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三國第一大忽悠->章節

第三章 我乃武帝之後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漢武大帝因為一時不查,導致太子劉據受小人造謠中傷而死於亂軍之中,心灰意冷之下,勒令史官將這一筆故事略去,並聲言,滿朝文武,如果敢有議論巫蠱之禍的,盡滅九族!

而過了接近四百年後的今天,當年那件事的細節早已化作風沙般,飄零淡去,民間風聞雜紜分說,也早已經是無據可靠。而這一點,正是劉天浩深思熟慮後,準備憑此借力化龍的謎團。

於是他繼續娓娓道來,“天下人都傳言說,太子劉據起兵反叛,最終兵敗後自縊而亡了,卻沒想到,太子根本不是反叛,而且事實上,最後也沒有兵敗自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劉天浩突然丟擲的這句話對於太史慈而言,無異於晴天霹靂。因為劉天浩這個說法對普天之下人來說,可以說是聞所未聞的。不由驚異的追問道:“那太子劉據後來到底怎麼了?”

“你先別急躁,聽我慢慢講給你聽”

劉天浩對太史慈的反應貌似十分滿意,他的這個謀,只要能成功呈現在世人面前第一次,那麼後面的第二次第三次就會容易很多。

於是他繼續說道,“巫蠱之禍持續了很久,平叛戰爭後期,武帝豁然發現,他們父子倆被佞臣玩弄於鼓掌了,他發現他最疼愛的太子劉據是無辜的。到這個時候,武帝本欲赦免太子劉據的,奈何巫蠱之禍牽連甚廣,大戰已經導致近四十萬人罹難了,如果現在罷手言和的話,他如何對天下萬民交代?”

劉天浩說道這裡稍作停頓,看見太史慈又要追問,於是繼續道,

“武帝最終決定將太子的軍隊剿滅,然而卻又不忍心白髮人送黑髮人而讓自己的至親骨肉冤死,而且還是他最為看重的太子劉據,於是絞盡腦汁思考如何來破這個局,終於,武帝想到了一個人,一個就在自己身邊的人,他認為這個人應該能夠幫助自己破局。”

“武帝想到的人是誰?”太史慈終於忍不住發問道。

“高粱候酈疥,鬼谷一脈縱橫家酈食其的兒子。”劉天浩知道自己已經成功了大半,自己編的這個故事無論是從理性來看還是從感性上來看,都算的上是無懈可擊。

“楚漢之爭時,廣野君酈食其就憑藉三寸不爛之舌,遊說齊王田廣投降高祖。然而卻因為半道上韓信嫉妒他的功勞,擅自帶兵攻擊已經降漢的齊王,而齊王田廣誤以為被別人合夥騙了,於是烹殺了酈食其。齊王韓信後來大概也是因此而被高祖滅掉的吧!”說罷,劉天浩和太史慈皆嘆惋惜。

“等高祖平定天下後進行分封時,高祖十分懷念酈食其,於是就破例分封酈疥為高粱候。而這酈疥呢,雖沒有立過一點功勞,但是他胸中所學的,可謂是盡得他父親真傳。所以,就在武帝為如何解救太子劉據而焦頭爛額之時,滿朝文武中,他最先想到的,反而是這個從未顯山露水的鬼谷後人,於是立即叫人傳酈疥覲見密談。”

不等劉天浩繼續講下去,太史慈打斷道,“這酈疥到底向武帝獻了什麼計策,從而矇蔽了這段千古奇事?”

劉天浩微微一笑,示意太史慈給他端一碗水,喝完一口水後,接著說道,

“酈疥仔細的聽武帝將那件事從頭到尾的講了一遍後,低下頭皺著眉頭想了一回,旋即打定主意,對武帝說道,我父親當年勸說齊王降漢,最終卻是功敗垂成,即使這樣也還是有幸得到高祖垂愛,賜封我這個寸功未立之人以高粱候位,從而得以光耀門楣。然而,我經常捫心自責,食君祿而不能解君憂,這不是人臣應盡之道。”

劉天浩講到這一段的時候,好像引起了太史慈的共鳴,他那張帥氣卻又略顯稚嫩的臉上頓時浮起一陣血氣,一雙炯炯如煌的眼睛中也露出一股狂熱,心想:這酈疥真是個忠心耿耿的人。

劉天浩將太史慈的種種表情動作盡收眼底,不由也使想到,這太史慈也絕對是個忠勇好男兒!

