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武俠->人間不過一場雨->章節

明月照山河,劍氣映大江 第九十章,扶桑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初夏時節,大燕境內酷暑難耐。

這座半個春秋甲子年的皇朝不管從角度上看,底蘊都不是另外三座王朝能夠媲美,光是境內道門洞天福地便數不勝數,何況還有著儒家第二道統‘小聖山學宮’,甚至還有著山河第一劍修道統,若是從雲海中俯視,不難發現整個大燕地勢極高,四通八達,便好似一顆參天大樹,有葉子生來長在樹尖,有誕生便是根鬚,而三千年大燕皇朝,毫無疑問就是樹尖葉子。

地勢越高,那距離大日也便更近,因此每逢夏日,這座皇朝就會極為炎熱,好像《山河傳記》記載‘十日騰空’那個故事一樣,讓天下士子文人們對於大燕青睞有加,可夏日降臨,士子文人們背起行囊遊歷江南水鄉,那些家境殷實的富家翁也是這個時候簡單打理基業,帶上足夠錢財出門,天底下冬暖夏涼之地,必然有‘江南’二字,相隔一座皇朝,普通百姓即便真有這種想法,最後莫不苦於身上錢銀不足無奈搖頭。

扶桑鎮位於大燕北部邊境,類似這種小鎮四座皇朝多不勝數,朝廷不會派遣官員上任,鎮子因為一顆參天扶桑樹而得名,更有傳聞春秋以前曾有大人物環繞扶桑出世,白鶴駕彩,龍鳳乘雲,只不過這種坊間流言可信度太低,讀書人們寧願相信說書先生嘴裡那些稀奇古怪,若是了塵山那位年輕人回眸一看,就會發現這座小鎮便是他與某位女子分別的地方,鎮子雖然沒有朝廷官員,卻是有一座道觀,並非講求山水格局,觀主相信能長出這麼大一顆扶桑樹的地方,風水必然是世間少有,所以就這麼徒手造出座道觀,仙家手筆讓百姓們恭若神明,老一輩的砍下扶桑木雕刻出一尊木像,撤走道門三家聖人像,將這座木像供奉於觀中,東勝神洲不像春秋甲子年一樣百家鼎盛,修士們都知曉那場大戰後,儒家先賢攜帶桃李遁走,兵、法兩家雖然勝出保住傳承可也只能輔助帝王,三家道教獨大,因此東勝神洲隸屬於道家某一教洞天福地不少,只不過雖說都屬於道門,卻和嫡系道統瓜葛不大,便像扶桑道觀一樣,百姓們甚至會將道門三位祖師像移除,諸如此類規模不大的道觀,大燕皇朝甚至不會刻意記載,便是拂塵山這類道統也只是被道門嫡傳弟子們口頭稱道,若是追根溯源就會發現,山河中很多被道家修士們稱為‘嫡系’的宗派都沒有記載。

扶桑觀只有一位道士,也是觀主,這座鎮子地理位置特殊,北上就是山河第一劍修道統‘了塵山’,如果心中有些年輕想法,那便要提起一口氣去那座金鰲島碰碰運氣,久而久之,那位觀主似乎心灰意冷之下,就不再刻意搭理香火傳承一事,平常路過燒香百姓們偶爾能聽見這位中年觀主喃喃低語,“道,起於天地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百年之

後自當還於天地”,認為道統乃是上天賜予,若是繼承傳承下去就有違天地,所以拒絕扶桑鎮很多年輕俊彥,雖然不知道這位觀中心中想法,可人老成精的老人們還是能輕易看出,這位觀主不想耽誤年輕人前途。

扶桑木正應太陽,背靠大山,氣候於大燕其他地方炎熱不止百倍,可往觀中一座,默唸一遍清心經,片刻之後就顯得神清氣爽,不管道家典籍、山河傳記對於扶桑木都提及對應‘大日’,久而久之,便被坊間流言為‘有扶桑木的極為炎熱’,百姓們親眼見過天難地北年輕人們去那座劍山,拜訪金鰲島,便想讓自家弟子也踏進仙家道派門檻,宰相門前尚且七品官,更何況仙家道派,他們眼光雖然不如仙人那般毒辣,可心中自知之明極為強烈,所以讓自家弟子追隨觀主修行,假以時日學藝有成再去洞天福地不遲,按理來說凡俗道觀莫不重視香火傳承,這麼多年輕俊彥總有一兩位資質不錯,既然遇見,那就沒有放手的道理,只不過這位觀主那番低語還真不是無奈之舉,卻是將每一位帶著自家子弟登扶桑觀的百姓們拒絕。

