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章節

第一百八十四章 荊楚龐、黃

熱門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朝廷下詔,讓劉表代表朝廷補撰《漢記》,而劉表又將此事全權委託給了劉琦,那劉琦便等同於這個國家級文學專案的總策劃人。

繼上雒之後武功有所盛後,劉琦在荊楚的文治之名,亦是因此事開始在儒林中逐漸傳播。

自古以來,一旦有官方人士被受命去承擔某種重大的專案,那他首先且必然要面對的,就是數不盡的走後門者。

首先行事的自然就是蔡家和蒯家。

蔡瑁身為南郡武臣之首,直接就去找劉表諫言,請命派蔡蒯兩家的經學子弟隨劉琦去荊南一同建學宮、編《漢記》。

但問題在劉表眼中,蔡、蒯兩家人中,論及經史大家,實在是找不出一個像樣的人來。

比之蔡諷那一輩,蔡家的學術造詣在這一代實在是差的太多了,可惜了當年蔡諷為他們打下的文風基礎。

對於治學這事,劉表是真心不想讓那些沒能耐的人在裡面跟著亂攪和。

但蔡瑁就是這樣的人,只要有好處,他就拼命的往上湊,不論是文的還是武的,一概統統不放過。

劉表也不好意思直接駁斥了蔡瑁的面子,就讓他去找劉琦,言此事皆由劉琦負責,自己不好隨意插手。

他讓蔡瑁去找自己的姐丈。

你們倆也算是親戚了,有什麼事說不開的?

但蔡瑁跟劉琦還真是說不開。

他無可奈何之下,只能派人寫書信給劉琦,打算探探口風。

……

自打長安的詔書下來了以後,每日想要拜訪劉琦的名刺,就如雪片一樣鋪天蓋地的湧向牧府,惹的劉琦不得不高懸迴避牌。

但即使如此,自薦之書亦是絡繹不絕的呈遞而來,劉琦每日士人自薦簡牘,每日最少也要有數十斤。

不得已,他只能讓李典隨同他一起整理這些自薦的士人簡牘材料。

“和洽、杜襲、趙儼、繁欽、韓暨……這些從北方來的名士,皆希望可以隨伯瑜一同去往荊南,供職於長沙學宮。”李典翻閱著手中的請薦簡牘,一邊看一邊唸叨。

劉琦淡淡一笑,道:“這些北土士人初來荊州,受了嚴君的禮遇,卻寧為白身也不走南郡仕途,如今聽說我劉氏得了詔書可以治典,反倒是都紛紛躥出來想蹭些名聲……是不是有點不要臉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典嘆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北方士人來了荊楚,劉使君能予以的要職者不多,畢竟南郡眼下的主要事務,都要仰仗於蔡蒯等宗族,若是濫用北地士人,恐會惹出激變,畢竟現在荊州的旁邊就有一個袁術……那冀州的韓馥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麼?劉使君是不想走了韓馥的老路。”

劉琦笑道:“這倒也好,此些北地士子在南郡為宗族排擠,那我便帶他們去荊南治學,再尋有能力者提拔善用,一則可以助其揚名,二則也盡用其才,三則他們在荊南沒有根基,我也不怕他們像是南郡諸族一樣掣肘於我父子。”

李典笑道:“僅僅只帶北地士子怕是不行……你不想帶蔡蒯中人去荊南,可蔡瑁已經是找上門來好幾次了,這薦書也呈了一籮筐,非要向你推薦他族中的那些學經後輩,還有蒯良亦是如此……你好歹也是蔡瑁姐丈,總不能真撇了他的面子吧?”

劉琦仰頭看了看房梁,慢悠悠地道:“我那已去的岳丈蔡諷倒是經學豪儒,可過了他那一輩,蔡家的這一輩人在文才上卻遠不及先輩,蔡蒯兩家現下雖也有些讀經之士,但水平委實不到家……讓他們幹些抄錄典籍的事情倒是可以,但這治書的大事,哪裡是他們能做的?我這小舅子居然也好意思長的張嘴。”

李典道:“要不來日,我幫你回絕了他們?”

“還是罷了,蔡瑁推薦了族中的誰人,就帶著那些人一同去,反正到了荊南,隔著數百裡地,我用他們抄書還是治學,蔡蒯也不知道,知道也管不著,正好也借此事讓蔡瑁欠我個人情……我也好讓他替我辦件事。”

“辦何事還需賣他人情?”

劉琦嘆息道:“在荊南治學用人,我雖想盡用北地士子,但也需顧忌一下本土學派士子之心……多少還是要用些荊州的名士坐鎮才是。”

李典詫然道:“伯瑜所說的,是蔡蒯兩家中人?”

