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三國第一大忽悠->章節

第六章 糜家歸附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進城以後,劉天浩、太史慈二人來打算先尋找一家客棧暫時住下,等安頓好後再前往糜家。

糜芳卻對這兩人說道,既是要尋他大哥糜竺商談事情,而且又是自己一路所帶領過來的,並且幾人一路相談甚歡,為什麼不直接前往糜家住下?又說道他們糜家畢竟是徐州大商,住宿條件肯定是要比那些個客棧要優越的許多的。

盛情之下,難以推卻,劉天浩想想也是,自己本來就是要去找糜竺商談大事的,又何必要做這種畏畏縮縮的小家子事,當即欣然隨糜芳一同前往前往糜家。

糜家不愧為徐州鉅富,那門頭高大巍峨,兩扇朱漆大門約莫有兩丈來高,門前一對麒麟石獅獸,作勢張牙舞爪,好不威風,門前又有十來號僕役手握鋼刀,往來巡弋。

糜芳一行人還沒到大門口,就有一個眼尖的小廝看見他們了,然後就是立刻從大門邊門迅速跑了進去通報。劉天浩心想,這小廝倒也算是聰明伶俐,如果只有糜芳這個自家的人回來,當然是不需要通報,然而,剛剛眼見自己、太史慈是和糜芳並轡而來的,又看見糜芳在自己左邊,太史在自己右邊,就猜到家裡應該是來了貴客,所以才拔腿先跑進去進行通報,以免家裡主人沒有任何準備怠慢了客人。

三人剛剛下馬,糜貞也出了馬車,隨行的僕役接了馬車和馬,就牽往門左幾米處的馬槽。

就在這個時候,那兩扇朱漆大門吱呀一聲,從外往裡面打了開來,為首的是一個中年模樣的人正帶領著一幫僕役小廝往門前走來。

中年人還沒有跨過那道門階,就雙手抱拳對著劉天浩作揖道,“有貴客來訪我糜家,有失遠迎,還請恕罪。”

說完又是頷首對著太史慈微微一笑,然後這才轉向糜芳,眼神閃爍,卻是並沒有發問。

劉天浩太史慈二人也是禮貌的抱拳作揖還禮。接著劉天浩看向那中年人,說道,“閣下必定是糜竺糜子仲了。”

劉天浩非常肯定,這中年人應該就是自己要找的糜竺,從他對糜芳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他肯定是這糜家的主事人,而糜家這時候的主事人不是糜竺是誰?

也不等糜竺反應,劉天浩又將早先編排的出身姓名說了一遍。

果不其然,那中年人就是糜竺。聞聽劉天浩這一番自我介紹後,也沒有先前那番淡定了,臉上明顯漾起一絲驚喜,連忙再次抱拳道。

“真是貴客臨門啊,先生來訪,我糜家當真是莫大&榮幸,蓬蓽生輝啊,先生快請進,”

糜的確是高興的很,站在門旁舉手請劉天浩先行,又轉頭囑咐一小廝道,“快準備上茶,上好茶。”

那小廝得令後立馬從旁門一溜煙的跑了進去。

一行人等徑自進來糜家大堂,糜貞卻是徑自去了其他地方。

待幾人主賓坐定後,又有僕役端上來銅盆清水,供一行人等洗了風塵。等到茶水端了上來以後,糜竺屏退了一干僕役丫鬟。

這時候劉天浩才有時間仔細打量了一番對面主位上的糜竺,他約莫二十四五歲的樣子,雖然是商人,卻是一身文士打扮,精神氣質上倒也不見什麼銅臭氣,相反,卻是渾身透著一股文士書生氣。結合前幾天和糜芳、糜貞一路言談的瞭解,劉天浩對早先的猜測隱隱有數。

嘬了一口清茶,不待對面糜氏兄弟開口,劉天浩直接開門見山道,

“這一次我遠道前來拜訪,是特意來為子仲送上一份天大的功名機緣的。”這句話說完,劉天浩就打住不說了。

劉天浩這一句話,直接震的對面糜氏兄弟一愣,茶杯也虛託在嘴邊,喝也不是,放下也不是。還是糜竺久經大世面,只出神了片刻,就反應了過來,連忙放下茶杯,直視著劉天浩問道,

“先生這話怎麼講?”

