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三國大航海->章節

第三卷 海盜帝國 第二十三章 紅杏出牆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第三卷海盜帝國第二十三章紅杏出牆

不可行孫權看著緊閉著嘴唇的孫登,反問了一句。

不可行。孫登用力的點點頭:兒臣覺得,此策貌忠實奸,有置父王於尷尬之地的嫌疑。

哦孫權詫異的坐起身來,抬手讓孫登坐到他的身邊,乾瘦的大手在孫登的肩頭拈起一根落髮,遞到谷利的手中,隨即又輕輕的拍了拍,彷彿是為孫登撣去塵埃。孫登胸中湧過一陣感動,嘴動了動,隨即又平靜下來。

他的神色變化全落在孫權的眼中,孫權淡淡的一笑:你倒說說看,怎麼個貌忠實奸,又怎麼置我於尷尬之地。

喏。孫登恭敬的應了一聲:依兒臣之見,他這封書札,一定不僅僅是送給父王,還會以其他途徑傳到朱陸顧陸等人的耳中,如果父王依策而行,那麼他們感激的不是父王,而是他越王,如果父王不依策而行,那麼父王又必將成為諸家眼中吝於賞賜之人,諸家必然又會羨慕會稽諸家的待遇,而不顧君臣之義。是以不管父王如何處置,都將造成我吳國君臣離心。

孫權默不作聲的點點頭,看向孫登的眼光中充滿了欣慰與讚賞,看得孫登心中一熱,不由自主的挺起了胸膛。哪個做兒子的不希望得到父親滿意的眼神孫登雖然經歷了不少事,但畢竟還只是一個十四歲的少年,他之所以恨孫權,就是因為孫權先拋棄了他,他努力的做事,實際上還是希望得到孫權的認可。如今,他得到了這一切,又怎麼能不讓他覺得驕傲。

子高,你沒有被他矇蔽,我十分高興。子高,我不如他,可是我希望你能超過他。

父王孫登有些激動的點點頭,帶了些鼻音。突然之間,他覺得有些愧疚,自己居然被孫紹矇蔽了,與自己的生身父親為敵,這是多少愚蠢的舉動啊。

那麼你覺得我們當如何處理這件事才好孫權不動聲色的問道,他一直在問孫登的處理辦法,把自己裝扮成一個失敗者,很容易的激起了孫登爭強好勝保護弱者的少年心性。一旦孫登認為他是個被害者,那麼孫紹以前所做的一切影響就會慢慢減弱,甚至變成另外一種反作用。

只是孫權覺得有些悲哀,身為吳王,多少英雄豪傑敗在他的手下,即使是曹操劉備這樣的人物都不能把他怎麼樣,到頭來,自己居然還要把這種手段用在兒子的身上,原因只是孫紹曾經很隨意的一些舉動。他忽然有些擔心,自己處心積慮的這些準備,會不會到時候又被孫紹輕易的破解了,然後再反戈一擊,把自己推入更深的陷阱

一時之間,孫權不自信起來,呆呆的出神。好在孫登只顧敘述自己的謀劃,沒有注意到這些。

兒臣以為,可將此策交與眾臣商議,一來可試探他們的心意,二來也可將他的險惡用心公佈於眾,我江東人才濟濟,必不乏遠見卓識之人,如果眾臣議論認為不可,那自然無須父王承擔非議,如果眾臣認為可行,那亦可斟酌而行,互相權衡,不至於失控。如此一來,成與不成,皆無損於父王之聖明,反而可以大開言路,藉以鑑別江東人心。

很好。孫權十分滿意的拍拍孫登的肩膀:子高,你真的長大的了。

父王,這是諸葛瑾父子的主意,兒臣只是轉述而已。孫登連忙向後退了一步,躬身答道。

有功而不居,有人主之相。孫權連連點頭,嘴角露出一絲笑容,看來把諸葛瑾這對父子放在孫登的身邊還是對的。他一開始就料到諸葛瑾父子不會同意這個方案很顯然,這個方案對淮泗籍臣子非常不利。諸葛瑾教導有方,我十分高興。子高,讓你做你的少傅怎麼樣

孫登非常高興,諸葛瑾父子是他的親信,賞了諸葛瑾做太子少傅,那等於增強他的實力。

諸葛恪有才,可惜太年輕了,等再過幾年讓他出去歷煉歷煉吧。孫權捻著鬍鬚,頻頻點頭:子高,你要多留意人才,聞說步騭的兩個兒子都不錯,你有機會與他們多接觸接觸。

孫登心領神會,知道說步騭的兒子是虛,讓他和步騭打好交道是實。步騭和諸葛瑾一樣是淮泗籍,在交州立功之後,現在手中有一萬多精兵,駐在荊交之界,步夫人又沒有兒子,這是一股很值得拉攏的勢力。更重要的是,孫權讓他和步騭結交,這純粹是為他打算,可以認為孫權在為他接位鋪平道路。

