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章節

第358章 先當幾個月京兆尹過渡一下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話分兩頭。

劉備、諸葛亮、荀攸在後方為攻城戰的施工準備做部署、為長安城裡至今為止的損失找歷史負責人;

與此同時,李素帶著趙雲和典韋,自從四月二十二日清晨啟程東進,經過兩天多的跋涉,也抵達了弘農。

他是二十四日午後把求見的表章遞進去的,然後皇帝宣佈明日一早接見。

長安到華陰就有二百二十裡,華陰到弘農還有一百五十裡,所以李素一共趕路了三百七十裡。

哪怕是騎馬,兩三天時間跑那麼多路,已經是很趕了。他又不是逃命狂奔,沒必要再快。

來的路上,為了防止李傕軍的流散殘部為害,畢竟這地方幾天前還是敵佔區,所以李素帶了八千名騎兵隨行保護,包括五千名胸甲鐵騎和三千名皮甲弓騎。

反正攻城戰用不到騎兵部隊,閒著也是閒著,李素就帶著趙雲馬超典韋一起來見見世面,順便也吃點段煨的糧草,減輕騎兵部隊滯留關中的軍糧壓力。大災之年,能省一點是一點,八千騎兵來回吃個七八天,也不少糧食了。

不過,到了潼關之後,絕大部分的騎兵就被擋在外面了,因為潼關以東從來不算李傕的控制區,而是段煨的傳統勢力範圍。最後一百五十裡,李素只帶了一千人隨行,而且到了弘農就要讓這一千人在城外紮營,他只帶數十親隨進城。

而最後的接見,被安排在臨時的行宮內。要進行宮,李素一個衛兵都不能帶,得是寫在劉備朝見表章上的人,留了名的,才能面聖,所以只有李素加趙雲馬超典韋四人。

至於這座行宮,其實原本是一座沒有修完的王府,也就是劉協已死的哥哥、廢少帝、弘農王的王府。

劉辯被廢為弘農王之後,理論上是要就藩的,但董卓當時不放心他脫離控制,所以一直押在雒陽。但朝廷禮法不能廢,不管劉辯去不去弘農,弘農的王府都得選址開始營建。哪怕是草草應付一下不造完也沒事兒,但不能完全不造。

沒想到,這座半成品的王府,風吹日曬了三四年,最後居然被劉辯的弟弟逃亡路上暫住了。很多地方還沒裝修,但也沒辦法只能先湊合用。

二十五日一早,李素就按照卯時三刻上朝的節奏,帶著三名同去的武將去行宮。

在行宮門口,趙雲三人當然都要解劍脫鞋,他們可沒有“劍履上殿”的待遇。

李素也跟著脫鞋,但拿起掛在腰上的佩劍,要跟宮衛人員解釋。

那名宿衛的騎都尉,是董承的下屬,不瞭解情況,直接把手按在自己劍柄上,威嚴地要求:“請右將軍解劍!”

李素:“此乃權攝漢中王奉表中提及的斬蛇劍,此番要面呈御覽,待長安城破,便送回太廟高皇帝牌位前供奉。陛下昨日回諭是答應了的。”

這把斬蛇劍是四年前、李素送劉協的姐姐萬年公主劉妙就藩時,路過長安,長安太廟“白虹貫月”飛昇到李素船上的,李素就帶回去給了劉備存著。

現在劉備打回長安了,這把劍按說也要放回太廟,到高皇帝的牌位前面供著。但於情於理應該跟劉協說一聲,看完還是要拿走的。

稍微糾纏了一兩分鍾,董承聽到外面議論聲,親自出來,代表皇帝表態,那名騎都尉才放行。

如此一來,兩旁衛士架戟之類的透過儀式也免了。李素也正好不喜歡那種折騰,四個人一把劍,終於來到正殿上。

……

劉協看到李素覲見時,也是心情略微忐忑。

劉協這輩子至今,還沒有見過劉備。因為劉備雖然在靈帝末年當過一陣子京官,在暫代九卿之一的宗正(但當時劉備資歷不夠,不是正職,只是副職代理正職工作),不過那時候劉協才八歲,而且只是陳留王,壓根兒沒機會與聞外朝之事。

不過,李素他是見過的,趙雲也見過,是五年前十常侍之亂的時候。

當時他九歲,從雒陽南宮的溫德殿逃到北宮德陽殿的複道上,跟著何皇后與萬年公主一起跳樓逃生,只有十四歲的大哥沒敢跳。當時是趙雲接住了他,所以趙雲對劉協也算略有救護之恩。

基於這層舊交,哪怕知道李素和趙雲現在肯定是更傾向於直接忠於劉備,劉協對這兩人還是比較嘉許的。而典韋馬超就完全沒露臉,只是普通外將了。

劉協想了想,居然使用了一種套近乎的開場白:“卿別來無恙,朕五年沒見過你了吧。記得母……母后託你送皇姐就藩,如今她還好吧。”

