或長矛,木棍或長矛便於射手握持、瞄準和控制,使用起來十分不便,而且精準率感人。

而歐洲的火器從火門槍、火繩槍再到燧發槍一直到撞針擊發,不斷進步,直至發展為現代槍械,技術層面上將明清火器(主要是清朝)甩開一大截。

在西方,隧發機和刺刀幾乎同時在法國發明,到1700年便為大多數軍隊所採用,它大大縮短了裝彈過程,在一定程度上還能保護火門上的火藥免受雨淋。

尤其是1835年針發槍的發明,消除了原有步槍用火帽從外部點火的缺陷,不需要專門的導火器,一分鐘內便可以進行五次比較準確的射擊。為火器的廣泛使用提供了條件。

楊岐倒是想一步到位,直接搞出針發來。然而他所解鎖的帝國全面戰爭系統、拿破崙全面戰爭系統甚至幕府將軍2武家之殤系統裡的科技,同樣需要成就點數來解鎖,他目前還不夠解鎖關於燧發槍的擊發藥——雷酸汞的點數,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而再次,先從只比火門槍先進一點點的火繩槍開始。

火繩槍的結構是:

槍上有一金屬彎鉤,彎鉤的一端固定在槍上,並可繞軸旋轉,另一端夾持一燃燒的火繩,士兵發射時,用手將金屬彎鉤往火門裡推壓,使火繩點燃黑火藥,進而將槍膛內裝的彈丸發射出去。

由於火繩是一根麻繩或捻緊的布條,放在硝酸鉀或其他鹽類溶液中浸泡後晾乾的,能緩慢燃燒,燃速大約每小時80毫米~120毫米,這樣,士兵將金屬彎鉤壓進火門後,便可單手或雙手持槍,眼睛始終盯準目標。

據史料記載,訓練有素的射手每分鐘可發射2至3發子彈,長管槍射程大約100米~200米。

儘管和漢代引以為傲的強弓勁弩相比,無論是射速還是射程,都看不出有任何優勢,但火繩槍依然有弓弩所無法企及的優點。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第一,訓練一名火槍手所需的時間非常短,聰明的一刻鍾就能學會,而弓箭手需要的時間要以年來計;

第二,火繩槍的成本並不高,甚至比上品的複合角端弓和大黃弩便宜了七八成。一張大黃弩少說也要做個把月,還是在原材料已經處理好的情況下,而一把火槍不算裝飾的話一星期最多了。這樣只算人工火槍都便宜啊,畢竟鐵匠收你人工費可以收到材料成本的幾倍甚至十幾倍,幾十倍的。

第三,殺傷性能,弓弩在近距離的穿透力無可匹敵,但有效射程有限(漢代沒有床弩那種變態玩意),但長管火繩槍一百米開外照樣可以給人開瓢;

第四,精準度。火繩槍的精準度其實也一般,但這是和現代槍械比的,與弓弩相比,長管火繩槍的精準度可要高多了,在古代被稱作“鳥銃”,就是因其能射中飛鳥而得名。

最後一個優點,和第一條有所關聯,那就是火槍手就算大量傷亡,也算不上太大的損失,甚至比不過有可能被敵人繳獲的火繩槍損失大——訓練時間短,換人不換槍,人隨便死,只要槍還在就行。

當然,為了區分武器避免在作戰中產生誤解,楊岐仍然把火繩槍叫做火繩銃,並下令火藥作坊和鐵匠鋪同時開工,大規模生產火繩銃。

不過就在命令下達以後,鐵匠鋪的人說了:造不了。

為什麼造不了?

原材料不夠。

“以前存的銅鐵都用完了?”楊岐對鐵匠鋪的首席大鐵匠說,“那就從幷州再進貨啊。”

可是,大鐵匠回答:“幷州已經幾個月沒來貨了。”

楊岐這就奇怪了:當初和鄭葵、黃圖說好的,每個季度發一次煤和銅鐵,怎麼這個季度都快完了,還沒發貨?

他叫負責這一塊的官吏過來,一問才知道,幷州就是不發貨了

——故意的。

本书作者其他书: 萬羽堂契約 萬羽英雄傳 八卦莊信條 明朝錦衣衛 大社主 人間九十年
相關推薦:一夜情深:總裁的秘密甜妻京都大傻無敵藥尊我苟成劍宗宗主這個宗主太無敵星空第一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