劉琦失笑道:“蔡蒯算什麼,我說的是另外幾人……幾個需要蔡瑁幫我牽線搭橋,才好聯絡上的人。”

“哪幾人?”李典不解道。

劉琦微微一笑,道:“擇日你隨我一同拜會一趟,便知曉了。”

……

襄陽西南二里,乃是峴山,素有城南勝景之首,道場西來此盡為龍、山多亭榭的美譽。

峴山之南下,有一片草廬居舍,旁邊一片桑園,供草廬中人採桑補貼日常的衣食用度。

那草廬中所居之人,就是襄陽的大名士龐德公。

龐德公在荊北名士界的影響很大,若說蔡蒯兩家現在為南郡諸族領袖,那龐德公便算是荊楚名士之首。

最近,潁川的司馬徽亦是因躲避中原戰亂,遷居至了襄陽,因司馬徽昔日與龐德公是舊識,且以兄事之,故來了襄陽後,便一直借居於龐德公的草廬。

而今日,龐德公的草廬又迎來了另外一位貴客,便是沔陽名士黃承彥。

黃承彥今日來,是因為收到了蔡瑁的書信,其代表蔡瑁,來與龐德公說和的。

這就是劉琦賣蔡瑁人情,讓他幫忙辦的事。

……

“劉伯瑜……嗯?原先倒是不曾聽過。”

龐德公帶著斗笠,身著粗布服飾,手持簸箕,在桑園中一邊以葉採桑,一邊喃喃地唸叨著劉琦的名字。

他此刻的樣子和裝束,完全不像是一位名士,反倒是如同常年奔于田陌中的老農一般。

黃承彥在一旁苦笑道:“誰說不是呢?黃某昔年亦是不曾聽過這個名字,只是誰想只是一年時間,此子先潛入南郡,又北上護君,保住雒陽不算,還招降了賈龍等益州之軍安置於樊城,雙十不足而任兩千石郡守,今番又代表劉景升往荊州立學宮修漢記,還負責督促抄手筆錄蔡伯喈的典藏,這一年來,文治武功,聲望官位……卻是讓他一個人都佔了。”

一直在旁邊持擔休息,亦如老農打扮的司馬徽笑道:“少說了一樣!他還佔了蔡家的一女,當了你黃公的連橋,嘿嘿,稍後他若是來了,怕是這小娃得叫黃公一聲姐夫吧?”

黃承彥的臉色頓時紅了。

論年紀,他差不多大了劉琦快二十載了,足足差了一代人。

這一嗓子姐夫喊出來,豈不是令龐德公和司馬徽笑掉大牙。

蔡瑁真是能給他找事!

龐德公一邊繼續採桑,一邊繼續問道:“且不管他是誰的連橋,他來此尋你我,卻是所謂何事?”

黃承彥捋著鬚子,嘆道:“蔡德珪寫書信與某,言此子聞我與兄長之名,頗是仰慕,故借德珪之引薦,專程來拜會我等。”

司馬徽笑道:“只是拜會?怕非這般簡單吧?聽聞那劉伯瑜即將前往長沙,臨行前來見你二人,應是與其在荊南治典有些關係。”

黃承彥道:“某亦這般作想,估計他是看中了兄長在儒林之名,想借之以用。”

說罷,便見黃承彥轉頭看向了龐德公,似做徵詢。

龐德公停下了手中的夥計,抬手擦了一把汗,他轉身走到司馬徽身邊,拿起土皿咕嘟咕嘟的了喝了一口。

喝完,便見他摘下斗笠,一邊給自己扇風一邊道:“老夫隱居在此多年了,少問世事,對這劉伯瑜之行,不甚知曉……賢弟不妨將他這一年所作所為,與老夫說上一說。”

黃承彥見龐德公詢問,也不隱瞞,便見這個中諸事說於他。

龐德公歸隱山林,以採桑採藥為生,乃是大隱之士,但黃承彥卻不是,他操持族中產業,與蔡瑁多有聯動,因此頗曉襄陽諸人。

龐德公聽完了黃承彥的敘述,皺了皺眉頭。

他緩緩的坐向了桑園中的一處木墩上,若有所思地道:“賢弟如此敘說,此子似是頗重權謀,行事多於詭詐,少於堂皇正大。”

黃承彥道:“依照目前來看,似是如此。”

龐德公眯起了眼睛,突然道:“既如此……那此人老夫不見。”

相關推薦:總裁的替嫁新娘神級獎勵系統開局一座上億公寓開局一座五星級酒店這個男星有點帥從小學音樂老師到巨星帶上包子闖關東亮劍之軍工系統拳傾星河神級採集術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