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三國的女人->章節

219 郭淮救妻 220 曹真之母曹氏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毋(Guàn)丘甸系毋丘儉之子,積極支持父親的反叛,事敗被殺。

文欽,文鴦,文虎父子一家,參與反叛,不見身邊的女人,越過。

郝昭,王雙同樣原因越過。

…… ……

郭淮,看到郭淮了。

提到郭淮,就想到郭淮救妻。還真有一篇古文,就叫《郭淮救妻》。

原文是:

郭淮作關中都督,甚得民情,亦屢有戰庸。淮妻,太尉王凌之妹,坐凌事,當並誅。使者徵攝甚急,淮使戒裝,剋日當發。州府文武及百姓勸淮舉兵,淮不許。至期遣妻,百姓號泣追呼者數萬人。

行數十裡,淮乃命左右追夫人還,於是文武賓士,如徇身首之急。既至,淮與宣帝書曰:“五子哀戀,思念其母。其母既亡,則無五子。五子若殞,亦復無淮。”宣帝乃表特原淮妻。

…… ……

大體能明白意思,翻成白話文則更加通順,白話文如下:

郭淮出任關中都督期間,很得民心,也多次建立過戰功。郭淮的妻子,是太尉王凌的妹妹,因為王凌犯罪事受株連,應當一起處死。派來逮捕她的官吏要人要得很急,郭淮讓妻子準備好行裝,限定日子就要上路。州和都督府的文武官員和百姓都勸說郭淮起兵反抗,郭淮不同意。到期打發妻子上路,百姓號陶痛哭、一路跟著呼喚不捨的有幾萬人。

走了幾十裡路後,郭淮到底還是叫手下的人去把夫人追回來,於是文武官員飛跑傳命,好像救自家性命那麼急。夫人追回來以後,郭淮寫了封信給司馬懿說,“五個孩子哀痛欲絕,戀戀不捨,思念他們的母親。如果他們的母親死了,我就會失去五個孩子。五個孩子如果死了,也就不再有我郭淮了。”司馬懿於是上表魏帝,特准赦免了郭淮的妻子。

…… ……

這是歷史上少有的案例,某人獲罪,當誅三族或者是九族,那是抓起來就殺的,主要擔心族中之人後來為其復仇。王凌是反叛之罪,她的妹妹——郭淮的妻子那是必然抓走,誅滅的,怎麼可以上表求情,就能放人呢?

誰上的表?當然是郭槐。

郭槐是何許人,他上表,皇帝就能放了他的妻子?

《三國志》專闢一篇傳記寫郭淮,不錄原文,直接翻成白話文:

郭淮字伯濟,太原陽曲人。

建安年間被推舉為孝廉,擔任平原府丞。

文帝(曹丕)做五官中郎將時,徵召郭淮任門下賊曹,轉任丞相兵曹議令史,跟隨太祖(曹操)征討漢中。太祖回朝後,留下徵西將軍夏侯淵抵抗劉備,任命郭淮為夏侯淵的司馬官。

夏侯淵與劉備作戰,郭淮當時生病不能出戰。

夏侯淵遇害後,軍中慌亂不安,郭淮收容逃散的士兵,推舉蕩寇將軍張郃為軍中主帥,各營才安定下來。

第二天,劉備想要渡過漢水來進攻。

眾將商議敵多我少難以抵擋,劉備容易乘勝攻擊,想要依傍漢水擺下陣勢抵擋劉備。

郭淮說,“這樣顯示自己軟弱,不足以挫敗敵人,不是好的計策。不如遠離漢水擺下陣勢,引誘敵人渡河攻打,等他們渡到一半時我軍再發起進攻,這樣就可以打敗劉備的軍隊。”

陣勢列好後,劉備起疑不肯渡河,郭淮就堅守,表示沒有後撤的意思。把這些情況報告上去,太祖認為這樣做很好,授給張郃符節,又任命郭淮為司馬。

文帝即魏王位,賞賜郭淮爵位為關內侯,轉任鎮西長史。又代理徵羌護軍,監督左將軍張郃、冠軍將軍楊秋討伐山裡的賊寇鄭甘、盧水等反叛的胡人,都打敗掃平了他們。關中才開始安定,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黃初元年,郭淮奉命出使祝賀文帝即位。但他在半路上生了病,所以按路途遠近計算是延遲了到達的時間。

到群臣歡聚時,文帝臉色嚴肅地責備他說,“過去大禹在塗山會集諸侯,防風遲到,就將他殺了。現在普天同慶的時候你卻遲到了,為什麼呢?”

