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武俠->人間不過一場雨->章節

明月照山河,劍氣映大江 第八十三章,天山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世間修士,不管是東勝神洲一枝獨秀的道家,還是退居南部瞻洲修養生息數萬年的儒家,亦或是甘願輔助帝王兵法兩家,都喜歡替子弟們分出一個高低貴賤,山河中沒有例外。

東勝神洲境內道家修士自然以三家道教為首,春秋以後便是既定事實,但是除此之外總有嫡系、旁系此起彼伏的爭論,有的說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才是道家正統嫡傳,當年那些真人、天君們絕大多數都是出自洞天福地,人間一等一的修士俱是道家,不論三家道教,光是一座洞天福地自知境真人便存在兩位,但是也被春秋大戰傷了根基,落幕時期劍妖大戰索性於山河其餘三洲並無關係,洞天福地中真人、天君們雖然道隕不少,可仍舊有嫡傳弟子接替衣缽,雖然如此,但是那場大戰十六座天下破碎,天地坍塌,這種局面下,鼎盛諸子百家一夜間煙消雲散,道家分三教,且不提聖人,拂塵山老祖這樣準真人幾乎讓東勝神洲一半修士仰望,而萬仙大會那位世俗長公主一鳴驚人後,得以聖人青睞,賜下法寶靈器,道統更上一層樓,儘管那位長公主已經香消道隕,可截教那位聖人仍舊沒有學凡夫俗子變臉,唯一可惜的就是,顏寶釵隕落,徹底斷了拂塵山重振春秋雄風的幻想。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至於另外一些道家洞天福地名山,也在人間修士心中烙下深刻印記,那些名勝古蹟在春秋量劫中萬年傳承險些付之東流,只不過雖然損壞根基,但是洞天福地底蘊深厚難以想象,甚至陸續出現幾位真人、九品天君,其中春秋落幕後金鰲島留在世間那座‘代言’一般的天山道觀走出一位武道奇才,在與兩家嫡系道統較量中,非但沒有落於下風,隱約間反而更勝一籌,因此人間道門修士們提及三家道教後,細數天下道統,第一位會是拂塵山,第二位必然屬於天山。

只不過自春秋落幕,天山道觀那位奇才之後,這座道觀便默不作聲,之前那場三千年一次的萬仙大會不曾派觀中弟子參加,期間更是不曾聽聞身為截教三代弟子的觀住身影,這座在整個東勝神洲可排進前六甲的截教仙山似乎在那位奇才銷聲匿跡後一蹶不振,春去秋來,天山渡過百載匆匆歲月,在長生天下傳遍有為武夫硬闖世間第一劍修道統,暮春時節,山上老樹長新芽,便有位青衫年輕人登山。

若非道門真人、天君,天山觀主必定會攜帶八百弟子相迎,可偏偏不是,但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他們迎上去不是,不搭理便會被世間有心之人指點為‘有失禮儀’,而且那位青衫年輕人也並非普通人,天山極少在世俗中點弟子,因此那位年輕人正是聖人親賜打通以來唯一一位凡夫俗子,其餘八百弟子,最差也是仙家豪閥,便是這個為眾多修士不屑的凡夫俗子天賦異稟,修行不過

半甲子,兼修三道,又是山河第二位有魄力登背劍山的修士,所以天山一番權衡下,對於這位觀主親傳弟子,自然由牽牛子親自迎接,師傅接徒弟,傳出去難免會讓讀書人們說‘有傷大雅’,可牽牛子一笑置之,青衫年輕人李幼孤與截教天山斬斷關係後第一次回山,並未擺出春秋十七樓武夫姿態,更沒有興師問罪的意思,只是向這位觀主替了一些陳年舊事。

牽牛子雖然被聖人親點為天山觀主,一隻腳踏進自知境,哪怕李幼孤和浮游劍宮掌教李春秋一樣境界跌落,但是也不是他能夠媲美,牽牛子修行幾千年,對於道家天君們來說只是打一個盹而已,若不是脫離碧遊仙宮後自形成一套體系,加上李幼孤斬斷師徒關系,金鰲島天君們怎麼也不會讓牽牛子接手天山道觀,雖說兩人已經斷了因果,可怎麼也掩蓋不了曾經師徒緣分,自己徒弟什麼脾性,作為師傅如數家珍,不是那種忘恩負義之輩,這位弟子,一生為情所困,說是山河最痴情之人也不為過。

於是牽牛子帶著李幼孤到雪山崖那邊俯瞰風景,手談一局,雪山崖為天山八百弟子悟道修行的地方,傳言昔日聖人親傳弟子最擅長陣法的三位仙子親手佈置通玄大陣,以一株千年雪蓮為陣眼,隨八百弟子,歷代觀主修道,山河草修千年有靈,伴隨山上弟子們一個個開第五天眼,邁聖賢大道,更有甚者聚頂上三花,那株雪蓮也開了竅,吸食天地靈氣,日月精華,影響方圓十里草木誕生靈智,服用枝葉,煉製丹藥,效果很好。