扶桑觀距離鎮子很近,不過位置特殊,那會兒李當歸滿門心思只在即將離別的女子和劍山上面,哪裡有閒心搭理其他瑣事,便是那位仙家女子都不曾發現一畝三分地的鎮子上還有一座道觀,道觀能被百姓們認可,自然與觀主仙家手段脫不了關係,走進青山觀喝一口涼茶,十分暑氣便去掉七分,今年初夏時節和以往沒有什麼區別,只是聽聞那座劍山即將開始的二十四蓮花池大會,扶桑這麼一座小鎮,巴掌大小的客棧竟也人滿為患,其實若非是那位觀主明言扶桑道觀只奉香火,在百姓自主撤走道家祖師像,他便將香火奉給天地,說著“扶桑自天地而生,香火自當供於天地”。

清晨時分,天色微涼,已經有年輕人慕名那顆參天扶桑穿街走巷前往扶桑觀,按理來說小鎮不大,頂多半個時辰就能走一個來回,可這麼座顯眼道觀,他們硬生生走了一個時辰,加上實在有些炎日,哪怕清晨天地微涼,可地上仍舊有股熱氣透過鞋底,拜訪之人,長得好看的總會有人青睞,那幾位很明顯結伴同行的人便是如此,總會有性子開朗的女子端上一碗涼茶,一行三人,兩位男子,一名女子,其中一位年紀不大,十五六歲,便正是這種年齡更加受歡迎,若非是顧忌仙家,那些姿態豐腴婦女恨不得把他腦袋埋到胸前,灌一壺酒,然後將這少年帶回閨房,一夜之後,天地間就多了一位沒有感情的修士,另外一人弱冠之年,光看相貌就是如此,具體幾千歲,幾萬歲那就只有自己知曉,年輕人姿態逍遙,一襲衣衫樸素,與這方天地十分契合。

那名女子性格和扶桑鎮端茶送水女子一樣開朗,和那

少年很明顯來自一個地方,皆穿儒袍,談笑間脫不了濃郁書卷氣息,和年輕人舉手投足仙家道氣形成鮮明對比。

扶桑鎮地理位置奇特,三人原本大道朝天,三人機緣巧合下同行,一路上女子言語極少,大多時候都是年輕人問,儒袍少年回答。

明顯屬於師兄妹二人中師兄的年輕人,牽起女子的手加快腳步,走在最前頭的年輕人笑道:“春秋以前妖庭之主伴扶桑而生,扶桑因此被東勝神洲百家修士得知,聽聞此鎮中有咋一座道觀以扶桑命名,不像諸多道門仙宗一樣供奉三家聖人祖師,倒也是大燕一大奇聞。”

一襲儒袍年齡略小於少年的女子默不作聲,臉上神情像極了情竇初開少女羞澀,生怕別人不知道,卻又害怕被人知曉,所以只能低著頭。

倒是少年言談沒什麼顧忌,有一說一道:“在山上聽道,常聽師傅言山河有十大奇根,扶桑便是其中之一,這般奇物竟沒有修士搶奪,倒也是另外一種奇聞。”

年輕人由衷笑道:“凡天地重寶,必然攜帶磅礴氣運,修為不足的人無福消受,貿然取之,沾染無邊因果,千年道行頃刻間煙消雲散。”

故淵跟著笑道:“道長所言極是,前些日子在浮游劍宮發生的那件事情,了塵山袖手旁觀,坐視觀音山座被毀,傷了人間劍士的心,說是李春秋登劍鄉失敗後被苡仁嚇破了膽,劍修大道被那奇女子遮擋得嚴嚴實實,可那浮游山怎麼前身也是闡教嫡系山脈,三家道教本是同根生,死了這麼一位天才,誰也不願意接受,若非是有任務在身,掛懷池魚,讀書人見到這等不平事,我怎麼也要學習元先生和那尊武夫酣戰,哪怕身死道消。”

池魚生怕自家師兄真要去武仙城,臉色大變,像是受驚兔子,趕緊勸道:“師兄,便是元先生都沒有辦法,你還是不要去湊熱鬧了,遵循老師言語,遊歷山河百年之後,迴歸小聖山學堂。”

故淵瞥了一眼池魚,沒有多言,本來她就不大,又是魚兒化形,雖然有千年道行,可是自幼聽先生講聖賢大道,對於人間情感就像是一張白紙,自己這位師妹哪裡會懂‘人心險惡’,但是對於他自己,這小師妹倒是十分上心,便真如同那詩詞所言‘池魚思故淵’,拜進劉先生門下後修為更上一層樓,儒家弟子中輩分也變得極高,因此只是簡單看了她一眼後,將目光重新移給年輕人,想知道這位道人心中真實想法。

對於扶桑觀,諸如此類巴掌大小的道統,整個東勝神洲沒有一萬,也有八千,洞天福地那些真人天君們懶得搭理,只不過光是一路過來聽坊間流言,感觀倒是不錯,相較於其他道門嫡傳,這座扶桑觀卻是十分低調,不與人爭香火,不與人爭大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相關推薦:我的科技與狠活被朱元璋曝光了我的科技超級黑超高校級的審神者[綜]天災世界修仙傳網遊之天災最美的時光與你最美的我們最美不過貼身戰兵丹武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