劉天浩等的就是糜竺這一問,當即也不解釋,而是開口另起一題問道,“子仲如何看待這天下大勢?”

糜竺頓了頓,馬上是正襟而坐,回劉天浩道,

“從衝、質兩帝起,天子都是外依外戚,內寵宦官,外戚宦官又是狼狽為奸,奸佞當道,弄的朝廷上下烏煙瘴氣,綱紀敗壞;各州官府不興農利,橫徵暴斂。又常常碰見天災地禍,所以大漢現在已經是民不聊生,遍地饑民,流寇四起了。還有那幽州有一個叫張角的人,自稱大賢良師,手拿一卷奇書《太平要術》,四下裡發展信徒,很多農民信奉於他,現如今我徐州境內也是信徒廣佈了,我猜測,其他州郡估計也都差不多這樣了,按照這麼發展下去,三五年之內,我大漢國肯定要出問題的。”說罷抬頭看著劉天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劉天浩一臉讚許的點頭表示同意,又問道,

“子仲你雖然是個商人,然而對這天下大事,卻是看的比那些世家大閥更是清晰啊。現在這天下已然亂像四起,這樣的話,糜家又有什麼打算?”劉天浩步步緊逼。

糜竺這下倒是被問的啞口,思忖良久,答道,

“如果這天下真要亂了,我糜家肯定要避世不出來自保的,靜靜等待天下安定吧?”

糜竺說這話時自己都不太相信,不由四下目光躲閃,扭頭看了一樣身旁的糜芳,糜芳則是一頭霧水。

劉天浩知道糜竺已進了自己的圈套,當即微微一笑道,“子仲又何必自欺欺人。”

說完直直的盯著糜竺看,見糜竺不再言語,不由繼續道,“士農工商,士最上,商為末。士手握大權,欺壓天下;商不務生產,卻倒買倒賣賺取天下私利。不是我好士惡商,而是天下農工士都是這麼想的,子仲,我這話說得對不對?”

劉天浩說的是實情,糜竺自然無法反駁,只能點都同意。

劉天浩繼續說道,“照我看來,如果天下流民亂起,士族絕對不會第一個受到傷害的,商人才是,即便是你有上萬的家僕似兵,估計也難逃例外,你們兩位相不相信?”

這麼一問後,劉天浩定定的看著面前的這兄弟倆。

糜竺、糜芳同時起身,走向劉天浩面前就是一長揖。糜竺問道,

“如果是這樣的話,還請先生指教一下,我糜家該怎麼辦才能奪過這場災禍?”

劉天浩知道,現在才是關鍵,所以立刻起身還禮,並示意糜氏兄弟繼續落座,等二人重新坐定後,劉天浩又說道,

“我本來就是武帝後裔,現如今天下即將要大亂,這次我從蓬萊鬼谷出世,就是奉我鬼谷師命而來,一是將救黎民於水火,二是挽救我漢家四百年河山安固。然而我久居仙島避世不出,這次要想成大事,肯定需要當世豪傑英雄陪我一起努力才能成事。而你糜家,是當世屈指可數的大商人,你們願不願意跟隨我一起,去封疆固土,共創一番偉業?”此話說完,劉天浩就不再言語,靜靜等待糜竺反應。

糜竺與糜芳互相對望一眼,也都是不說話。

過了好一會兒,糜竺注視著劉天浩、太史慈兩人說道,“我看子義也是個英雄人物,我糜家經商走遍大江南北,武器甲冑倒也收藏了許多,不如由子方陪同子義,前去武庫挑選一兩稱手物什?”

太史慈、糜芳兩人都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由抬頭望向劉天浩。

劉天浩點頭表示默許,隨後這兩人便魚貫而出。劉天浩心想,這糜竺果然頗有頭腦,心思縝密,遇事不亂。

等糜芳太史慈出去後,糜竺也走出堂廳,吩咐僕役們走遠,並且不要讓其他人打擾,安排妥定後返回大堂坐定,對劉天浩說道,“如果我代表糜家答應先生,先生又有什麼打算?”