郭淮回答說:“我聽說五帝先用德行教導民眾,夏後時政治衰落,才開始用刑法。現在我遇到的是唐堯、虞舜那樣的盛世,因此我知道能夠免除防風那樣的被誅殺的命運。”

文帝聽了很高興,提升他兼任雍州刺史,封射陽亭侯,五年後正式任命為雍州刺史。

安定羌的大帥闢蹏(tí)反叛,郭淮征討打敗了他。

每當羌人、胡人來投降,郭淮就先派人詢問,瞭解他們的親戚關係,男女多少,年歲大小。等到見面時,能逐一知道他們的詳細情況,問起話來周到詳盡,見面的人都稱讚他神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嘉平元年,升任徵西將軍,統領雍州、涼州的軍務。

這一年,郭淮和雍州刺史陳泰協同策劃。在翅上招降蜀國牙門將句安等人。嘉平二年,皇帝下詔說:“過去漢川戰役,幾乎全軍覆沒,郭淮面臨危險解救急難,功勞記載在朝廷裡。在關右三十多年,對外征討賊寇,對內安撫百姓和夷人。近年來,打敗廖化,擒獲句安,功績顯著,我非常讚賞。現在任命郭淮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持節、統領各軍軍務和原來一樣。”

進封郭淮為陽曲侯。

正元二年逝世,追贈大將軍,諡號為“貞侯”。

…… ……

史籍紀事,就這樣,簡單明瞭,但是,魏帝曹芳不是只拱嘴皮子,而是還有實實在在的:

進封郭淮為陽曲侯,食邑共二千七百八十戶。朝廷又分出三百戶,封其一子為亭侯。

大家明白為什麼皇帝能放了郭淮的妻子了吧?

220 曹真之母曹氏

基於素來的緣由讓過陳泰,然後就是曹真。

提到曹真,那是曹魏頂天立地的大將。

大家都知道,他是曹操的養子。他的親生父親是誰?叫什麼,有爭議。

陳壽《三國志》記載:曹真之父應為曹邵,初平年間追隨曹操。後豫州牧黃琬欲圖謀害曹操,將曹邵殺害。

《魏略》記載:其父名伯南,與曹操相善。為保護曹操而被袁術所殺,曹操遂變其姓為“曹”。

《魏略》中記載:“真,本姓秦……或雲其父伯南夙與太祖善”,此句有歧義,有人認為曹真之父名叫“伯南”,而有人則推斷此句應斷為“其 父伯 南”,也就是曹真的“父伯”(伯父)名叫“南”。

《魏略》原本想表達的意思是:曹真的父親名叫伯南。因為緊隨其後的文字即提到“袁術部黨與太祖攻劫,太祖出,為寇所追,走入秦氏,伯南開門受之”。如果曹真的伯父叫“南”的話,這裡不會仍然寫“伯南開門受之”而應該是“南開門受之”了。

另外,古人一般將伯父寫作從父的。如《三國志?周瑜傳》:“瑜從父尚為丹楊太守,瑜往省之……。”所以,假如秦某是曹真的伯父,則應該寫作“從父南”而不是“父伯南”,即為“真本姓秦……或雲其從父南夙與太祖善”。

綜上可以推斷《魏略》所載保護曹操的人是“伯南”,而不是“南”;之前的文字意思是“曹真的父親叫伯南”,而並非某人所推斷的“曹真的伯父名叫南”。更加上當時雙字名甚少,伯南應為字號,與陳壽《三國志》所述“真父邵募徒眾,為州郡所殺。”且名邵字南符合古人取字規則(如蜀漢李邵字永南,宗俱碑亦有一名李邵字伯南),相結合則得出最終結論:曹真之父姓秦名邵,字伯南。

此外,隋朝時臣鮑宏曾有“秦真父能死難,魏武賜姓曹氏”之語,可以相佐證。

曹操賜姓秦真為曹的時間,按《古今圖書整合》記載為建安二十年(215年)。

然,按《三國志》載,真父被黃琬殺害;而《魏略》言真父死於袁術部黨。疑二書所載有一為誤。

不過,曹真的母親可是姓曹,多個書注裡,都寫為“曹氏”,從她的行為軌跡看,她和曹操有親眷關係,或者和曹操有什麼貓膩,這也說不一定,曹操那個花屎蛋子誰還能說得準?