孫登高高興興的走了。他把孫權的意思告訴諸葛瑾父子,諸葛瑾父子也十分高興,很明顯,孫權為了防止江東世家坐大,開始重用他們這些淮泗籍的外來戶了。

孫權委託孫登召集群臣,公佈了孫紹的書札,群臣各懷心事,議論紛紛,但是處在風口浪尖的顧家陸家都不好吭聲,相反,他們只能避嫌,而朱家和張家也不好多說什麼,特別是張溫,他被孫紹點名批評,這個時候更不好說什麼。當然了,以他的聰明,對孫紹的用意是心知肚明,根本不激動,而是很安靜的等待著孫權的結果。

就在此時,他見到了諸葛均。

張溫出使蜀國的時候,和諸葛亮一見如故,用他的話說,蜀國如果還有人能稱為能臣的話,那諸葛亮肯定是排在第一位。這句話其實有意無意的把劉備和關羽都得罪了,因為現在最得劉備信任的不是諸葛亮,而是關羽。關羽身為蜀國大將軍,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諸葛亮雖然是丞相,可是他在座次還在關羽之下。張溫後來面見劉備時,又有意無意提到了關羽和孫紹聯手,在南陽破軍斬將的英雄事跡,之後劉備猶豫了很久,做出了一個決定,讓太子劉禪迎娶前將軍張飛的女兒。

關羽雖然神經大條,但對這個舉動的含義還是看得懂的,他不好責怪劉備,但是卻因此和諸葛亮的關係變得更惡劣,在他看來,這是諸葛亮透過張溫來影響劉備。這個舉動只能讓諸葛亮和張溫的關係更加密切,所以這次諸葛均奉命去越國,經過建鄴的時候,特地來拜訪張溫,而他的親生兄長諸葛瑾還在其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張溫和諸葛均一見面就十分親熱。等諸葛均說明來意,張溫很好奇:你們蜀國和越國有合作

是啊。諸葛均笑道:越王有一個計劃,要研發一個威力很強大的機械,他的人手不足,所以要和我蜀中聯手,他們出錢出地,我們出一部分人和錢,成功之後,按投入的多少分紅。他頓了頓,又道:我們收到訊息,好象魏國也接到了邀請,正在遴選人才,不日送往越國。怎麼,吳國沒有接到邀請

張溫搖了搖頭,心道前一段時間孫家叔侄差點打起來,怎麼可能有這個合作。不過,魏蜀都派出人員,而吳國如果置身事外,將來的分紅且不說,這讓外人看出孫家叔侄不合卻是件非常不好的事情。上次孫家叔侄翻臉,曹操劉備都陳邊兵境,其險惡用意不言而喻,有了第一次,焉知不會有第二次

是個什麼樣的機械居然能讓你們蜀魏兩國趨之若騖

這個我也不太清楚。諸葛均假笑著搖搖頭,如果吳國也派人參加了,他當然可以透一點訊息,吳國沒參加,他就沒有這個興趣了。本來孫紹是邀請他的嫂嫂去的,諸葛亮認為婦道人家出門不方便,這才改派他來。據嫂嫂說,這個機械難度很大,但是如果真能研制成功,那麼影響也將非常巨大,值得投入相當的人力物力。

張溫明知諸葛均在說謊,也不好再問,他岔開了話題,說到了諸葛亮研製的千里眼。諸葛均是老實人,他很實在的說,諸葛亮研製的千里眼是受孫紹的啟發,而且孫紹現在研製的千里眼比諸葛亮研製的要好很多。從各個渠道綜合的訊息來看,在未來幾年內,越國在這些方面仍將保持相當的優勢,也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諸葛亮才建議劉備和孫紹合作,派出他們這些人參與這個機械的研發。

張溫沒有吭聲,越國給孫權送鍾的事情他是知道的,雖然沒有親眼目睹那座鐘,但是他聽人說了,這鐘的計時比漏壺和沙漏什麼的都要準很多,裡面的機構很複雜,孫權派尚方令研究了很久,還是沒搞明白這裡面的道理。

你去見見你的兄長,把這個訊息告訴他。張溫對諸葛均說。

諸葛均同意了,就是張溫不關照他,他也要對諸葛瑾說的。來之前,諸葛亮就和他說了,這件事不僅關係到利益,更關係到名聲,由諸葛瑾出面把這個訊息通報給孫權,會讓諸葛瑾在孫權心目中的地位更上一層樓。

諸葛瑾聽到這個訊息後,很快明白了其中的含義,他立刻找了個機會把這件事告訴了孫登,然後再由孫登轉告給孫權。孫權一邊恨得牙癢癢,一邊若無其事的說,既然有這麼回事,你就和越王孫紹商量商量,看看我們吳國是不是也能加入進去,如果可以的話,就近派一批工匠送過去吧。