這位天山觀主與人手談棋局,通常都會在雪山崖,松亭底下石桌上談笑風生,天山修士真有書中記載幾分仙人風姿,權然不同於諸多道門修士,山上修士不修三千大道,卻專研八百旁門,因此被世間修士們稱為‘八百弟子’,但親傳弟子屬於例外,必修三千大道,牽牛子就是這麼一個例外,他修‘天道’,也講‘順其自然’,根腳出身截教三代弟子,可心性像極了另外一教聖人‘無為大道’,閒暇之餘愛好便是研究旁門左道,自號‘道痴’,對於心中大道看得透徹,在三百六十座道家嫡山修士中似乎並未有一人能夠在論道上更勝一籌,甚至還被聖人大弟子蘇胡親自點評為‘山河論道無出牽牛子其右’,想來世間唯一能夠與之相提並論的應當只有那位在碧遊仙宮留下《桃花經》的年輕人,只不過那人心中桃花大道,有些佛家韻味,他與教中諸多師兄弟不同,喜歡有一雙一,最不喜佛門修士,所以每次論道有人刻意提起那個讓聖人弟子啞口無言年輕人的時候,牽牛子一笑置之,只不過若是讓他知道在天都長安城出了一位讓極擅長論道的儒家書生們默不作聲的人,倒不知道該有何種光景。

李幼孤修春秋武道,輔修劍道,對

於讀書人愛好琴棋書畫雨露均沾,談不上精通,可也不是一竅不通,微薄見解自然不可能是閒來無事便與人手談的牽牛子對手,因此每一局能夠堅持三十步來去自如便會讓這位山主露出笑容。

十局,毫無疑問皆是李幼孤敗北,饒是被八百弟子們一致認為山河最痴情之人的青衫年輕人清楚,只有數年緣分的師傅醉翁之意不在酒,相信他自己心思也被看穿,倒是沒有因為心事生出不快,只是看向那朵雪蓮,山下道觀,駕馭雲海的師兄弟們,耐著性子與牽牛子對弈。

黃昏時分,夕陽落地,石桌上茶已經換了幾壺,茶水漸漸寡淡無味,李幼孤一杯也沒動,牽牛子仍舊喝的津津有味,看了眼徹底斬斷因果後便刻意與天山疏遠的青衫年輕人,感慨道:“天山風景不錯,山花爛漫,茶葉不少,但唯獨沒有合口好茶,很多弟子一年才能飲一次。”

李幼孤禮貌性笑了笑,隨意丟出一子,毫無疑問,又是慘淡收場,“凡夫俗子與仙家修士如同駑馬與麒麟,可他們唯獨喜歡喝茶飲酒,與人吟詩作對,沒有驚世典籍,卻有讓人羨慕嫉妒的好茶,道友若是喜歡,改日我差人送上山來。”

牽牛子並不在意年輕人特意點明關係,擺擺手,說道:“不可,山上山下規矩亂不得,山下凡人不得擅自登山,山上弟子不能私自下山,況且天山偌大一座道統,豈有伸手接凡夫俗子東西的道理。”

李幼孤哈哈一笑,兩人早已不是師徒,他也不必關注那些可能留下話舌的細節,隨意道:“道友若非如此,何故與我這個臭棋簍子手談數十局?”

牽牛子低頭走了一步,一指定江山,“幼孤上山可是為了那北唐長公主而來?”

李幼孤提子不落,似乎棋逢對手思考對方心思,他看向牽牛子,眼中多了一絲許多修士在大道之下的無奈,就像世間劍士抬首看見背劍山一樣,想了一下,很快就笑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孤既身為北唐皇庭侍衛,自然有職責維護皇家尊嚴。”

牽牛子還未開口,他立馬又新增道:“值得。”

這一下,牽牛子無話可說,端起青瓷茶杯喝了一口,寡淡茶水讓他輕輕一笑,不知道對無味茶水的無奈,還是被李幼孤那‘值得’二字擾亂道心,總之,一盤棋之後,他很少主動開口說話。等到夜幕降臨,觀中童子提醒無數次,對弈一天的牽牛子實在有些乏趣,便將李幼孤請到天山道場,只不過被後者婉言拒絕,青衫年輕人言明心中所想,自己來天山只是為了告訴他一聲。

牽牛子知道這個弟子脾氣,來得時候像是倔牛,但每次都會不覺無趣多次好言相勸,世間三千大道,這一條路走不通,那便嘗試著換一條路。

相關推薦:我的科技與狠活被朱元璋曝光了我的科技超級黑超高校級的審神者[綜]天災世界修仙傳網遊之天災最美的時光與你最美的我們最美不過貼身戰兵丹武逆