看著太史慈渴盼的眼神,劉天浩繼續講道,

“酈疥突然長跪武帝,武帝連忙問為什麼要這樣?酈疥仍然長跪不起,然後抬起頭來對武帝說道,今天您為這件事情而困擾,那麼我酈疥定當為您分憂,武帝於是就問他打算怎麼解決?”

劉天浩又頓了頓,看到太史慈那模樣,不忍吊他胃口,於是繼續道,

“酈疥對武帝說,太子是肯定不能再留在中原了,所以我請求辭去高粱候位,一路護駕太子晝伏夜行,東渡海外蓬萊。武帝聽了後,連忙拍掌大喜,說道,這個計策真的是非常秒,果然不愧是鬼谷賢人之後。然而,武帝說完又是一陣皺眉,說道,如此這樣的話,讓你捨棄高粱候位,陪我那逆子終身隱據在那孤懸海外的蓬萊荒島,叫我如何對得起你呢?”

“您千萬不用牽掛,我自當秉明我鬼谷一脈師輩,舉脈遷往東海蓬萊,也勢必不會讓太子這一脈淪落為茹血飲毛之輩,我也保證會讓您的血脈後代一直延續下去。還不等他說完,武帝已經長身而起,扶起酈疥後大聲讚道,你真是我的肱骨之臣啊,一切都按照你的這個計策進行。說到這裡,不能不說武帝真是個雄才大略的君王,竟是讓他又想到個妙計。”

劉天浩是真的口渴了,於是又停下來喝了一口水,繼續道:

“武帝又對酈疥說道,鬼谷一脈三教九流,無所不通無所不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這次你們護送太子去蓬萊,我希望鬼谷一脈能夠收他為徒。所謂花無三日紅,日後如果我漢家中原一脈如果有什麼不測,鬼谷這一脈子弟自當應該東出蓬萊,來匡扶我漢家神器!”

講到這裡,太史慈不可思議的望著劉天浩,期待著一個攝人心魄的答案。

“而我,就是武帝第十四世孫,昔日太子劉據一脈,劉曌,劉天浩!”

太史慈沉浸在劉天浩的故事裡好久,好久。

劉天浩並沒有讓他繼續遐想,醒來這半天,只是喝了幾口水,而昏迷這七天來,按照太史慈母子所說,一直是服的流食粟粥,現在,劉天浩早已經餓得是飢腸轆轆。

當太史慈得知這情況後,立刻衝了出去,就準備殺豬烤肉。這個期間,太史氏也帶著村裡唯一的郎中,過來幫劉天浩又診斷了一番,確認已無大礙後就回去了。臨了太史慈還割了幾斤野豬後座子肉送給那個郎中帶走了。

說來也是奇怪,劉天浩除了感覺渾身痠疼外,全身上下竟然沒有任何外傷內疾,真不知道自己現在這具身體是因為什麼而昏迷在那山上的?而且,他還有一個疑問:同車其他乘客以及司機發生了後來什麼事?為什麼獨獨自己一個人穿越到了這個時代?自己現在這個身體到底是誰的?為什麼沒有一絲記憶?

想了半天,劉天浩知道,這個問題,自己怕是無論怎麼想也不會有答案了,索性乾脆放棄了。又休息了大概有半個時辰,劉天浩稍作努力後居然能夠起身下床行走了。

行動方便以後,劉天浩頓覺小屋內一陣壓抑,於是也鑽出小屋,在小屋門前一塊石頭上坐了下來,靜靜的看著太史慈母子在門前架起的柴火上烤野豬肉。

太史慈母子的生活貌似十分貧苦,母子兩就住在身後的小土房子裡,甚至還沒有廚房,而且小土房子裡只有一張土炕。劉天浩也想不通這孃兒倆是怎麼過的?雖然想不通,一時半會之間倒也得不到答案。

又過了大概半個時辰,那一大塊搭在木棍上的野豬肉已經烤的金黃,上面一層油滋滋作響,饞的劉天浩直咽口水。

那邊太史慈看見劉天浩這個情況後也不矯作,立刻取下野豬肉,拔出腰上的匕首將那一大塊肉切成三塊。然後孃兒倆就走了過來,各自找了一塊青石坐下來,太史慈就每人分了一塊肉。

太史氏又起身鑽進小屋取出一個陶罐和三個陶碗,放在地上倒滿水,又對劉天浩說,“我家慈兒年紀還小,還沒到及冠的年紀,又加上家裡貧苦,沒有備好酒水,請先生不要責怪。”

劉天浩馬上道,“我命都是他救的,又怎麼還敢提那種要求呢?”