孫登當即照辦,與正在吳國出使的宗正孫嵩和長樂衛尉周胤商討了此事。孫嵩承認,確實有這麼回事,但是之所以沒有邀請吳國,是因為那段時間正好雙方交惡,劍拔弩張的,根本沒有合作的可能。孫登也沒說什麼,只是表示了希望加入合作的意願。孫嵩答應回去請示一下,不過越王出海征伐了,可能一時半會的不會有答覆,吳國可以先選拔人員,一有回覆便參加。孫嵩最後又安慰孫登說,這件事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你從他調集這麼多人手就可以知道難度有多大,就算再等半年也不遲。不管怎麼說,一筆寫不出兩個孫字,吳越終究還是一家嘛。

孫登笑笑。

然後周胤很快就讓他笑不出來了,他告訴孫登,周玉病了,病得很重,一時半會的這親大概是結不成了。

孫登急了。自從五年前在孫紹府中看過一眼周玉,他就被周玉吸引住了,那時候還不懂什麼男女之情,他只是喜歡周玉,喜歡聽周玉談些書上讀來的故事,喜歡周玉論說詩文,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對周玉的感情慢慢起了變化,由純粹的喜歡變成了希望佔有。他一直盼著自己能快一點長大,能早點行冠禮,能夠早點迎娶周玉,這好容易提上了日程,怎麼周玉又病了

面對孫登的追問,周胤吱吱唔唔的顧左右而言他,孫登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只好把焦急藏在心裡,回去向孫權彙報和孫嵩討論的結果。孫權從他的神色中看出了端倪,盤問了一下,神不守舍的孫登沒幾句就露了破綻,孫權眼珠一轉,隨即有了主意,他對孫登說,我讓人去問問,你先不要急。

沒幾天,孫權派去打聽的人有了迴音,據說,這件事和越王孫紹有關,證據是一本已經磨爛的手抄書,內容並不新鮮,和最近市面上賣得很火的新山海經基本相同,區別是這本書是寫本,插圖也是手繪的。從這本書的磨損程度來看,周玉對這本書是非常的喜愛,甚至到了形影不離的程度。

孫權認得這書上的字,孫登也認得,他們父子惱怒不已。孫登惱怒的是,他視之為恩人的大兄居然要搶他看中的女人,而孫權更惱怒的是,孫紹不僅要搶他兒子的女人,還對他覬覦的小橋不敬,證據就是最後一頁的那首非詩非詞的短文,誰是斷腸人當然是孫紹了,當時他就在海南,可不就是天涯海角。

要說這人真是會聯想,孫權由那首天淨沙聯想到小橋,很快又由小橋聯想到大橋,更加的怒不可遏,大橋寧願死,也不肯順從他,為了孫紹,她見過他幾次,後來孫紹安全了,她又恢復了那一副冷若冰霜的模樣。

你還想娶她嗎孫權壓制著心裡的怒火,平靜的對孫登說。

孫登咬著牙點點頭:娶

孫權很詫異,他盯著孫登看了半天:子高,她這病可病得古怪啊,我看她的心裡恐怕沒有你。你可看好了,這本書可是在我為你向周家提親之後的事情

我要娶她。孫登咬緊了牙關,眼中露出怨毒的光:他總不能事事如意。

孫權愣了一會,這才明白這兩個他不是指同一個人。看著孫登提到孫紹時那種毫不掩飾的恨意,他欣慰的笑了:行既然你喜歡,那麼我就替你把她娶回來。

周玉披頭散髮的衝入了小橋的房間,那副驚慌失措的樣子嚇了正在檢查嫁妝的小橋一跳。

阿玉,你怎麼了

那本書不見了。周玉眼神驚惶,手掩著急劇起伏的胸口,焦急的看著小橋。

什麼書小橋責怪的看著周玉:新山海經丟了就丟了,你要是喜歡,再去市上買一本就是了。

不是那本,是南行隨筆。

這傻孩子,南行隨筆不就是新山海經嗎小橋話還沒說完,聲音就低了下去,眼中露出驚恐的光:什麼時候發現不見的你會不會忘在哪兒了

不會忘,我一直放在枕頭下面的。周玉氣喘吁吁的說道,睜大了兩隻眼睛,無助的看著小橋。

豈有此理。小橋沉下了臉,面露煞氣,她剛要叫人來盤問,卻被周玉拉住了:阿母,你說會不會是大王帳下的密兵所為

小橋沉吟不語,在屋裡緊張的走了兩個來回,一屁股坐在床邊,手不停的攪在一起。她聽周循說過,孫權手下有秘兵,由胡綜和是儀徐詳三人掌管,專門負責那些見不得人的事。上次的質子事件,這三人也被重責了一通,因為刺客居然在吳王宮裡來去自如,他們這些秘兵卻一點風聲也沒有得到。如果說他們為了將功折罪,從周家盜走了那本南行隨筆,那顯然是再合理不過了。