…… ……

曹真,字子丹,魏武帝曹操的養子。據《三國志》記載,曹操起兵討伐董卓時,曹真之父秦邵為曹操招募兵馬,後為豫州牧黃琬所殺害,曹操於是收養喪父的曹真。

但另據裴松之注引《魏略》的記載,曹真本姓秦,其父秦邵素來與曹操相善。

興平末年,袁術部曲與曹操在豫州交戰,曹操一次外出時偵察時,遭遇袁術部曲追殺,幸得曹真之父冒名頂替,袁術部曲誤以為他就是曹操,遂殺之而去,使曹操躲過一劫。曹操想到秦邵恩德,因此收養曹真,變易其姓,才轉姓曹。兩種說法莫衷一是。

曹操收養曹真後,讓他與曹丕等一起生活。

曹真力大勇猛,有一次射獵時被虎在後面追逐,曹真回馬射虎,虎應聲而倒。曹操壯其鷙勇,讓他成為虎豹騎中的將領,討伐靈丘黃巾軍後被封為靈壽亭侯。

…… ……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劉備率領諸將起兵攻漢中。曹真以偏將軍率領所部,與都護將軍曹洪、騎都尉曹休、雍州刺史張既等擊破劉備別將吳蘭於下辨,被拜為中堅將軍。九月,隨曹操親征至長安,被授予中領軍一職。

第二年,劉備南渡沔水,於定軍山斬殺曹軍統帥夏侯淵。

曹操十分憂慮漢中戰事,遂任命曹真為徵蜀護軍,後督徐晃等於陽平關,擊破劉備別將高翔。曹操從長安率軍進入漢中,但其後卻無法擊破劉備,遂決定放棄漢中。曹操命令各路軍隊陸續退出漢中,又令曹真到武都去迎接曹洪所部回屯陳倉。

此期間,曹真的母親曹氏,登門找過曹操,所謂何事,不知;兩人待了多久,不詳。雖為野史,也不枉作推測。

…… ……

曹**,曹丕即位魏王,以曹真為鎮西將軍,都督雍州及涼州諸軍事,追錄其前後功勳,進封東鄉侯。當時曹丕開始置涼州刺史一職,任命安定太守鄒岐為刺史。張掖郡人張進挾持太守在酒泉反叛,率軍阻攔鄒岐赴任。

曹真遣費曜(yao)進軍討平張進的叛亂。後回洛陽,升至上軍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假節鉞,成為曹魏軍隊的最高統帥之一。

“上軍大將軍”,我頭一次聽到這樣的名號。

後來,曹真在恢復了漢朝在西域的統治,打通了西域和中原王朝往來的道路,以及抗吳拒蜀的征戰中,屢建功勳。

曹丕駕崩,曹真與鎮軍大將軍陳群、徵東大將軍曹休、撫軍大將軍司馬懿四人受遺詔輔政,魏明帝曹叡即位後,進封邵陵侯,遷為大將軍,地位僅次大司馬曹休。

就連諸葛亮也畏懼三分。他還打敗過趙雲、鄧芝的偏師。

…… ……

太和四年(230年),曹真入朝,接替曹休,遷為大司馬,賜劍履上殿,入朝不趨。

曹真因病返回洛陽後,曹叡親自前往其府邸探望。太和五年(231年),曹真去世,獲諡為元侯,由長子曹爽繼承爵位。

據說,曹真死後,其母顯靈,出現在他的靈堂中,也有人看到曹操隨其後,二人都是極為悲慼的樣子。

還有一人,就是吳質,曹操拂袖將其揮倒,跪在曹真的靈前。

這是怎麼回事?誰是吳質?

有一個《屠幾上肉》的故事,說到這個吳質。

魏文帝黃初五年(224年),振威將軍吳質入朝,文帝詔曹真與特進以下的大臣都到吳質家中宴飲。

吳質酒酣後,召來伶人,讓他們表演說肥瘦(曹真肥而朱鑠瘦,也就是暗有調侃二人之意),曹真認為自己是宗室重臣,恥於被戲弄,怒責吳質。曹洪、王忠也出來勸說。

吳質大怒按劍怒責曹真,朱鑠站起來勸說吳質,也被吳質斥責回到座上。朱鑠本來性子就急,越想越氣,拔出劍怒斬吳質在地上,於是眾人不歡而散。

那麼,吳質的魂靈來到曹真的靈堂前,想幹什麼?(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領主能看見備註女主是個錢罐子精女主她營養過剩我在三國加個點神奇寶貝之突破巔峰重生世紀之交逍遙月寒宮快穿頭號玩家我被困在同一天五千年九天蒼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