提到何太後的時候,劉協措辭稍稍猶豫了一下,但最終還是喊母後。

這是因為去年的時候,他舉行了元服之禮。

所謂元服,就是成年禮,按說要十五歲才舉行。但皇帝要娶妻就得先元服,所以193年朝廷打了個擦邊球,提前給劉協元服,然後立刻把伏壽和董貴人娶、納進宮。

然後按照元服後的規矩,三公就議定他的生母王美人尊號,也追為“靈懷皇后”,跟何後的“靈思皇后”並列。而王美人當年是被何後鴆殺的,把劉協養大的董太後也是疑似被兒媳何後鴆殺的,劉協翅膀硬了肯定對何後心裡有所芥蒂,繼續喊母後有點疙瘩。

李素有些猝不及防,他是真沒料到皇帝的開場白這麼卑微求和,連忙遜謝,說了些場面話:“蒙陛下關切,臣自數年前,將萬年公主託交其叔、權攝漢中王備撫養,居住王府,並無缺漏。其餘臣並不敢窺伺。”

在皇帝面前,哪怕稱呼劉備,也得說名字。但是劉備跟皇帝同姓,所以姓可以不說。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很快結束了客套,然後引到皇帝切入正題。

劉協也不想這麼說話,只是投石問路確認劉備陣營諸將的態度,看他們都還很尊君,估計不會幹出僭越的事情,才松了口氣,追問:“皇叔此番討伐賊臣之後,又作何打算?”

這是此番面聖的關鍵,皇帝很擔心劉備要控制他,可要劉備吐出到時候浴血奮戰攻下來的長安,也是不可能的。

退一步講,就算劉備把長安讓出來,周邊右扶風安定郡都是劉備的地盤,長安根本無險可守,劉協回長安住也不放心啊。

秦之四塞,劉備都在塞內了,隨便想拿回長安也是易如反掌。

另一方面,李素之所以卡著現在這個點進貢,也是不希望皇帝獅子大開口。要是長安已經拿下,那皇帝還好糊弄過去,讓人覺得“長安收復很容易,讓劉備還回來也沒什麼”。

但現在還沒攻下,而且無論怎麼看李傕都是帶了幾萬死士,想要臨死前多過一年半載最窮奢極欲的好日子。要指望劉備繼續出力辛辛苦苦拼命拿下這麼一個硬骨頭,劉協怎麼好意思開摘桃子的口?

權衡之後,劉協主動提出:“長安本就是董賊所遷,本朝稅賦,歷來多出關東,董賊擅權以來,四五年間,百官及北軍俸餉,皆出關中百姓稅賦,及賊軍劫掠,關中士庶早已不堪重負。

朕不忍害民,欲東歸雒陽,勸說各方諸侯按稅賦捐派舊制、酌情減免,供奉朝廷,卿以為可取否?皇叔可願如此?”

李素拱手:“陛下聖裁,為臣者豈敢妄評。何況陛下愛民之意,足顯仁厚。不過當年故盧尚書勸阻董賊遷都時,就曾諫言‘天下動之至易、安之至難’。

董賊與李傕郭汜相繼禍害三輔、畿內,累計殘滅人口何止二百萬。不知陛下如今東遷,是要連當初被強遷來的百姓一併東歸河南尹,還是……”

劉協知道這是李素要“諍諫”了,連忙表態:“故盧尚書所言,真金玉之言也,卿之引述,也足以為鑑。士庶既已在三輔安家,而且關中田土也足夠百姓分種,不可再勞動其迴歸畿內。至於百官……百官近況如何?”

李素臉頰的法令紋微微一抽:“百官中有京兆尹趙溫、宗正劉艾、光祿勳鄧泉、大司農張義等數十人逃出長安,被權攝漢中王所救,三公除楊彪臥病在床,其餘均被李傕殺害,公卿死者近半,其餘活著的也還陷於城中——陛下可是要等王師將他們救出,再帶著他們一併遷都?”

劉協很是尷尬,他原先還不知道百官的死傷有多慘重。

李素也注意說話分寸,漸漸讓皇帝意識到他的出逃導致了李傕因為恐懼自己會被定位朝敵、怕劉備攻城時城裡有內應,才這麼狂殺誅鋤異己。

不一會兒之後,劉協終於意識到自己拋棄百官百姓宗廟的失德所在了。

這個失德分量不小啊,你好意思再開口要很多條件嗎?