他們怎麼會盯上我們家小橋有些煩躁的罵道:一定是阿胤那個豎子胡說八道,把他給我叫來,我要好好的問問他。

周胤很快來了,周循也來了,一聽到這個訊息,他們都呆了。這個事情如果真是秘兵所為,那麼周家就危險了。

我從來沒有說過這事,我只是說,阿玉病了,病得很重,可能暫時不能成親。周胤急得白了臉,極口否認:我從來沒有說過南行隨筆的事情。

不管你有沒有說過,現在都不重要了。周循最先冷靜下來,阿玉你再去找找,如果這本書不見了,你們也不要聲張,如果洩露出去,對我周家的聲望不好。

那那怎麼辦小橋慌了陣腳。

別急。周循的臉也白了,可是他還算鎮靜,他咬著嘴唇想了片刻:如果真是秘兵所為,那麼大王一定會有反應的。太子他瞟了一眼臉色白得和素紈一樣的周玉:不會娶一個心裡有別人的女人的。

周玉怔怔的看著周循,周循的話象是一根針,狠狠的扎在她的心裡,她萬萬沒想到自己居然成了一個讓家族蒙羞的女人。如果孫權現在提出悔婚,她將何以自處周玉看著周循,忽然嗓子一甜,眼前的人和物都晃動起來。

阿玉小橋和周循周胤一起擁了上來,周胤手急眼看,一把抱起周玉,將她送回房中。看著周玉慘白如紙的臉,小橋痛哭失聲,周循沉默不語,周胤卻背著手,在屋子裡來回打著轉,最後他猛的站在小橋面前,惡狠狠的說道:事已至此,你們也不要想太多了,一不做,二不休,我把阿玉帶走,帶到越國去。

胡鬧周循怒喝一聲:你把她帶走,我們怎麼向大王交待

交待,交待,交待個屁啊周胤反唇相譏,當初要不是你們看大兄危險而悔婚,何至於落到這個地步阿玉心裡只有大兄,你不知道嗎是你,是你只顧著自己的前程,不僅委屈自己娶根本不喜歡的孫魯班,還委屈阿玉嫁給孫登那個豎子。那豎子才十四歲就一副聖人的虛偽樣,誰知道將來會是什麼樣這種人活不長的,心思太多,肯定夭壽

啪周胤話音未落,小橋抬手就給了他一耳光,她急白了臉:小災星,禍是你闖出來的,你現在還在指責別人如果不是你跑到越國做什麼長樂衛尉,如果不是你和太子說阿玉病了不能成親,秘兵怎麼會盯上我們家現在還在胡說八道,詛咒太子,你還嫌禍害周家不夠嗎

我禍害周家周胤捂著火辣辣的臉,瞪著小橋,又看看沉默不語的周循,忽然仰天發出一陣狂笑:哈哈哈我禍害周家我禍害周家好,我這就走,從此跟你們沒有關係,我做我的長樂衛尉去,看你們在吳國最後能有什麼樣的富貴。說完,他大步出了門,揚長而去。

小橋和周循目瞪口呆,片刻的猶豫之後,周循奔了出去,在周循出門之前又將他拉了回來,低聲下氣的說道:仲英,阿母一時氣極,你不至於連自己的親生母親都不肯諒解吧

諒解周胤餘怒未消,憤憤不平的說道:你們什麼時候把我當回事有了功勞,都是你的,出了問題,都是我的。當初我勸過你們沒有你們就是不聽,對大兄一點信心也沒有,現在怎麼樣機關算盡,反誤了卿卿性命。你們就是太聰明了,聰明得六親不認,聰明得姊妹反目,聰明得兄弟成仇。你說你在宛城呆得好好的,為什麼跑回來你要不跑回來,現在至於這樣進退兩難嗎活該,你活該,自作自受,怨不得別人。

周循平生第一次被周胤罵得面紅耳赤,他怒氣勃發,卻又不敢發作,只得硬撐著聽周胤斥責。現在他是後悔莫迭,當初在宛城的時候,如果他沒有拋棄孫紹回到建鄴,現在大概也是越國的重臣了吧。

奉獻

本书作者其他书: 漢道天下 刺殺男主角 大魏影帝 策行三國 衛氏風雲 曹衝 霸蜀
相關推薦:這麼菜打什麼職業?回家養豬去吧五行修神錄木葉:開局融合富江模板諸天萬界之帝刺殺男主角年代文女配不幹了我的師姐有貓病從一人開始的諸天仙途文娛:從變形記開始的大文豪超級大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