“這次我前來拜訪糜家,不論成與不成,都將前往國都洛陽,覲見天子,還歸族譜,並求取一差半職,傾我二十年的鬼谷一脈所學,為國效力,為民謀福。”劉天浩說的大義凌然。

糜竺聽得也是頻頻點頭,心想,以劉天浩漢室宗親身份,謀求官差,當不是難事。又想到另外一事,隨即問道,“先生高義,如果按照先生所講,我糜家又當如何助先生一臂之力?”

劉天浩嘆了一口氣,“子仲應該知道,雖然我漢家朝堂之上,不缺如王允、盧植、蔡邕等一批忠心大臣,然而當今天子卻只是寵信那屠戶出身的國舅大將軍何進,而何進又把持了我漢家朝堂;在那內庭又有張讓等十常侍,他們更是隻手矇蔽天子聖聽。何進十常侍這些人,都是貪婪無恥之徒,最近我才孤身出島,全身上下沒有半點財務,恐怕是連見天子一面都難啊。”

說完一幅煩惱憂愁狀。

糜竺倒也配合,立馬道,

“原來如此,一點點財物而已,我糜家自當雙手奉上。”說完立身而起走到劉天浩面前長揖大禮,“如果先生不嫌棄,我糜氏當以全家家資託付於主公以成大事!”

劉天浩迅速竄上前去,雙手扶起糜竺道,“我有子仲相助,大事可成了!”

兩人惺惺相惜,不分主賓又再次坐下,一邊喝茶,一邊交談細節,談了良久才結束,當真是主僕兩歡。

這時候,糜芳帶著太史慈也正往大堂客廳而來,還沒有走進大堂,劉天浩就瞥見太史慈貌似有所收穫,居然扛著一杆長戟。

仔細看那長戟,發現在那戟尾處盤踞一個虎頭,上下四顆虎牙突出向外,似乎是想要咬合,光看這戟尾,都是可勾可刺可撕扯;再看那戟身,上面卻是盤踞著一條黑龍,龍尾靠近戟尾,龍身蔓延,纏繞戟杆,龍頭離戟刃一尺左右,從戟身探出,龍角龍鬚各兩根,看起來都是尖利異常;最後再看那戟刃,雖然只是一個規規矩矩的方天戟刃,然而,整杆戟最攝人心魄的,估計就屬於這戟刃,看似大巧不工,卻是透露著冷冽的寒光,刃口處更似有寒氣要迸發而出一般。

不等糜芳太史慈進來,劉天浩已經衝了過去,也不說話,直接過那杆戟仔細撫摸端詳。

過了一小會兒抬頭看向太史慈糜竺糜芳三人,問道,“你們可知道這杆戟是什麼來歷嗎?”

三人都是搖頭表示不知。

糜芳解釋道,“這杆戟存在我們家武庫已經有些年月了,是上代人去揚州經商的途中買到的。雖然看起來霸氣,然而卻是太過於笨重了,糜家上下沒有人能夠耍的起來。子義剛進武庫的時候就一眼相中這杆戟,於是取了出來拿到武場上耍弄了一番。子義現在即便是雙手揮舞也稍感吃力的,卻已經耍得威風八面,比我強的太多了。我心想子義現在還是年少,而且又十分喜歡這杆戟,所以就贈送給子義了。估計再過兩年,子義就能如臂指使這杆戟了。”

劉天浩聽到糜芳這麼一解釋,馬上向太史慈投去讚賞的目光。然後緩緩道,

“這杆戟不是普通的戟,而是西楚霸王項羽當年的戟。據傳說,項羽起兵之前,揚州會稽天降隕石,項羽得到了,於是請吳越之地的歐冶子後人幫忙打造神戟。吳越神匠親自鍛造,都用了九天九夜方才鍛成。近百斤的隕鐵,鍛成這長一丈兩尺九寸,重三十三斤三兩的神戟。戟成那天,風雲變幻,雷電交加,吳越兩地的人沒有不感到心悸如麻的,唯獨只有項羽心無旁騖,不受影響。這杆戟舞動時,龍虎寒光惑人心神,項羽為它取名‘鬼神’”(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在鬥羅繼續當熊貓聖騎之力在鬥羅星際之伴生獸博弈王之魔都法則好鬧心的遊戲忽悠六百年從穿越開始大地母親光忽悠你忽悠盛唐命運審判者醉美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