為了面子,劉協也不得不拉著旁邊的董承一起說些後悔的話:“國舅,此皆朕之過也,你們都是救駕功臣,奈何輔佐了朕這般不肖失德之輩。”

董承連忙跪下:“陛下何出此言,陛下不過是事急從權,一切還是李傕喪心病狂,陛下不必攬為己過。”

劉協:“國舅不必安慰朕,拋棄宗廟、百官,若是還不認錯,天下人心將如何離散?朕自當下罪己詔。”

董承:“陛下不可啊!值此國難之際,朝廷權威早已被董賊、傕汜卑汙甚矣。再下罪己詔,恐怕遠人愈發不敬。”

劉協不知所措地擺擺手,轉向李素問道:“卿以為如何?”

李素長揖而言:“陛下常省己身、聞過則喜,天下必然敬重,不過,此事也不必急切。剛才陛下提到遷都時百官的處置……”

劉協一拍腦門:“卿提醒得是,朕都忘了正事兒。既局勢如此艱危,百官都還沒救出,朕又何談遷移朝廷?

這樣吧,若是已經出城、受皇叔保護的百官,有願意暫時來弘農的,可以來此。長安估計一時也收復不了,朕今年就暫住弘農行在,一邊遣使讓河南尹朱儁修繕雒陽,預做準備。若是一切順利,明年再議從弘農東歸。至於到時候帶多少百官,也請皇叔屆時再行商議。”

這是為了換取劉備的支援,進一步放權示好了,到時候公卿裡如果不願意跟著皇帝走的,把辦事機構留下也行。作為皇帝,其實已經沒有多少政務可以處置了。

不過,劉協眼下只是為了脫困換取支援,這麼隨口說說的,劉備要主政,也不夠名正言順。

李素當然不能由著不諳禮法的小孩子隨口許願,他辦事必須名正言順,所以就提醒道:“臣此來,還有一件事務,要代替權攝漢中王備請示——當年聖意冊封為漢中王,劉備再三推脫,只因故司徒王允遇李傕之害,朝廷陷於賊手,無法通使,也無法知陛下真意,不敢妄自退卻,這才權攝。

劉備受封之時,明言此為勤王成功之前的權宜之計,一旦北伐匡扶朝廷成功,自然另行議賞、卻此不稱殊榮。如今朝廷幽而復明,正要請陛下恩准劉備的辭讓。”

劉協立刻從臨時御座上站了起來:“這如何讓得!皇叔兩年前的救駕之功、及獻還玉璽,便已當得如此封賞。如今再擊破朝敵李傕、郭汜,有救國之功,漢中王爵位,他當得的,舍他其誰。

今日也無外人,朕不妨先跟卿說,待長安收復,朕就請為皇叔設壇祭告,去掉‘權攝’二字,待郭汜伏誅、克竟全功,便為皇叔加大司馬。

何況,如今雍涼未平,郭汜及其餘西涼賊臣餘黨尚在,朕不會另外冊封當地官員,凡是地方平治所需人才,聽任皇叔因需而表。朕看,卿也保留右將軍號,暫領京兆尹吧。趙溫年初因地震免了司徒,如今還請送他回來,到朕身邊復為司徒。待長安收復、郭汜也平定之後,再為卿等另授官職。”

劉協這是已經意識到,就算劉備肯尊奉他,他也不可能把任命地方官的權力插手過去。還不如順水人情,劉備打下來的地盤的任命權全部追認了。

更何況,劉備完全可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只要郭汜沒死,涼州未平,雍涼就算是戰場,要服從戰時體制。眼下的這場平叛,法理上就算是一連串持續性的任務,不能過渡到和平體制。

李素目前的身份最尊貴的一層頭銜固然是右將軍,但他還有職官。劉備稱王之前,李素的職官只是蜀郡太守,後來又改了相應的漢中王府的屬官,一直沒有朝廷的新職官。

所以,要讓李素直接當州牧那是不可能的,當九卿也不合適,至少要等長安收復、關中平定一下。中間先拿一個跟九卿平級、比其他郡守明顯高出一截的京兆尹,過渡一下,也還可以。

李素眼下沒什麼藉口拒絕,就先拜謝領受了。

劉協還給他又加了兩千戶封地,正式加為縣侯(一共五千戶)。

所以李素現在就是右將軍、郫侯、領京兆尹。

然後,劉協也給趙雲等人也先宣佈封賞,然後再討論其他沒有到場的劉備陣營文武,最後還留李素等人在行宮用膳。

——

第三更,四千字,還欠三次加更。

本书作者其他书: 國姓竊明 開局一條小漁船 重生之我全都要 重回80當大佬 學霸終結者 文娛救世主
相關推薦:鋼鐵火藥和施法者全球神祇:巨龍降臨全球神祇:開局獲得凱和伽羅全職醫生[未來]全職醫生茶味戀愛日常世間最後一個土地神網王之最強裝逼系統直播十萬大山的悠閒生活野人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