說完三人都是哈哈大笑,然後就開始放肆的撕啃各自手裡的野豬肉。連太史氏這個婦道人家也不例外,劉天浩不由的就是嘖嘖稱奇。

話又說回來,兩千年後的那種豬肉和現在自己手裡的野豬肉比起來,真的是不能相提並論的阿,口味相差到差不多一個天一個地吧。劉天浩也吃過後世的那些所謂的野豬肉,現在想來,那或許真的只能算是“所謂的”野豬肉了,想到這裡不由會心一笑。

然而,劉天浩又想到一個問題:不知道這個時代的畜養豬肉味道如何?要知道,現在那個正雄踞洛陽城的何進何大將軍,本來可是個殺豬的!劉天浩不知道自己思維怎麼會跳的這麼快,居然一邊吃一邊笑出聲來。

對面母子看見劉天浩這反應,不由抬起頭來盯著他看。太史慈問道,“先生為什麼發笑?”

劉天浩覺得自己有點孟浪了,立刻轉移話題答道,

“我看你母子倆的生活雖然清貧,倒是也蠻快樂。你年齡雖然還不滿十六歲,卻已經是個英雄豪傑了;夫人有這樣一個兒子,當真是福氣啊,哈哈”

“先生可能有所不知,我並不是能夠常常培伴我娘左右的。我們沒有土地,又不願去給地主豪紳為奴租種,在加上,我父親去世的早,我娘就靠給村裡鄰里鄉親做點女工賺取點傢俬來養活我,等到我六歲的時候,就可以跟隨村裡獵戶們上山去打獵了,我上手的也算是飛快,等到我十歲的時候,已經是黃縣周圍小有名氣的獵戶了。黃縣的縣尉大人聽說過我打獵的名聲後,徵我做黃縣巡伍,四處巡查獵殺山野鄉間竄出來的野獸,保護鄉民及莊稼不受其害。”

太史慈停了一下咬了口肉後,又說道,“我當值倒也算自由,巡伍人手也是足夠的,畢竟我青州大地個個都是英雄好漢,個個都是狩獵能手。所以,我只要一得空就會回來看望我娘,而這次回來的半路上,正好經過那羅口山,索性就想上山打兩隻野物帶回來孝敬孝敬老孃,卻沒想到恰巧遇到那吊睛大蟲想要害先生性命,我之前也是從來沒有對付過那麼厲害的畜生,一時疏之下反倒是沒有能夠將它擊殺掉。”

劉天浩終於知道為什麼身後小房子裡只有一張土炕了,當他再一次聽太史慈講起那天搭救自己的情形後,還是出了一身冷汗。想想那老虎就在自己身邊逡巡尋找下口機會,如果太史慈出現再遲那麼一刻,自己這剛穿越過估計就要葬身虎口了。

轉念又想,眼前這個只有十六歲少年,說起驅虎救人來,臉上竟然顯不出絲毫波瀾,彷彿把那老虎當作土雞瓦狗一般。前世劉天浩也聽說過太史慈單騎救北海,酣戰小霸王的那些壯事,現在心想,少年現在都是如此了得,等到再過幾年,絕對是這世上一等一的猛將啊。

想到這裡,劉天浩不由得心頭巨震,對啊,這可是後來東吳的柱國棟樑啊!

我既然已經成了漢室宗親武帝之後劉曌,那麼漢末這趟渾水我勢必是要攪和下去的啊,既然要瀟灑走一回,總不能單槍匹馬去闖吧?再說了,我連單槍匹馬的能力都沒有啊,前世生於崆峒島,水性倒是嫻熟,體力倒也還過的去,身高也近一米八,可這些目前來看,只是金絮其外而已,內裡疲弱不堪的。再比如,雖然自己也是會騎馬的,可那時候的馬都是馴養的,讓人照相的啊。現在這時代自己是否能夠上得了戰馬,估計都是個問題,那就更別提冷兵器了。現在的我,估計十個也勝不了面前這一個太史慈啊。

現在這個時候,太史慈應該絕對不會知道他自己將來會去東吳啊,如果我現在把他搶過來,應該沒人會懲罰我吧?

想到這劉天浩內心一陣火熱。

肉也吃了大半飽,劉天浩索性把肉放一邊,拿起陶碗喝了口水,潤潤嗓子清清油膩。

趁這會兒,劉天浩終於是準備好了一段說辭,準備說服這個少年英雄陪自己去參加這場漢末風雲際會。(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在鬥羅繼續當熊貓聖騎之力在鬥羅星際之伴生獸博弈王之魔都法則好鬧心的遊戲忽悠六百年從穿越開始大地母親光忽悠你忽悠盛唐命運審判者醉美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